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溼背式常壓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6:30:06 1
專利名稱:一種溼背式常壓鍋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臥式常壓工業鍋爐。
在1988年3月16日中國專利公報中公開了一種申請號為CN87202706U的「燃煤的無壓式鍋爐」。它的目的是實現鍋爐常壓,保證鍋爐安全運行及降低生產費用和延長使用壽命。構成是採用雙循環換熱系統。即燃燒的煤加熱鍋爐內的熱媒體水,使之達到飽和蒸汽狀態的蒸發換熱系統和鍋筒內的飽和蒸汽凝結時放出的熱量傳給安裝在鍋筒內液面之上的銅管,再使銅管內的供熱循環水加熱的凝結換熱系統。其鍋爐內的用水與鍋外供熱水隔絕分開循環。其蒸發換熱系統是採用普通形狀的鍋筒(或較複雜的雙鍋筒),水、火管和水冷壁管及集箱結構。其鍋爐的外部則需要全部絕熱密封。不足之處是結構複雜、佔具空間大、製造和安裝工藝性差難以適應快裝鍋爐要求。尤其是多次熱交換、熱媒體物理狀態變化及其無功循環將使鍋爐的有效輸出功率大為降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輕型高效的兼有內、外燃火管結構優點的溼背式常壓鍋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結構來實現
一種溼背式常壓鍋爐。包括有鍋筒、爐膛、爐排及其它鍋爐附件;鍋筒內部的煙火管和煙火管兩端的前、後煙室;鍋筒開有的進、出水口和常壓口及控制附件接口。本實用新型的特別之處在於鍋筒的側面主體是由∩形鍋殼和臥式下開Ω形爐膽組成,從而形成拱形鍋底及水壁爐膛;鍋筒的前後下端部內腔與其兩端煙室側面設有的水套上端連通,使鍋筒與水套構成溼背式封閉爐膛和前、後煙室;爐膽內及爐排的上面布置有利於燃燒的爐拱,並在前水套的下面置有引燃拱以形成高效的回燃式燃燒室;∩形鍋殼與臥式下開Ω形爐膽之間的類似集箱結構並與水套下端及進水口連通的連接部的截面呈矩形,以便於安裝和加工。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縱向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橫向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下面將結合附圖所示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附圖所示實施例是一種三回程單鍋筒臥式回燃全溼背常壓鍋爐。包括鍋筒、爐膛和爐排1等基本結構。鍋筒是由鍋殼6和爐膽7及其連接部16構成側面主體。鍋筒內的中下部設有煙火管束5。鍋筒的端部下側至爐膽7端處形成內陷封閉結構。煙火管5管束的兩端焊接在鍋筒內陷端板17、18(即管板)上。鍋殼6上設有出水口3和常壓口4及水位表接口19。鍋筒兩端下側分別設有上端與鍋筒內腔連通的前水套8、9和側水套10及後水套11。起一定集箱作用的連接部16與水套8、9、10、11下端連通並在後部與進水口2接通,其截面呈矩形。鍋筒前端下部和前、側水套8、9、10及連接部16構成封閉的水套式前煙室12,在前水套8的前面和前面下端分別開設前煙室窗蓋20和煤閘門口21,鍋筒後端下部和側後水套10、11則構成水套式後煙室13、爐膽7與爐排1及前水套9和後煙室13構成全溼背爐膛。爐排1可以採用手燒式、自動式或半自動式等各種結構形式。爐排架22、爐排1和鍋筒及其鍋爐附屬部件安裝為整體結構形成快裝鍋爐。在前水套9的下面及爐膽7內的爐排1上後面分別布置引燃拱15和後拱14從而形成回然式燃燒室。
本實用新型的鍋殼6可以採用上面為弧面、側面為平面結構,也可以採用上面為平面而兩側為弧面結構(如圖2所示)爐膽7可以是圓柱面下開結構(如圖2所示),也可以是類似鍋殼6的形狀結構。其連接部14不僅可以是矩形結構,也可以採用圓弧結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煤鬥23中的煤經煤閘門21落在緩慢移動的機械式爐排1上,進煤量由爐排速度和煤層厚度來控制,爐排1的速度是可變的,煤層厚度由可上升下降的煤閘門來控制,前水套9下面有耐火材料布成的引燃拱15為煤點火,爐排1的後下部設有灰渣坑及出灰設備。燃燒後的火焰及煙氣第一回程衝刷鍋筒即爐膽7,在後煙室13轉彎進入部分煙火管5構成第二回程,再在前煙室12拆轉180°進入另一部分煙火管5構成第三回程,最後經除塵器、引風機和煙囪排出。鍋筒內的水為自然循環方式,鍋爐爐膽7及水套內側受熱後,水溫升高,爐水上升;鍋殼6外壁及水套外側不受熱,水溫降低爐水下降形成爐內熱循環。爐外供熱循環系統是由水泵從鍋爐頂部出水口3吸出鍋筒內熱水,在一定壓力作用下送入供熱系統,而系統回水則是通過系統上部溢流管溢流回鍋爐下後部的進水口2再進入鍋爐加熱。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採用合理結構使內燃式鍋爐的水容積大、水位波動小、負荷變化適應性強和外燃式鍋爐的排渣方便、布拱容易、適用機械爐排、煤種適應性強等雙重優點有機地結合為一體。
2.由鍋筒、前、後水套及水套式前、後煙室構成的爐膛,充分增加了燃燒受熱面積而提高了熱交換效率。
3.爐膽、煙室和水套為整體結構其密封性極好,可靠地防止了爐膛漏風而提高燃燒效率。
4.鍋爐整體結構簡單、緊湊,降低了製造、安裝成本。由於鍋筒內爐水循環自然合理和鍋筒不易沉積渣泥以及煤閘門水套冷卻,從而提高了鍋爐的使用壽命和效率。
5.鍋爐無需設置絕熱、耐熱和密封爐牆,而降低整機重量保證了鍋爐快裝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溼背式常壓鍋爐,包括鍋筒、爐膛、爐排1、進、出水口2、3,常壓口4和鍋筒內部的煙火管5及其它鍋爐附件,其特徵在於鍋筒的側面主體是由∩形鍋殼6和臥式下開Ω形爐膽7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溼背式常壓鍋爐,其特徵在於鍋筒的前後下端部內腔與其兩端煙室側面設有的水套8、9、10、11的上端連通,鍋筒與水套構成溼背式封閉爐膛和前、後煙室12、1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溼背式常壓鍋爐,其特徵在於爐膽7內及爐排1的上面布置爐拱14並在前水套9的下面置有引燃拱15。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溼背式常壓鍋爐,其特徵在於∩形鍋殼6與臥式下開Ω形爐膽7之間的類似集箱結構並與水套下端連通的連接部16的截面呈矩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臥式常壓工業鍋爐。適用於集中採暖及熱水供應。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鍋筒內常壓和臥式下開型爐膽以及前、後封閉水套結構,使鍋爐整體結構緊湊合理。是一種具有裝運方便可靠、運行安全高效和兼有內、外燃火管結構雙重優點的快裝溼背式常壓鍋爐。可以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採暖供熱的熱水循環系統中。
文檔編號F24H1/22GK2043326SQ89200340
公開日1989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1988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1988年12月27日
發明者仲德維, 劉廣發, 張立新 申請人:大連鍋爐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