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塑料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22:59:06 2
專利名稱:改進的塑料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加工模具凡硬質塑料成型的產品,其因本身呈透明狀;故非常注重表面的明亮,其明亮與否在於成型時其表面質量是非均勻,若無法得到最佳的表面,則成型後的塑料製品會產生表面疵病,如圖1所示,一個塑料印章10在其柄部11地方出現表面不規則的紋路111,且柄部11的表面也不夠光滑,有模糊狀而影響質量。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在於經由澆口進入型模模穴中的流動過程如圖2所示,融熔塑料噴射流將凝固周緣層撕裂,噴射流能無阻礙地進入此型穴23中,這將引起成型的塑料製品表面疵病,亦即上述方易使凝固周緣層移位,會出現滑動層,引起成型產的疵病。
另如圖3所示,是一種衝抵型心的流動過程,此種方式能獲最佳的成型表面,其主要是在型穴23′中,設一型心232′,由此型心232′對噴射流形成阻抗,成型材料折向型壁231′,可以避免周緣層撕裂的危險而獲最佳之表面。
但此方法雖能獲最佳的塑料成型表面,然一般模具型穴內卻無法都能適用,其原因是一模具型穴用於已設計完的產品設計,要多設計一型壁即要影響其成型產品的外觀形狀及尺寸,而且也無法按理論進行產品設計,該方法及理論實際上無法應用於目前的產品上。另有一「噴射及螺旋作用」的論點,「該作用會使塑料產生滿流而造成結合線,澆口的厚度、位置可使熔融塑料離開澆口後衝到塑模表面產生塑料的均勻流而進入模槽中,可防止注射及螺旋作用,通常澆口厚度是塑物厚度的40-60%,」「一般製品的厚度很少超過8mm的,製件厚度雖不得小於其最低限值,但亦不能過大,否則,即令不考慮其用料過多而增加成本,在其它方面亦很不利」,如因厚度增加,塑料達到模塑溫度時間及固化所需時間都將增長,將不利於生產率的提高,又因厚度的增加,開始固化的時間也不一致,前後相差較大,從而使製件增加內應力以致造成窩紋與翹曲,甚至各部分的密度亦有差異。可見如果成型產品的厚度大於澆口口徑甚多,如圖4所示,模穴1為印章柄部形狀,澆口2的口徑小於印章柄部很多,即會有上述情況出現而無法得以改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進的塑料成型模具,使成型的塑料產品表面能獲得最佳成型狀態,減低周緣層撕裂發生及防止產品結合線。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主要用於塑料把柄的成型,主要包括有母模板、公模板、上固定模板、下固定模板、頂出機構、滑塊及所要成型的模穴,其特徵是公模板內設有一擋流緩衝機構,它固定於頂出機構的頂出板內,擋流緩衝機構的形成由一直梢套入一頂出套管內,而頂出套管下半段適當位置設有對稱的直槽,供定位垂直於直梢之抵擋杆穿入,抵擋杆與頂出套管的未端所設園環間套上一彈簧,令直捎具有伸縮移動彈力,直捎伸縮長度小於模穴總長。據此,直捎進入模穴內,澆口射入的熔融塑料受到直捎抵擋而形成塑料噴射流的阻抗,成型材料折向模穴型壁,避免塑料成型滑動層出現及產生渦流,而獲最佳成品產品。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在於有彈力上下伸縮的直捎進入模穴,澆口射入的熔融塑料受到阻抗而流向型壁,避免了成型物產生滑動層,減低周緣層撕裂的發生,保證了產品質量。
圖1為已知塑料印章表面疵病的示意圖圖2為易引起塑料周緣層撕裂的成型模穴剖面示意圖圖3為在模穴內設有型心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已知技術模具內填充塑料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模具未填充塑料時的前視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模具填充塑料中的前視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模具填充塑料後的側視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印章表面獲最佳狀態立體示意圖圖5—8的圖號30—模具31—上固定板 32—母模板33—滑塊34—公模板 35—墊板36—下固定板 371—頂出板 372—頂出背板38—斜梢39—澆道391—澆口331—模穴 321—型壁 40—擋流緩衝機構41—頂出套管42—直梢 43—彈簧21—抵擋杆 411—直槽結合實施例說明附圖如圖5、6所示,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射出的澆口口徑是被加工塑料製品厚度的50%以下,成型的把柄尺寸大於16mm的實心塑料成品,在模具30內設有一擋流緩衝機構40,模具30與已知一般模具設計相類似,包含有上固定板31、母模板32、公模板34、墊板35與下固定板36、頂出機構(預出板371、頂出背板372),位於上固定板31的一側,有熔融塑料的澆道39,澆道39直通至母模板32內,母模板32內尚有滑塊33分成兩側,滑塊33內具有模穴331,滑塊33及上固定板31間設有一斜梢38,模穴331前端與澆道39連接形成一澆口391,而公模板34內設有一擋流緩衝機構40,該擋流緩衝機構40限制於公模反34內,其末端為凸出園環412定位於下固定板36上的頂出板371內與頂出背板372上,擋流緩衝機構40系以一頂出套管41內插入一直梢42,頂出套度41下半段適當位置軸向對稱設有直槽411,直槽411供一抵擋杆421穿沒於內,而抵擋杆421垂直固定於直梢42適當處,同時抵擋杆421至頂出套管41的園環412未端套設一彈簧43,彈簧43受限於抵擋杆421與園環412,直梢42可具有彈力來回移動,不受力時則直梢42凸出於頂出套管41外,受到壓力作用時,直梢42可漸漸縮入頂出套管41到達予定位置。
籍上述的組合結構,本實用新型主要適用於實心的成型產品上,當塑料射出成型機的熔融原料經澆道39,澆口391進入模穴331內時,擋流緩衝機構40的直梢42位於模穴331內,受到注入的塑料噴射流時,直梢42阻擋噴射流,而形成圖6所示的噴射流阻抗,熔融材料向模穴331的型壁321填補,而與成型的時間—壓力—溫度配合均勻地注射至模穴331內,再慢慢地擴大填充至整個模穴331內(如圖7所示),此時直梢42依然受到噴射流壓力作用而往後退縮,直到退縮至周緣層撕裂)或渦流。故可以如圖7所示,該成型印章內、外塑料成型飽滿,待熔融塑料冷卻後其表面光滑,完全附合模具模穴的設計原理,開模後產品被頂出,直梢42再凸出於套管41之外,模穴331之內,如此往返待下一次射出成型。
由於一般成型物的模具設計,故本實用新型無須改變模穴(成型物形狀),只要在模內加裝擋流緩衝機構40即可改善常見發生表面疵病的現象。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塑料成型模具,主要含有母模板、公模板、上固定模板、下固定模板、頂出機構、滑塊及所要成型的模穴,其特徵在於公模板(34)內設有一擋流緩衝機構(40)、擋流緩衝機構(40)固定於頂出機構之頂出板(371)內,擋流緩衝機構(40)的形成由一直梢(42)套入一頂出套管(41)內,而頂出套管(41)下半段適當位置設有對稱的供定位垂直於直梢(42)之抵擋杆(421)穿入的直槽(411),抵擋杆(421)與頂出套管(41)之未端與所設園環(412)間套上一令直梢(42)具有伸縮移動彈力的彈簧(43),直梢(42)伸縮長度小於模穴(331)總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加工模具。本實用新型主要適用於實心的成型產品,本實用新型主要包含有母模板、公模板、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頂出機構、滑塊及所要成型的模穴,其特徵在於公模板內設有一擋流緩衝機構,緩衝機構是一頂出套管具有一彈力的直梢進入模穴,可抵擋阻抗噴射流,而使噴射流均勻填充於模穴內,避免成型物表面疵病的形成。
文檔編號B29C45/27GK2272807SQ9624405
公開日1998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1996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1996年11月15日
發明者林長溢 申請人:林長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