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
2023-05-05 01:44:16 1
專利名稱: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激活態移動接入終端在接入網之間或者扇區之間進行切換的方法。
背景技術:
CDMA2000是新一代的蜂窩制式移動通信系統,它包括主要以提供語音業務為目的的CDMA2000 1x系統和只支持數據業務的CDMA2000 1xEV-DO系統等。CDMA2000移動通信系統通過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和它連接的基站收發系統(Base Tranceiver System,BTS)為接入終端(Access Terminal,AT)提供語音或者數據業務。在CDMA2000系統中,一個BSC和與它連接的基站收發系統(Base Tranceiver System,BTS)總稱為一個接入網(Access NET,AN),每個接入網具有覆蓋不同區域的多個扇區來為不同位置的接入終端提供服務。
當接入終端在不同的扇區間移動的時候,CDMA2000系統通過扇區切換來保證接入終端總能得到合適的扇區為它服務,不至於發生掉話或者數據服務中斷。當切換的目標扇區與源扇區分別屬於不同的接入網(或者基站控制器)時,這種切換稱為接入網間切換。
CDMA2000 1x系統主要是以支持語音業務為目的設計的,對於通信的實時性要求較高,所以系統協議中定義了在不同接入網(或者基站控制器)間進行軟切換的方法,使切換導致的通信中斷時長消除。如果不能進行軟切換,系統協議也定義了在不同接入網(或者基站控制器)間進行硬切換的方法,使切換導致的通信中斷時長被控制在極短的範圍內。
而CDMA2000 1xEV-DO系統(以下簡稱EV-DO系統)主要是以支持數據業務為目的而設計的,對於通信的實時性要求不高,主要關注於數據的平均傳輸速率。因此,在CDMA2000 1xEV-DO協議中,只定義了空閒態接入終端在不同接入網間進行切換的方法。這種切換的實質是目標接入網通過接入網間的A13接口從源接入網獲得高速率分組數據(High Rate PackageData,HRPD)會話信息,實現會話的遷移,從而在目標接入網側節省了重新與接入終端建立會話和進行配置協商的過程。
為簡化設計,EV-DO系統協議並沒有定義激活態接入終端在不同接入網間進行軟切換的方法。而且,在EV-DO系統協議中也沒有定義硬切換的方法,所以激活態接入終端在不同接入網間也不能進行硬切換。
在上面的描述中,接入終端的激活態是指接入終端與接入網間建立了無線接口連接,這時接入終端可以通過無線接口上傳或者下載數據。與之相對應,接入終端的空閒態是指接入終端和接入網間當前沒有建立無線接口連接,但是接入終端的分組控制功能(Packet Control Function,PCF)和分組數據服務節點(Packet Data Serving Node,PDSN)之間有端對端協議(PPP)連接。
EV-DO系統中,空閒態接入終端在不同接入網間進行切換的觸發方法是當空閒態接入終端檢測到有新的接入網中的扇區的導頻強度比當前服務的接入網的最強扇區導頻強度還高出某個門限時,會通過該新接入網中扇區的接入信道上報UATIRequest消息,觸發空閒態接入終端的接入網間切換,上面所述的門限由接入終端的晶片決定。
下面參考圖1和圖2具體描述EV-DO系統中空閒態接入終端的接入網間切換方法。
圖1中,沿著坐標軸X軸的方向分別分布了接入網10的扇區A、B、C以及接入網20的扇區D、E。假設有一個空閒態的接入終端30與接入網10處於會話狀態,並且正在從接入網10的扇區A、B、C向接入網20的扇區D、E移動。在移動過程中接入終端30會持續檢測各接入扇區的導頻強度(步驟100)。
此時,接入網20的扇區D、E的導頻強度隨著該接入終端30的移動會逐漸增強,而接入網10的扇區A、B、C的導頻強度會逐漸減弱。並且,接入終端30會判斷其它接入網(包括接入網20)的扇區的導頻強度與當前接入網10的扇區的導頻強度之差是否超過接入終端晶片決定的門限值(步驟110)。
當接入終端30到達地理位置1時,接入網20的扇區D的導頻強度與當前接入網10的最強扇區C的導頻強度之差超過接入終端晶片決定的門限值,因此,接入終端30通過接入網20中扇區D的接入信道上報UATIRequest消息給接入網20(步驟120)。
接著,當接入網20接收到接入終端30上報的UATIRequest消息後,就通過接入網間的A13接口從接入網10獲得高速率分組數據(HRPD)會話信息,與接入終端30建立會話(步驟130),從而實現會話在接入網之間的遷移,即空閒態接入終端的接入網間切換。
當接入終端處於空閒態,如果接入終端有數據要上傳,或者分組數據服務節點有數據要下傳給接入終端,接入終端和接入網之間會建立無線接口連接來完成數據的傳輸,接入終端從空閒態轉到激活態。
數據傳輸完成後,可以由接入終端、接入網或者分組數據服務節點發起連接釋放,接入終端從激活態轉到空閒態。
然而,EV-DO系統協議並沒有定義激活態接入終端在不同接入網間進行軟切換或者硬切換的方法。
一種現有的實現接入終端在不同接入網間進行軟切換的可行的技術方案是通過自定義的接入網間接口消息,來實現激活態接入終端在不同接入網間進行軟切換。但這是非標準的接口消息,無法在不同廠商的接入網間進行配合,使此方案的使用範圍受到限制。
另一種現有的技術方案是基於接入終端發起的連接釋放的接入網間切換方法。在該方案中,當接入終端從當前接入網的扇區向其它接入網的扇區移動時,它從當前接入網扇區得到的導頻信號強度會越來越弱,直至它無法正確接收當前接入網扇區傳來的數據。這時,接入終端會主動釋放無線連接,從激活態轉到空閒態。
當接入終端處於空閒態時,它會不斷檢測周邊扇區傳來的導頻信號。如果接入終端檢測到有新的接入網中的扇區導頻強度比當前接入網的扇區導頻強度高出了一定門限時,接入終端會發起空閒態的接入網間切換,轉換到該新接入網的扇區。
接入終端完成空閒態接入網間切換後,由於數據傳輸任務並沒有完成,任務的發起方,接入終端或者分組數據服務節點,會通過該新接入網的扇區再次發起連接建立。連接建立完成後,接入終端從空閒態轉為激活態,從而最終完成了激活態接入終端在不同接入網間切換的過程。
下面參考圖3和圖4具體描述根據該現有技術,EV-DO系統中激活態接入終端的接入網間切換方法。
圖3中,與圖1相同,沿著坐標軸X軸的方向分別分布了接入網10的扇區A、B、C以及接入網20的扇區D、E。假設有一個激活態的接入終端30通過接入網10與分組數據服務節點(未示出)處於數據通信狀態,並且正在從接入網10的扇區A、B、C向接入網20的扇區D、E移動。在移動過程中接入終端30會持續檢測各扇區的導頻強度(步驟200),並判斷是否可以正確接收數據(步驟210)。
此時,接入網20的扇區D、E的導頻強度隨著該接入終端30的移動會逐漸增強,而當前接入網10的扇區A、B、C的導頻強度會逐漸減弱。
例如,當接入終端30到達地理位置2時,接入網20的扇區D的導頻強度超過門限值Pilot_Add,接入終端30通過路由更新消息(RouteUpdate消息)通知接入網10將接入網20的扇區D加入激活集。但是,由於沒有接入網間軟切換,接入網10無法將接入網20的扇區D加入激活集。隨著當前接入網10扇區A、B、C導頻強度的繼續變弱和接入網20的扇區D的導頻強度的繼續變強,接入終端30繼續上報路由更新消息,嘗試將接入網20的扇區D加入激活集。
例如,當接入終端30到達地理位置3時,接入網20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D強於接入網10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C,且最強導頻強度間的差值超過接入終端晶片決定的門限值。但是,由於沒有定義激活態接入終端的接入網間軟切換,激活態的接入終端30無法從接入網10切換到接入網20。
當接入終端30到達地理位置4時,接入網10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C的導頻強度已經低於導頻加入門限值Pilot_Add,儘管可能連接速率下降,仍然可以接收通信數據,因此此時激活態接入終端10仍然與導頻強度很弱的接入網10進行通信,而不是導頻強度很強的接入網20進行通信。
直到接入終端30到達地理位置5時,此時接入終端30無法正確接受通信數據,從而主動釋放無線連接,從激活態轉到空閒態(步驟220)。
因此,在地理位置5,由於接入終端30處於空閒態,並且接入網20的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E的導頻強度與接入網10的導頻強度最強扇區C的導頻強度之間的差異已經大於由接入終端晶片決定的門限,因此空閒態接入終端30將完成接入網間切換(步驟230)。
完成空閒態接入網間切換後,由於數據傳輸任務並沒有完成,任務的發起方,接入終端30或者分組數據服務節點,會通過新接入網20的扇區再次發起連接建立連接,從而接入終端30從空閒態轉為激活態(步驟240),最終完成激活態接入終端30在不同接入網間切換的過程。
這種技術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對單用戶吞吐量、扇區吞吐量、切換及時性的影響上。
首先討論對於單用戶吞吐量的影響,考慮下面的情形時即,隨著接入終端從當前接入網的扇區向其它接入網的扇區移動,接入終端距離當前接入網的扇區中心已經很遠了,而離新的接入網的扇區中心已經很近。由於在不同的接入網間不能進行軟切換,所以新接入網的扇區不能被加入到接入終端的激活集,接入終端的激活集中都是當前接入網的扇區。由於這些扇區的導頻強度都已經很弱,因此只有在較低的數據傳輸速率下,無線鏈路上的數據傳輸質量才能保持在一定的誤包率以下。然而,降低數據傳輸速率會使無線鏈路上的數據傳輸質量不至於惡化到導致無線接口連接被釋放掉的程度。從而接入終端以較低的數據傳輸速率持續駐留在當前接入網上。在這種情形下,該用戶的數據吞吐量顯然被壓低了。
其次,該方法會影響扇區吞吐量。對於處於不同接入網交界處的扇區,因為扇區內穿越接入網邊界的用戶的吞吐量被壓低,該扇區的數據吞吐量顯然也會被壓低。如果用戶的分布越集中於接入網邊界,扇區吞吐量被壓低的程度會越大。
最後,該方法會影響切換的及時性。無線鏈路的前反向可能存在不平衡的現象,這樣在前向無線鏈路質量惡化到使接入終端發起釋放無線接口連接的時候,可能反向無線鏈路質量已經更為惡化,導致接入網不能正確接收接入終端上報的消息。這樣,只有等到接入網側設置的釋放到空閒態定時器超時,才會由接入網發起釋放無線接口連接。除了由接入終端來釋放無線接口連接造成接入網間切換的延遲外,這種現象可能會造成接入網間切換的進一步延遲,並對單用戶吞吐量和扇區吞吐量造成進一步的影響。
另外,目前CDMA2000 1x和CDMA2000 1xEV-DO雙模接入終端在執行數據業務時,可以在CDMA2000 1x和CDMA2000 1xEV-DO系統之間進行切換,即從CDMA2000 1x系統的接入網切換到CDMA2000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或者從CDMA2000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切換到CDMA20001x系統的接入網。對於這兩種切換,目前沒有適當的切換方法。
另外,在使用CDMA2000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或者使用CDMA20001x系統的接入網中,執行數據業務的激活態手機(接入終端)在扇區間進行切換時,切換一般須在配置了相鄰關係(相鄰關係是很重要的網絡規劃和優化參數)的扇區間進行。在漏配相鄰關係的情況下,即相鄰扇區和當前服務扇區的導頻強度之差已經滿足切換要求,但是該相鄰扇區沒有配置在接入終端的相鄰扇區列表中的時候,會影響切換的及時性。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接入網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以實現激活態接入終端在不同接入網間進行切換,保證在切換完成後連接仍然能夠存在,正在執行的數據傳輸任務仍然能夠繼續進行,並儘可能地降低切換對數據傳輸性能的影響。
本發明的方法可以適用於接入終端在CDMA 1xEV-DO系統的不同接入網之間進行切換,或者從CDMA2000 1x系統的接入網切換到CDMA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或者從CDMA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切換到CDMA2000 1x系統的接入網。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漏配相鄰關係的扇區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避免相鄰扇區的漏配對於切換的及時性的影響。該方法可以適用於在使用CDMA2000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或者使用CDMA2000 1x系統的接入網中,執行數據業務的接入終端在沒有配置相鄰關係的扇區之間進行切換。
根據本發明,在接入網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當前接入網接收接入終端發送的消息,並比較當前接入網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和相鄰接入網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之間的導頻強度;在相鄰接入網中最強的導頻強度比當前接入網最強的導頻強度高出預定門限時,當前接入網發送消息給接入終端,釋放無線接口連接,使接入終端遷移到空閒態;空閒態接入終端切換至相鄰接入網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
具體來說,上述的接入網是使用CDMA2000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或者使用CDMA2000 1x系統的接入網,切換也可以在這兩種不同的接入網之間進行。
其中,上面所述門限大於等於接入終端空閒態切換門限。
進一步地,所述門限可以根據當前接入網和相鄰接入網交界處導頻信號的慢衰落和快衰落情況來設定。
另外,在接入網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的相似方法可以適用於在漏配相鄰關係的扇區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可以進行及時的切換,避免由於相鄰扇區的漏配對切換的影響。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形式,在漏配相鄰關係的扇區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當前接入網接收接入終端發送的消息,並比較導頻強度最強的相鄰扇區和當前服務扇區之間的導頻強度;在相鄰扇區的導頻強度比當前導頻強度最強的服務扇區的導頻強度高出預定門限,並且該相鄰扇區為當前服務扇區的漏配相鄰關係的扇區時,則發送消息給接入終端,釋放無線接口連接,使接入終端遷移到空閒態;空閒態接入終端切換到所述相鄰扇區。
具體來說,上述的接入網可以是使用CDMA2000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或者使用CDMA2000 1x系統的接入網,切換在使用CDMA2000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或者使用CDMA2000 1x系統的接入網中不同的扇區之間進行。
其中,上面所述門限大於等於接入終端空閒態切換門限。
進一步地,所述門限可以根據漏配相鄰關係的扇區和當前服務扇區交界處導頻信號的慢衰落和快衰落情況來設定。
本發明的方法在保證在切換完成後連接仍然能夠存在,正在執行的數據傳輸任務仍然能夠繼續進行的條件下,能夠儘可能地降低切換對單用戶吞吐量、扇區吞吐量等數據傳輸性能指標的影響。
圖1是說明根據CDMA2000 1xEV-DO協議的定義在接入網間對空閒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例子的示意圖;圖2是說明圖1的例子中空閒態接入終端實現接入網間切換的過程的流程圖;圖3是說明根據一種現有技術的方法在接入網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例子的示意圖;圖4是說明圖3的例子中激活態接入終端實現接入網間切換的過程的流程圖;圖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在接入網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例子的示意圖;圖6是說明圖5的例子中激活態接入終端實現接入網間切換的過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本發明不是等待接入終端在當前接入網扇區得到的導頻信號強度越來越弱,直至它無法正確接收當前接入網扇區傳來的數據時,主動釋放無線接口連接來實現接入網間的切換,而是由接入網選擇恰當的時機主動釋放無線接口連接,來實現接入網間的切換。
也就是,在本發明中,當接入終端從當前接入網扇區向其它接入網扇區移動時,新接入網扇區的導頻強度會逐漸增強,當前接入網扇區的導頻強度會逐漸減弱,從某個地理區域開始目標接入網扇區導頻強度將超過當前接入網扇區的導頻強度。在當前接入網從接入終端上報的路由更新消息中了解到此信息的情況下,可以在新接入網扇區和當前接入網扇區導頻強度差值超過一個設定的門限時,主動釋放無線接口連接,從而通過接入網間的空閒態切換將呼叫及時遷移到目標接入網上。
圖5給出本發明的在接入網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參考圖6的流程圖具體描述如下。
圖5中,與圖1和圖3相同,沿著坐標軸X軸的方向分別分布了接入網10的扇區A、B、C以及接入網20的扇區D、E。假設有一個激活態的接入終端30正在通過接入網10與數據分組服務節點(未示出)進行數據傳輸,並且從接入網10的扇區A、B、C向接入網20的扇區D、E移動。在移動過程中接入終端30會持續檢測各接入扇區的導頻強度並通過路由更新消息將檢測結果匯報給接入網10(步驟300)。
此時,接入網20的扇區D、E的導頻強度隨著該接入終端30的移動會逐漸增強,而接入網10的扇區A、B、C的導頻強度會逐漸減弱。
例如,當接入終端30到達地理位置2時,接入網20的扇區D的導頻強度超過門限值Pilot_Add,接入終端30通過路由更新消息通知接入網10將接入網20的扇區D加入激活集。但是,由於沒有接入網間軟切換,接入網10無法將接入網20的扇區D加入激活集。隨著當前接入網10扇區A、B、C導頻強度的繼續變弱和接入網20的扇區D的導頻強度的繼續變強,接入終端30繼續上報路由更新消息,嘗試將接入網20的扇區D加入激活集。
另外,接入網10將判斷其它接入網導頻強度最高的扇區的導頻強度是否比它的的導頻強度最高的扇區高出一個設定的門限(步驟310)。
接著,當到達地理位置6時,接入網20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D強於接入網10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C,且最強導頻強度間的差值超過設定門限Dormant_Threshold(該設定門限大於接入終端晶片決定的空閒態切換門限)。接入網10由接入終端30持續上報的路由更新消息中檢測到這種情況,隨即發送連接關閉消息給接入終端30,釋放無線接口連接,使接入終端30遷移到空閒態(步驟320)。
因此,在地理位置6,由於接入終端30處於空閒態,並且接入網20的扇區D的導頻強度與接入網10的導頻強度最強扇區C的導頻強度之間的差異已經大於由接入終端晶片決定的門限,因此接入終端30將完成空閒態切換(步驟330)。之後,與上面參考圖3和圖4所描述的接入終端發起連接釋放實現激活態接入網間切換的情形一樣,接入終端30或者分組數據服務節點(未示出)會主動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從而接入終端重新返回激活態(步驟340)。從而,激活態接入終端30從接入網10切換到接入網20。
本發明中設定門限Dormant_Threshold的取值對系統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具體要求如下a.設定門限Dormant_Threshold的取值等於或大於由接入終端(例如手機)的內部晶片決定的、觸發空閒態接入網間切換的導頻強度差值門限,這樣接入終端遷移到空閒態後,隨即會觸發空閒態的接入網間切換,而不會再在當前接入網發起連接建立。
b.在滿足條件a的前提下,設定門限Dormant_Threshold的取值還要根據各接入網交界處的導頻信號的慢衰落和快衰落情況進行調整。導頻信號的慢衰落反映了距離基站遠近對導頻強度的影響,從而反映了距離基站遠近對數據傳輸速率的影響。導頻信號的快衰落反映了導頻強度波動的程度,從而反映是否可能導致桌球切換。通過合理地調整設定門限Dormant_Threshold的取值,一方面可以及時地觸發接入網間切換,最大限度地改善單用戶吞吐量、扇區吞吐量等系統性能指標;另一方面可以儘量減少接入網間的桌球切換,降低導頻強度的波動對系統性能的影響。由於系統中可以包括多個接入網,每個接入網又包括多個扇區,因此系統中將包含多個接入網交界處,每個接入網交界處又包括多個扇區交界處。各個扇區交界處的導頻信號的慢衰落和快衰落情況不同,而且因此,可以對不同接入網交界處的不同扇區交界處設定不同的切換門限值Dormant_Threshold。
本發明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地避免現有技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即當相鄰接入網中存在導頻強度較好的扇區時,接入終端仍停留在當前導頻強度較差的扇區中,保持著較低的數據傳輸速率,從而使系統性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雖然本發明技術方案是針對激活態接入終端在CDMA 2000 1xEV-DO系統的不同接入網間進行切換的問題提出的,但是本發明中通過網絡設備發起連接釋放來實現切換的思想同樣適用於執行數據業務的激活態雙模接入終端在CDMA2000 1x和CDMA2000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之間的切換,也適用於在使用CDMA2000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或者使用CDMA2000 1x系統的接入網中,執行數據業務的激活態接入終端在漏配相鄰關係的情況下及時進行扇區間的切換。
首先,說明執行數據業務的激活態CDMA2000 1x和CDMA2000 1xEV-DO雙模手機(接入終端)在CDMA2000 1x和CDMA2000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間切換的情況。此時,CDMA2000 1x系統和1xEV-DO系統都連接到相同的分組數據服務節點。在執行數據業務時,如果雙模手機工作於CDMA2000 1xEV-DO模式,它可以同時監測CDMA2000 1x系統的導頻信號強度,並通過路由更新消息上報給接入網,這就可以利用本發明的思想實現手機從CDMA2000 1xEV-DO系統向CDMA2000 1x系統的激活態切換。
即,當CDMA2000 1x接入網的扇區的導頻強度比當前CDMA2000 1xEV-DO接入網的導頻強度最大的扇區的導頻強度超出規定的門限時,CDMA2000 1x接入網發送連接關閉消息給雙模手機來釋放無線接口。接著雙模手機可以切換到CDMA2000 1x接入網。
而如果手機工作於CDMA2000 1x模式,如果雙模手機能同時監測並上報CDMA2000 1xEV-DO系統的導頻信號強度,則同樣可以利用本發明的思想。這裡,需要指出,當手機工作於CDMA2000 1x模式時,雙模手機通過上報導頻強度測量消息(對應於CDMA2000 1xEV-DO模式的路由更新消息),來將各扇區(包括CDMA2000 1xEV-DO接入網的扇區和CDMA2000 1x接入網的扇區)的導頻強度報告給CDMA2000 1x接入網。
因此,當CDMA2000 1xEV-DO接入網的扇區的導頻強度比當前CDMA2000 1x接入網的導頻強度最大的扇區的導頻強度超出規定的門限時,CDMA2000 1x接入網發送呼叫釋放消息(對應於CDMA2000 1xEV-DO模式的連接關閉消息)給雙模手機來釋放無線接口。接著雙模手機可以切換到CDMA2000 1xEV-DO接入網。
另外,在使用CDMA2000 1xEV-DO系統的接入網或者使用CDMA20001x系統的接入網中,執行數據業務的激活態手機(接入終端)在扇區間進行切換時,切換一般須在配置了相鄰關係(相鄰關係是很重要的網絡規劃和優化參數)的扇區間進行。在漏配相鄰關係的情況下,會影響切換的及時性。而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即使漏配了相鄰關係,手機通過監測剩餘導頻集,也能把未配為鄰區的扇區的導頻的信號強度上報給接入網。如果此漏配相鄰關係的扇區其實具有更好的覆蓋(漏配相鄰關係的扇區導頻強度與當前服務扇區的導頻強度之差超過設定的切換門限),接入網的網絡設備就可以主動發起連接釋放,讓手機轉換到空閒態,從而可以切換到該覆蓋更好的扇區繼續執行數據業務。
上述的方法中,切換門限也必須大於等於接入終端空閒態切換門限。並且由於接入網各個扇區交界處的導頻信號的慢衰落和快衰落情況不同,因此可以針對接入網內不同的扇區交界處設定不同的切換門限。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在接入網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當前接入網接收接入終端發送的消息,並比較當前接入網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和相鄰接入網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之間的導頻強度;在相鄰接入網中最強的導頻強度比當前接入網最強的導頻強度高出預定門限時,當前接入網發送消息給接入終端,釋放無線接口連接,使接入終端遷移到空閒態;空閒態的接入終端切換至相鄰接入網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門限大於等於接入終端空閒態切換門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門限是根據相鄰接入網和當前接入網交界處導頻信號的慢衰落和快衰落情況而設定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入網是使用CDMA2000 1x EV-DO系統的接入網或者使用CDMA2000 1x系統的接入網。
5.一種在漏配相鄰關係的扇區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當前接入網接收接入終端發送的消息,並比較導頻強度最強的相鄰扇區和當前服務扇區之間的導頻強度;在相鄰扇區的導頻強度比當前導頻強度最強的服務扇區的導頻強度高出預定門限,並且該相鄰扇區為當前服務扇區的漏配相鄰關係的扇區時,則發送消息給接入終端,釋放無線接口連接,使接入終端遷移到空閒態;空閒態接入終端切換到所述相鄰扇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門限大於等於接入終端空閒態切換門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門限是根據漏配相鄰關係的扇區和當前服務扇區交界處導頻信號的慢衰落和快衰落情況而設定的。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入網是使用CDMA2000 1x EV-DO系統的接入網或者使用CDMA2000 1x系統的接入網。
全文摘要
一種在接入網間或扇區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其中,在接入網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當前接入網接收接入終端發送的消息,並比較當前接入網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和相鄰接入網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之間的導頻強度;在相鄰接入網中最強的導頻強度比當前接入網最強的導頻強度高出預定門限時,當前接入網發送消息給接入終端,釋放無線接口連接,使接入終端遷移到空閒態;空閒態的接入終端切換至相鄰接入網中導頻強度最強的扇區。該方法可以降低切換對數據傳輸性能的影響。相似的方法也可以適用於在漏配相鄰關係的扇區間對激活態接入終端進行切換。
文檔編號H04J13/02GK1878421SQ20061010629
公開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19日
發明者陳鈞, 萬蓉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