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中藥及製備方法

2023-05-12 03:05:36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中藥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中藥及製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又稱老年性黃斑變性(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 SMD),發病年齡多在45歲以上,發病率高達6% 17%,雙眼
先後發病,為老年人視力障礙的主要眼病之一。臨床上表現為視物模糊,中心視力緩慢下降,可有視物變形,眼前出現固定暗影,最終中心視力喪失但周邊視力存在。黃斑位於眼底視神經盤的顳側0.35cm處並稍下方,處於人眼的光學中心區,是視力軸線的投影點,視力最敏銳的地方。黃斑區視網膜偏薄,色素上皮細胞稠密,視網膜後的脈絡膜毛細血管密集,反光較弱,黃斑區以外的視網膜視力極其低下。
AMD分為滲出性(溼性)和萎縮性(乾性),90。/。以上患者屬於乾性,但10%的溼性患者其視力喪失高達90%。滲出型;主要為玻璃膜的破壞,脈絡膜血管侵入視網膜下構成脈絡膜新生血管,發生黃斑區視網膜色素上皮下或神經上皮下漿液性或出血性的盤狀脫離,最終成為機化瘢痕;萎縮型主要為脈絡膜毛細血管萎縮,玻璃膜增厚和視網膜色素上皮萎縮引起的黃斑區萎縮變性。其發病機制錯綜複雜,現研究主要有老化與代謝失調、循環障礙、光損傷與氧化損傷、分子生物學改變以及遺傳和基因突變等因素。目前主要採用光動力療法、瞳孔溫熱療法、雷射光凝療法、藥物治療(血管內皮因子生長抑制劑、皮質類固醇類藥物等)、手術治療(清除視網膜下積血)等,但由於該疾病致病因素及其病理生理機制以及其發生和發展過程尚無完全明了,上述療法效果並不盡人意,有些尚待進-一歩完善與觀察。
黃斑變性在中醫學裡屬"視瞻昏渺"、"暴盲"範疇,主要因年老體弱,髒氣虛衰或先天稟負不足,脾腎兩虛以及肝鬱火旺,痰溼化熱為發病的主要因素。脾主氣主運化,脾氣虛則運化不能,氣血津液化生不足,腎氣虛則鼓動無力。主水及藏精的功能失職導致水液或痰溼瀦留。本病早期所表現的玻璃膜疣之病理產物多由此而生。痰溼鬱久易化火灼傷血絡,又因肝主藏血,肝鬱血氣不足,不能榮目,肝氣不調鬱久生熱,化火傷絡,此外脾虛不能統血,亦可致血不循常道而溢於絡外,血瘀絡外而成瘀,痰瘀互結加重病情,致本病中後期出現痰溼、肝鬱、血瘀,錯綜複雜的臨床表現使眼底反覆性出現滲出,出血以及新生血管和瘢痕形成等病理表現。
目前中醫採用辯證論治、中藥新劑型、針灸治療。其辯證論治有健脾益氣華溼、活血化
瘀行氣祛痰、滋陰降火涼血止血、補血養血等;中藥新製劑如施圖倫滴眼液雖有療效,但只能控制病情不再加重;複方血栓通軟膠囊用於治療血瘀兼氣陰兩虛證的視網膜靜脈阻塞,杞菊地黃口服液用於肝腎陰虧的眩暈,耳鳴、目澀畏光、視物昏花,兩者針對性都不強;針灸治療配合內服中藥也有一定療效,但長期治療會對患者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更為有效的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中藥的特點是按重量份由下述原料組成枸杞子5 30份, 山茱萸5 30份, 五味子5 20份, *"山#「-沙苑子5 30份,菟絲子5 30份,大薊炭5 30份,連翹10 40份, 槐花5 30份, 小薊炭5 30份,炙鱉甲5 30份,仙鶴草5 30份,茜草炭5 30份,本發明中藥的特點也在於按重量份,其原料組成也可以是枸杞子10 20份, 山茱萸10 20份,五味子5 15份,沙苑子10 20份,菟絲子10 20份,大薊炭10 20份,連翹15 35份,槐花10 20份,小薊炭10 20份,炙鱉甲10 20份,仙鶴草10 20份,茜草炭10 20份,本發明中藥的特點也在於按重量份,其原料組成也可以是
枸杞子15份,山茱萸15份,五味子10份,熟地黃15份,
三七10份, 連翹25份,炙鱉甲15份,仙鶴草15 {ji
熟地黃5 30份,三七5 20份,黃柏5 20份,白茅根10 40份。
熟地黃10 20份,三七5 15份,黃柏5 15份,白茅根20 40份。
沙苑子15 {
(分,
份,
份:
槐花15份,茜草炭15份,
菟絲子15份,大薊炭15f小薊炭15份,黃柏10份白茅根30份。本發明藥物製備方法的特點是
a、 將三七粉碎成三七細粉;
b、 山茱萸和五味子用乙醇回流三次,合併回流液,濾過得藥渣,藥液在經乙醇回收無醇味後得濃縮液;
c、 步驟b所得藥渣與其它十三味藥材加水煎煮三次,合併煎液並將煎液濃縮至8(TC下的相對密度為1. 1,靜置12小時後濾過得濾液;
d、 合併歩驟b中的醇提濃縮液和歩驟c中的濾液,再經濃縮和減壓乾燥之後加入三七細粉和適量的輔料糊精及甜菊糖,混勻後、制粒、整粒、分裝即可。
至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發明中藥中枸杞子味甘、平,歸肝腎經。有補肝腎,益精血,明目止渴之效。用於肝腎不足,頭暈目眩,視力減退,內張目昏等;山茱萸味酸、澀、微溫。歸肝腎經。有補益肝腎,收斂固澀的功效;五味,子味酸、甘、溫。歸肺、心、腎經。有斂肺滋腎之效。熟地黃味甘、微溫。歸肝腎經。有補血滋陰,益精添髓之功效。
上述四味相伍,為方中之君藥,共奏滋肝補腎、滋陰補血之功。
本發明中藥中菟絲子味甘,溫。歸肝、腎、脾經,有補腎固養,養肝明目之效,用於肝腎不足,目失所養而致目昏目暗,視力減退之證。沙苑子歸肝腎經,補腎固精,養肝明目。此兩味相伍,益肝養腎,促精血上注而明目,以正君藥補陰之偏,而達陰陽雙補之效,
是為臣藥。
本發明中藥中三七味甘、微苦、溫。歸肝胃經。有止血化瘀之功,用於各種出血證,尤以有瘀者為宜。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槐花、大薊炭、小薊炭、茜草炭、仙鶴草、白茅根六味清肝火、或收斂止血、或涼血止血。
上述七味相伍,清肝火而止血、止血而化瘀、化瘀而補氣,同為佐藥。
本發明中藥中連翹味苦、寒,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功。黃柏味苦、寒。歸腎、大腸、膀胱經。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退熱除蒸之效。長於清相火、退虛熱。炎鱉甲味鹹、寒。歸肝腎經。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之效,為退虛熱之要藥。
上三味退熱為主,滋陰為輔,而為使藥。
通看全方,本發明中藥配伍嚴謹,補肝腎而益精血、滋陰而不廢陽、止血而不留瘀、退熱而不傷氣,以臻明目之效。
本發明藥物可以採用中藥製劑的常規方法製備成任何常規的內服製劑,為使該藥物更好發揮藥效,優選原料藥中山茱萸、五味子二味進行醇回流提取。
採用現代工藝提取有效成分,使藥物更加易溶、速溶,使藥物體積"微量化",便於服用、攜帶、貯藏。
用法與成人用量口服,每次9g,含生藥27g, 一日3次。
以下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藥物的療效,包括臨床療效觀察實驗。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本發明藥物按如下優選用量配方
枸杞子15份,山茱萸15份,五味子10份,熟地黃15份,沙苑子15份,菟絲子15份,三七10份,大薊炭15份,小薊炭15份,槐花15份,連翹25份,黃柏10份,炎鱉甲15份,仙鶴草15份,茜草炭15份,白茅根30份。具體製備過程如下
枸杞子180g 、山茱萸180g 、五味子120g 、熟地黃180g、沙苑子180g、菟絲子180g、三七120g、大薊炭180g 、槐花180g、小薊炭180g、連翹300g、黃柏120g、炙鱉甲180g、仙鶴草180g、茜草炭180g白茅根360g。
以上十六味藥材,山茱萸、五味子兩味藥材加8倍量80%乙醇回流三次,每次1. 5小時,合併回流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液備用;以上藥渣與其餘枸杞子等十三味藥材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合併煎液濃縮至80。C時的相對密度為1. 1,靜置12小時,濾過,合併濾液與醇提濃縮液,濃縮至稠膏,80'C下減壓乾燥,粉碎成細粉,加入三七細粉120g,糊精和甜菊糖適量,混勻,制粒,共製成1000g,整粒,分裝。
實施例2:
本發明藥物按如下優選用量配方
枸杞子15份,山茱萸15份,五味子10份,熟地黃15份,沙苑子15份,菟絲子15份,三七10份,槐花15份,大薊炭15份,小薊炭15份,仙鶴草15份,茜草炭15份,白茅根30份。製備過程
枸杞子180g 、山茱萸180g 、五味子120g 、熟地黃180g、沙苑子180g、菟絲子180g、三七120g、槐花180g、大薊炭180g、小薊炭180g、仙鶴草180g、茜草炭]80g、白茅根360g。以上十三味藥材,山茱萸、五味子兩味藥材加8倍量80%乙醇回流三次,每次1. 5小時,合併回流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液備用;以上藥渣與其餘枸杞子等十味藥材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合併煎液濃縮至8(TC的相對密度為1. 1,靜置12小時,濾過得濾液,合併該濾液與醇提濃縮液,濃縮至稠膏,8(TC下減壓乾燥,粉碎成細粉,加入三七細粉120g,糊精和甜菊糖適量,混勻,制粒,共製成1000g,整粒,分裝。實施例3:
本發明藥物按如下優選用量配方
枸杞子15份,山茱萸15份,五味子10份,熟地黃15份,沙苑子15份,菟絲子15份,連翹25份,黃柏10份,炙鱉甲15份。製備過程
取枸杞子180g 、山茱萸180g 、五味子120g 、熟地黃180g、沙苑子180g、菟絲子180g、連翹300g、黃柏120g、炙鱉甲180g。以上九味藥材,山茱萸、五味子兩味藥材加8倍量80%乙醇回流三次,每次1. 5小時,合併回流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液備用;以上藥渣與其餘枸杞子等七味藥材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合併煎液濃縮至80'C時的相對密度為1. 1,靜置12小時,濾過得濾液,合併濾液與醇提濃縮液,濃縮至稠膏,80。C下減壓乾燥,粉碎成細粉,加入糊精和甜菊糖適量,混勻,制粒,共製成1000g,整粒,分裝。
以下通過臨床觀察資料進一歩說明本發明治療AMD的療效
病例資料
病例l:女,62歲,兩眼朦朧感年餘,左眼突然失明21d。就診前曾到當地醫院檢查,懷疑為脈絡膜惡性黑色素瘤建議眼球摘除。左眼視力0.8,檢影為正視,不能矯正,Amslar方格表(+ ), 3腿白色視標檢查視野發現周邊正常,中央有5°左右相對暗點;屈光介質透明;眼底黃斑中心凹附近,有散在的十餘顆軟性玻璃疣,大小不等;OCT(-);FFA過程中未見滲漏。晚期疣體著色。左眼前手動;屈光介質無明顯渾濁;檢眼鏡下見後極部橫橢圓形大片出血,紫紅色,水平徑5 6PD,微微隆起,視網膜血管爬行其上,出血中央有一黃白滲出斑塊,形態不規則;FFA片出血處螢光全被遮蔽,視網膜動、靜脈期正常,靜脈後期(56.4s)出血灶中央出現螢光點,逐漸擴大增強(為新生血管芽生處),此螢光斑至造影晚期(15min)仍存在;OTC提示後極部CNV、視網膜神經上皮層下出血及色素上皮層下血腫。診斷兩眼EAMD(右滲出前期,左滲出期),按上述複方煎煮服用,每天一劑。三個月後出血消失,後極部視網膜血管下可見一片形態不規則的黃白色機化膜;FFA、 ICGA檢査未見CNV;視力0.3,Amslar方格表(+ )。繼續服用兩個月,不在出血,再連續用藥10個月(自初診起歷時一年三個月),右眼黃斑玻璃疣減少至5 6個,並由軟性轉化為硬性,視力也自0.8增達L0,Amslar方格表(-)。此後隨訪五年,情況穩定。
病例2:男性,56歲,軍人。因右眼視力突由1.5減至0.24,視野中心出現固定黑影,左眼視力亦感下降而至上海某醫院就診,經ICGA發現CNV,診斷為右EAMD,準備雷射光凝(當時國內尚未開展PDT),患者不同意乃轉來本院(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眼底病門診。初診右視力0.2,視野中心有1(T左右比較暗點,Amslar方格表(+ ),小視症(+),藍色覺獲得性損害;眼球前節(_),玻璃體少量雲絮狀渾濁;檢眼鏡下,黃斑處有一類圓形視網膜神經上皮層下及色素上皮層下出血(表現為暗紅色和暗褐色)病灶,境界欠清晰,面積略大於視乳頭,出血灶中央偏下,有一片斜向的半月狀黃白色滲出症;OCT見到CNV、視網膜下出血、神經上皮層水腫。左眼1.2,黃斑中心凹邊緣有7-8顆硬性玻璃疣外,無其它陽性發現。同意外院診斷,採用該藥物治療。兩月後,右眼出血消失,滲出斑縮小為原來的1/3;視力增至
70.6。四個月後,視力0.8, Amslar方格表(+ ),小視症(-),藍色覺恢復;眼底黃斑略顯暗汙夕卜,其餘完全正常;FFA未發現滲漏,而ICGA在原病灶鼻下側仍見一螢光點,提示尚有CNV殘存。繼續服藥兩個月,視力l.O, Amslar方格表(±);黃斑前反光零亂,裂縫燈顯微鏡加Ko印pe鏡(-55.00D單凹面接觸眼鏡)高倍鏡下檢查,反光散亂處為一層視網膜前基本透明的薄膜;ICGA片上,CNV已完全消退。堅持服藥六個月,右視力保持1. 0,仍有朦朧感;眼底與六個月前同。左眼視力1.5,黃斑硬性玻璃疣未變。以後隨訪四年,病情平定。
病例3:女,76歲,退休幹部。右眼急劇下降半個月後來就診,主訴左眼於一年前在北京某院診斷為特發性老年黃斑部視網膜前膜,當時中心視力0.06,建議前膜剝離切除術,因不能保證術後視力,患者未予同意。初診檢查,右眼視力lm指數,眼球前節除角膜老年環、晶狀體赤道部皮質少數楔狀渾濁外,餘無陽性發現;玻璃體雲絮狀渾濁、輕度液化;檢眼鏡下可見以黃斑中心凹為中心的類圓形暗紅色視網膜下出血病灶,直徑約2.5PD,微微隆起,視網膜血管爬行其上,鼻下側出血斑上,有一片黃白色眉月性滲出斑,出血灶外緣視網膜有部分放射狀褶皺,FFA片上出血及滲出處螢光掩蓋,靜脈後期(73s)起,出血灶鼻側面出現一個滲漏小點,並逐漸擴大增強,直至造影晚期(15min)仍未消退;OCT顯示色素上皮層下有一暗區,暗區中有細柱形及顆粒形及顆粒形弱光點。左眼視力0.06, Ams—lar方格表(+ ),中央視野(白色5mm視標)10°左右相對暗點,石原偽同色表有獲得性色覺損害;眼球前節與屈光介質所見與右眼同;檢眼鏡下見黃斑視網膜前有半透明膜,中心凹顳上方有數顆軟性和融合性玻璃疣,其附近還雜有黑色色素斑點;FFA整個過程未見螢光滲漏。診斷兩眼EAMD(右滲出期,左滲出前期);左眼特發性黃斑視網膜前膜,當說明目前兩種治療方法或兩者結合(一方面服藥、 一方面做1-2次PDT),供其自行抉擇後,患者堅決要求採取藥物治療。連續服藥兩個月後,右視力增至0.2,神經上皮層下出血與水腫消失,色素上皮層下出血減少約2/3。至第四個月,視力繼續增加(0.3),中央視野(白色3隱視標)15°左右相對暗點;再經一個月,出血全部消失,視力0.4,變視症自覺打為減輕而Amslar方格表檢查仍陽性;FFA"熱點"不見。兩個月後,視力0.6,變視已不明顯,Amslar方格表(±),色覺基本恢復。繼續治療半年,並隨訪五年,右眼底及視功能均穩定,左眼底融合性玻璃疣消失,軟性玻璃疣、色素斑點仍少數殘存;視力未變(0.06),中心相對暗點略有縮小。
本發明中藥在1998-2007的十年臨床應用過程中,共治療病例209例、302隻眼,包括因雷射光凝、PDT(l-3次)失敗或"健眼"又發病者23隻眼。能全過程治療並獲18個月以上隨訪者113例(226隻眼滲出期106隻眼、滲出前期93隻眼、僅見少量硬性玻璃疣又無色素改變者21隻眼、其它原因失明者6隻眼),滲出期106隻眼除18例仍在隨訪外,觀
8察滿三年或以上的88隻眼中,病灶完全瘢痕修復,視力低於0.05者8隻眼,0.05至低與0. 3者13隻眼,0. 3至0. 5者37隻眼,高於0. 5者48隻眼。治療結束後視力恢復程度之優劣,決定於病程中黃斑部視網膜神經上皮層損害程度和瘢痕形成位置,如果中心凹特別中心小凹受害,視力破壞嚴重,反之則較輕。
下表為隨訪五年左右至現今的34例EAMD病人觀察
治療結果及隨訪情況
例 性兮 別

2 女
3 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男女
女女


年齡初診情況 眼底視力持續服藥 時間(年)停藥後隨 訪時間 (年)末次隨訪所見 眼底 視力療效 判斷
右R0. 03右S0. 05+
523. 53
左S0. 3左S0. 4+
右P0. 7右P0.8+
4922
左E0. 2左S0. 2+
右E0. 2右S0. 2+
6332. 5
左S0. 08左S0. 12+
右P0. 3右P0. 4+
61左E1. 52. 5
0. 2左s0. 4+
右E0. 06右s0. 6
561. 53. 5
左P0. 3左p0. 12+
右P0. 6右p1鬥
58左E23
0. 08左s0. 12
右P0. 8右p1. 2+
581. 52. 5
左E0. 1左s0. 2+
右R0. 02右s0. 06+
5022
左S0. 1左s0. 12+
右P0. 6右p1+
441. 53. 5
左P0. 5左p0. 8+
右E0. 06右s0. 12+
6324
左s0. 05左s0. 08+
右E0. 025右s0. 06+
712. 51. 5
左S0. 1左s0. 25+
右E0. 04右s0. 15+
561. 54
左P0. 12左p0. 12±
右R0. 015右s0. 04+
5532
左S0. 06左s0. 12+
右P0.8右p1+
4723
左E0. 15左s0. 3+
右S0. 05右s0. 1+
4622. 5
左E0. 25左s0.8+
右S0. 012右s0. 4+
6814. 5
左P0. 6左p0. 8+
65右E0. 081. 54右s0. 25+
9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54
50
49
58
64
67
53
52
61
51
70
(52
64
57
60
58
47
左E0. 1左S0. 5+
右S0. 06右S0. 1+
33
左E0. 12左s0. 25+
右E0. 1右s0. 2+
22
左P0. 5左p1.2+
右E0. 08右s0. 2+
22. 5
左P0. 8左p0. 8±
右P0. 5右p0.8
1. 53
左E0.03左s0. 3
右P0. 8右p0. 8
1. 53. 5
左E0. 05左s0. 1+
右P0. 51右p0.6+
左E0. 08丄左s0. 12
右E0. 06右s0. 2+
31. 5
左P0. 6左p0.8+
右E0. 04右s0. 3+
23. 5
左S0. 06左s0. 1+
右E0. 15右s0. 4+
2. 52
左P0. 6左l'0. 6±
右E0. 12右s0. 2+
1. 53
左P0. 8左p0. 8±
右E0. 025右s0. 05+
1. 52. 5左s
左E.050. 12
右E0. 08右s0. 4+
2. 53
左P0.8左F'1+
右S0. 05右s0. 2+
2. 52. 5
左R0. 012左s0. 5+
右E0. 25右s0.6+
2. 52左s
左E0. 150. 4+
右P0. 6右p0. 8+
13左E
左E0. i0. 3+
右P0. 8右p0.8±
3. 52
左E0. 06左s0. 15+
右P0.8右p1+
23
左E0. 2左s0. 5+
':滲出前期S:瘢痕期R:復發期+:有效±:待觀察 左眼、例5右眼、例6左眼、在持續服藥期間曾各復發三次、一注1、E:滲出期P
2、 例1右眼、例2左眼、例5右眼、例6左眼、在持續服藥期間曾各復發三次、 一次、
兩次和一次。
3、 例4左眼、在服藥三個月後瘢痕修復,因故停藥l個月復發,繼續服藥後瘢痕修復靜止。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中藥,其特徵是按重量份由下述原料組成枸杞子5~30份,山茱萸5~30份,五味子5~20份,熟地黃5~30份,沙苑子5~30份,菟絲子5~30份,大薊炭5~30份,三七5~20份,連翹10~40份, 槐花5~30份, 小薊炭5~30份,黃柏5~20份,炙鱉甲5~30份,仙鶴草5~30份,茜草炭5~30份,白茅根10~40份。
2、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中藥,其特個丄 述原料組成枸杞子10 20份, 山茱萸10 20份, 五味子5 15份,〔4寺徵是按重量份由下份,沙苑子io 20連翹15 35份, 炙鱉甲10 20份,份,菟絲子10 20七 槐花10 20份, 仙鶴草10 20份,份,大薊炭10 2(H 小薊炭10 20份 茜草炭10 20份:
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中藥,其述原料組成熟地黃10 20份, 二,七5 15份, 黃柏5 15份, 白茅根20 40份。 特徵是按重量份由下枸杞子15〖份,山茱萸15份,菟絲子15份,大薊炭15份,三七10份, 連翹25份, 小薊炭15份,黃柏10份,炙鱉甲15份,仙鶴草15份, 白茅根30份。
4、 一種權利要求書3所述藥物製備方法,其特徵是a、 將三七粉碎成三七細粉;b、 山茱萸和五味子用乙醇回流三次,合併回流液,濾過得藥渣, 無醇味後得濃縮液;c、 步驟b所得藥渣與其它十三味藥材加水煎煮 的相對密度為1. 1,靜置12小時後濾過得濾液;d、 合併歩驟b中的醇提濃縮液和歩驟c中的濾液,再經濃縮和減壓乾燥之後加入三七 細粉和適量的輔料糊精及甜菊糖,混勻後、制粒、整粒、分裝即可。五味子10 fe熟地黃15《沙苑子15份, 槐花15份, 茜草炭15份,藥液在經乙醇回收至 :次,合併煎液並將煎液濃縮至8(TC下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中藥及製備方法,其特徵是由枸杞子、山茱萸、五味子、熟地黃、沙苑子、菟絲子、大薊炭、三七、連翹、槐花、小薊炭、黃柏、炙鱉甲、仙鶴草、茜草炭和白茅根組成。本發明中藥配伍嚴謹,補肝腎而益精血、滋陰而不廢陽、止血而不留瘀、退熱而不傷氣,具有明目之效;本發明藥物可以採用中藥製劑的常規方法製備成任何常規的內服製劑,為使該藥物更好發揮藥效,優選原料藥中山茱萸、五味子二味進行醇回流提取;採用現代工藝提取有效成分可以使藥物更加易溶、速溶,使藥物體積「微量化」,便於服用、攜帶、貯藏。
文檔編號A61K36/88GK101474368SQ200810244348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8日
發明者磊 葉, 陳師農, 玲 馬, 黃叔仁, 黃宇衝 申請人:安徽省藥物研究所;馬 玲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