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12:29:06 2
一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包括模塊框架和若干豎直設置在所述模塊框架各個面上的柔性陽極板;所述模塊框架包括空心管網、固定柱和下框架,所述固定柱豎直設置,其上、下兩端分別與空心管網和下框架連接構成方形的模塊框架;所述柔性陽極板的兩側邊分別包裹內支撐管,所述內支撐管卡裝在固定柱上設置的由彈性片製成的自卡式管卡內,使柔性陽極板左右崩緊,所述柔性陽極板的頂邊與空心管網連接,所述空心管網底部設有補水孔。本實用新型能夠保證加工及組裝精度,柔性陽極板始終處於高效除塵的狀態,併集成了補水功能,確保良好的除塵效率,能夠在特殊情況下保證柔性陽極板的使用安全性。
【專利說明】—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溼式電除塵技術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新型的技術手段和新型材料。特別是近年來為解決原來剛性陽極板應用到溼式電除塵上產生的布水不均、容易腐蝕、局部積汙嚴重等不良影響,出現了柔性材料製作的陽極板。但一般企業在應用柔性陽極板時,特別是在製作安裝的工序上,仍然沿用之前剛性陽極板的工序,採取單塊製作,現場逐塊安裝的做法,費時耗力,仍然很難保證安裝的尺寸精度,且柔性陽極板安裝後好會因為通過除塵器的含塵氣流發生不同程度的擺動,影響除塵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板安裝過程繁複,難以保證安裝精度,運行時易產生擺動影響除塵效率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用於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板模塊,能實現精細化的加工組裝過程,保證施工安裝精度,並能最大程度的限制柔性陽極板的擺動情況,保證除塵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包括模塊框架和若干豎直設置在所述模塊框架各個面上的柔性陽極板6 ;所述模塊框架包括空心管網10、固定柱4和下框架7,所述固定柱豎直設置,其上、下兩端分別與空心管網10和下框架7連接構成方形的模塊框架;所述柔性陽極板6的兩側邊分別包裹內支撐管12,所述內支撐管12卡裝在固定柱4上設置的由彈性片製成的自卡式管卡5內,使柔性陽極板左右崩緊,所述柔性陽極板6的頂邊與空心管網10連接,所述空心管網10底部設有補水孔14。
[0005]進一步的,所述下框架7和空心管網10為均勻的方形網格框,所述模塊框架的內部均勻布置有若干固定柱4對應所述下框架7和空心管網10上的縱橫交錯點,所述柔性陽極板6縱橫設置在所述模塊框架的各個豎直面上,圍成若干個含塵氣體通過的方形氣道,增加柔性陽極板的設置密度,提高電除塵器的除塵效率。
[0006]進一步的,所述空心管網10設置在安裝框架3上,用於多個模塊的拼裝,所述安裝框架3頂面設有吊裝件2,用於拼裝過程中對模塊進行吊裝。
[0007]具體的,所述空心管網10由若干縱橫交錯的空心橫管組成,內部相互連通,所述柔性陽極板6的頂邊包裹在所述空心管網10的橫管上,所述補水孔14設置在所述橫管的底部,空心管網內部的水可通過補水孔滴滲至柔性陽極板上,所述空心管網10的交叉位置上設有補水接頭9,對空心管網補充水的同時不影響柔性陽極板的設置。
[0008]進一步的,所述空心管網10的橫管頂部設有壓條1,通過固定螺母8和固定螺柱11將所述柔性陽極板6與所述橫管固連,防止柔性陽極板在含塵氣體通過時產生擺動。
[0009]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自卡式管卡5通過緊固螺釘13沿所述固定柱4的豎直方向均勻布置,保證柔性陽極板在豎直方向的連接牢靠。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將原來需要在現場完成的加工及安裝工作,有機集合到一個模塊中完成,可以實現精細化、流水化式的車間生產,再在現場施工組裝,能確保加工及組裝精度;模塊內部的柔性陽極板兩側採用自卡式管卡,能使安裝過程簡單化,同時,由於柔性陽極板兩側被自卡式管卡卡緊,柔性陽極板不再具備大幅擺動的能力,能確保模塊始終處在高效除塵的狀態;模塊集成了補水功能,能夠在特殊情況下保證柔性陽極板的使用安全性,確保良好的除塵效率,使柔性陽極板不受到極端煙氣的損害。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柔性陽極模塊的正視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柔性陽極模塊的俯視圖。
[0014]圖3為圖1中的A向剖視圖。
[0015]圖4為圖3中的固定柱的截面放大示意圖。
[0016]圖5為圖2中柔性陽極板與空心管網連接的B向剖視圖。
[0017]圖中標號:1_壓條;2_吊裝件;3_安裝框架;4_固定柱;5_自卡式管卡;6_柔性陽極板下框架;8_固定螺母;9_補水接頭;10_空心管網;11_固定螺柱;12_內支撐管;13-緊固螺釘;14-補水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
[0019]參見圖1和圖2,一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包括模塊框架和若干豎直設置在所述模塊框架各個面上的柔性陽極板6 ;所述模塊框架包括空心管網10、固定柱4和下框架7,所述固定柱豎直設置,其上、下兩端分別與空心管網10和下框架7連接構成方形的模塊框架;所述柔性陽極板6的兩側邊分別包裹內支撐管12,所述內支撐管12連同柔性陽極板兩側卡裝在固定柱4上設置的由彈性片製成的自卡式管卡5內,使柔性陽極板左右崩緊,如圖3和圖4中所示。所述柔性陽極板6的頂邊與空心管網10連接,所述空心管網10底部設有補水孔14。所述空心管網10設置在安裝框架3上,用於多個模塊的拼裝,所述安裝框架3頂面設有吊裝件2,用於拼裝過程中對模塊進行吊裝。安裝時,只需通過起吊模塊即可將整個模塊裝入到溼式電除塵器內進行組裝。
[0020]簡單的,可採用四根固定柱4按照上述布置設置成一個由四面柔性陽極板組成的方形氣道的陽極模塊。進一步的可採用如下方式,所述下框架7和空心管網10為均勻的方形網格框,所述模塊框架的內部均勻布置有若干固定柱4對應所述下框架7和空心管網10上的縱橫交錯點,如圖2所示,所述柔性陽極板6縱橫設置在所述模塊框架的各個豎直面上,圍成若干個含塵氣體通過的方形氣道,增加柔性陽極板的設置密度,提高電除塵器的除塵效率。
[0021]其中,所述空心管網10由若干縱橫交錯的空心橫管組成,內部相互連通,所述柔性陽極板6的頂邊包裹在所述空心管網10的橫管上,所述補水孔14設置在所述橫管的底部,空心管網內部的水可通過補水孔滴滲至柔性陽極板上,所述空心管網10的交叉位置上設有補水接頭9,對空心管網補充水的同時不影響柔性陽極板的設置。
[0022]實際運行時,可通過補水接頭9向空心管網10內注水,再通過補水孔14均勻地向柔性陽極板6上補水,確保柔性陽極板6不因溫度異常損壞,也可保證柔性陽極板始終處在一個合適的含水率下,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0023]具體結合參見附圖5,所述空心管網10的橫管頂部設有壓條1,通過固定螺母8和固定螺柱11將所述柔性陽極板6與所述橫管固連,防止柔性陽極板在含塵氣體通過時產生擺動。
[0024]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自卡式管卡5通過緊固螺釘13沿所述固定柱4的豎直方向均勻布置,保證柔性陽極板在豎直方向的連接牢靠。
[0025]上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說明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在形式和細節上對本實用新型所作出的各種變化,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其特徵在於:包括模塊框架和若干豎直設置在所述模塊框架各個面上的柔性陽極板(6); 所述模塊框架包括空心管網(10)、固定柱(4)和下框架(7),所述固定柱豎直設置,其上、下兩端分別與空心管網(10)和下框架(7)連接構成方形的模塊框架;所述柔性陽極板(6)的兩側邊分別包裹內支撐管(12),所述內支撐管(12)卡裝在固定柱(4)上設置的由彈性片製成的自卡式管卡(5)內,所述柔性陽極板¢)的頂邊與空心管網(10)連接,所述空心管網(10)底部設有補水孔(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框架(7)和空心管網(10)為均勻的方形網格框,所述模塊框架的內部均勻布置有若干固定柱(4)對應所述下框架(7)和空心管網(10)上的縱橫交錯點,所述柔性陽極板(6)縱橫設置在所述模塊框架的各個豎直面上,圍成若干個含塵氣體通過的方形氣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空心管網(10)設置在安裝框架(3)上,所述安裝框架(3)頂面設有吊裝件(2)。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空心管網(10)由若干縱橫交錯的空心橫管組成,內部相互連通,所述柔性陽極板¢)的頂邊包裹在所述空心管網(10)的橫管上,所述補水孔(14)設置在所述橫管的底部,所述空心管網(10)的交叉位置上設有補水接頭(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空心管網(10)的橫管頂部設有壓條(I),通過固定螺母(8)和固定螺柱(11)將所述柔性陽極板(6)與所述橫管固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溼式電除塵器的柔性陽極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卡式管卡(5)通過緊固螺釘(13)沿所述固定柱(4)的豎直方向均勻布置。
【文檔編號】B03C3/16GK203935910SQ201420282459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9日
【發明者】胡永鋒, 曾毅夫, 周益輝, 劉彰 申請人:凱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