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5:11:11
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包括:微量噴油裝置、噴水溶液裝置和噴嘴裝置,微量潤滑裝置中裝有微量潤滑油和噴水溶液裝置中裝有水溶液;所述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中通有壓縮空氣,壓縮氣體分為兩路,一路由到達噴水溶液裝置;另一路壓縮氣體分兩支路,一支路通過噴油裝置,另一支路經管道與噴嘴裝置相通;微量噴油裝置和噴水溶液裝置分別通過管道與噴嘴裝置連通。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油氣水的流量,進而解決現有技術中水油混合不均勻,出液效果不佳的問題,並可節省空氣壓縮機用電量70%~90%。與傳統潤滑技術相比,應用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潤滑劑的使用量和排放量95%以上,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效果顯著。
【專利說明】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潤滑系統,特別涉及一種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傳統機加工領域裡金屬加工通常涉及切削、鑽孔和攻絲等容易導致加工件急劇升溫的加工過程,這類加工需要工件之間的摩擦接觸,通常應當進行適時的潤滑處理。
[0003]目前,現有的金屬冷加工潤滑和冷卻多採用冷卻劑、乳化液或切削油等潤滑油,這些種類的潤滑油在金屬加工時被大量噴灑在加工部位,通常是採取不間斷衝淋的方式進行,這樣在其他不需要冷卻和潤滑的部位也進行了同樣的冷卻和潤滑,造成冷卻介質用量大,引起浪費,而且汙染環境。
[0004]為了解決以上問題,近年來對微量潤滑技術的研究有很大的進展,但是,微量潤滑技術採用了用壓縮空氣作為冷卻介質和清理加工碎屑,用量很大,當一個車間裝備多套微量潤滑裝置時往往空氣壓縮機所提供的壓縮空氣不足,用電量增大等問題。此外,當水、油兩相混合輸入時,會產生水油分離混合不均勻等問題,從而導致出液效果不佳,當用於微量潤滑裝置時,無法達到良好的潤滑冷卻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以解決傳統技術中潤滑劑用量大,環境汙染嚴重,壓縮空氣用量大從而導致用電量增大,現有技術中水油混合不均勻,出液效果不佳的問題。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包括:微量噴油裝置、噴水溶液裝置和噴嘴裝置,微量潤滑裝置中裝有微量潤滑油和噴水溶液裝置中裝有水溶液;其中,所述微量噴油裝置包括:油杯、精密氣動泵和氣動頻率發生器,所述精密氣動泵上設置油杯,所述氣動頻率發生器控制所述精密氣動泵的出油頻率;所述的噴水溶液裝置包括:水溶液容器和與所述水溶液容器連通的流體控制閥;所述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中通有壓縮空氣,所述壓縮氣體分為兩路,一路到達噴水溶液裝置;另一路壓縮氣體分兩支路,一支路通過所述微量噴油裝置,另一支路經管道與所述噴嘴裝置相通;所述微量噴油裝置和所述噴水溶液裝置分別通過管道與所述噴嘴裝置連通。
[0007]作為優選,所述微量噴油裝置還包括:第一調壓過濾器,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設置於氣動頻率發生器前端,壓縮空氣進入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分兩支路:一支路通過所述微量噴油裝置控制所述氣動頻率發生器工作,另一支路經管道與所述噴嘴裝置相通;
[0008]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與所述噴嘴裝置之間設置有氣體流量閥。
[0009]作為優選,所述微量噴油裝置還包括: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設置於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和所述氣動頻率發生器之間。
[0010]作為優選,所述壓縮氣體的管道入口端設置有第二電磁閥。
[0011]作為優選,所述噴水溶液裝置還包括:第二調壓過濾器和液體流量閥;所述水溶液容器的入口端經管道與所述第二調壓過濾器連通,所述水溶液容器的出口端經所述流體控制閥和所述液體流量閥與所述噴嘴裝置連通。
[0012]作為優選,所述水溶液容器上設置有壓力顯示器。
[0013]作為優選,所述水溶液容器上設置有卸壓閥。
[0014]作為優選,所述水溶液容器上部設有加水溶液口,外壁設置液位顯示管。
[0015]作為優選,所述的精密氣動泵上設置有潤滑油調節裝置。
[0016]作為優選,溫度為40°C時,所述微量潤滑油的運動粘度不大於160mm2/s ;
[0017]所述100份水溶液中溶解有O?3份硼酸鹽,O?3份磷酸鹽。
[0018]作為優選,所述噴嘴裝置包括:噴嘴本體、嵌套環、混合室和氣液輸入機構;其中,所述噴嘴本體的頭部為圓錐體,所述圓錐體中設有流體通道;噴嘴本體的中部為圓柱體,該圓柱體與上述圓錐體應當被加工為順滑的無接縫表面。
[0019]所述圓柱體與圓錐體之間的傾斜角度為15° -30°。
[0020]所述噴嘴本體的中部和底部的內部設有一頂部為錐體的內腔室,所述內腔室與所述流體通道連通;所述噴嘴本體的中部側壁上至少設置有兩個氣孔;為保證氣體的均勻流出以及考慮到嵌套環的受力均勻,往往採用在前後左右四個面上分別設置對稱的氣孔。
[0021]所述嵌套環與所述噴嘴本體的中部相匹配形成間隙結構,其間隙為0.02mm?
0.2mm,所述嵌套環的底部與所述噴嘴本體的底部密封契合;所述混合室設於內腔室中,對應於噴嘴本體中部的位置;所述氣液輸入機構包括氣體輸入管和至少兩條液體輸入管,所述液體輸入管貫穿所述內腔室後與所述流體通道連通,所述氣體輸入管與所述噴嘴本體的底部螺紋連接。
[0022]作為優選,所述圓錐體刨面的夾角為銳角,其刨面的夾角為銳角,該銳角的角度優選為 30。-60。。
[0023]所述嵌套環的一端為呈銳角的倒角,該倒角的角度優選與噴嘴本體頭部圓錐體的
角度一致。
[0024]該倒角優選為嵌套環整體長度的一半左右。其作用在於能進一步的引導間隙中噴射出氣流的方向,使其沿噴嘴本體頭部的圓錐體表面方向進行。
[0025]所述內腔室頂部刨面的夾角為鈍角。
[0026]所述混合室的頂部對應於內腔室的頂部,外徑小於混合室的中部;將混合室安裝於內腔室後,為保證其契合性和緊密性,一般在混合室頂部的位置設置一個由橡膠或金屬製造的墊圈,該墊圈的大小形狀與混合室的頂部相對應。
[0027]所述混合室的中部與其對應的內腔室形成緊密結構;但是,安裝完畢後,混合室的中部應當避開噴嘴本體上的噴孔,從而不影響氣體的流入和流出。
[0028]為保證氣體流入後,有足夠的流動空間,所述混合室的底部外徑小於混合室的中部;其中,所述混合室的頂部與流體通道相對應的位置設有一個噴頭孔;所述混合室的底部設有至少兩個流體輸入孔。噴頭的大小形狀與流體通道相匹配,一端緊密的固定於流體通道中,另一端伸入混合室內部,其伸入混合室內部的長度,優選大於混合室總長度的一半。
[0029]所述混合室與內腔室貼合的位置還設有一個墊圈。
[0030]所述噴頭孔上還設有一個噴頭,所述噴頭與流體通道相匹配,緊密的固定於流體通道中。
[0031]所述噴嘴本體底部的內徑大於噴嘴本體中部的內徑,在其交界位置處設有一限位面;所述氣體輸入管固定於限位面上。
[0032]所述嵌套環的長度不大於噴嘴本體的中部,能完全遮蓋氣孔。該嵌套環優選與噴嘴本體的中部等高。當嵌套環與噴嘴本體安裝完畢,完全契合後,嵌套環的底端緊密的契合於上述置物平臺上,形成一個下端密封的環境。由於嵌套環的上端為開口狀,當嵌套環與噴嘴本體安裝完畢後,因而形成了一個下端密封,上端呈環狀縫隙的間隙結構,由於該間隙結構的存在,當噴嘴本體內部充滿壓縮氣體時,壓縮氣體通過噴嘴本體表面的氣孔流入嵌套環與噴嘴本體的縫隙中,在環形流道內加速,以達到接近音速的速度高速從環形噴嘴處吹出,束狀的高速氣流會在噴嘴側面形成強真空區,從而實現拉動周圍的大量空氣一起工作的節氣原理。氣體經過了一個壓縮放大的過程,因此,能將壓縮空氣流放大至少10倍,平均減少70%?90%的壓縮空氣消耗量。
[0033]另外,噴嘴本體的內部還設有一頂部為錐體的內腔室;該頂部錐體剖面的夾角為100° -120°的鈍角。內腔室頂部為斜面,當氣體流速過快,氣體量過於飽和的狀態下,頂部的斜面能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內腔室的頂部還有一條與噴射孔相通的流體通道。另外,混合室設於內腔室中,對應於噴嘴本體中部的位置。
[0034]在實踐中的表現為大管套小管,液體輸入管從氣體輸入管的內部穿過氣體輸入管後,通過流體輸入孔進入混合室中。
[0035]當液體輸入管安裝完畢後,為使其液體混合完全,優選將液體輸入管通至混合室的頂部。在實踐中,通過兩種液體的不斷噴出,不斷的在內腔室中混合後流至內腔室的底部,當內部壓力大於外部空氣壓力時,上述混合後的液體經由噴頭,通過流體通道從噴嘴本體上的噴射孔中噴出,實際上噴出的液體為油包水液滴。
[003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將油、氣、水三條管路設置成一整系統,並通過壓縮氣體同時控制油氣水的流量,從而精確調節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中噴射出的油氣水比例,進而解決現有技術中水油混合不均勻,出液效果不佳的問題。與傳統潤滑技術相比,應用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潤滑劑的使用量和排放量95%以上,同時本系統能將壓縮空氣流放大至少10倍,平均減少70%?90%的壓縮空氣消耗量,節電效果明顯,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效果顯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7]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的連接示意圖;
[0038]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的原理圖;
[0039]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的立體圖;
[0040]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的主視圖;
[0041]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的左視圖;
[0042]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的俯視圖;
[0043]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中噴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44]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中噴嘴裝置的工作狀態示意圖。[0045]圖中所示:
[0046]1-箱體;
[0047]2-微量噴油裝置、21-油杯、22-精密氣動泵、23-氣動頻率發生器、24-第一調壓過濾器、25-第一電磁閥;
[0048]3-噴水溶液裝置、31-第二調壓過濾器、32-水溶液容器、33-流體控制閥、34-液體流量閥、35-卸壓閥、36-壓力顯示器、37-加水溶液口、38-液位顯示管;
[0049]4-噴嘴裝置、410-噴嘴本體、411-圓錐體、412-圓柱體、413-六角稜柱體、414-氣孔、415-置物平臺、416-流體通道、417-內腔室、420-嵌套環、430-氣液輸入機構、431-氣體輸入管、432-第一液體輸入管、433-第二液體輸入管、434-噴頭、440-混合室、450-墊圈;
[0050]5_第二電磁閥、6_氣體流量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51]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需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附圖均採用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
[0052]如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包括:微量噴油裝置2、噴水溶液裝置3和噴嘴裝置4,微量潤滑裝置2中裝有微量潤滑油,噴水溶液裝置3中裝有水溶液;其中,所述微量噴油裝置2包括:油杯21、精密氣動泵22和氣動頻率發生器23,所述精密氣動泵22上設置油杯21,所述氣動頻率發生器23控制所述精密氣動泵22的出油頻率;
[0053]所述的噴水溶液裝置3包括:水溶液容器32和與所述水溶液容器32連通的流體控制閥33 ;
[0054]所述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中通有壓縮空氣,所述壓縮氣體分為兩路,一路到達噴水溶液裝置3 ;另一路壓縮氣體分兩支路,一支路通過所述微量噴油裝置2,另一支路經管道與所述噴嘴裝置4相通;所述微量噴油裝置2和所述噴水溶液裝置3分別通過管道與所述噴嘴裝置4連通。
[0055]作為優選,所述微量噴油裝置2還設置有第一調壓過濾器24,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24設置於氣動頻率發生器23前端,壓縮空氣進入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24分兩支路:一支路通過所述微量噴油裝置2控制所述氣動頻率發生器23工作,另一支路經管道與所述噴嘴裝置4相通;
[0056]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24與所述噴嘴裝置4之間設置有氣體流量閥6。
[0057]作為優選,所述微量噴油裝置2還設置:第一電磁閥25,所述第一電磁閥25設置於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24和所述氣動頻率發生器23之間。
[0058]作為優選,所述壓縮氣體的管道入口端設置有第二電磁閥5,用於控制所述壓縮氣體的通斷。
[0059]作為優選,所述噴水溶液裝置3包括:第二調壓過濾器31和液體流量閥34 ;所述水溶液容器32的入口端經管道與所述第二調壓過濾器31連通,所述水溶液容器32的出口端經所述流體控制閥33和所述液體流量器34與所述噴嘴裝置4連通。[0060]作為優選,所述水溶液容器32上設置有壓力顯示器36,用於顯示水溶液容器32中的壓縮氣體壓力。
[0061]作為優選,所述水溶液容器32上設置有用於安全保護的卸壓閥35。
[0062]作為優選,所述水溶液容器32上部設有加水溶液口 37,外壁設置液位顯示管38,所述的液位顯示管38與水溶液容器32中的水溶液相通,用於顯示水溶液容器32中的水溶液剩餘量。
[0063]作為優選,所述精密氣動泵22上設置有潤滑油調節裝置,精確控制所述精密氣動泵22的出油量。
[0064]作為優選,水溶液容器32中每100份的水溶液中溶解有O?3份硼酸鹽,O?3份磷酸鹽,油杯21中的微量潤滑油,溫度為40°C時,運動粘度不大於160mm2/s ;油杯21中使用的微量潤滑油為基礎油和/或潤滑油添加劑。其中,基礎油為植物油、合成酯、礦物油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潤滑油添加劑為抗壓抗磨劑、防鏽劑、分散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0065]進一步,為了使所述的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安裝更加緊湊,還設置了箱體I。其中,第二電磁閥5,水溶液容器32、液體控制閥33、液體控制閥34、液體顯示管38,精密氣動泵22、氣動頻率發生器23、第一電磁閥25設置在該箱體I內;油杯21,卸壓閥35、壓力顯示器36、加水溶液口 37設置於箱體I頂部,調壓過濾器24、調壓過濾器31,壓縮空氣入口和油、水、氣連接噴嘴裝置4的出口設置於箱體I 一側。
[0066]請參照圖7?8,所述噴嘴裝置4包括:噴嘴本體410、嵌套環420、混合室440和氣液輸入機構430 ;其中,所述噴嘴本體410的頭部為圓錐體411,所述圓錐體411中設有流體通道416 ;噴嘴本體410的中部為圓柱體412,該圓柱體412與上述圓錐體411之間為順滑的無接縫表面。該圓柱體412與圓錐體411之間的傾斜角度為15°?30°。
[0067]所述噴嘴本體410的中部和底部的內部設有一頂部為錐體的內腔室417,所述內腔室417與所述流體通道416連通;所述噴嘴本體410的中部側壁(即圓柱體412側壁)上至少設置有兩個氣孔414 ;所述嵌套環420與所述噴嘴本體410的中部相匹配形成間隙結構,氣孔414將該間隙結構與所述內腔室417連通。該間隙結構的間隙為0.02mm?0.2mm,所述嵌套環420的底部與所述噴嘴本體410的底部密封契合。
[0068]具體地,嵌套環420的上端為開口狀,且所述嵌套環420的底部與所述噴嘴本體410的底部密封契合。因此,當嵌套環420與噴嘴本體410安裝完畢後,因而形成了一個下端密封,上端呈環狀縫隙的間隙結構,由於該間隙結構的存在,當噴嘴本體410內部充滿壓縮氣體時,壓縮氣體通過噴嘴本體410表面的氣孔414流入嵌套環420與噴嘴本體410的縫隙中,壓縮空氣在環形流道內加速,以達到接近音速的速度高速從環形噴嘴處吹出,束狀的高速氣流會在噴嘴側面形成強真空區,從而實現拉動周圍的大量空氣一起工作的節氣原理。由於氣體經過了一個壓縮放大的過程,因此,能將壓縮空氣流量放大至少10倍,平均減少70%-90%的壓縮空氣消耗量,從而實現輸出能力增強10倍以上的效果。
[0069]作為優選,為保證壓縮氣體的均勻流出以及考慮到嵌套環420的受力均勻,往往採用在前後左右四個面上分別設置對稱的氣孔414。通常,該嵌套環420的長度不大於噴嘴本體410的中部,能完全遮蓋氣孔414即可。
[0070]進一步的,噴嘴本體410的底部為六角稜柱體413,該六角稜柱體413的外徑大於噴嘴本體410中部的外徑,因此,在外觀上,噴嘴本體410的底部(六角稜柱體413的頂部)和中部的交界處形成一個置物平臺415。所述嵌套環420的頂部置於該置物平臺415上,並與該置物平臺415密封連接。換句話說,當嵌套環420與噴嘴本體410安裝完畢,完全契合後,嵌套環420的底端緊密的契合於上述置物平臺415上,形成一個下端密封的環境。
[0071]所述混合室440設於內腔室417中,對應於噴嘴本體410中部的位置;所述氣液輸入機構430包括氣體輸入管431和至少兩條液體輸入管。本實施例優選米用第一液體輸入管432和第二液體輸入管433兩條液體輸入管。所述第一、第二液體輸入管432、433貫穿所述內腔室417後與所述流體通道416連通,所述氣體輸入管431與所述噴嘴本體410的底部螺紋連接。
[0072]作為優選,所述圓錐體411刨面的夾角為銳角,該銳角的角度優選為30° -60°。
[0073]所述嵌套環420的一端為呈銳角的倒角,該倒角的角度優選與噴嘴本體410頭部圓錐體411的角度一致。該倒角優選為嵌套環420整體長度的一半左右。其作用在於能進一步的引導間隙中噴射出氣流的方向,使其沿噴嘴本體410頭部的圓錐體411表面方向進行。
[0074]所述內腔室417頂部刨面的夾角為鈍角。
[0075]作為優選,所述混合室440的頂部對應於內腔室417的頂部,外徑小於混合室440的中部;將混合室440安裝於內腔室417後,為保證其契合性和緊密性,一般在混合室440頂部的位置設置一個由橡膠或金屬製造的墊圈450,該墊圈450的大小形狀與混合室440的頂部相對應。
[0076]所述混合室440的中部與其對應的內腔室417形成緊密結構;但是,安裝完畢後,混合室440的中部應當避開噴嘴本體410上的噴孔,從而不影響氣體的流入和流出。
[0077]為保證氣體流入後,有足夠的流動空間,所述混合室440的底部外徑小於混合室440的中部;其中,所述混合室440的頂部與流體通道416相對應的位置設有一個噴頭孔;所述混合室440的底部設有至少兩個流體輸入孔。噴頭的大小形狀與流體通道416相匹配,一端緊密的固定於流體通道416中,另一端伸入混合室440內部,其伸入混合室440內部的長度,優選大於混合室440總長度的一半。
[0078]所述噴頭孔上還設有一個噴頭434,所述噴頭434與流體通道416相匹配,緊密的固定於流體通道416中。
[0079]所述噴嘴本體410底部的內徑大於噴嘴本體410中部的內徑,在其交界位置處設有一限位面;所述氣體輸入管431固定於限位面上。該限位面用於阻斷氣體輸入管431的前進,並將其限位固定在這個限位面上,確保氣體輸入管431不會出現在使用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或其他原因導致氣管滑入噴嘴本體410中部的情況,從而保證了本系統中氣體的流暢性和持續性。
[0080]所述嵌套環420的長度不大於噴嘴本體410的中部,能完全遮蓋氣孔414。該嵌套環420優選與噴嘴本體410的中部等高。當嵌套環420與噴嘴本體410安裝完畢,完全契合後,嵌套環420的底端緊密的契合於上述置物平臺415上,形成一個下端密封的環境。另夕卜,噴嘴本體410的內腔室417的頂部錐體剖面的夾角為100° -120°的鈍角。內腔室417頂部為斜面,當氣體流速過快,氣體量過於飽和的狀態下,頂部的斜面能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
[0081]在實踐中的表現為大管套小管,第一、第二液體輸入管432、433從氣體輸入管431的內部穿過氣體輸入管431後,通過流體輸入孔進入混合室440中。
[0082]當第一、第二液體輸入管432、433安裝完畢後,為使其液體混合完全,優選將第一、第二液體輸入管432、433通至混合室440的頂部。在實踐中,通過兩種液體的不斷噴出,不斷的在內腔室417中混合後流至內腔室417的頂部,當內部壓力大於外部空氣壓力時,上述混合後的液體經由噴頭434,通過流體通道416從噴嘴本體410的頂部噴出,實際上噴出的液體為油包水液滴。
[0083]請參照圖1?8,下面詳細說明所述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的工作過程:
[0084]壓縮氣體經管道進入第二電磁閥5後分兩路,一路壓縮氣體經過第二調壓過濾器31,進入水溶液容器32,將水溶液容器32中的配製好的水溶液壓出,經過流體控制閥33,再經液體流量閥34的精準調整後,進入噴嘴裝置4 ;
[0085]另一路壓縮氣體經第一調壓過濾器24分為兩支路,一支路壓縮氣體經第一電磁閥25後,進入氣動頻率發生器23,驅動精密氣動泵22將微量潤滑油,從油杯21中泵出,經過精密氣動泵22的精準量化調整後供給噴嘴裝置4 ;
[0086]另一支路壓縮氣體則直接進入氣體流量閥6,精準調整後進入噴嘴裝置4 ;
[0087]上述三條管路提供的油、水、氣在噴嘴裝置4中混合併形成氣包油、油包水的液滴噴出,到加工工件的表面。油、水、氣在噴嘴裝置4中的流動狀態如圖7所示,
[0088]設定第一液體輸入管432為進油管、第二液體輸入管433為進水管,油Lo、水Lw在混合室440中充分混合後通入內腔室417的頂部,在本實施例中,水管的出水量大於油管的出油量,當液體噴射後,由於液管內部壓力和混合室440頂部壓力的雙重作用下,出液後即能實現油包水液滴,混合液Lmix能經由噴頭從噴射孔噴出混合液Lmix。而壓縮氣體G經氣體輸入管431進入到內腔室417中,當壓縮氣體G充滿內腔室417時會通過氣孔414進入到間隙結構中,流出間隙結構後,會沿噴嘴本體410頭部的方向繼續前進。流出後,由於當壓縮氣體G與它流過的噴嘴本體410表面之間存在一定的表面摩擦,會導致壓縮氣體G的流速減慢。由於在本實用新型中圓錐體411的曲率很小,依據流體力學中的伯努利原理,氣流流速的減緩會導致該壓縮氣體G被吸附在物體表面上流動。因此,上述急速流出的壓縮氣體G在流出間隙結構後,會沿噴嘴本體410頭部的方向繼續前進,包裹混合液Lmix,進而形成氣包油、油包水形式的液滴噴射到工件表面。
[0089]由此可見,將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噴嘴安裝於微量潤滑裝置中後,利用壓力氣體對金屬加工部位達到風冷的目的,同時利用本裝置放大後的氣體混合水和潤滑油成油包水液滴後對加工部位進行準確定點潤滑,解決了現有微量潤滑中氣體耗費大的問題,解決了液體混合的問題,同時節約了電源,並具有節約潤滑油和更環保的特點。
[0090]此外,多處倒角或夾角空間的設計能放大本實施例的實用效果,使本實施例涉及的裝置更為優良。
[0091]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括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微量噴油裝置、噴水溶液裝置和噴嘴裝置,微量噴油裝置中裝有微量潤滑油和噴水溶液裝置中裝有水溶液;其中, 所述微量噴油裝置包括:油杯、精密氣動泵和氣動頻率發生器,所述精密氣動泵上設置油杯,所述氣動頻率發生器控制所述精密氣動泵的出油頻率; 所述的噴水溶液裝置包括:水溶液容器和與所述水溶液容器連通的流體控制閥; 所述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中通有壓縮空氣,所述壓縮氣體分為兩路,一路到達噴水溶液裝置; 另一路壓縮氣體分兩支路,一支路通過所述微量噴油裝置,另一支路經管道與所述噴嘴裝置相通; 所述微量噴油裝置和所述噴水溶液裝置分別通過管道與所述噴嘴裝置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微量噴油裝置還包括:第一調壓過濾器,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設置於氣動頻率發生器前端,壓縮空氣進入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分兩支路:一支路通過所述微量噴油裝置控制所述氣動頻率發生器工作,另一支路經管道與所述噴嘴裝置相通; 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與所述噴嘴裝置之間設置有氣體流量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微量噴油裝置還包括: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設置於所述第一調壓過濾器和所述氣動頻率發生器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壓縮氣體的管道入口端設置有第二電磁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噴水溶液裝置還包括:第二調壓過濾器和液體流量閥;所述水溶液容器的入口端經管道與所述第二調壓過濾器連通,所述水溶液容器的出口端經所述流體控制閥和所述液體流量閥與所述噴嘴裝置連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溶液容器上設置有壓力顯示器。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溶液容器上設置有卸壓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溶液容器上部設有加水溶液口,外壁設置液位顯示管。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精密氣動泵上設置有潤滑油調節裝置。
10.如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油水氣三相節能微量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嘴裝置包括:噴嘴本體、嵌套環、混合室和氣液輸入機構;其中, 所述噴嘴本體的頭部為圓錐體,所述圓錐體中設有流體通道; 所述噴嘴本體的中部和底部的內部設有一頂部為錐體的內腔室,所述內腔室與所述流體通道連通; 所述噴嘴本體的中部側壁上至少設置有兩個氣孔; 所述嵌套環與所述噴嘴本體的中部相匹配形成間隙結構,且所述嵌套環的底部與所述噴嘴本體的底部密封契合;所述嵌套環的長度不大於噴嘴本體的中部,能完全遮蓋氣孔;所述間隙結構的間隙寬度為:0.02mm~0.2mm ; 所述混合室設於內腔室中,對應於噴嘴本體中部的位置; 所述氣液輸入機構包括氣體輸入管和至少兩條液體輸入管,所述液體輸入管貫穿所述內腔室後與所述流體通道連通,所述氣體輸入管與所述噴嘴本體的底部螺紋連接; 所述混合室的頂部對應於內腔室的頂部,外徑小於混合室的中部;所述混合室的中部與其對應的內腔室形成緊密結構;所述混合室的底部外徑小於混合室的中部;其中,所述混合室的頂部與流體通道相對應的位置設有一個噴頭孔;所述混合室的底部設有至少兩個流體輸入孔; 所述混合室與內腔室貼合的位置還設有一個墊圈; 所述噴頭孔上還設有一個噴頭,所述噴頭與流體通道相匹配,緊密的固定於流體通道中。
【文檔編號】B23Q11/10GK203726263SQ201420016680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0日
【發明者】李剛, 吳啟東, 張乃慶 申請人:上海金兆節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