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石波紋鋸片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8:58:31 1
專利名稱:金剛石波紋鋸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剛石波紋鋸片。
背景技術:
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剛石鋸片,其刀頭相對的兩側面是光滑平整的,在切割過程中,刀頭側面和切割工件之間的摩擦力大,碎屑不易排出,造成發熱,容易使基體變形。該種鋸片幹切時鋒利度差,切割效率低,一般只適用於溼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種易於排屑、易於散熱、鋒利度好、既可以幹切、又可以溼切的金剛石波紋鋸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金剛石波紋鋸片,包括圓形基體和設置在該基體外圓周邊緣上的金剛石刀頭,關鍵是所述刀頭相對的兩側面分布從外到裡的凹槽。在一種實施方式中,上述凹槽的橫截面呈方形。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上述凹槽的橫截面呈尖角形,尖角凹槽的一邊陡峭,另一邊平緩傾斜,該尖角凹槽的陡峭邊設置為向著鋸片的旋轉方向。為保持刀頭的厚度,提高刀頭的強度,上述刀頭兩側面的凹槽呈互相交錯排列狀。上述凹槽最佳為順著鋸片旋轉方向的斜向凹槽。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刀頭兩側面分布從外到裡的凹槽,故形成鋸齒,鋒利度提高,並且,在切割過程中,凹槽結構減少刀頭和切割工件的摩擦面積,產生的碎屑會隨著凹槽的旋轉帶出刀頭外,利於排屑、利於散熱,減少摩擦熱量對刀頭和基體的影響。本實用新型切削陶瓷、石材、混凝土等無機非金屬材料時鋒利、耐用,可以幹切,也可以溼切,適用性廣泛。
圖1為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局部A向視圖;圖3為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局部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包括圓形基體1和設置在該基體1外圓周邊緣上的連續式金剛石刀頭2,連續式刀頭2相對的兩側面分布從外到裡的順著鋸片旋轉方向B 的斜向凹槽21,如圖2所示,刀頭2兩側面的凹槽21呈互相交錯排列狀,凹槽21的橫截面呈方形。實施例二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包括圓形基體1和設置在該基體1外圓周邊緣上的節齒式金剛石刀頭2,刀頭2與刀頭2之間留有空隙3,對應該空隙3,基體1的外圓周邊緣開有通槽11,節齒式刀頭2相對的兩側面分布從外到裡的順著鋸片旋轉方向B的斜向凹槽21,如圖4所示,節齒式刀頭2兩側面的凹槽21呈互相交錯排列狀,凹槽21的橫截面呈尖角形,尖角凹槽的一邊211陡峭,另一邊212平緩傾斜,該尖角凹槽的陡峭邊211設置為向著鋸片的旋轉方向B。
權利要求1.金剛石波紋鋸片,包括圓形基體和設置在該基體外圓周邊緣上的金剛石刀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刀頭相對的兩側面分布從外到裡的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鋸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呈方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鋸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呈尖角形,尖角凹槽的一邊陡峭,另一邊平緩傾斜,該尖角凹槽的陡峭邊設置為向著鋸片的旋轉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鋸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刀頭兩側面的凹槽呈互相交錯排列狀。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鋸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為順著鋸片旋轉方向的斜向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鋸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刀頭兩側面的凹槽呈互相交錯排列狀。
專利摘要金剛石波紋鋸片,包括圓形基體和設置在該基體外圓周邊緣上的金剛石刀頭,關鍵是所述刀頭相對的兩側面分布從外到裡的凹槽。為保持刀頭的厚度,提高刀頭的強度,上述刀頭兩側面的凹槽呈互相交錯排列狀。上述凹槽最佳為順著鋸片旋轉方向的斜向凹槽。本實用新型切削陶瓷、石材、混凝土等無機非金屬材料時鋒利、耐用,可以幹切,也可以溼切,適用性廣泛。
文檔編號B28D1/04GK201931549SQ20102067083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0日
發明者吳益雄, 張貴青, 陳欣宏 申請人:廣州晶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