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搭建開發環境的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2023-05-04 19:47:36 5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搭建開發環境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開發環境的配置是一件比較耗時的過程,同時在配置開發環境過程中,不同時期開發工具的版本可能會不統一,如果在一個項目組中開發環境的不統一,對後期開發工作會造成很多隱患。
所以對於一個開發者來說,開發環境最好的狀態是項目組其他同事的開發環境一樣,這樣就能夠有效的保證程序調試和測試的狀態一樣,能夠有效的避免其他因素對程序開發造成的影響。
現有技術中一般是通過人工配置開發環境,由於人工配置開發環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對於經驗不是很豐富的開發人員來說,配置開發環境可能會花費數周的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搭建開發環境的方法及裝置,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因人工配置開發環境時,費時較長,導致工作效率降低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搭建開發環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觸發信號,根據所述觸發信號檢測網絡連接狀態;
當所述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從伺服器中下載開發包;
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
將所述開發包中的執行文件配置至相應的環境變量中,所述開發環境搭建完成;其中,
所述自動安裝腳本程序是根據滑鼠點擊事件、滑鼠點擊事件的時間間隔及安裝坐標確定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將所述開發包中的執行文件配置至相應的環境變量中後,還包括:
檢測所述配置是否成功,如確定異常,則推送是否修復的提示信息;
接收用戶發送的確認信息,基於所述確認信息對配置過程進行修復。
上述方案中,當所述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從伺服器中下載開發包,包括:
向所述伺服器發送post請求,以使所述伺服器能基於所述post請求返回下載地址及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一MD5值;
基於所述下載地址下載所述開發包,利用所述第一MD5值校驗所述開發包文件是否完整。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所述第一MD5值校驗所述開發包文件是否完整,包括:
利用哈希算法計算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二MD5值;
當所述第一MD5值與所述第二MD5值相同時,確定所述開發包文件是完整的。
上述方案中,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包括:
接收第一滑鼠點擊事件,根據所述第一滑鼠點擊事件啟動安裝;
根據預設的時間間隔,接收相應的滑鼠點擊事件;
基於所述相應的滑鼠點擊事件點擊相應的安裝坐標進行安裝。
本發明提供一種搭建開發環境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檢測單元,用於接收觸發信號,根據所述觸發信號檢測網絡連接狀態;
下載單元,用於當所述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從伺服器中下載開發包;
安裝單元,用於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
配置單元,用於將所述開發包中的執行文件配置至相應的環境變量中,所述開發環境搭建完成;其中,所述自動安裝腳本程序是根據滑鼠點擊事件、滑鼠點擊事件的時間間隔及安裝坐標確定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檢測單元還用於:
檢測所述配置是否成功,如確定異常,則推送是否修復的提示信息;
接收用戶發送的確認信息,基於所述確認信息對配置過程進行修復。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載單元具體用於:
向所述伺服器發送post請求,以使所述伺服器能基於所述post請求返回下載地址及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一MD5值;
基於所述下載地址下載所述開發包,利用所述第一MD5值校驗所述開發包文件是否完整。
上述方案中,所述裝置還包括:校驗單元,所述校驗單元利用所述第一MD5值校驗所述開發包文件是否完整,包括:
利用哈希算法計算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二MD5值;
當所述第一MD5值與所述第二MD5值相同時,確定所述開發包文件是完整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裝單元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包括:
接收第一滑鼠點擊事件,根據所述第一滑鼠點擊事件啟動安裝;
根據預設的時間間隔,接收相應的滑鼠點擊事件;
基於所述相應的滑鼠點擊事件點擊相應的安裝坐標進行安裝。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搭建開發環境的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觸發信號,根據所述觸發信號檢測網絡連接狀態;當所述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從伺服器中下載開發包;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將所述開發包中的執行文件配置至相應的環境變量中,所述開發環境搭建完成;其中,所述自動安裝腳本程序是根據滑鼠點擊事件、點擊事件間隔及安裝坐標確定的;如此,用戶在搭建開發環境時,只需發送一個觸發信號,就能自動檢測網絡連接狀態、下載安裝包、進行自動安裝及配置環境變量,自動完成開發環境的搭建,避免出現因開發者不熟悉搭建流程導致費時費力的情況,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搭建開發環境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搭建開發環境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在搭建開發環境時,避免因開發者對搭建流程不熟悉,導致費時費力,進而降低工作效率,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搭建開發環境的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觸發信號,根據所述觸發信號檢測網絡連接狀態;當所述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從伺服器中下載開發包;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將所述開發包中的執行文件配置至相應的環境變量中,所述開發環境搭建完成;其中,所述自動安裝腳本程序是根據滑鼠點擊事件、點擊事件間隔及安裝坐標確定的。
下面通過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搭建開發環境的方法,如圖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接收一觸發信號,根據所述觸發信號檢測網絡連接狀態。
本步驟中,當開發者想搭建開發環境時,只需從鍵盤發送一觸發信號,終端設備接收到該觸發信號時,就會啟動自動搭建流程。其中,本實施例中所指的開發環境為Android開發環境。
這裡,終端設備會根據所述觸發信號檢測網絡連接狀態,只有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才能進行後續流程。
具體地,首先通過調用InternetGetConnectedState函數來檢測本地網絡連接狀態,當檢測完畢後,所述InternetGetConnectedState函數會返回一個標誌位,利用所述標誌位可以判定網絡連接狀態;比如:當所述標誌位大於0時,確定所述網絡連接狀態已正常連接;當所述標誌位小於或等於0時,確定所述網絡連接狀態異常。
並且,當所述網絡連接狀態異常時,利用Windows自帶的MessageBox中的show函數推送一提示消息,提示用戶網絡連接異常,請檢查網絡連接狀態。
當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需要進一步測試外網訪問狀態;具體地,調用PingReply函數,測試當前網絡的PING的狀態。
通常,需要傳入一個網址作為PING的對象對網絡進行PING,比如將www.baidu.com作為PING的對象。
如果PingReply這個函數PING成功了,會返回true的成功狀態,如果PING失敗了會返回false的失敗狀態。
因此可以通過PingReply這個函數的返回值來判定當前網絡是否能夠連接外網。如果PING成功了說明是可以連接外網的,如果PING失敗了說明是不能夠連接外網的。
如果不能連接外網,同樣利用MessageBox中的show函數推送一提示消息,提示用戶外網訪問異常。
S102,當所述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從伺服器中下載開發包。
本步驟中,當網絡連接狀態正常且外網可以正常訪問時,向所述伺服器發送post請求,以使所述伺服器能基於所述post請求返回下載地址及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一MD5值。
這裡,伺服器返回的載地址及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一MD5值是以JSON格式封裝的,當接收到後,需要利用FASTJSON方法對JSON進行解析,獲取到下載地址及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一MD5值。
當獲取到下載地後,基於所述地址下載所述開發包,具體地,是利用Stream流的形式來進行緩存下載的。
當下載完成後,並利用所述第一MD5值校驗所述開發包文件是否完整,具體地,利用哈希ComputeHash算法計算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二MD5值信息,當所述第一MD5值與所述第二MD5值相同時,確定所述開發包文件是完整的;當所述第一MD5值與所述第二MD5值不相同時,確定所述開發包文件是異常的,此時會推送一提示消息,提示用戶重新下載。
S103,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
本步驟中,當開發包下載下來之後,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
所述自動安裝腳本程序是根據記錄人工安裝的步驟來實現的,可以根據滑鼠點擊事件、滑鼠點擊事件的時間間隔及安裝坐標來確定,具體地,當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時,接收第一滑鼠點擊事件,根據所述第一滑鼠點擊事件啟動安裝;這裡,所述第一滑鼠點擊事件可以是點擊安裝所述開發包的滑鼠點擊事件,即安裝所述開發包的第一個滑鼠點擊事件。
並且,各個滑鼠點擊事件之間都設置有固定的時間間隔,因此根據預設的時間間隔接收相應的滑鼠點擊事件,每個滑鼠點擊事件都對應相應的安裝坐標,因此可以基於所述相應的滑鼠點擊事件點擊相應的安裝坐標進行安裝。
這裡,開發包中的軟體主要包括:JDK安裝包、AndroidSDK及AndroidStudio;其中,JDK是Java語言的軟體開發工具包,主要用於行動裝置、嵌入式設備上的java應用程式。JDK是整個java開發的核心,它包含了JAVA的運行環境,JAVA工具和JAVA基礎的類庫。Android Studio是一個Android集成開發工具,基於IntelliJ IDEA.類似Eclipse ADT,Android Studio提供了集成的Android開發工具用於開發和調試。AndroidSDK是被軟體開發工程師用於為特定的軟體包、軟體框架、硬體平臺、作業系統等建立應用軟體的開發工具的集合。
這樣,就可以自動進行安裝,不需要任何的人為參與。
S104,將所述開發包中的執行文件配置至相應的環境變量中,所述開發環境搭建完成。
本步驟中,當安裝過之後,還需將所述開發包中的執行文件配置至相應的環境變量中,具體對JDK安裝包、AndroidSDK安裝包及AndroidStudio安裝包進行配置。
對JDK安裝包進行配置時,具體如下:
對於JDK進行配置時,主要是將JDK的內容添加到當前Windows的環境變量中,Windows提供了一個增加環境變量的方式,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PATH=%PATH%;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101\bin
其中,PATH表示當前的Windows的環境變量值,配置環境變量就是重新給這個PATH進行複製操作。
%PATH%中的兩個百分號表示的是原來的環境變量的值,也就是原來PATH中的具體內容。
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101\bin:表示我們需要增加的環境變量的值,這個值的內容就是我們安裝的JDK包的執行文件目錄;和原來環境變量的值使用冒號進行分開的。
通過上面的方法就能夠有效的將JDK的執行文件路徑加入到環境變量中去了。將JDK的執行目錄加入到環境變量以後就可以在CMD等命令行中直接調用jdk中的工具命令了。
對AndroidSDK安裝包配置時,具體如下:
AndroidSDK對Android開發者提供的一套Android的開發包,這個包中包含了幾乎所有Android的工具集,開發Android一定得要有AndroidSDK工具集才可以正常對程序進行調試和開發。
對於AndroidSDK的配置主要也是將AndroidSDK中的開發工具添加到環境變量中;具體需要添加如下信息到換件變量PATH中:
D:\tools\android-sdk-windows\tools
D:\tools\android-sdk-windows\platform-tools
其中D:\tools\android-sdk-windows\tools這個路徑是sdk的常用調試工具的路徑。
D:\tools\android-sdk-windows\platform-tools這個路徑是包含了SDK平臺相關工具集的路徑。
這裡,將AndroidSDK添加到環境變量PATH的方法和上述配置JDK的方式完全一樣,此處不做贅述。
對AndroidStudio安裝包進行配置時,AndroidStudio工具本身就是打包好的一個工具集,全自動安裝完成後這個工具的環境已經被初始化好了,因此不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配置處理。
當上述配置都完成後,為了確保程序能夠正常的運行,將開發包中的執行文件配置至相應的環境變量中後,所述方法還包括:對環境變量進行測試,以確定所述環境變量是否配置正確。
環境變量如果配置正確的話是可通過CMD命令直接查看版本的,如果配置錯誤的話,CMD會提示找不到這個命令,因此我們可以根據CMD的返回值來判定環境變量是否添加正確。
比如對於JDK環境變量進行測試時,具體如下:
JDK中有一個可執行文件是java,可以直接通過CMD命令調用java-version命令,如果能夠正確輸出java的版本信息,說明JDK環境變量配置是正確的。如果輸出的是無法找到java命令,說明JDK環境變量配置有錯誤。
如果JDK環境變量配置確定出現異常,則推送一是否修復的提示信息;接收確認信息,基於所述確認信息對JDK環境變量的配置過程進行修復。或者,還可以重新執行開發環境的搭建。
對AndroidSDK環境變量配置進行測試時,通過在CMD中輸入adb help如果輸出adb相關的幫助信息說明AndroidSDK配置正確;如果輸出的是無法找到adb命令,說明AndroidSDK環境配置有異常;如果AndroidSDK環境變量配置確定出現異常,則推送一是否修復的提示信息;接收確認信息,基於所述確認信息對AndroidSDK環境變量的配置過程進行修復。或者,還可以重新執行開發環境的搭建。
實施例二
相應於實施例一,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搭建開發環境的裝置,如圖2所示,所述裝置包括:檢測單元21、下載單元22、安裝單元23及配置單元24;其中,
所述檢測單元21用於接收觸發信號,根據所述觸發信號檢測網絡連接狀態;這裡,當開發者想搭建開發環境時,只需從鍵盤發送一個觸發信號,所述檢測單元21接收到該觸發信號時,就會啟動自動搭建流程。其中,本實施例中所指的開發環境為Android開發環境。
這裡,所述檢測單元21會根據所述觸發信號檢測網絡連接狀態,只有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才能進行後續流程。
具體地,所述檢測單元21首先通過調用InternetGetConnectedState函數來檢測本地網絡連接狀態,當檢測完畢後,所述InternetGetConnectedState函數會返回一個標誌位,利用所述標誌位可以判定網絡連接狀態;比如:當所述標誌位大於0時,確定所述網絡連接狀態已正常連接;當所述標誌位小於或等於0時,確定所述網絡連接狀態異常。
並且,當所述網絡連接狀態異常時,利用Windows自帶的MessageBox中的show函數推送一提示消息,提示用戶網絡連接異常,請檢查網絡連接狀態。
當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需要進一步測試外網訪問狀態;具體地,調用PingReply函數,測試當前網絡的PING的狀態。
通常,需要傳入一個網址作為PING的對象對網絡進行PING,比如將www.baidu.com作為PING的對象。
如果PingReply這個函數PING成功了,會返回true的成功狀態,如果PING失敗了會返回false的失敗狀態。
因此所述檢測單元21可以通過PingReply這個函數的返回值來判定當前網絡是否能夠連接外網。如果PING成功了說明是可以連接外網的,如果PING失敗了說明是不能夠連接外網的。
如果不能連接外網,同樣利用MessageBox中的show函數推送一提示消息,提示用戶外網訪問異常。
當所述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所述下載單元22用於從伺服器中下載開發包;具體地,當所述網絡連接狀態正常且外網可以正常訪問時,向所述伺服器發送post請求,以使所述伺服器能基於所述post請求返回下載地址及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一MD5值。
這裡,伺服器返回的載地址及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一MD5值是以JSON格式封裝的,當接收到後,需要利用FASTJSON方法對JSON進行解析,獲取到下載地址及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一MD5值。
當獲取到下載地後,基於所述地址下載所述開發包,具體地,是利用Stream流的形式來進行緩存下載的。
這裡,所述裝置還包括:校驗單元25,當下載完成後,所述校驗單元25用於利用所述第一MD5值校驗所述開發包文件是否完整,具體地,所述校驗單元25利用哈希ComputeHash算法計算所述開發包文件的第二MD5值信息,當所述第一MD5值與所述第二MD5值相同時,確定所述開發包文件是完整的;當所述第一MD5值與所述第二MD5值不相同時,確定所述開發包文件是異常的,此時會推送一提示消息,提示用戶重新下載。
當所述開發包下載下之後,所述安裝單元23用於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所述自動安裝腳本程序是根據記錄人工安裝的步驟來實現的,可以根據滑鼠點擊事件、滑鼠點擊事件的時間間隔及安裝坐標來確定,具體地,當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時,所述安裝單元23接收第一滑鼠點擊事件,根據所述第一滑鼠點擊事件啟動安裝;這裡,所述第一滑鼠點擊事件可以是點擊安裝所述開發包的滑鼠點擊事件,即安裝所述開發包的第一個滑鼠點擊事件。
並且,各個滑鼠點擊事件之間都設置有固定的時間間隔,因此根據預設的時間間隔接收相應的滑鼠點擊事件,每個滑鼠點擊事件都對應相應的安裝坐標,因此可以基於所述相應的滑鼠點擊事件點擊相應的安裝坐標進行安裝。
這裡,開發包中的軟體主要包括:JDK安裝包、AndroidSDK及AndroidStudio;其中,JDK是Java語言的軟體開發工具包,主要用於行動裝置、嵌入式設備上的java應用程式。JDK是整個java開發的核心,它包含了JAVA的運行環境,JAVA工具和JAVA基礎的類庫。Android Studio是一個Android集成開發工具,基於IntelliJ IDEA.類似Eclipse ADT,Android Studio提供了集成的Android開發工具用於開發和調試。AndroidSDK是被軟體開發工程師用於為特定的軟體包、軟體框架、硬體平臺、作業系統等建立應用軟體的開發工具的集合。
這樣,就可以自動進行安裝,不需要任何的人為參與。
當安裝過後,所述配置單元24用於將所述開發包中的執行文件配置至相應的環境變量中,所述開發環境搭建完成。
所述配置單元24具體用於對JDK安裝包、AndroidSDK安裝包及AndroidStudio安裝包進行配置。
所述配置單元24對JDK安裝包進行配置時,具體如下:
對於JDK進行配置時,主要是將JDK的內容添加到當前Windows的環境變量中,Windows提供了一個增加環境變量的方式,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PATH=%PATH%;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101\bin
其中,PATH表示當前的Windows的環境變量值,配置環境變量就是重新給這個PATH進行複製操作。
%PATH%中的兩個百分號表示的是原來的環境變量的值,也就是原來PATH中的具體內容。
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101\bin:表示我們需要增加的環境變量的值,這個值的內容就是我們安裝的JDK包的執行文件目錄;和原來環境變量的值使用冒號進行分開的。
通過上面的方法就能夠有效的將JDK的執行文件路徑加入到環境變量中去了。將JDK的執行目錄加入到環境變量以後就可以在CMD等命令行中直接調用jdk中的工具命令了。
所述配置單元24對AndroidSDK安裝包配置時,具體如下:
AndroidSDK對Android開發者提供的一套Android的開發包,這個包中包含了幾乎所有Android的工具集,開發Android一定得要有AndroidSDK工具集才可以正常對程序進行調試和開發。
對於AndroidSDK的配置主要也是將AndroidSDK中的開發工具添加到環境變量中;具體需要添加如下信息到換件變量PATH中:
D:\tools\android-sdk-windows\tools
D:\tools\android-sdk-windows\platform-tools
其中D:\tools\android-sdk-windows\tools這個路徑是sdk的常用調試工具的路徑。
D:\tools\android-sdk-windows\platform-tools這個路徑是包含了SDK平臺相關工具集的路徑。
這裡,將AndroidSDK添加到環境變量PATH的方法和上述配置JDK的方式完全一樣,此處不做贅述。
對AndroidStudio安裝包進行配置時,AndroidStudio工具本身就是打包好的一個工具集,全自動安裝完成後這個工具的環境已經被初始化好了,因此不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配置處理。
當上述配置都完成後,為了確保程序能夠正常的運行,將開發包中的執行文件配置至相應的環境變量中後,所述方法還包括:對環境變量進行測試,以確定所述環境變量是否配置正確。
環境變量如果配置正確的話是可通過CMD命令直接查看版本的,如果配置錯誤的話,CMD會提示找不到這個命令,因此我們可以根據CMD的返回值來判定環境變量是否添加正確。
比如對於JDK環境變量進行測試時,具體如下:
JDK中有一個可執行文件是java,可以直接通過CMD命令調用java-version命令,如果能夠正確輸出java的版本信息,說明JDK環境變量配置是正確的。如果輸出的是無法找到java命令,說明JDK環境變量配置有錯誤。
如果JDK環境變量配置確定出現異常,則推送一是否修復的提示信息;接收確認信息,基於所述確認信息對JDK環境變量的配置過程進行修復。或者,還可以重新執行開發環境的搭建。
對AndroidSDK環境變量配置進行測試時,通過在CMD中輸入adb help如果輸出adb相關的幫助信息說明AndroidSDK配置正確;如果輸出的是無法找到adb命令,說明AndroidSDK環境配置有異常;如果AndroidSDK環境變量配置確定出現異常,則推送一是否修復的提示信息;接收確認信息,基於所述確認信息對AndroidSDK環境變量的配置過程進行修復。或者,還可以重新執行開發環境的搭建。
通過本發明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優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搭建開發環境的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觸發信號,根據所述觸發信號檢測網絡連接狀態;當所述網絡連接狀態正常時,從伺服器中下載開發包;利用自動安裝腳本程序安裝所述開發包;將所述開發包中的執行文件配置至相應的環境變量中,所述開發環境搭建完成;;其中,所述自動安裝腳本程序是根據滑鼠點擊事件、滑鼠點擊事件的時間間隔及安裝坐標確定的;如此,用戶在搭建開發環境時,只需發送一個觸發信號,就能自動檢測網絡連接狀態、下載安裝包、進行自動安裝及配置環境變量,自動完成開發環境的搭建,避免出現因開發者不熟悉搭建流程導致費時費力的情況,節省配置環境的人力成本,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並且,由於下載的開發包版本相同,能夠有效的保證後續程序調試和測試的狀態一樣的,為後期軟體開發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