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前輪暗碼鎖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9:53:46 1
專利名稱:自行車前輪暗碼鎖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屬於一種自行車用暗碼鎖。
自行車鎖,有一圓弧形滑槽,在滑槽中,圓弧形鎖銷穿過車輪輻條滑動,達到制鎖車輪轉動的目的。由於鎖銷手柄同時隨鎖銷滑動,在鎖銷手柄滑動處,滑槽必須留下較長的開口,使得車鎖的防撬性較低。經過大量的改進,有的車鎖已取消了鎖銷手柄,使車鎖的防撬性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沿用制鎖後輪的方式,因而不可避免偷盜者提起後輪,把住車把推行前輪的行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防撬,防砸,制鎖前輪的自行車暗碼鎖。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完成的,它是由一馬蹄形鎖架(1),暗碼器(2)和橫杆(3)構成。
附圖
中,馬蹄形鎖架(1);暗碼器(2);橫杆(3);鉚釘(4);固定架(5.6);固定孔(7);暗碼器主體(8);暗碼環(9);定位鋼珠(10);定位彈簧(11);暗碼器主體開口(12);橫杆定位通孔(13.14);暗碼鍵(15);暗碼環鍵槽(16);暗碼環通孔(17);定位彈簧銷(18);閉鎖孔(19);暗碼環內腔(20);定位通槽(21);手柄(22)。其中鎖架(1)與暗碼器(2)的聯接是通過定位鉚釘(4)來完成。並且暗碼器可以以鉚釘(4)為中心轉動。在鎖架(1)的背面兩側設有車鎖固定架(5.6)以及頂部的固定孔(7),通過固定架(5.6)和固定孔(7),可方便穩固地將車鎖安裝在自行車前叉上。暗碼器(2)由暗碼器主體(8),暗碼環(9),定位鋼珠(10),定位彈簧(11)以及暗碼鍵(15)來構成。在暗碼器主體(8)的下端有一安裝暗碼環(9)的開口(12),在開口(12)的兩邊,分別有一安裝橫杆(3)的定位通孔(13.14),它與橫杆成動配合狀態,使得橫杆可在兩通孔中自由滑動。為了方便操作,將橫杆與暗碼鍵(15)構成一整體,並分別將三個暗碼鍵設定在與暗碼環相對應的位置上。暗碼鍵(15)與暗碼環(9)內側的鍵槽(16)相配合。其長度是當橫杆(3)穿過暗碼環通孔(17),暗碼鍵在暗碼環內腔(20)中自由轉動。當三個暗碼環同時對準預先的設定值,暗碼環鍵槽(16)同時對相應的暗碼鍵(15)構成通路,橫杆(3)即可在手柄(22)的作用下滑動,進而伸進或退出設在鎖架(1)底部的閉鎖孔(19),達到閉鎖或開啟的目的。為方便準確地進行號碼撥動,在暗碼環的表面分別刻有10根定位通槽(21)。其中一根作為零位的通槽其寬度為其餘的三倍,這樣即使在夜晚也可方便地找到零位。定位鋼珠(10)在彈簧(11)的作用下,頂壓在通槽(21)上,使得暗碼環在撥動時能夠準確定位和旋轉時有明顯的定位手感。
車鎖使用時,先通過馬蹄形鎖架上的兩固定架(5.6)和固定孔(7)將車鎖安裝在自行車前叉上。撥動暗碼環至設定值,此時三個暗碼環內的鍵槽(16)同時對橫杆上的暗碼鍵(15)構成通路,握住手柄(22)即可將橫杆推進或拉出閉鎖孔(9)。閉鎖時,拉出手柄(22)扭動暗碼器主體(8),使橫杆穿過車輪輻條至閉鎖孔上方的限位凸臺(23),此時橫杆自動對準閉鎖孔(19)。將橫杆(3)推入閉鎖孔(19),再任意撥動暗碼環,車鎖即呈關閉狀態。開啟時,分別將三個暗碼環的數值撥至設定值,握住手柄(22)即可將橫杆拉出閉鎖孔(19),扭動暗碼器主體(8),暗碼器以鉚釘(4)為中心轉動,橫杆退出車輪輻條,直至與鎖架(1)成平行狀,鎖架(1)下方的定彈簧銷(18)自動卡緊暗碼器主體,使之穩定在鎖架旁邊,車鎖呈開啟狀。
經使用,本實用新型有著優越的防撬、防砸性能,榔頭敲打均不脫落保持閉鎖。又因是閉鎖前輪,因而無法提起後輪把住車把將車輛推行,起到了良好的防盜作用。並且本實用新型在使用中無鑰匙,故而又免去了鑰匙丟失的煩惱,方便可靠。同時亦可使用於摩託車、三輪車等。
權利要求1.自行車鎖,有一園弧形滑槽,滑槽中的園弧形鎖銷穿過車輪輻條滑動,成閉鎖狀,其特徵在於馬蹄形鎖架(1)與暗碼器(2)用鉚釘(4)聯接在一起,在與暗碼環相應位置上設有暗碼鍵的橫杆穿過暗碼環與手柄構成一整體,暗碼環的表面刻有定位通槽(21),馬蹄形鎖架的兩端分別設有暗碼器定位彈簧銷(18)和橫杆限位凸臺(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鎖,其特徵在於暗碼環表面的通槽(21),其中一根作為零位的寬度是其餘的三倍。
專利摘要自行車前輪暗碼鎖,它是由一馬蹄形鎖架,暗碼器及橫杆構成。其中橫杆穿過暗碼環與手柄構成一整體,裝配在暗碼器主體上的兩定位通孔中。開啟和閉鎖時,拉動手柄,扭動暗碼器主體使得橫杆穿過或脫離車輛輻條,為了方便準確地進行號碼撥動,在暗碼環表面分別刻有十根定位通槽,在定位鋼珠的作用下,使得暗碼環在撥動時能準確定位和具有明顯的定位手感。
文檔編號E05B71/02GK2091929SQ91214050
公開日1992年1月1日 申請日期1991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1991年1月10日
發明者王光釗, 何志均 申請人:王光釗, 何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