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2023-05-12 07:37:56 1
一種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建築結構養護【技術領域】。該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包括控制閥門和n個噴水養護單元,噴水養護單元包括第n硬質塑料管、第n接頭和第n噴頭,硬質塑料管連接控制閥門或者第n-1硬質塑料管,接頭為三通接頭或四通接頭,n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本發明提供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養護質量高、耗費人力少,使用時操作簡單,可行性高。
【專利說明】一種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築結構養護【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混凝土建築結構成型後,必須對其進行養護,以保證水泥水化過程的順利進行,從而使其獲得良好的質量。在大量的施工實踐中發現,混凝土建築結構表面的溼度的保持是混凝土建築結構養護的關鍵所在,特別是在夏季高溫月份。目前,混凝土建築結構的養護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操作者從自來水接口處拉設水管,在已經澆築完的混凝土上澆水養護。現有的混凝土建築結構的養護方式雖能滿足養護要求,但是耗費人力多、操作不方便,人工養護也常出現澆水不勻的情況,養護質量較差。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以改善現有的混凝土養護耗費人力多,養護質量差的問題。
[0004]米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包括控制閥門和η個噴水養護單元,所述噴水養護單元包括第η硬質塑料管、第η接頭和第η噴頭,所述第η噴頭連接所述第η接頭,所述第η接頭連接所述第η硬質塑料管,所述第η硬質塑料管連接所述控制閥門或者第η-1硬質塑料管,第η接頭為三通接頭或四通接頭,η為大於或等於I的整數。
[0005]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η噴頭為旋轉噴頭或散射噴頭。旋轉噴頭或者散射噴頭的噴射範圍大,噴射也均勻,養護質量高。
[0006]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η噴頭與所述第η接頭間的距離為250?350mm。選取250?350mm作為噴頭與接頭間的保留距離,使得噴頭既能夠在安裝時滿足腳手架的高度,又能夠在噴水時對混凝土進行全面的養護。
[0007]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噴水養護單元還設有第η開關閥,所述第η開關閥位於所述第η接頭與所述第η噴頭之間。由於每個噴水養護單元獨立擁有開關閥,所以每個噴水養護單元能夠獨立控制水流的通斷。對於單個噴頭損壞而導致區域未進行噴水的情況,能夠通過操控開關閥,而只對未噴水區域進行噴水。
[0008]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與所述控制閥門連接。設置水泵,能夠將水加壓,保證樓層較高的混凝土也能使用該噴水養護系統。
[0009]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還包括對需養護的混凝土進行乾燥測試的乾燥測試儀,所述乾燥測試儀與控制閥門連接,所述控制閥門為電磁閥。乾燥測試儀能夠對混凝土的乾燥程度進行檢測,當混凝土乾燥時,觸發電磁閥開啟,對混凝土進行噴水養護,當混凝土溼潤時,觸發電磁閥關閉,停止噴水。
[001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還包括對噴水時間進行定時的定時器,所述定時器與控制閥門連接,所述控制閥門為電磁閥。操作者可以對定時器進行定時,由於定時器連接了電磁閥,所以電磁閥能夠在到達設定時間時,自動進行打開或閉合,進而對混凝土進行噴水養護。
[0011]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還包括接收控制閥門的開關指令的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模塊與所述控制閥門相連,所述控制閥門為電磁閥。無線通信模塊連接電磁閥,操作者可以實現遠程通過另一無線通信模塊發射指令信號到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的無線通信模塊,無線通信模塊收到指令信號後,觸發電磁閥的打開或者閉合。這樣,操作者就可以通過遠程控制,進而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0012]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η接頭、第η硬質塑料管澆築於待養護的混凝土。將接頭、硬質塑料管澆築在混凝土中,能很好的固定住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同時,水流在硬質塑料管中流動,也能對混凝土內部結構起到降溫的作用。
[0013]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4]利用待養護的混凝土對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進行澆築,將所述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中的控制閥門和η個噴頭裸露於所述待養護的混凝土;
[0015]將控制閥門連接外部的供水系統,打開控制閥門進行噴水養護。
[0016]相對於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通過將控制閥門、硬質塑料管、接頭和噴頭連通,操控控制閥門,就能控制對混凝土的養護。該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結構簡單,養護時耗費的人力少,同時,噴頭的設置使得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噴灑均勻,養護質量高。而在使用時,利用待養護的混凝土對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進行澆築,將控制閥門外接供水系統,再打開控制閥門就能對混凝土進行噴水養護,操作方便,可行性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示意圖;
[0018]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示意圖;
[0019]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示意圖;
[0020]圖4是本發明提供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使用時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2]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該噴水養護系統包括控制閥門和η個噴水養護單元,噴水養護單元包括第η硬質塑料管、第η接頭和第η噴頭,其中硬質塑料管連接控制閥門或者第η-1硬質塑料管,接頭為三通接頭或四通接頭,η為大於或等於I的整數。
[0023]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為了便於說明,以下以三個噴水養護單元對應,三個噴水養護單元隨機命名序號。
[0024]該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包括控制閥門104和三個噴水養護單元,每個噴水養護單元均包括硬質塑料管103、三通接頭102和噴頭101,噴頭101連接三通接頭102,三通接頭102連接硬質塑料管103,其中,第一個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連接控制閥門104,第二個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連接第一個噴水養護單元的三通接頭102,第三個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連接第二個噴水養護單元的三通接頭102。
[0025]當然,根據待養護的混凝土的面積大小,可以設置更多噴水養護單元。按照主流管道貫穿整個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的連接方式,第一個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連接控制閥門104,其他的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依次連接前一個噴水養護單元的三通接頭102。
[0026]在混凝土澆築之前,在樓板之間埋入硬質塑料管103,連接三通接頭102,並在三通接頭102部位安裝噴頭101,將第一個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連接控制閥門104,再將另外兩個噴水養護單元依次連接好,使整個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貫通。該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結構簡單,在需要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時,打開控制閥門104,即可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0027]使用該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時,先利用待養護的混凝土對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進行澆築,這樣,當水流在硬質塑料管103中流動時,也能對混凝土的內部起到降溫的作用,將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中的控制閥門104和每個噴水養護單元中的噴頭101裸露於待養護的混凝土 ;再將控制閥門104連接自來水;最後打開控制閥門104,水即從噴頭101噴出,進而對混凝土進行噴水養護。
[0028]圖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為了便於說明,以下以四個噴水養護單元對應,四個噴水養護單元隨機命名序號。
[0029]本實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的每個噴水養護單元均包括硬質塑料管103、三通接頭102和旋轉噴頭106,旋轉噴頭106連接三通接頭102,三通接頭102連接硬質塑料管103。其中,第一、第二個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連接控制閥門104,第三、第四個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分別連接第一、第二個噴水養護單元的三通接頭102。
[0030]當然,根據待養護的混凝土的面積大小,可以設置更多噴水養護單元。按照控制閥門104處管道分支流的連接方式,第一、第二個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連接控制閥門104,其他的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分別依次連接前一個噴水養護單元的三通接頭102。
[0031]使用該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時,先利用待養護的混凝土對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進行澆築,這樣,當水流在硬質塑料管103中流動時,也能對混凝土的內部起到降溫的作用,將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中的控制閥門104和每個噴水養護單元中的旋轉噴頭106裸露於待養護的混凝土 ;再將控制閥門104連接自來水;最後打開控制閥門104,水即從旋轉噴頭106噴出,進而對混凝土進行噴水養護。
[0032]圖3和圖4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為了便於說明,以下以四個噴水養護單元對應,四個噴水養護單元隨機命名序號。
[0033]本實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的每個噴水養護單元均包括硬質塑料管103、三通接頭102和旋轉噴頭106,旋轉噴頭106連接三通接頭102,三通接頭102連接硬質塑料管103。其中,第一、第二個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連接電磁閥107,第三、第四個噴水養護單元的硬質塑料管103分別連接第一、第二個噴水養護單元的三通接頭102。當操作者打開電磁閥107後,水流將通過硬質塑料管103和三通接頭102,最終由旋轉噴頭106噴灑出來,旋轉噴頭106具有可旋轉360度的性質,噴灑面積大,噴灑均勻,能對混凝土起到很好的養護作用,養護質量高。
[0034]本實施例選用直徑為25mm的硬質塑料管103,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直徑的硬質塑料管103。
[0035]該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還包括水泵105,水泵105外接到供水系統,當樓層較高、水壓較低時,可以先打開水泵105,利用水泵105對水進行加壓,再利用噴水養護系統進行養護。
[0036]電磁閥107還連接著乾燥測試儀109,乾燥測試儀109能夠對混凝土的乾燥程度進行檢測。當澆築好的混凝土的乾燥程度通過乾燥測試儀109檢測出來後,由於乾燥測試儀109連接著電磁閥107,混凝土乾燥,就會觸發電磁閥107開啟,對混凝土進行噴水養護;而混凝土溼潤時,就會觸發電磁閥107關閉,停止噴水。
[0037]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定時器110,定時器110與電磁閥107連接,操作者可以對定時器110進行定時,當達到設定時間時,電磁閥107將自動進行打開或閉合,進而對混凝土進行噴水養護。
[0038]本實施例中,還包括無線通信模塊111,無線通信模塊111連接電磁閥107,操作者遠程控制,電磁閥107連接的無線通信模塊111就能接收指令信號,觸發電磁閥107的打開或者閉合,進而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0039]此外,三通接頭102與旋轉噴頭106間還設有開關閥108,當混凝土區域的乾燥程度差別較大時,可以通過打開或者閉合開關閥108來對個別區域進行噴水養護,而且在個別旋轉噴頭106損壞的情況下,也能通過操控開關閥108對未噴水區域進行單獨噴水。
[0040]使用該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時,先安裝好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保留旋轉噴頭106與三通接頭102間的距離為250?350mm,利用金屬絲和板鋼筋固定住整個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然後利用待養護的混凝土對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進行澆築,將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中的電磁閥107和每個噴水養護單元中的旋轉噴頭106裸露於待養護的混凝土之外,並採取套袋等方式,保護旋轉噴頭106 ;最後將水泵105連接自來水,打開電磁閥107,水即從旋轉噴頭106噴出,進而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0041]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一、二、三中採用三通接頭,當然,也可以採用四通。
[0042]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二、三中採用旋轉噴頭,當然,也可以採用散射噴頭。
[0043]本發明改變了對混凝土的傳統養護方式,並能產生良好的養護效果,是一種新的技術趨勢。
[004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控制閥門和η個噴水養護單元,所述噴水養護單元包括第η硬質塑料管、第η接頭和第η噴頭,所述第η噴頭連接所述第η接頭,所述第η接頭連接所述第η硬質塑料管,所述第η硬質塑料管連接所述控制閥門或者第η_1硬質塑料管,第η接頭為三通接頭或四通接頭,η為大於或等於I的整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η噴頭為旋轉噴頭或散射嗔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η噴頭與所述第η接頭間的距離為250?35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噴水養護單元還設有第η開關閥,所述第η開關閥位於所述第η接頭與所述第η噴頭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與所述控制閥門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還包括對需養護的混凝土進行乾燥測試的乾燥測試儀,所述乾燥測試儀與控制閥門連接,所述控制閥門為電磁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還包括對噴水時間進行定時的定時器,所述定時器與控制閥門連接,所述控制閥門為電磁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還包括接收控制閥門的開關指令的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模塊與所述控制閥門相連,所述控制閥門為電磁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η接頭、第η硬質塑料管澆築於待養護的混凝土。
10.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利用待養護的混凝土對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進行澆築,將所述混凝土噴水養護系統中的控制閥門和η個噴頭裸露於所述待養護的混凝土; 將控制閥門連接外部的供水系統,打開控制閥門進行噴水養護。
【文檔編號】B28B11/24GK104260194SQ201410498483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5日
【發明者】陳俊傑, 崔峰, 賈紅軍, 董經民, 呂薇, 王彥偉, 李龍 申請人:山西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