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汽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中的增壓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20:31:41 2

本發明涉及汽車制動系統用增壓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汽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中的增壓閥,用以調控輪缸的增壓特性。
背景技術:
目前,在汽車ABS或者ESC中,增壓閥直接調控制動系統的增壓特性,而增壓閥閥口的最大開度為0.22mm,如此小的閥口開度對制動液的清潔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就需要在增壓閥的入口增加過濾網以濾掉來自輪缸和主缸的雜質。
但是,對於已有的無濾網的或者沒有形成密封過濾結構的增壓閥,流入閥內部的制動液的清潔度不達標,容易造成閥口堵塞,閥不能正常開關,從而嚴重影響汽車的制動特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汽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中的增壓閥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閥口堵塞、閥不能正常開關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的用於汽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中的增壓閥,包括隔磁管、閥體組件和環濾網;
所述隔磁管具有封閉端和開口端,且所述封閉端內設置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動鐵、推桿和彈性件;
所述閥體組件包括閥體和閥座,所述閥體設置在所述隔磁管內,並凸出所述開口端,所述推桿與所述閥座相抵配合,且所述推桿與所述閥座之間設置有彈性件,所述閥體的側面設置有第一油口,所述閥體的底面設置有第二油口,所述閥體上設置有端濾網,所述端濾網設置在所述第二油口處;
所述環濾網套設在所述閥體上,並分別與所述開口端和所述閥體密封連接,且所述第一油口與所述環濾網相連通。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閥體內設置有單向閥,且所述單向閥分別與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相連通,在減壓過程中,制動液從所述第一油口經過所述單向閥流向所述第二油口。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閥體上設置有安裝孔,所述閥座設在所述安裝孔內,且所述閥座上設置所述第二油口,所述閥體上設置有所述第一油口,所述動鐵在電磁力的驅動下驅動下推動所述推桿移動。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為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套設在所述推桿上,並能夠使所述推桿與所述動鐵恢復到初始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油口設置為階梯孔結構。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環濾網上設置有濾網骨架,且所述濾網骨架的直徑大於所述第一油口所在所述閥體圓周的直徑。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環濾網和所述濾網骨架為注塑一體成型結構。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濾網骨架分別與所述閥體和所述隔磁管之間設置有密封面。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端濾網上設置有網芯骨架,且所述網芯骨架上設置凸起;和/或
所述端濾網和所述網芯骨架為注塑一體成型結構。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網芯骨架和所述凸起分別與所述閥體和所述閥座之間設置有密封面。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的汽車制動系統,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增壓閥。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的汽車制動系統,設置有第一方面提供的增壓閥,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增壓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閥體設置在隔離管內,並凸出開口端,閥體的側面設置有第一油口,閥體的底面設置有第二油口,閥體上設置有端濾網,端濾網設置在第二油口處,環濾網套設在凸出開口端的閥體上,並分別與開口端和閥體密封連接,且第一油口與環濾網相連通,在輪缸增壓過程中,制動液從端濾網進入,經過第二油口再從第一油口從環濾網流出進入輪缸,在減壓過程中,制動液從第一油口經過單向閥流向第二油口,通過端濾網和環濾網的過濾,這就提高了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處制動液的清潔度,避免了因大雜質堵塞閥口而影響其功能的情況發生。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增壓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A-A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的B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的增壓閥的仰視圖。
附圖標記:
10-隔磁管;20-閥體組件;21-第一油口;22-單向閥;23-閥座;24-閥體;25-復位彈簧;30-環濾網;40-驅動裝置;41-動鐵;42-推桿;50-端濾網;51-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增壓閥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A-A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的B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所示的增壓閥的仰視圖。
如圖1-4所示,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增壓閥,包括隔磁管10、閥體組件20和環濾網30;
所述隔磁管10具有封閉端和開口端,且所述封閉端內設置有驅動裝置40,所述驅動裝置40包括動鐵41、推桿42和彈性件;;
所述閥體組件20包括閥體24和閥座23,所述閥體24設置在所述隔磁管10內,並凸出所述開口端,所述推桿42與所述閥座23相抵配合,且所述推桿42與所述閥座23之間設置有彈性件,所述閥體24的側面設置有第一油口21,所述閥體24的底面設置有第二油口,所述閥體24上設置有端濾網50,所述端濾網50設置在所述第二油口處;
所述環濾網30套設在凸出所述開口端的所述閥體24上,並分別與所述開口端和所述閥體24密封連接,且所述第一油口21與所述環濾網30相連通。
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增壓閥,閥體24設置在隔離管內,並凸出開口端,閥體24的側面設置有第一油口21,閥體24的底面設置有第二油口,閥體24上設置有端濾網50,端濾網50設置在第二油口處,環濾網30套設在凸出開口端的閥體24上,並分別與開口端和閥體24密封連接,且第一油口21與環濾網30相連通,增壓閥的端濾網50入口與主缸連通,環濾網30出口與輪缸連通,在輪缸增壓過程中,制動液從端濾網50進入,經過第二油口再從第一油口21從環濾網30流出進入輪缸,通過端濾網50和環濾網30的過濾,這就提高了第一油口21和第二油口處制動液的清潔度,避免了因大雜質堵塞閥口而影響其功能的情況發生。
如圖2所示,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閥體24內設置有單向閥22,且所述單向閥22分別與所述第一油口21和所述第二油口相連通,在減壓過程中,制動液從所述第一油口21經過所述單向閥22流向所述第二油口。
在該實施例中,在輪缸減壓過程中(主缸壓力小於輪缸壓力),為加快減壓速率,部分制動液會從環濾網30進入,再從增壓閥的單向閥22流出,在此過程中,制動液是通過環濾網30過濾。
具體地,進一步的,所述閥體24上設置有安裝孔,所述閥座23設在所述安裝孔內,且所述閥座23上設置所述第二油口,所述閥體24上設置有所述第一油口21,所述動鐵41在電磁力的驅動下推動所述推桿42移動。
如圖2-3所示,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動鐵41與所述推桿42相連接,所述推桿42通過所述彈性件與所述閥座23相連接。
在該實施例中,驅動件40為電磁鐵,結構簡單,結構簡單,方便在汽車底盤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ESC的電磁線圈所產生的磁場中,收到磁力作用,從而方便操作閥體24的開或關。
如圖2-3所示,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為復位彈簧25,所述復位彈簧25套設在所述推桿42上,並能夠使所述推桿42恢復到與所述動鐵41的初始位置。
在該實施例中,復位彈簧25套設在推桿42上,並抵在閥座23上,使推桿42控制閥座23開關之後,復位彈簧25能夠使推桿42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環濾網30上設置有濾網骨架,且所述濾網骨架的直徑大於所述第一油口21所在所述閥體圓周的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油口加工成階梯孔結構,,增加第一油口外周環濾網的有效過濾面積,減小環濾網的節流作用,以在有限的空間增大出油口,減小因增加環濾網而產生的出油阻力。
在該實施例中,環濾網30上設置的濾網骨架的直徑大於第一油口21所在圓周的直徑,對出油有一定的阻力,為了減少因增加環濾網30而增加的出油阻力。
為了生產製作容易簡單,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環濾網和所述濾網骨架為注塑一體成型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濾網骨架分別與所述閥體24和所述隔磁管10之間設置有密封面。
在該實施例中,濾網骨架分別與閥體24和隔磁管10之間設置有密封面,增加其密封性能,防止油液未經過濾通過閥口。
如圖1和圖4所示,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端濾網50上設置有網芯骨架,且所述網芯骨架上設置凸起51;和/或所述端濾網50和所述網芯骨架為注塑一體成型結構。
更進一步的,所述網芯骨架和所述凸起51分別與所述閥體24和所述閥座23之間設置有密封面。。
在該實施例中,網芯骨架增加了端濾網50的結構強度,提高了端濾網50的可靠性,同時,凸起51的設置方便與汽車主缸的連接。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汽車制動系統,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增壓閥。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汽車制動系統,設置有第一方面提供的增壓閥,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增壓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用於汽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中的增壓閥,閥體設置在隔離管內,並凸出開口端,閥體的側面設置有第一油口,閥體的底面設置有第二油口,閥體上設置有端濾網,端濾網設置在第二油口處,環濾網套設在凸出開口端的閥體上,並分別與開口端和閥體密封連接,且第一油口與環濾網相連通,在外部電磁線圈通電後,電磁力激勵動鐵推動推桿,關閉閥口,在輪缸增壓過程中,制動液從端濾網進入,經過第二油口再從第一油口從環濾網流出進入輪缸,在減壓過程中,制動液從第一油口經過單向閥流向第二油口,通過端濾網和環濾網的過濾,這就提高了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處制動液的清潔度,避免了因大雜質堵塞閥口而影響其功能的情況發生。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儘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實施例包括其它實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徵而不是其它特徵,但是不同實施例的特徵的組合意味著處於本發明的範圍之內並且形成不同的實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權利要求書中,所要求保護的實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組合方式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