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1:56:51 2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領域,涉及一種汽車車架,特別是一種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 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車輛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交通工具,從而乘用車輛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 到設計者和使用者的關注。由於整車載荷必須有車架承擔,而車架結構又是安裝底盤各總 成部件的載體,力通過各部件的支撐固定點傳入車架結構構件上,這就要求車架結構應該 是一個具有較大強度和剛度的完整承載體。尤其是當車輛發生碰撞時,為保證車內的乘駕 人員所需的安全空間,車輛的車架必須滿足一定的剛度和強度,以最大限度的防止車輛的 碰撞變形。由於目前我國乘用車輛的現狀為正面氣囊還不是強制配置,由此結構強度優良 的正面車身結構便顯得尤為重要。其中車架包括橫梁、縱梁和梁柱等,位於車身正面前部的有前橫梁、與前橫梁連接 的縱梁和與縱梁連接的前柱。故以上結構的剛度和強度在車輛出現碰撞時對乘駕人員的安 全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現有車輛的車架,尤其是車架中的縱梁和前柱的剛度、強度仍有待提 高,其在車輛碰撞時易產生較嚴重的變形,從而對乘駕人員的安全構成威脅。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通過在車身前部結構增加加強件來提高強度和剛度的一 種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 包括前柱和固連在前柱下部的縱梁,所述的前柱包括相固連的外板和內板,所述的縱梁包 括相固連的上板和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板與內板之間固設有由金屬材料製成並呈 片狀的加強件一。本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中的前柱和縱梁連接為一體,其數量為兩個並對稱設 置於車身左右兩側,前柱和縱梁均由兩塊鋼板貼合焊接構成,鋼板上均通過衝壓形成凹凸 狀,從而增加了鋼板的強度,加強件一位於前柱的兩板之間有效加強了前柱整體的強度與 剛度。在上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中,所述的加強件一設於前柱的下部並靠近縱 梁處。加強件一加強了前柱靠近車身底部的部分,從而在碰撞時增加了主變形區抗衝撞變 形的強度。在上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中,所述的加強件一與前柱通過焊接連接。焊 接採用點焊,保證了加強件一與前柱固連的穩定性。在上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中,所述的縱梁上固設有由金屬材料製成並呈 片狀的加強件二。加強件二與縱梁緊貼固連,從而顯著提高縱梁的強度與剛度。在上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中,所述的加強件二位於前柱的後側並靠近前柱與縱梁的連接處。加強件二加強了前柱後側的車身底部的部分,從而在碰撞時增加了主 變形區抗衝撞變形的強度。在上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中,所述的加強件二固設於下板的底面上。加 強件二緊貼下板底面固連,加強作用顯著。在上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中,所述的加強件二與下板通過焊接連接。焊 接採用點焊,保證了加強件二與縱梁固連的穩定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提高併合理的分配結構剛度和強 度,使正面碰撞中結構的主變形區得到控制,有效緩衝碰撞能量的同時有效保障乘員的生 存空間。
圖1是本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的前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的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的縱梁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的圖3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的縱梁的另一個角度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外板;2、內板;3、加強件一 ;4、上板;5、下板;6、加強件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 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本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包括前柱和固連在 前柱下部的縱梁,前柱上固設有加強件一 3,縱梁上固設有加強件二 6。前柱包括位於外側的外板1和位於內側的內板2,外板1和內板2通過焊接固連, 外板1與內板2之間靠近縱梁處的前柱下部固設有加強件一 3,加強件一 3由金屬材料製成 並呈片狀,其兩側面均通過點焊對應與外板1側面或內板2側面相固連,保證了加強件一 3 與前柱固連的穩定性。加強件一 3加強了前柱靠近車身底部的部分,從而在碰撞時增加了 主變形區抗衝撞變形的強度。縱梁包括位於上側的上板4和位於下側的下板5,上板4和下板5通過焊接固連, 下板5的底面上位於前柱的後側並靠近前柱與縱梁的連接處固設加強件二 6,加強件二6由 金屬材料製成並呈片狀,其上側面通過點焊與下板5底面相固連,保證了加強件二 6與縱梁 固連的穩定性。加強件二 6加強了前柱後側的車身底部的部分,從而在碰撞時增加了主變 形區抗衝撞變形的強度。本結構中的前柱和縱梁連接為一體,其設置兩個且呈對稱位於車身的左右兩側, 兩根縱梁的前端均與前橫梁相固連,當車身前部(正面)受到碰撞衝擊時,在前柱和縱梁的 高強度、高剛度作用下結構中的主變形區得到控制,有效的降低了乘員艙的侵入量,從而達 到緩衝碰撞能量的同時有效保障乘員的生存空間。
權利要求一種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包括前柱和固連在前柱下部的縱梁,所述的前柱包括相固連的外板(1)和內板(2),所述的縱梁包括相固連的上板(4)和下板(5),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板(1)與內板(2)之間固設有由金屬材料製成並呈片狀的加強件一(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強件一(3) 設於前柱的下部並靠近縱梁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強件一(3) 與前柱通過焊接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條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縱 梁上固設有由金屬材料製成並呈片狀的加強件二(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強件二(6) 位於前柱的後側並靠近前柱與縱梁的連接處。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強件二(6) 固設於下板(5)的底面上。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強件二(6) 與下板(5)通過焊接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屬於汽車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汽車前部的結構在車輛碰撞時易產生較嚴重的變形,從而威脅乘駕人員的安全的問題。本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包括前柱和固連在前柱下部的縱梁,前柱包括相固連的外板和內板,縱梁包括相固連的上板和下板,外板與內板之間固設有由金屬材料製成並呈片狀的加強件一。本汽車車身前部的加強結構能使正面碰撞中結構的主變形區得到控制,有效緩衝碰撞能量的同時有效保障乘員的生存空間。
文檔編號B62D21/00GK201761540SQ20102025763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4日
發明者劉衛國, 吳成明, 李書福, 楊健, 趙福全, 錢國強, 馬悅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