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尿毒症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23:39:26 1
一種治療尿毒症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尿毒症中藥,其特徵在於其原料藥材和重量(單位:克)配比為:車前子20-40、蒲公英10-30、黃芪10-30、蘆根15-25、茯苓12-20、半枝蓮10-20、大黃10-20、丹參10-20、桑白皮8-15、陳皮8-15、石韋8-12、白朮8-12、附子6-12、半夏6-12、紅花6-10、川牛膝6-10、生薑4-8、甘草2-5。本發明中藥,組方合理,製備簡單,服用方便,經多年臨床應用驗證,療效顯著,藥性平合,無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癒率77%。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尿毒症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中醫藥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尿毒症中藥。
【背景技術】
[0002]尿毒症是一種常見病。是因腎功能喪失後,人體產生的尿液不能通過腎臟過濾功能,將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和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引起的毒害。早期症狀為頭昏,頭痛,乏力,浮腫,食欲不振。隨著病情加重出現厭食,噁心,嘔吐,煩躁不安,尿量減少,肌肉抽搐等症狀。中醫認為尿毒症其關鍵病機為脾腎陽虛。對該病的治療以中西醫結合療效較好,針對該病特點,發明人對用中藥治療尿毒症,進行了長期研究總結,優選出一種療效十分顯著的中藥。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中藥所用原料藥材和重量(單位:克)配比為:車前子20-40(30)、蒲公英 10-30 (20)、黃芪 10-30 (20)、蘆根 15-25 (20)、茯苓 12-20 (15)、半枝蓮 10-20 (15)、大黃 10-20 (15)、丹參 10-20 (15)、桑白皮 8-15 (12)、陳皮 8-15 (12)、石韋 8-12 (10)、白朮8-12 (10)、附子 6-12 (9)、半夏 6-12 (9)、紅花 6-10 (8)、川牛膝 6-10 (8)、生薑 4-8 (6)、甘草 2-5(3)。
[0004]本發明中藥最佳組方重量為括號內數字。
[0005]本發明各味藥材的功能主治如下:車前子一清熱利尿,滲溼通淋。治:小便不利,尿赤淋浙,水腫瀉痢,目赤腫痛。蒲公英一清熱解毒,利溼。治:熱毒癰腫瘡瘍,肺癰,溼熱黃疸。黃芪一補氣昇陽,益氣固表,利水退腫,託毒生肌。治:脾肺氣虛,中氣下陷,氣短乏力,表虛自汗等。蘆根-清熱生津,止嘔,除煩。治: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胃熱嘔吐。茯苓-益心脾,利水溼,安神。治:脾虛腹瀉,消化不良,水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咳嗽多痰。半枝蓮-解毒消腫,清熱利尿。治:水腫肝炎,癰瘡腫毒等。大黃一瀉下攻積,清熱瀉火,解毒,活血祛瘀。治:大便秘結,腹痛脹滿,熱毒瘡瘍,肝炎黃疸,目赤口瘡。丹參一涼血消癰,活血祛瘀,養血安神。治:月經不調,血滯經閉,肢體疼痛,熱入營血,煩燥不寐,心悸怔忡等。桑白皮-洩肺平喘,利尿消腫。治:肺熱咳喘,痰多,浮腫,小便不利。陳皮一理氣和胃,燥溼化痰。治:脘腹脹滿,反胃嘔吐,食欲不振,痰多咳嗽。石韋一利水通淋,止咳。治:小便不利,淋浙澀痛等。白朮一健脾益氣,化溼利水,止汗,安胎。治:脾虛洩瀉,消化不良,食少倦怠無力,水腫,自汗,胸腹脹滿,胎動不安。附子-強心,溫陽,祛寒溼。治:四肢厥逆,腎陽不足,寒溼偏盛等。半夏一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治:咳嗽氣喘痰多,胸脘脹滿,反胃嘔吐等。紅花一活血散瘀,通經。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跌打損傷,關節酸痛。川牛膝-活血通絡,祛風溼,利水通淋。治:瘀血經閉,風溼痺痛等。生薑-發表散寒,溫中止嘔。治:感冒風寒,腹痛吐瀉等。甘草一和中益氣,緩急止痛,緩和藥性,解毒,祛痰。治:中氣不足,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咳嗽痰多,四肢攣急作痛等。從上述各味藥材的功能、主治可以看出,這些藥物對治療尿毒症的針對性很強,縱觀整體處方用藥,按君、臣、佐、使相配伍,在各種藥材的相互配合下使其發揮最大效率,用藥取疊加方式,可增強藥物的療效。本發明中藥對早期尿毒症療效顯著,重症期使用可減輕透析的副作用。
[0006]本發明的製備方法:
[0007]按處方及重量精選原料藥材,用砂鍋煎、加適量水,煎2遍,煎成口服藥液500毫升,為一劑。
[0008]本發明的服法用量:
[0009]每日I劑,早、晚飯後各250毫升溫熱服。15天I療程,忌:辛辣、油膩食物。
[0010]本發明中藥,組方合理,製備簡單,服用方便,經多年臨床應用驗證,療效顯著,藥性平合,無毒副作用,有效率100 %,治癒率77 %。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實施例1
[0012]1、一種治療尿毒症中藥,其特徵在於其原料藥材和重量(單位:克,下同)配比為:車前子20、蒲公英10、黃芪10、蘆根15、茯苓12、半枝蓮10、大黃10、丹參10、桑白皮8、陳皮
8、石韋8、白朮8、附子6、半夏6、紅花6、川牛膝6、生薑4、甘草2。
[0013]2、本發明的製備方法:按處方及重量精選原料藥材,用砂鍋煎、加適量水,煎2遍,煎成口服藥液500毫升,為一劑。
[0014]3、本發明的服法用量及禁忌:每日I劑,早、晚飯後各250毫升溫熱服。15天I療程,忌:辛辣、油膩食物。
[0015]實施例2
[0016]1、一種治療尿毒症中藥,其特徵在於其原料藥材和重量配比為:車前子30、蒲公英20、黃芪20、蘆根20、茯苓15、半枝蓮15、大黃15、丹參15、桑白皮12、陳皮12、石韋10、白朮10、附子9、半夏9、紅花8、川牛膝8、生薑6、甘草3。
[0017]2、製備方法服法用量及禁忌,同實施例1。
[0018]實施例3
[0019]1、一種治療尿毒症中藥,其特徵在於其原料藥材和重量配比為:車前子40、蒲公英30、黃芪30、蘆根25、茯苓20、半枝蓮20、大黃20、丹參20、桑白皮15、陳皮15、石韋12、白朮12、附子12、半夏12、紅花10、川牛膝10、生薑8、甘草5。
[0020]2、製備方法服法用量及禁忌,同實施例1。
[0021]尿毒症診斷、治療標準及本發明中藥療效總結:
[0022]1、診斷標準:早期症狀為頭昏,頭痛,乏力,浮腫,食欲不振。隨著病情加重出現厭食,噁心,嘔吐,煩躁不安,尿量減少,肌肉抽搐等症狀。
[0023]2、治療標準:有效-症狀減輕。治癒-病症得到有效控制。
[0024]3、2011年至2013年,有13名患者服用本發明中藥,病症得到有效控制10,症狀減輕者3人。
[0025]4、本發明中藥,組方合理,製備簡單,服用方便,經多年臨床應用驗證,療效顯著,藥性平合,無毒副作用,有效率100 %,治癒率77 %。
[0026]病例介紹:
[0027]以下病例處方用藥重量,按實施例2標準使用。
[0028]1、林某某,男,48歲,2011年4月就診,患者有腎炎病史兩年,年初因腎功能不全達到尿毒症期,出現頭痛,噁心嘔吐,下肢浮腫等症狀。用中西藥結合療法,服用本發明中藥I療程症狀減輕,共用3療程病症得到有效控制。隨訪,未復發。
[0029]2、李某某,男,52歲,2012年8月就診,患者有乏力,心慌,無食慾,下肢浮腫等症狀,確診為早期尿毒症。用中西藥結合療法,服用本發明中藥3療程,病症得到有效控制。隨訪,未復發。
[0030] 3、崔某某,男,57歲,2013年7月就診,患者2012年患腎盂腎炎,一月前出現尿量減少,胸悶,面色泛黃,頭昏等症狀,腎功能檢查為早期尿毒症。服用本發明中藥I療程症狀減輕,共服用4療程病症得到有效控制。隨訪,未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尿毒症中藥,其特徵在於其原料藥材和重量(單位:克)配比為:車前子20-40、蒲公英10-30、黃芪10-30、蘆根15-25、茯苓12-20、半枝蓮10-20、大黃10-20、丹參10-20、桑白皮8-15、陳皮8-15、石韋8-12、白朮8-12、附子6-12、半夏6-12、紅花6-10、川牛膝6-10、生薑4-8、甘草2-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治療尿毒症中藥,其特徵在於其原料藥材和重量(單位:克)配比為:車前子30、蒲公英20、黃芪20、蘆根20、茯苓15、半枝蓮15、大黃15、丹參15、桑白皮12、陳皮12、 石韋10、白朮10、附子9、半夏9、紅花8、川牛膝8、生薑6、甘草3。
【文檔編號】A61P13/12GK104069466SQ201410332129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5日
【發明者】劉芳, 劉鵬 申請人: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