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兩廂車背門總成及兩廂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8:02:01 1
專利名稱:一種兩廂車背門總成及兩廂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兩廂車背門總成及兩廂車。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時尚元素和個性化的追求,加速了汽車造型的更新換代,為滿足汽車市場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迫切需要加速研發大量新車型。當車型只更改外飾造型來使整車造型與原車造型有明顯變化時,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車身鈑金的更改,所需成本比較高。例如,如果需要某款兩廂車的背門總成進行重新開發,則需要較高的開發成本。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結構單一、更改不方便與成本高等缺陷。·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兩廂車背門總成,以實現結構多樣化、更改方便與成本低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基於上述的兩廂車背門總成的兩廂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兩廂車背門總成,包括配合安裝的背門外板和背門內板,在所述背門外板的上部平緩處,設有用於可拆卸式固定連接擾流板的安裝結構;與所述背門外板上的安裝結構相對應,在所述背門內板上,設有用於安裝工具和電器線束通過的公用過孔。進一步地,所述安裝結構,包括用於安裝擾流板的安裝孔,以及用於對擾流板進行定位的定位孔。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孔包括對稱設置在背門外板上部平緩處的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所述定位孔包括對稱設置在背門外板上部平緩處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孔和定位孔,位於同一條直線上。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孔和定位孔,分別位於不同的兩條直線上。同時,本實用新型採用的另一技術方案是一種基於以上所述的兩廂車背門總成的兩廂車,包括車身本體、背門總成和擾流板;所述擾流板和背門總成的標準件可拆卸式固定連接後,再與所述車身本體連接成一體。進一步地,所述背門總成,包括配合安裝的背門外板和背門內板;在所述背門外板的上部平緩處,設有用於可拆卸式固定連接擾流板的安裝結構;與所述背門外板上的安裝結構相對應,在所述背門內板上,設有用於安裝工具和電器線束通過的公用過孔。進一步地,所述安裝結構,包括用於安裝擾流板的安裝孔,以及用於對擾流板進行定位的定位孔;所述安裝孔包括對稱設置在背門外板上部平緩處的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所述定位孔包括對稱設置在背門外板上部平緩處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0016]所述安裝孔和定位孔,位於同一條直線上,或分別位於不同的兩條直線上。進一步地,所述擾流板的兩端,具有用於和背門總成螺栓連接的預埋螺母結構。進一步地,所述擾流板包括鴨尾形擾流板和賽車尾翼形擾流板。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的兩廂車背門總成及兩廂車,由於該兩廂車背門總成包括配合安裝的背門外板和背門內板,在背門外板的上部平緩處,設有用於可拆卸式固定連接擾流板的安裝結構;與背門外板上的安裝結構相對應,在背門內板上,設有用於安裝工具和電器線束通過的公用過孔;其中,該兩廂車背門總成在造型階段就需要控制背門外板上部造型,使其可在背門外板平緩處做擾流板的安裝孔,某款兩廂車在造型階段就控制背門外板上部造型,使其標配車型為不裝擾流板,高配車型 為可裝兩種擾流板(如賽車尾翼形擾流板和鴨尾形擾流板;從而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結構單一、更改不方便與成本高的缺陷,以實現結構多樣化、更改方便與成本低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說明書中闡述,並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I為本實用新型中未安裝擾流板的某款兩廂車標配背門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安裝有鴨尾形擾流板的某款(與圖I同款)兩廂車高配背門總成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安裝有賽車尾翼形擾流板的某款(與圖I同款)兩廂車高配背門總成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安裝有擾流板(鴨尾形擾流板或賽車尾翼形擾流板)的某款(與圖I同款)兩廂車高配背門內板總成的結構示意圖。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I-第一擾流板安裝孔;2_第一擾流板定位孔;3_第二擾流板定位孔;4_第二擾流板安裝孔;5_第一過孔(擾流板安裝工具過孔/電器線束過孔);6_第二過孔(擾流板安裝工具過孔/電器線束過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兩廂車背門總成實施例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如圖I-圖4所示,提供了一種兩廂車背門總成。本實施例的兩廂車背門總成,包括配合安裝的背門外板和背門內板,在背門外板的上部平緩處,設有用於可拆卸式固定連接(如螺栓連接或螺母連接)擾流板的安裝結構(參見圖I);與背門外板上的安裝結構相對應,在背門內板上,設有用於安裝工具和電器線束通過的公用過孔(參見圖4,如第一過孔5和第二過孔6,可以用作擾流板安裝工具過孔或背門總成電器線束過孔)。該安裝結構,包括用於安裝擾流板的安裝孔,以及用於對擾流板進行定位的定位孔。當擾流板的造型改變時,通過修改背門外板的定位孔的位置,可以滿足安裝不同形式的擾流板,其它零件保持不變。例如,上述安裝孔可以包括對稱設置在背門外板上部平緩處的第一安裝孔(如第一擾流板安裝孔I)和第二安裝孔(第二擾流板安裝孔4),定位孔可以包括對稱設置在背門外板上部平緩處的第一定位孔(如第一擾流板定位孔2)和第二定位孔(如第二擾流板定位孔3)。該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可以位於同一條直線上(參見圖2),也可以分別位於不同的兩條直線上(即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位於一條直線上,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位於另一條直線上,參見圖3)。具體地,圖I為某款兩廂車標配背門不安裝擾流板結構背門總成圖,其在最初造型階段就控制背門外板上部造型平緩過度,這樣做可在高配車型裡安裝不同形式的擾流板;圖2為該款高配背門總成結構,其安裝的擾流板形式為鴨尾形擾流板,該擾流板兩端可做預埋螺栓結構,在通過圖4位置進行螺母連接;圖3為該款高配背門總成結構,其安裝的 擾流板形式為賽車尾翼形擾流板,該擾流板兩端可做預埋螺母結構,在通過圖4位置進行螺栓連接;圖4為背門內板總成安裝擾流板示意圖,其安裝過孔可與背門總成電器線束過孔公用孔。上述實施例的兩廂車背門總成,包括背門外板和背門內板,背門外板在造型階段就需要控制背門外板上部造型,使其可在背門外板平緩處做擾流板的安裝孔;該兩廂車背門總成,可以通過螺栓連接方式或螺母連接方式,安裝兩種形式擾流板;某款兩廂車在造型階段就控制背門外板上部造型,使其標配車型為不裝擾流板,高配車型為可裝兩種擾流板,一種為賽車尾翼形擾流板,另一種為鴨尾形擾流板。兩廂車實施例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如圖I-圖4,提供了一種基於上述兩廂車背門總成的兩廂車。本實施例的兩廂車,包括車身本體、背門總成和擾流板;擾流板和背門總成的標準件可拆卸式固定連接後,再與車身本體連接成一體。上述背門總成的結構和性能,可以參見圖I-圖4和兩廂車背門總成實施例的相關說明,在此不再贅述。在上述擾流板的兩端,具有用於和背門總成螺栓連接的預埋螺母結構。該擾流板,包括鴨尾形擾流板和賽車尾翼形擾流板,鴨尾形擾流板與背門總成的安裝結構參見圖3,賽車尾翼形擾流板與背門總成的安裝結構參見圖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的兩廂車背門總成及兩廂車,該兩廂車背門總成包括背門外板和背門內板,可以安裝兩種擾流板結構;背門內板做相應的安裝工具過孔,兩種不同風格的擾流板與背門總成的標準件連接,再與兩廂車的車身本體連接成一體,使其對兩廂車尾部擁有不同風格的造型擾流板,克服現有技術重新開發背門總成需求而導致成本較高缺陷,提供可安裝兩種擾流板背門總成結構。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 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兩廂車背門總成,其特徵在於,包括配合安裝的背門外板和背門內板,在所述背門外板的上部平緩處,設有用於可拆卸式固定連接擾流板的安裝結構;與所述背門外板上的安裝結構相對應,在所述背門內板上,設有用於安裝工具和電器線束通過的公用過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兩廂車背門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結構,包括用於安裝擾流板的安裝孔,以及用於對擾流板進行定位的定位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兩廂車背門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孔包括對稱設置在背門外板上部平緩處的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所述定位孔包括對稱設置在背門外板上部平緩處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兩廂車背門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孔和定位孔,位於同一條直線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兩廂車背門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孔和定位孔,分別位於不同的兩條直線上。
6.一種基於權利要求I所述的兩廂車背門總成的兩廂車,其特徵在於,包括車身本體、背門總成和擾流板;所述擾流板和背門總成的標準件可拆卸式固定連接後,再與所述車身本體連接成一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兩廂車,其特徵在於,所述背門總成,包括配合安裝的背門外板和背門內板;在所述背門外板的上部平緩處,設有用於可拆卸式固定連接擾流板的安裝結構;與所述背門外板上的安裝結構相對應,在所述背門內板上,設有用於安裝工具和電器線束通過的公用過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兩廂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結構,包括用於安裝擾流板的安裝孔,以及用於對擾流板進行定位的定位孔; 所述安裝孔包括對稱設置在背門外板上部平緩處的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所述定位孔包括對稱設置在背門外板上部平緩處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所述安裝孔和定位孔,位於同一條直線上,或分別位於不同的兩條直線上。
9.根據權利要求6-8中任一項所述的兩廂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擾流板的兩端,具有用於和背門總成螺栓連接的預埋螺母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兩廂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擾流板包括鴨尾形擾流板和賽車尾翼形擾流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兩廂車背門總成及兩廂車,該兩廂車背門總成包括配合安裝的背門外板和背門內板,在所述背門外板的上部平緩處,設有用於可拆卸式固定連接擾流板的安裝結構;與所述背門外板上的安裝結構相對應,在所述背門內板上,設有用於安裝工具和電器線束通過的公用過孔。本實用新型所述兩廂車背門總成及兩廂車,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結構單一、更改不方便與成本高等缺陷,以實現結構多樣化、更改方便與成本低。
文檔編號B62D37/02GK202624394SQ20122031625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雷雨成, 張詩超, 楊成武 申請人:無錫同捷汽車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