用靜壓提升法製備鋼化玻璃的方法
2023-05-14 20:58:26
專利名稱:用靜壓提升法製備鋼化玻璃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一種鋼化玻璃的製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水平輥道式靜壓提升法製備鋼化玻璃的方法。
鋼化玻璃是一種高強度的安全玻璃,它與普通玻璃相比,抗衝擊性及抗撓曲能力是其5-8倍,耐溫性能也大大高於普通玻璃,一旦破碎時,碎片只是鈍角狀的小顆粒,而沒有普通玻璃破碎時的那種帶鋒邊的大塊形狀。基於鋼化玻璃的種種優點使其在世界各國,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自然,其製備方法受到了本行業的技術人員的高度重視。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玻璃鋼化工藝是水平鋼化工藝;這種工藝的技術關鍵在於加工彎鋼化玻璃時,如何把加熱後處於高溫軟狀的玻璃,在不降低其溫度,又不損害其光學性能的條件下,從輸送輥道上轉移到成型模具上。芬蘭Tamgloss公司的做法是在玻璃被加熱前就將其放置到成型模具上,與金屬模具同時加熱後送至風柵進行冷卻,它存在著金屬框架模具在使用過程中不斷被反覆的急冷急熱而造成其氧化變形,從而影響玻璃的成型一致性;模具的加熱過程是無效能耗,使成本提高等問題。美國的glasstech公司採用的是氣流提升法即將加熱好的玻璃用輥道送入成型室,成型室上部是一個利用高壓空氣的橫向噴射而形成的負壓膜,下部則是直接向上噴射的高溫高壓氣流,這種上下氣流運動結果將玻璃託起,使其緊緊地帖合在上部的負壓模上,爾後,由模具小車快速將彎模帶到玻璃下方,切斷上下氣流,軟化的玻璃靠自重落到彎模上成型,再被送入風柵吹風冷卻。此法較為先進和成熟,但也有明顯的缺陷和不足如為了保證整個提升、成形的過程能在高溫下進行,需使玻璃下面噴射的高壓氣流的溫度接近加熱爐的溫度,成型室的爐門還需使火焰封閉;且為使負壓模腔體內要形成足以吸住玻璃的負壓,還要通過它排出大量高溫氣體,需選用裝機容量達200KW的大型空壓機,這樣就造成了大量的熱能白白排放,使產品單位能耗大大增高,同時,此法中使用的模具輥道須用耐高溫的特殊材料製作,難度大,成本高,模具的調整和更換也十分麻煩。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靜壓提升法製備鋼化玻璃的方法。
本發明製備鋼化玻璃的方法是把加熱好的玻璃送至成型室後,與下降的負壓模緊密貼合在一起,然後開通負壓系統,利用負壓模上的負壓的作用把玻璃吸附貼合於負壓模上,並由負壓模帶著同時提升,此後輸送模具進入成型室,釋放負壓,玻璃靠自重落在輸送模具上成型,再送至風柵吹風冷卻。得到鋼化玻璃。
本發明的方法中還可以包括在成型室輥道下面安裝一套斷續的可升降的陰模,當加熱好的玻璃由輥道送至成型室定位後,下部陰模和上部負壓模同時分別向上、向下運動將玻璃壓合成型。當做淺彎玻璃時,該陰模是一個斷續的平面模;當做深彎玻璃時,則是個斷續的環狀陰模。
本發明的方法中還可以包括將成型室密封保溫並配置適當的電加熱裝置,以補償玻璃自然冷卻對工藝要求的影響,根據玻璃厚度的不同,溫度可在30℃-600℃之間選定並控制為恆溫。
本發明的方法中還可以包括在負壓模的下表面上粘貼的耐高溫纖維保溫布層。其作用在於①避免了玻璃與剛性材料接觸時極易產生的表面劃傷或光學性能被破壞的弊病;②將負壓模下表面所開小孔形成的網點負壓擴展到整個表面,形成一個均勻的負壓模層,使玻璃的吸附更為均勻、顯著;③一般情況下,玻璃貼合時總不會完合佔據負壓模的全部下表面,此時保溫布層就可將未被玻璃封住的小孔封住,起到了密封作用。
本發明方法中負壓模上的負壓值可根據玻璃的厚度在-2KPa~-0.1MPa之間選定。
本發明的方法中還可以包括由模具小車帶著環狀模具進入成型室停在玻璃下面,釋放負壓後的高溫玻璃靠自重落至模具小車上的環狀模具上被第二次成形。
本發明的靜壓提升法製備鋼化玻璃可進一步用附圖
加以說明。附圖表示的是在做淺彎鋼化玻璃時成型室內的示意圖。標號1為負壓模;2為纖維保溫布;3為輥道;4為陰模;5為玻璃。
本發明的靜壓提升法製備鋼化玻璃,由於玻璃在成型室提升時沒有靜壓而無氣流,既簡化了結構,降低了設備成本,又使產品的單位能耗顯著降低,用此法所制產品質量高而成本低。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加工5mm厚度、彎曲深度60mm的彎鋼化玻璃的過程是將加熱好的玻璃由爐內與成型室聯動的輥道送入成型室,成型室內溫度恆定在250℃,上部為帶有耐高溫纖維布的負壓膜,下部為一平面模,當玻璃被定位停止後,上下模閉合,開通負壓(-10Pa),玻璃由上部負壓模吸附,上下模分離,此時成型室邊門開啟,模具小車託著模具快速進入成型室的玻璃下方定位停下,釋放負壓,玻璃落在模具環上靠自重第二次成形,之後模具小車將玻璃帶到彎鋼化風柵處吹風冷卻,得到所要規格的彎鋼化玻璃。
上述方案僅作為實例舉出,並不用來限制本發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方案進行各種改變或改進,但均不脫離本發明的實質和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靜壓提升法製備鋼化玻璃的方法,包括將玻璃加熱後,在成型室中成型,再進行風柵冷卻鋼化,其特徵在於成型過程為,加熱好的玻璃先與下降的負壓模緊密貼合在一起,然後開通負壓系統,利用負壓模上的負壓作用把玻璃吸附貼合於負壓模上,並由負壓模帶著同時提升,此後輸送模具進入成型室,將負壓模上的負壓釋放,玻璃靠自重落在輸送模具上,由其輸送至風柵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由成型室輥道下面的一套斷續的可升降的陰模和上部負壓模同時分別向上、向下運動將加熱好的、已送至成型室內定位停止的玻璃壓合成型,然後再開通負壓系統,玻璃被吸附於負壓模上,上下膜分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淺彎玻璃成型時,陰模為平面模。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深彎玻璃成型時,陰模為環狀模。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用粘貼在負壓模的下表面的耐高溫的纖維保溫布將負壓模下表面的網點負壓擴展,形成均勻的負壓模層,使玻璃的吸附均勻。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負壓模上的負壓值為-2KPa~-0.1MPa。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成型室密封保溫。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成型室內溫度為30℃-600℃。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輸送模具進入成型室停在玻璃下面時,上模釋放負壓,高溫玻璃靠自重落至輸送模具上被第二次成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用靜壓提升法製備鋼化玻璃的方法。它包括將加熱好的玻璃在成型室中與可升降的負壓模緊密貼合,開通負壓後,由於負壓的作用把玻璃吸附於負壓模上,由負壓模帶著玻璃同時提升,此後輸送模具進入成型室定位,再釋放負壓,玻璃靠自重落在輸送模具上,送至風柵吹風冷卻。這樣,在整個全過程中只有負壓產生而沒有氣體流動。因此,本方法簡單易行、單耗小、成本低、產品質量高。
文檔編號C03B35/24GK1130601SQ9510046
公開日1996年9月11日 申請日期1995年3月6日 優先權日1995年3月6日
發明者高學明 申請人:高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