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踏溜艇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2:25:06 1
專利名稱:水面踏溜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上娛樂用具,特別涉及一種人站立在艇的踏腳上,雙手把住手把,兩腳上下踩踏踏腳,可在水面快速前行的水面踏溜艇。技術背景目前市場上的腳踏遊船,普遍存在速度不快,造價偏高的情況,本設計人在先設計的「水上踏步艇」(申請號201010M03072)雖然部份部分解決了上述的問題,但還是存在某些不足,如擺杆在水中擺動所產生的阻力會抵消一定的前行動力。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將擺杆設置在水面之上,採用踏溜車式的上下踩踏方式,可將艇設計得阻力更小,速度更快的水面踏溜艇。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水面踏溜艇,包括艇身、浮筒、方向舵、踏力機構和水上推進機構,其特徵是艇身由前管、中豎管、後管、橫管、前頭管、抱箍和面板構成,浮筒被抱箍固定於船身的兩邊,方向舵由把立管、手把和舵構成,方向舵與艇身的前頭管可轉動連接,踏力機構安裝於艇身的前管與中豎管上,踏力機構由定位軸、踏杆、踏腳、翹杆、連杆、連耳軸和擺杆構成,水上推進機構連接於擺杆的後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兩踏杆的上下擺動,使兩翹杆前後擺動,通過兩連杆的連動,使連耳軸左右轉動,連帶著擺杆左右橫向擺動,使水上推進機構產生前推力,與水上踏步艇相比,具有踩踏靈活,阻力小,速度快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示意即右踏前行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踏力機構右踏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踏力機構左踏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外形暨左踏前行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圖2、圖3,所述的水面踏溜艇,包括艇身1,浮筒2,方向舵3,踏力機構4 和水上推進機構5 ;所述的艇身1,包括前管11,中豎管12,後管13,橫管14,前頭管15,抱箍16和面板17,所述的前管11垂直連接所述的中豎管12,所述的中豎管12連接所述的後管13,所述前管11的前端垂向連接所述的前頭管15,所述的橫管14與所述前管11的前部垂直連接, 所述後管13的後端垂直連接所述的橫管14,前後兩所述橫管14的兩頭,各連接有所述的抱箍16,所述的面板17固定連接在所述的前管11、所述的後管13和所述的橫管14上。所述的浮筒2是塑料製成的彈頭狀的浮筒,兩所述的浮筒被四個所述的抱箍16抱合固定於所述艇身1的兩邊。所述的方向舵3,包括把立管31,手把32和舵33,所述的把立管31通過七件碗與所述的前頭管15作可轉動連接,所述的手把32安裝於所述的把立管31上,所述的舵33包括舵軸和舵葉,所述的舵軸與舵葉連接,所述舵軸的上端穿入所述的把立管31中,再用對鎖螺栓鎖緊固定。所述的踏力機構4,包括定位軸41,踏杆42,踏腳43,翹杆44,連杆45,連耳軸46和擺杆47,所述的定位軸41固定連接於所述的前管11上,兩所述的踏杆42可轉動套接在所述定位軸41的兩頭,兩所述的踏腳43安裝於兩所述踏杆42的後端,兩所述的翹杆44連接於兩所述踏杆42前端的下方,所述的翹杆44是金屬片衝壓成的雙耳片,雙耳片的下部帶對穿孔,兩對所述翹杆44的耳孔通過兩對鎖螺栓,連接兩所述的連杆45,所述的連杆45是兩頭帶關節軸承的杆形件,兩所述的連杆45連接所述連耳軸46的兩邊,所述的連耳軸46是一軸下部的兩邊固定有兩對雙耳片,雙耳片上有對穿孔,所述連耳軸46與所述連杆45的連接,是通過所述連耳軸46的兩對雙耳片的孔,用兩對鎖螺栓來與兩所述的連杆45進行連接的,所述連耳軸46的軸,通過兩軸承與所述的中豎管12作可轉動連接,所述的擺杆47固定連接於所述連耳軸46的下端。所述的水上推進機構5,包括軸套51,葉軸52,撥水葉53和靠山M,所述的軸套51 連接於所述擺杆47的後端,所述的軸套51中嵌有軸承,所述的葉軸52上部穿入所述軸套 51的軸承孔中,所述葉軸52的下部有開槽與對穿孔,所述的撥水葉53的前上角被夾於所述葉軸52的開槽中,並用對鎖螺栓鎖緊,在所述的葉軸上,還連接有一對靠山54,所述的靠山上套接有橡塑套圈,所述的一對靠山M與所述擺杆47的後部配合,將所述的撥水葉53左旋或右旋限定在45度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水面踏溜艇,包括艇身、浮筒、方向舵、踏力機構和水上推進機構,其特徵是艇身由前管、中豎管、後管、橫管、前頭管、抱箍和面板構成,浮筒被抱箍固定於船身的兩邊,方向舵由把立管、手把和舵構成,方向舵與艇身的前頭管可轉動連接,踏力機構安裝於艇身的前管與中豎管上,踏力機構由定位軸、踏杆、踏腳、翹杆、連杆、連耳軸和擺杆構成,水上推進機構連接於擺杆的後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踏溜艇,其特徵是所述的艇身,包括前管,中豎管,後管,橫管,前頭管,抱箍和面板,所述的前管垂直連接所述的中豎管,所述的中豎管連接所述的後管,所述前管的前端垂向連接所述的前頭管,所述的橫管與所述前管的前部垂直連接, 所述後管的後端垂直連接所述的橫管,前後兩所述橫管的兩頭,各連接有所述的抱箍,所述的面板固定連接在所述的前管,所述的後管和所述的橫管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踏溜艇,其特徵是所述的浮筒是塑料製成的彈頭狀的浮筒,兩所述的浮筒被四個所述的抱箍抱合固定於所述艇身的兩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踏溜艇,其特徵是所述的方向舵,包括把立管,手把和舵,所述的把立管通過七件碗與所述的前頭管作可轉動連接,所述的手把安裝於所述的把立管上,所述的舵包括舵軸和舵葉,所述的舵軸與舵葉連接,所述舵軸的上端穿入所述的把立管中,再用對鎖螺栓鎖緊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踏溜艇,其特徵是所述的踏力機構,包括定位軸,踏杆, 踏腳,翹杆,連杆,連耳軸和擺杆,所述的定位軸固定連接於所述的前管上,兩所述的踏杆可轉動套接在所述定位軸的兩頭,兩所述的踏腳安裝於兩所述踏杆的後端,兩所述的翹杆連接於兩所述踏杆前端的下方,所述的翹杆是金屬片衝壓成的雙耳片,雙耳片的下部帶對穿孔,兩對所述翹杆的耳孔通過兩對銷螺栓,連接兩所述的連杆,所述的連杆是兩頭帶關節軸承的杆形件,兩所述的連杆連接所述連耳軸的兩邊,所述的連耳軸是一軸下部的兩邊固定有兩對雙耳片,雙耳片上有對穿孔,所述連耳軸與所述連杆的連接,是通過所述連耳軸的兩對雙耳片的孔,用兩對鎖螺栓來與兩所述的連杆進行連接的,所述連耳軸的軸,通過兩軸承與所述的中豎管作可轉動連接,所述的擺杆固定連接於所述連耳軸的下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踏溜艇,其特徵是所述的水上推進機構,包括軸套,葉軸,撥水葉和靠山,所述的軸套連接於所述擺杆的後端,所述的軸套中嵌有軸承,所述的葉軸上部穿入所述軸套的軸承孔中,所述葉軸的下部有開槽與對穿孔,所述的撥水葉的前上角被夾於所述葉軸的開槽中,並用對鎖螺栓鎖緊,在所述的葉軸上,還連接有一對靠山,所述的靠山上套接有橡塑套圈,所述的一對靠山與所述擺杆的後部配合,將所述的撥水葉左旋或右旋限定在45度範圍內。
專利摘要一種水面踏溜艇,包括艇身,浮筒、方向舵、踏力機構和水上推進機構,艇身由前管、中豎管、後管、橫管、前頭管、抱箍和面板構成,浮筒被抱箍固定於艇身的兩邊,方向舵由把立管、手把和舵構成,方向舵與艇身的前頭管可轉動連接,踏力機構連接安裝於艇身的前管與中豎管上,踏力機構由定位軸、踏杆、踏腳、翹杆、連杆、連耳軸和擺杆構成,水上推進機構連接於擺杆的後端。
文檔編號B63H16/18GK201941955SQ201120058330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8日
發明者龐明方 申請人:太倉市車中寶休閒用品有限公司, 龐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