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知道哪些被誤用的成語(用了這麼久用對了嗎)
2023-10-15 09:43:55 1
這條成語不能用來形容戲劇、舞蹈等表演藝術,因為它們已經通過演員的表演直觀地把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已經有「聲」有「色」,不需要藉助第三者的口和手來繪其聲、繪其色了。
1.(電視劇)《知青》繪聲繪色地烘託出一組栩栩如生的知識青年形象,在喚起人們懷舊情感的同時張揚了具有歷史質感的青春氣質。(《光明日報》,2013年9月9日)
2.話劇演員繪聲繪色的表演,更讓現場的嘉賓看得樂不思蜀。(新華網,2014年9月15日)
3.舞蹈《夢幻紫禁城》,演員們繪聲繪色的表演展現了古都皇宮中的氣度,在服裝靈動之美外演繹出紫禁城的生動氣韻和盛世輝煌。(《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1月18日)
4.演出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45分鐘,但臺下的觀眾都深深地被這場繪聲繪色的表演所吸引,不斷傳來陣陣笑聲和掌聲。(中國新聞網,2013年3月1日)
以上諸例說的都是電視劇、話劇、舞蹈等表演藝術,而不是口頭講述或文字描寫,顯然都不能使用「繪聲繪色」。
那麼,繪聲繪色的本義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下《成語大詞典》裡的解釋:
繪:描繪,描摹。
把人物的聲音、神色都描繪出來。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
出處清·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一:「必使山情水性,因繪聲繪色而曲得其真。」
繪聲繪色這條成語並沒有相對應的歷史故事,所以,我們講一講朱庭珍的《筱園詩話》。
朱庭珍的《筱園詩話》在我國古代文藝理論史上是有一定影響的,它是中國古典詩歌理論的壓軸之作。《筱園詩話》在系統性和深刻性上足以和葉燮的《原詩》相媲美。但由於朱庭珍身份低微,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筱園詩話》並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所以對《筱園詩話》的研究就有了相當大的理論價值。近年來隨著部分學者對他不斷深入的研究,他的地位受到了研究者的肯定。
而繪聲繪色這個成語就是出自這本書中的卷一內容。
這條成語只能用於人們的口頭講述或文字描寫,形容它再現了人們看不見的情景和聽不見的聲音,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1.老舍《鼓書藝人》:「來報告的人,詳詳細細把情況告訴了他,連房間是什麼樣子,秀蓮怎樣收拾布置,張文的那幫子朋友如何難纏,都繪聲繪色告訴了他。」
2.馮德英《迎春花》:「年邁的女人……尤其是談她自己的兒女,那真是繪聲繪色,細緻入微,沒完沒了。」
3.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附錄:「每次戰勝,總是……繪聲繪色的寫出屠場慘景……向皇帝報功請賞。」
4.顧笑言等《李宗仁歸來·前言》:「每天,七十一歲高齡的程思遠先生精力充沛的侃侃而談。他的記憶力是驚人的。他繪聲繪色的敘述,一下子把我們帶進了半個世紀以來,神州大地上動蕩的歷史。」
5.陳洪山《長白鏡湖記》:「一邊往鏡湖走,同遊者又把他剛剛聽來的故事,繪聲繪色的講給我們聽。」
近義詞形容說話或表演具體生動,十分精彩。
例句冰心《平綏沿線旅行記》:「不過舊劇中的《遊龍戲鳳》,對飲對唱有聲有色。」
形容言談或文章等表現事物極其逼真,生動傳神。
例句巴金《隨想錄》:「今天還在我眼前『活靈活現』的就只有一個楊衙內,那是由於川劇名醜笑非同志精彩的演技。」
反義詞枯燥:單調。形容單調,沒有趣味。
例句徐遲《哥德巴赫猜想》:「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卻使他充滿了幸福,成為唯一的樂趣。」
繪聲繪色也作繪聲繪影、繪影繪聲,平時用的時候用作褒義。「繪聲繪色」和「有聲有色」雖然是近義詞,但是還是有區別的,「繪聲繪色」多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而「有聲有色」不限於此,適用範圍更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