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0:15:31 1
專利名稱:立式鍋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設備,尤其是一種立式鍋爐。
現有的鍋爐種類很多,有承壓鍋爐、常壓鍋爐等,但外形一般分為立式、臥式。立式鍋爐的設計多採用沖天爐,爐體內部沒有阻隔,高溫煙氣直通煙囪,雖然火力猛,但爐體受熱面積大、流程短、受熱效果比較有限,造成熱利用率很低,從而浪費能源,且由於煙氣直通,煙塵的排放濃度增加,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汙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提高熱效率,減小煙塵排放濃度的立式鍋爐。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立式鍋爐,包括爐體、煙囪、爐膛,其特徵在於爐體內部設置有兩組擋火隔斷,擋火隔斷為近似「L」形,兩組擋火隔斷相對安裝,形成第一煙氣通道、第二煙氣通道、第三煙氣通道;在第二煙氣通道和第三煙氣通道的交接處有除塵室,爐體上開有一與除塵室位置相對應的清灰口;擋火隔斷由水管和擋板構成。第一煙氣通道、第二煙氣通道、第三煙氣通道中還設置有多個水管。爐體內設置有上爐排,上爐排位於爐膛上部,由數個水管組成。
本實用新型採用擋火隔斷的特殊結構,使高溫煙氣的回程大了,熱量交換更為充分,提高了熱效率,從而可節約能源。高溫煙氣經過三個回程,使粉塵留在了除塵室,從而使煙塵排放濃度大為降低,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汙染程度。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一詳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A-A剖面示意圖。
如
圖1所示,立式鍋爐包括爐體1、煙囪2、爐膛10,爐體1內部設置有兩組擋火隔斷3,擋火隔斷3的形狀為近似「L」形,兩組擋火隔斷3相對安裝,使爐體1內自下而上、自左向右形成三個煙氣通道,即第一煙氣通道4、第二煙氣通道5、第三煙氣通道6,使用時,高溫煙氣自下而上先進入第一煙氣通道4,遇上側擋火隔斷3阻隔,翻轉後進入第二煙氣通道5,此時高溫煙氣的方向為自上而下,到達下側擋火隔斷3的拐點,受阻斷後,翻轉向上進入第三煙氣通道6,最後順煙囪2排出。這樣高溫煙氣的行程大為提高,使爐體1內熱交換極為充分。擋火隔斷3由水管12和擋板13構成,水管12和擋板13的材料為鋼管和鋼板,擋火隔斷3由上述鋼管和鋼板焊接而成,由鋼管組成的水管12內部與爐體1外壁內的水膽14相連通,水可以通過水管12循環流通,當高溫煙氣順序經過三個煙氣通道時,水管12內的水就可以被加熱,這樣就通過加大受熱面積而提高了熱效率。另外在第一煙氣通道4,第二煙氣通道5,第三煙氣通道6中分布有多個水管12,此水管12與檔火隔斷3上的水管12作用相同,可使受熱面積加大,與高溫煙氣的熱交換更為充分。在第二煙氣通道5與第三煙氣通道6的交接處有一除塵室7,爐體上的外壁上開有一與除塵室7位置相對應的清灰口8,當高溫煙氣經過第二煙氣通道5和第三煙氣通道6時,一部分粉塵由於自身重量較大,可留在除塵室7,由清灰口8清出,從而減少了排出煙囪的煙氣的濃度,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環境。在爐體1內還設置有上爐排9和下爐排11,上爐排9位於爐膛10上部,由數個水管12組成,此水管12內部也與水膽14相通,它的採用為了燃煤在爐膛中充分燃燒,提高熱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鍋爐,包括爐體(1)、煙囪(2)、爐膛(10),其特徵在於爐體(1)內部設置有兩組擋火隔斷(3),擋火隔斷(3)為近似「L」形,兩組擋火隔斷(3)相對安裝,形成第一煙氣通道(4)、第二煙氣通道(5)、第三煙氣通道(6);在第二煙氣通道(5)和第三煙氣通道(6)的交接處有除塵室(7),爐體(1)上開有一與除塵室(7)位置相對應的清灰口(8);擋火隔斷(3)由水管(12)和擋板(13)構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鍋爐,其特徵在於第一煙氣通道(4)、第二煙氣通道(5)、第三煙氣通道(6)中還設置有多個水管(1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鍋爐,其特徵在於爐體(1)內設置有上爐排(9),上爐排(9)位於爐膛(10)上部,由數個水管(12)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立式鍋爐,它解決了目前立式鍋爐中受熱面積小、熱效率低,存在浪費能源和汙染環境的問題,採用擋火隔斷3在爐體1內形成三個煙氣通道,並在其中分布有多個水管12,且設有一除塵室7和清灰口8,使高溫煙氣與爐體1的受熱面積大為增加,熱交換充分,熱效率提高,從而節約了能源,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
文檔編號F24H1/08GK2373727SQ9920734
公開日2000年4月12日 申請日期1999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1999年4月14日
發明者嚴明 申請人: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