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0:43:01 2
專利名稱: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性係數脊椎復位 ,特別是指一種包含有一外套件及 套合於該外套件內的一內襯件,該外套件、內襯件的彈性係數不同。使用時由接近 該脊椎組織彈性係數的外套ff^觸該脊椎組織,該內襯件提供支撐及翻轉力量的雙 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脊椎椎間撐,正醫材,如美國專利案號US6,176,882B1的脊椎矯正固 定裝置,其為一用於調整椎間距離的裝置,由其裝置上、下面的多數支尖凸,將待 矯正固定的脊椎骨節上、下二端撐開一定距離,使該脊椎獲得支撐及復位。或另一 種中國臺灣新型第O九八九四八號「一種椎間固定裝置」專利案等,均為應用於 脊椎椎間矯治支撐固定復位的裝置。現有的椎間櫸開復位裝置,有為堅硬金屬合金所製成的,固然具有植入椎間後, 可直接施力 1椎間撐開復位裝置來改變支撐方向,並使其卡固於所述椎間。但上 述堅硬金屬合金所製成的椎間撐開固定復位裝置,並無考慮到該裝置的材質被裝設 於脊椎骨節之間時,人體正常脊椎組織所能承受的應力,及原有的彈性係數。另- 種則為較軟的生物兼容塑料材質所製成的,但卻有無法扭轉的問題。發明內容本發明提出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包括以兩種不同彈性係數的材質分別加工並 相套結合戶賴誠的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使其一方面內襯有堅硬金屬合金,可提供人體脊椎椎間支撐力,及承受植入工具的扭轉力;另一方面又外套有接近人休 脊椎骨節彈性係數的外套件,以減低堅硬金屬合金材質與脊椎骨節摩擦受損機率。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含一外套件及」內襯件,該外套件彈性係數涵括及^a人^w椎骨節的原有彈性係數,及該內襯件為較堅硬高彈性係數材質的 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於,一種該外套件為彈性係數接近脊椎骨節的12 Gpa 的2至22 Gpa的材質製成,如聚醚醚酮材質;該內襯件為一彈性係數介於100至 250 Gpa的材質製成,如鈦合金等的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該內襯件及外套件以卡勾及穿孑L相卡合,該外 套件凸設有尖肋可卡緊於脊tt織上,及該內襯件可配合一植入工具,進行植入椎 間及扭轉該裝置支撐方向的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故本發明的一種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用於植入一脊椎組織中,其包含-一外套件,具有多數個圍壁相連接圍成一開口容置空間;及--內襯件,由該開口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中,及其一端適於連接一植入工具;其特徵在於該內襯件具有一彈性係數介於100至250GPa,該外套件具有一 彈性係數介於2至22 GPa。該內襯件容置於該外套件中,且以該植入工具植入該 脊椎組織、後,由,該脊椎組織原有彈性係數12Gpa的該外套件接觸該脊椎組織。上述的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其中該外套件例如為聚醚醚酮 (Polyetherethak敏one,簡稱PEEK)材質,該內襯件例如為鈦合金材質。上述的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其中激卜套件圍壁上穿設有多數個穿 L,該 內襯件則凸設有多數個卡勾,當該內襯件被容置於該外套件的容置空間時,該多數 個卡勾卡合於該多數個穿孔。上述的,性系lifW椎復位裝置,其中該外套件上凸設有多數條尖肋,所述尖 肋用於卡合於該脊椎組織的脊椎骨節。上述的雙^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其中該植入工具具有一螺牙端及一握持端, 該內襯件具有一嫘孔,該嫘牙端可活動的螺合該螺孔,及該握持端可被施力使該外 套件與該內襯件的組合轉動方向。本發明中戶萬定義的相對位置,如前、後、側面等,是指手持該雙彈性係數脊椎 復位裝置整^^組合,參考使用者目視方向為前,反之為後,而相對於該前、後二方 向的周邊,則為側面。
圖1為本發明一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的較佳具體例示意圖。 圖2為該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植入於脊椎骨節中的應用示意圖。圖3a及圖3b為該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進一步於該椎間扭轉及恢復原有高 度的應用示意圖。 附圖標記IO.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20.外套件21.圍壁22.開口23.容置空間24.尖端25.穿孔26.尖肋30.內襯件31.卡勾32.嫘孔40.植入工具41.蠊牙端42.握持端61.脊椎骨節62.脊椎骨節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茲以較佳具體例配合圖式說明實施方式如下 圖1中,本發明一種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10,其包含有一外套件20及一 內襯件30。該外套件20為一具有多數個圍壁21相連接,圍成一開口 22的容置空間23 , 及該外套件20前端為一尖形設計24,以便植入-一上脊椎骨節61 、下脊椎骨節62 的脊椎骨節中間(如圖2所示)。該內襯件30為一1^S該外套件20容置空間23 形狀的設置,其由該開口22容置於該外套件20的容置空間23中。激卜套件20圍壁21上穿設有多數個穿孔25,及該內襯件30則凸設有多數個 卡勾31,所述卡勾31可於該外套件20及內襯件30兩相套合時,卡合於所述穿孔 25中。又激卜套件20圍壁21外表面上,凸設有多數條尖肋26,所述尖肋26可卡合 於該脊椎組織的脊椎骨節61、脊椎骨節62上(如圖3所示)。圖2中,該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10的外套件20及內襯件30相套合後, 及可於該內襯4牛30的後端,可活動連接一植入工具40,以便施力及控制該雙彈性 係數脊椎復位裝置10於該脊椎骨節61 、脊椎骨節62間的位置。該植入工具40具有一蟝牙端41及一握持端42,該內襯件具有螺孔32 (參 見圖O,該螺牙端41可活動螺合該螺孔32,及該握持端42可握持施力,使該外 套件20與該內襯件30的組合可前進後退及左右轉動方向。且由於該內襯件30為一彈性係數介於100至250Gpa的材料製成,如鈦合金, 該外套件20為一彈性係數介於2至22Gpa的材料製成,如PEEK。該內襯件30套 合該外套件20後,以該植入工具40植入該脊椎組織61 、 62中,及由接近該脊椎 組織原有彈性係數12Gpa的該外套件20接觸該脊椎組織。由於該外套件20的彈 性係數,接近該脊離織的脊椎骨節61、脊椎骨節62原有硬度及彈性係數,故在 植入後,脊椎組織的脊椎骨節61、脊椎骨節62不致因硬度懸殊過大,而快速磨損o圖3a及圖3b中,又皿脊椎組織的脊椎骨節61、脊椎骨節62間的原有椎間 盤萎縮,才植入該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10以便恢復該原有椎間盤高度。但因該外套件20的TO及彈性係數,是為配合該原有脊椎組織的脊椎骨節61 、 脊椎骨節62所設計,故若植入時該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10整體全為該外套件 20單一材質,在植入後若需移動位置,或翻轉角度、方向,較會因該外套件20硬 度不足,而有轉動後破裂的疑慮。而若植入時該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10整體全為該內襯件30單一材質,又 會有前述的磨損速率過快的問題。因此,該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10,外層與該脊椎組織的脊椎骨節61、脊 椎骨節62接觸的材質,為接近其原有硬度及係數的該外套件20,以便提供更適合 該脊椎組織的脊椎骨節61、脊椎骨節62生長癒合,且不磨損。而當該雙彈性係數 脊椎復位裝置10在植入後,以轉動角度儘量以其尖肋26卡合該上脊椎骨節61、 下脊椎骨節62脊IM織時,則又有高硬度的該內襯件30,承受該植入工具40的 扭轉力,避免激卜套f^20破損,及恢復該脊椎組織的脊椎骨節61、脊椎骨節62 椎間盤的原有高度。
權利要求
1. 一種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用於植入一脊椎組織中,其包含一外套件,具有多數個圍壁相連接圍成一開口容置空間;及一內襯件,由該開口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中,及其一端適於連接一植入工具;其特徵在於該內襯件具有一彈性係數介於100至250GPa,該外套件具有一彈性係數介於2至22GPa。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其中該外套件為聚醚醚酮 材質製成。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其中該內襯件為鈦合 金材質製成。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其中該外套件圍壁上 穿設有多數個穿孔,該內襯件則凸設有多數個卡勾,當該內襯件被容置於該外套件 的容置空間時,該多數個卡勾卡合於該多數個穿孔。
5.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其中該外套件上凸設 有多數條尖肋,所述尖肋用於卡合於該脊椎組織的脊椎骨節。
6.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進一步包含該植入工 具,該^A工具具有一螺牙端及一握持端,其中該內襯件具有一螺孔,該螺牙端可 活動的據合該螺孔,及該握持端可被施力使該外套件與該內襯件的組合轉動方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該雙彈性係數脊椎復位裝置用於植入一脊椎組織中,其包含一外套件,具有一開口容置空間;及一內襯件,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中,其一端適於與一植入工具連接。該內襯件的彈性係數介於100至250GPa,該外套件的彈性係數介於2至22GPa。該內襯件被容置於該外套件後,以該植入工具將此復位裝置植入於脊椎組織中,且該外套件接觸該脊椎組織。
文檔編號A61F2/44GK101224143SQ20071006283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18日
發明者張海塗, 楊崇光, 林榮泉, 謝欽吾, 重 鄭 申請人:楊崇光;鄭 重;謝欽吾;張海塗;林榮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