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固定裝置及其錐弓根釘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21:20:16 3
專利名稱:脊椎固定裝置及其錐弓根釘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脊椎固定裝置的錐弓根釘。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錐弓根釘的脊椎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脊柱生物力學研究和材料科學的發展,脊柱內固定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脊椎固定裝置在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腫瘤、創傷以至於脊柱感染等手術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脊椎固定裝置通常包括連接棒和多個錐弓根釘。在固定脊椎時,先將連接棒預先彎成冠狀面上的彎曲形狀,然後將錐弓根釘植入人體的脊柱,再使用連接棒連接多個錐弓根釘,隨後通過轉棒、壓棒等技術對人體脊柱進行校正復位。在該工作過程中,錐弓根釘是與人體脊柱直接接觸的唯一部件,因而錐弓根釘是脊椎固定裝置中重要的部件。請參考圖1,圖1為現有技術中錐弓根釘的結構示意圖。錐弓根釘主要包括螺紋杆1'和釘座2',螺紋杆1'又分為靠近釘座2'的後段部11'和遠離所述釘座2'的前段部12'。將錐弓根釘植入人體脊柱後,螺紋杆1'的後段部11'與人體的皮質骨相配合,螺紋杆的前段部12'與人體的松質骨相配合。上述現有技術中,錐弓根釘多採用單線普通螺紋結構。下面簡要介紹這種錐弓根釘的缺陷。如圖1所示,該錐弓根釘的螺紋杆1'外部僅設有第一螺紋101',第一螺紋101' 為單線螺紋,植入人體脊柱後,由於旋入人體脊柱的螺紋圖數較少,導致錐弓根釘對人體脊柱的把持力較小,容易引起錐弓根釘在人體脊柱內鬆動,嚴重時甚至會從人體脊柱中鬆脫出來,這嚴重影響了脊椎校正復位的效果。因此,如何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改進錐弓根釘的結構,使其具有較大的把持力, 能夠提高與人體脊柱配合的可靠性,避免從人體脊柱中鬆脫,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用於脊椎固定裝置的椎弓根釘,該椎弓根釘具有較大的把持力,能夠提高與人體脊柱配合的可靠性。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錐弓根釘的脊柱固定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椎弓根釘,用於脊椎固定裝置,包括螺紋杆和釘座,所述螺紋杆包括靠近所述釘座的後段部和遠離所述釘座的前段部,所述螺紋杆的後段部和前段部均開設有第一螺紋;所述後段部的外部還開設有第二螺紋。 優選地,所述第二螺紋和所述第一螺紋的螺距相同。優選地,所述第二螺紋的螺距的範圍為2mm至5mm。優選地,所述第二螺紋的螺距為3mm。[0014]優選地,所述後段部上相鄰的所述第一螺紋與所述第二螺紋之間沿所述螺紋杆軸向的距離為所述第二螺紋的螺距的一半。優選地,所述後段部的長度的範圍為3mm至35mm。優選地,所述後段部的長度的範圍為15mm至25mm。優選地,所述釘座開設有U形槽。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用於脊椎固定裝置的錐弓根釘,其具有螺紋杆和釘座,螺紋杆外部開設有第一螺紋,螺紋杆包括靠近釘座的後段部和遠離釘座的前段部,螺紋杆後段部的外部還開設有第二螺紋。將錐弓根釘植入人體脊柱後,螺紋杆的前段部與人體骨密度較小的松質骨相配合,螺紋杆的後段部與人體骨密度較大的皮質骨相配合。由於螺紋杆靠近釘座的後段部開設有第一螺紋和第二螺紋,即錐弓根釘旋入皮質骨的螺紋圖數相對增多,有效增強了錐弓根釘的把持力,避免錐弓根釘從皮質骨中鬆脫,使其與骨密度較大的皮質骨很好的配合。由於螺紋杆的前段部與骨密度較小的松質骨配合,該前段部不開設第二螺紋而僅保留第一螺紋,是為了防止由於螺紋線數過多破壞松質骨的結構。由此可見,採用這樣的結構,使得錐弓根釘具有較大的把持力,能夠提高與人體脊柱配合的可靠性,有效地避免了錐弓根釘從人體脊柱中鬆脫。此外,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脊錐固定裝置,包括連接棒; 所述脊椎固定裝置還包括多個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椎弓根釘,所述連接棒連接於每一個所述錐弓根釘的U形槽內。由於錐弓根釘包括上述的技術效果,包括該錐弓根釘的脊椎固定裝置也包括上述相同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圖1為現有技術中錐弓根釘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錐弓根釘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的對應關係為1'螺紋杆;2'釘座;11'後段部;12'前段部;101'第一螺紋。圖2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的對應關係為1螺紋杆;2釘座;11後段部;12前段部;101第一螺紋;111第二螺紋$後段部長度;b前段部長度。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用於脊椎固定裝置的錐弓根釘,其具有較大的把持力,能夠提高與人體脊柱配合的可靠性,有效地避免從人體脊柱中鬆脫。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錐弓根釘的脊椎固定裝置。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錐弓根釘的結構示意圖。在一種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椎弓根釘包括螺紋杆1和釘座 2兩部分;螺紋杆1是錐弓根釘與人體脊柱的連接部件,釘座2是錐弓根釘與脊椎固定裝置的連接棒的連接部件。該螺紋杆1的後段部11和前段部12均開設有第一螺紋101,螺紋杆 1包括靠近釘座2的後段部11和遠離釘座2的前段部12,並且後段部11的外部還開設有第二螺紋111。將錐弓根釘植入人體脊柱後,螺紋杆1的前段部12與人體骨密度較小的松質骨相配合,螺紋杆1的後段部11與人體骨密度較大的皮質骨相配合。由於螺紋杆1靠近釘座2 的後段部11開設相間的第一螺紋101和第二螺紋111,即錐弓根釘旋入皮質骨的螺紋圖數相對增多,有效增強了錐弓根釘的把持力,避免錐弓根釘從皮質骨中鬆脫,使其與骨密度較大的皮質骨很好的配合。由於螺紋杆1的前段部12與骨密度較小的松質骨配合,該前段部 12不開設第二螺紋111而僅保留第一螺紋101,是為了防止由第二螺紋111帶來的較大的把持力破壞松質骨的結構。由此可見,採用這樣的結構,使得錐弓根釘具有較大的把持力,能夠很好地與人體脊柱相配合,有效地避免了錐弓根釘由於把持力小從人體脊柱中鬆脫的現象。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對於第一螺紋的螺距和第二螺紋的螺距的數值不作限制,因而無論第一螺紋的螺距和第二螺紋的螺距是否相等,均兩種技術方案應該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當然,為了提高椎弓根釘與人體脊柱配合的可靠性,還可以進一步設置第一螺紋 101和第二螺紋111的結構。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二螺紋111和第一螺紋101的螺距可以相同。由於相同的螺距,即第一螺紋101和第二螺紋111旋轉一周的軸向位移相同,這使得在錐弓根釘旋進人體脊柱時,錐弓根釘的後段部11的旋入速度和前段部12的旋入速度相同,保持了整個錐弓根釘旋入速度的一致性。第二螺紋111與第一螺紋101的螺距相同符合螺紋標準件的規格,也使得該錐弓根釘的加工製造工藝簡單方便。當然,上述第二螺紋111和第一螺紋101的螺距也可以略有不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自行選擇。凡是開設於上述螺紋杆1的後段部11的外部,並能夠增強錐弓根釘的把持力的第二螺紋111都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具體地,為了進一步提高椎弓根釘與人體脊柱之間的把持力,第二螺紋111的螺距的範圍可以為2mm至5mm,更具體地,第二螺紋111的螺距可以為3mm。2mm至5mm為普通螺紋的常見螺距,採用這樣的螺距範圍,符合普通螺紋標準件的規格,也使得該錐弓根釘的加工製造工藝簡單方便。需要說明的是,上述2mm至5mm的取值範圍和3mm的取值均是一種舉例,顯然,無論第二螺紋的螺距取任何數值,均應該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上述後段部11上相鄰的第一螺紋101與第二螺紋111之間沿螺紋杆1軸向的距離可以為第一螺紋101的螺距的一半。採用這種結構,即後段部11每相鄰牙型之間的距離為第一螺紋101的螺距的一半,螺紋杆1後段部11的螺紋均勻分布。向人體脊柱植入錐弓根釘時,能夠使得錐弓根釘行進速度均勻,人體脊柱也受力均勻,更有利於人體脊柱的復位校正。第二螺紋111和第一螺紋101均勻分布也符合螺紋標準件的規格,也使得該錐弓根釘的加工製造工藝簡單方便。還可以進一步設置螺紋杆1後段部11的長度。在另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圖中a代表後段部11的長度,b代表前段部12的長度,上述後段部11的長度a的範圍可以為3mm至35mm。由於在螺紋杆1的後段部11,第一螺紋101和第二螺紋111共同與人體脊柱的皮質骨相配合,而人體皮質骨在人體脊柱內呈為薄層分布,其厚度也在3mm至35mm的範圍內,因此採用這樣的設置,使後段部 11的長度a的範圍與人體脊柱的皮質骨的長度範圍接近,從而使得螺紋杆1的後段部11更好地與人體脊柱的皮質骨相配合。具體地,上述後段部11的長度a的範圍可以進一步為15mm至25mm。由於大多數普通人群的人體脊柱的皮質骨厚度為15mm至25mm,將螺紋杆1的後段部11的長度a的範圍設為與大多數普通人群的皮質骨厚度接近,使得該錐弓根釘更符合大多數普通人群的人體脊柱的生理結構的要求。錐弓根釘的釘座2中部上還可以設有前後相通的U形槽。當脊椎固定裝置工作時, 脊椎固定裝置的連接棒穿過每個錐弓根釘的U形槽與之連接。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脊椎固定裝置,其包括連接棒,還包括多個上述的椎弓根釘,工作時連接棒連接於每一個所述錐弓根釘的U形槽內。由於錐弓根釘具有上述的技術效果,包括該錐弓根釘的脊椎固定裝置也具有相同的技術效果。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脊椎固定裝置及其錐弓根釘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椎弓根釘,用於脊椎固定裝置,包括螺紋杆(1)和釘座O),所述螺紋杆(1)包括靠近所述釘座⑵的後段部(11)和遠離所述釘座⑵的前段部(12),所述螺紋杆⑴的後段部(11)和前段部(12)均開設有第一螺紋(101);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段部(11)的外部還開設有第二螺紋(1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釘,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螺紋(111)和所述第一螺紋 (101)的螺距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椎弓根釘,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螺紋(111)的螺距的範圍為 2mm 至 5mm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椎弓根釘,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螺紋(111)的螺距為3mm。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椎弓根釘,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段部(11)上相鄰的所述第一螺紋(101)與所述第二螺紋(111)之間沿所述螺紋杆(101)軸向的距離為所述第二螺紋 (101)的螺距的一半。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椎弓根釘,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段部(11)的長度的範圍為3mm至35m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椎弓根釘,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段部(11)的長度的範圍為 15mm 至 25mm0
8.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椎弓根釘,其特徵在於,所述釘座( 開設有U形槽。
9.一種脊椎固定裝置,包括連接棒,其特徵在於,所述脊椎固定裝置還包括多個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椎弓根釘,所述連接棒連接於每一個所述錐弓根釘的U形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脊椎固定裝置的椎弓根釘,包括螺紋杆(1)和釘座(2),所述螺紋杆(1)包括靠近所述釘座(2)的後段部(11)和遠離所述釘座(2)的前段部(12),所述螺紋杆(1)的後端部(11)和前段部(12)均開設有第一螺紋(101);所述後段部(11)的外部還開設有第二螺紋(111)。由於螺紋杆(1)靠近釘座(2)的後段部(11)開設有第一螺紋(101)和第二螺紋(111),即錐弓根釘旋入皮質骨的螺紋圖數相對增多,有效增強了錐弓根釘的把持力,使其與人體脊柱很好的配合,避免錐弓根釘從人體脊柱中鬆脫。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包括上述錐弓根釘的脊椎固定裝置,其具有與上述錐弓根釘相同的技術效果。
文檔編號A61B17/86GK202020525SQ20112008515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8日
發明者王文波 申請人:上海拓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