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模具的插入設備、製造混凝土單元的方法、安裝牆體和翻新現有模具的方法
2023-04-23 23:07:41 2
專利名稱:用於模具的插入設備、製造混凝土單元的方法、安裝牆體和翻新現有模具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的涉及用一模具製造諸如混凝土塊、磚塊、粘土類材料、鋪路材料、護牆段(SRW)等的結構單元的設備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同用於製造混凝土單元的模具一起使用的插入設備、一種製造一側或多側上施加有構造(或圖案)或印記的混凝土單元的方法、一種將多個混凝土單元安裝成一牆體表面的方法、以及一種翻新已有的用於製造一側施加有構造或印記的混凝土單元的模具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製造諸如混凝土、混凝土塊、鋪路材料、磚塊、SRW等的混凝土單元的領域中需要一模具。在操作中,傳送帶或類似的運輸機構移動位於模具下面的一託盤或盤子,該模具通常具有一開口的頂部、一開口的底部和多個用於形成混凝土單元的內腔。在託盤或盤子移動進入到與模具的下側接合之後,一裝料鬥移到模具的開口頂部上方,將諸如混凝土或水泥之類的材料放入模具的內腔部分中。接下來,一機械頭或塞子擠壓材料,從而進一步壓緊模具中的材料。通常,在將混凝土材料放入或注入該模具中時振動該模具,以使材料更好地沉澱且更均勻。
在將材料在模具的內腔中模製或成形後,託盤或盤子垂直向下從模具的底部移開,而壓緊、固實並凝固的混凝土單元也隨著託盤向下運動。典型地,混凝土單元進一步固化,比如通過自然固化或用其它的催化劑方式。這樣,一個混凝土單元就製成了。
混凝土單元(比如混凝土塊)現在同時用於消費和建築領域。例如,一個消費者會希望在他或她房地產上建造自己的護牆或裝飾牆。因此,就會需要更多功能、更多裝飾性和/或更美觀的混凝土單元。因此,為了製造這種特製的單元,通常必須修改模具從而施加一有構造的表面。有不同的工藝用來完成經裝飾或粗糙化的表面,兩種典型的工藝或者是在將單元通過模具落下時使表面粗糙,或者是使用複雜的機械裝置或勞動強度較高的單模具設備壓出構造(圖案)或印記。
在混凝土單元上施加構造或其它印記的一個缺點在於會限制如何用模具來製造一混凝土單元。如上所討論的,底部或盤子運動用以構成模具的邊界,從而使材料可以放進模具中,當這一材料固實/壓縮/凝固(CCC)時,託盤/盤子沿垂直方向從模具的底部移開。因此,任何置於混凝土單元垂直面上的構造會在CCC混凝土單元通過託盤經由模具下落並滑下時被移去或變形。然而,當只生產具有粗糙表面的混凝土單元時這並不構成不可克服的問題。由於構造並不特定,且只需要粗糙的表面,因此開發出用於在一單元上施加這種粗糙表面的系統和方法。例如,見以下美國專利授予Johnson的6464199,授予Bolles等人的6209848,授予Sievert的6138983,授予LaCroix等人的6113379,授予Sayles的5217630,以及授予Sievert的5879603。還可參見LaCroix等人的專利申請公開US 2001/0007380。然而,這樣的工藝和模具是不完善的,因為在單元的垂直面上只能施加粗糙的或有紋理的表面。因此,這樣的系統和工藝無法產生具體的構造(或稱為圖案)和印記,而該構造和印記在將CCC混凝土單元從模具中卸下時不會被移去或變形。
還開發了其它用於在混凝土單元的垂直表面上設置裝飾表面、構造和印記的工藝。例如,見以下美國專利授予Forlini的5817249,授予Wittke的2532049,授予Dexter的1693693,以及授予McPherson等人的1635093。然而,這些模具和工藝十分複雜。必須特別設計該模具來生成構造或印記,並且通常必須將模具的壁壓向混凝土材料,然後在單元從模具中下落之前取出。此外,這種複雜的模具和機構很昂貴且勞動強度大,因為必須使用多重部件和壁以及其它的機構來施加印記,將構造部分取下,並使混凝土塊可從模具中取出。另外,這樣的模具和工藝不十分適於大量生產混凝土單元。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插入設備、一種製造方法以及一種翻新一模具來製造一種可克服已有技術缺陷的結構單元的方法。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製造一種結構單元的插入設備和方法,在該結構單元的一個或多個垂直表面上具有一構造、印記、突起或凹部。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製造一結構單元的插入設備和方法,該結構單元改變了該單元的常用尺寸。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插入設備,該插入設備與一模具結合使用,以製造使用簡單且在從模具上取下時所施加的構造不會被除去或變形的一結構單元。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製造一結構單元的方法,該結構單元在其一個或多個垂直側上具有壓印或凹陷的構造或印記,該方法更有效且可批量生產這種單元。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翻新已有模具的方法,從而可生產其上具有構造、印記、突起和凹陷的結構單元。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一模具的插入設備,該模具用於製造至少一個結構單元。該插入設備包括被構造為與模具操作接合的一載體。該插入設備還包括具有諸構造部分並與載體部分操作聯繫的一面板。該構造部分伸進或伸出模具的一內腔。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製造一結構單元的方法,該結構單元的至少一側面上施加有一構造或印記。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一載體接合在一模具中,在該模具中,該載體與具有伸進或伸出一模具中的一內腔的諸構造部分的一面板操作聯繫;(b)將一材料放進模具的內腔中,從而內腔的一個或多個側部包括面板部分;(c)至少使材料經歷固實、壓緊和凝固中的一種,從而形成結構單元;以及(d)將結構單元從模具中取出。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安裝多個結構單元作為一牆體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多個結構單元,其中這些單元中的一些或所有這些單元包括從結構單元的一面板表面中伸出和/或凹陷進該面板表面的構造部分;順次在結構單元的一表面上施加灰泥,並將後續的結構單元放置在塗有灰泥的表面上,從而形成一牆體表面上具有所需主構造的牆體;以及在至少兩個結構單元之間的至少一個灰泥接合處上再施加灰泥,再施加的灰泥有效地將該至少兩個結構單元之間的構造部分連接起來,從而在牆體表面上提供更完整的所需主構造。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將現有的模具翻新用來製造在至少一個側部上具有構造和印記的結構單元的方法。該模具包括一內腔,一個或多個側部包括可拆卸地連接於側部的板件。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板件從模具的內腔的側部上拆下並移去;(b)提供一插入設備,該插入設備包括與具有諸構造部分的一面板操作聯繫的一載體;以及(c)接合載體,以替代被拆下的板件,其中面板部分的構造部分伸進或伸出模具的內腔。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結合一模具使用的改進方案,該模具用於製造在至少一側上施加有構造的一結構單元。該改進方案包括一插入件。該插入件被構造成與模具的一部分操作接合。該插入件包括具有一面板部分的一載體,該面板部分帶有至少一個伸進或伸出模具內腔的構造部分。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於一模具的插入件,該模具用於製造至少一個結構單元。該插入件包括被構造成與模具的一部分操作接合的一載體。此外,該載體包括帶有至少一個伸進或伸出模具內腔的構造部分的一面板部分。
在結合附圖閱讀了以下對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後,可以對本發明的構造和操作方法及其其它的目的和優點有更好的理解。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插入設備的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插入設備的側視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插入設備的又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插入設備的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插入設備的又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圖6是與根據本發明的模具結合使用的經修改的板件的正視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插入設備的又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和分解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模具的俯視圖;圖9是將根據本發明的插入設備插入模具中的示意圖;圖10是安裝多個根據本發明的經修改的結構單元的示意圖;
圖11是使用以本發明的方法製造的經修改的結構單元建造的牆體的一部分的正視圖;以及圖12是使用以本發明的方法製造的結構單元建造的牆體的又一個實施例的詳細前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出於以下說明的目的,術語「上」、「下」、「右」、「左」、「垂直」、「水平」、「頂部」、「底部」、「側部」、及其派生術語應是根據附圖中的朝向而與本發明相關。然而,可以理解的是,除了有相反的具體表示之外,本發明可有許多不同的變型和步驟順序。還可以理解的是,在附圖中示出以及在以下說明中所描述的具體裝置和工藝只是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這樣,與此處所揭示的實施例相關的尺寸和其它物理特徵不應被認為是限制。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插入設備10,如圖1-3、5和7中所示的各種實施例那樣,還有一種製造結構單元(或稱為構件)100的方法、一種將多個結構單元100安裝成牆體表面103的方法、以及翻新一現有的模具110來製造這種結構單元100的方法。如以下詳細描述的,插入設備10與模具110結合使用時尤其有效,其中模具110用作製造至少一個(通常是製造多個)結構單元100,比如如圖10-12所示的混凝土單元。結構單元100可為混凝土塊、水泥塊、磚塊、粘土單元、鋪路材料、護牆段單元等。此外,結構單元100包括內腔112,該內腔適於容納一種通常為液態並可在隨後固化的材料,比如水泥、混凝土、骨料或類似材料。
在一個優選但不限定的實施例中,插入設備10是與模具110結合使用的,以製造一個或多個結構單元100。具體來說,插入設備10包括適於可操作地與模具110的一部分或一部件接合的載體12。另外,插入設備10包括面板14,面板14上包括一個或多個構造部分(或稱為圖案部份)16。此外,面板14與載體12操作聯繫或接合。構造部分16延伸進或延伸出模具110的內腔112。
如在圖1-3、5和7中最清楚地看到的,面板14連接或附著於載體12,構造部分16生成可以刻印(即壓印或使之凹陷)在結構單元100的表面上的構造或印記。另外,構造部分16在結構單元100的通常垂直的表面上生成這樣的構造或印記。雖然在本申請的圖中顯示構造部分16隻包括一些形狀或構造,但使用插入設備10和以下所討論的方法可以得到任何數量的形狀、構造、印記或其它所需的面板。例如,在結構單元100上可形成功能性的壓痕或凹部,以產生互鎖的單元、建築型材或其它具有類似功能特性的結構單元。在尺寸上,面板14,尤其是構造部分20可在結構單元100的表面上製造壓痕、凹部或壓痕和凹部的結合。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可將載體12和面板14製造或構造成一個整體。這在不需要不同的構造的應用場合中尤其適用,而在整個工藝過程中可使用與相同的模具110結合的相同的插入設備10。在這個實施例中,載體12、面板14和構造部分16可為一個整體單元。
在又一個實施例中,且如圖3所示,可將面板14可拆卸地連接於載體12,並且舉例來說,載體12可為基本上為T形結構的形式。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載體12可具有水平壁18、垂直壁20、第一側面22、第二側面24、第一邊緣面26和第二邊緣面28。因此,多重面板14可與這樣的載體12結合使用。第一面板14可以可拆卸地與垂直壁20的第一側面22連接,第二面板14可以可拆卸地與垂直壁20的第二側面24連接。這樣,就形成多重結構單元100,每個結構單元100可具有不同的所施加的構造或印記。
如上所討論的,面板14可以可拆卸地與載體12連接。因此,可拆卸的連接裝置30可便於面板14相對於載體12的可拆卸連接功能。特別是,面板14將與第一側面22和/或第二側面24可拆卸地連接。具體來說,是可拆卸的連接裝置30使面板14以可拆卸的和非永久的形式與載體12接合。可以構想任何可拆卸的連接裝置30,比如連接裝置、粘結劑混合物、互相作用的磁性件、凸緣和凹槽裝置、插頭/插座裝置、與載體12和面板14操作聯繫的加長件、夾子等。
在一個優選且非限定的實施例中,可以設置一個或多個銷子32作為可拆卸的連接裝置30。這些銷子32可插入載體12上相應的銷孔34,並繼續通過面板14上對準的銷孔36。如圖7所示,面板14可以靠著第一側面22和/或第二側面24放置,且銷子32可穿過載體12上的銷孔34並進入面板14上的銷孔36。銷子32使面板14可在整個工藝過程中連接於載體12,又使銷子32可拆卸,從而將面板14從載體12上取下。此後,一個不同的面板14可與同一個載體12接合使用。
圖8示出了根據已有技術的模具110。該模具是典型的盒狀結構,包括第一側壁114、第二側壁116、第一端壁118和第二端壁120。第一側壁114、第二側壁116、第一端壁118和第二端壁120形成作為模具110的盒子。然而,混凝土材料或類似的材料並不是簡單地放進模具110中。而是相對於諸壁(11、116、118、120)的內表面將側部板件122固定於第一側壁114和第二側壁116的內表面。類似地,多個端部板件124布置在第一端壁118和第二端壁120的內表面上。
應該注意的是,這種布置是用於建造兩個結構單元100的,而任何數量的側部板件122和端部板件124在與尺寸和形狀不同的模具110結合使用時可用於製造一種或多種不同尺寸和形狀的結構單元100。在本實施例中,端部板件124固定於第一端壁118和第二端壁120,固定形式為每一端部板件124包括抵靠側部板件122的第一端以及自由端,該自由端形成凹槽126。此外,模具110可包括一種或多種結構單元腔體的形成件128,它們幫助在將材料注入模具110的內腔112中之後在結構單元100中形成腔體。
回到插入設備10,載體12可包括在載體12表面上的突起38或凹槽40。突起38和/或凹槽40適於同模具110的內腔112中的表面上的互補的突起42或凹槽44相匹配。例如,如圖3所示,突起38(作為凸緣)可置於載體12的第一邊緣面26和/或第二邊緣面28上。突起38被構造成與凹槽44匹配,在本實施例中,該凹槽與以上結合模具110所討論的凹槽126一樣。類似地,如圖5-7所示,凹槽40可位於載體12上,具體在第一邊緣面26和/或第二邊緣面28上,且該凹槽40被構造成與內腔中的突起42匹配。
在一個優選但並不限定的實施例中,如圖5-7所示,載體12上的凹槽40的形式為顛倒的半錐形凹槽,模具110的突起42的形式為互補的顛倒半錐形突起42。如圖6所示,可以設置一經修改的端板130,且該經修改的端板130可包括突起42,該突起與凹槽40相互作用並在載體12的第一邊緣面26和/或第二邊緣面28上與凹槽40摩擦接合。此外,可以構想任意數量的載體12上的突起38和凹槽40以及模具110上的突起42和凹槽44的形狀和尺寸。另外,還可以構想任何將插入設備10接入模具110中的方式。
載體12可有多種材料製成,例如,載體12可由熱塑性材料、合成材料、塑料、聚合物、木料、剛性材料等製成。類似地,面板14可由多種材料製成。例如,該面板可由熱塑性材料、塑料、聚合物、剛性材料、柔性材料、泡沫材料、閉孔泡沫材料等製成。在一個優選且非限定的實施例中,面板14由閉孔聚合材料製成。
可以構想將不同的構造部分16放置在多個面板14的面板表面46上,且當在生產線上生產時,每個不同的構造部分16產生所需要的主構造48。例如見圖10-12。這些不同的構造部分16和/或所需的主構造48可通過自動工藝置於面板14的面板表面46上。具體來說,該自動工藝可包括以下步驟將所需的主構造48儲存在一計算裝置中;將面板基板與一蝕刻裝置操作聯繫地放置,該蝕刻裝置與計算裝置相聯繫;以及用蝕刻裝置將所需的主構造48蝕刻到面板基板上。接下來,面板基板將被切成一組預定尺寸和形狀的面板14,以與載體12結合使用。因此,如圖10-12所示,可將根據本發明製造的多個結構單元100組裝成一牆體102(如以下詳細描述的),從而在牆體表面103上生成所需的主構造48。
在操作中,並根據這一製造結構單元100的方法,載體12接合在模具110中。另外,載體12已經包括一個或多個面板14,或者與它們操作接合。如圖9所示,如在典型的工藝中所發生的,託盤140被放置在傳送帶142上,傳送帶142將託盤140運送到直接位於模具110下方的位置。然而,根據本發明,插入設備10特定地相對於模具110放置,從而當託盤140向上朝著模具110運動從而形成模具110的底面時,插入設備10與模具110適當地接合。當插入設備10如圖3所示的那樣構造時,在載體12包括突起38的地方,將插入設備10定位成這些突起38在託盤140與模具110接合時與模具110的凹槽126接合。在託盤140接合且插入設備10到位後,將混凝土、水泥或類似材料放入模具110的內腔112中,如圖9中的箭頭A所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樣。
可以構想,根據已有技術和典型的工藝,牆壁砌塊製造機(未示出)可用於壓緊,並在將混凝土或類似材料放入模具110的內腔112中之後幫助形成結構單元100。類似地,可使用振動設備來幫助沉澱、固實、壓緊和凝固材料,正如本領域中所知的那樣。在將插入設備10放入模具110中之後,進行根據已有技術的工藝。在將混凝土單元固實、壓緊和凝固後,託盤140帶著新形成的結構單元100垂直向下落下,在該結構單元100上具有構造部分104。此時,構想結構單元100將與插入設備10一起落下,插入設備10仍粘附或附著於一個或多個結構單元100。構想可在工藝過程中或隨後的某一時刻將載體12從插入設備10上通過機械方式(或手工)取下。另外,面板14可與載體12脫離接合,用一個新的面板14來替換上。此外,結構單元100可在隨後的使用之前進一步固化,並在該時刻上將面板14取下。
經常需要將插入設備10可拆卸地與模具110接合,以有效地生成結構單元100。因此,還構想可在模具110中任何一個或多個位置上引入一個或多個如上所述的修改後的端板130。由於修改後的端板130上的突起42以及載體12上互補的凹槽40(見圖5和6)的形狀,顛倒的半錐形的形狀使託盤140將插入設備10提升到模具110中時的中心對準的能力最大。具體來說,由於修改後的端板130上的突起42的形狀,插入設備10會具有用於最初定位時的誤差的某些空間,這樣的誤差可被克服,而使插入設備10完全接合進模具110中。可以構想任意數量的形狀和突起來達到這樣的中心對準和對準能力。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面板14和插入構造部分16由一種泡沫材料製成。該泡沫材料特別適於這一工藝,因為這種材料不會在混凝土或類似材料固化時與之粘結。然而,也可以構想任何一種插入設備10的建築材料。另外,雖然顯示和說明了圖8所示的模具110,但也可以使用任意數量的模具110。此外,根據用戶和工藝中的裝置布置,插入設備10可從頂部或從底部裝載(如所述的)。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可以將一個現有的模具110翻新,以用於形成所需的結構單元100。例如,插入設備10、載體12和/或面板14可替代任何一個或多個側部板件122和端部板件124。另外,任何可拆卸的和可替代的垂直表面可由尺寸和形狀適合的用於在任何一個或多個結構單元100的垂直面上形成構造或印記的插入設備10、載體12和/或面板14來替代。由於插入設備10易於接合且尺寸適合,所以本發明尤其適於任何一種對構造考慮的選擇的變化。這提供了用戶在選擇構造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方面最大程度的靈活性。因此,本發明在大量生產結構單元100以及生產特定單元上都有用。
如上所討論的,插入設備10可形成為包括載體12和面板14的一體化插入件。在這個優選但非限定性的實施例中,載體12將與模具110的至少一部分接合,載體12將包括面板14作為載體12的面板部分或整體部分。如上所討論的,面板14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延伸進或出模具110的內腔112的構造部分16。因此,載體12和面板14(帶有構造部分16)可與預先存在的模具110接合併適配進該模具中,用於在製造結構單元100時使用,正如以上詳細描述的。
現在轉向安裝多個結構單元100的方法,該方法中的一個步驟和不同的結果在圖10-12中示出。在這個方法中,其上置有結構單元構造部分104的結構單元100根據以上所討論的方法製造。結構單元100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可包括構造部分104。在安裝中,向結構單元100的表面施加灰泥106,通常是在頂面和/或底面上,將後一個結構單元100放在這個灰泥表面上,從而最終形成牆體102,牆體表面103上具有以上所討論的所需的主構造48。此外,為了提供更完整的所需主構造48,在兩個結構單元100之間的灰泥接合處108的一部分上在另外施加泥灰106。置於這些泥灰接合處108中的泥灰106將相鄰的結構單元100的構造部分104連接起來,並完成更詳細的所需的主構造48。由於需要有這些泥灰接合處108,這一所需的主構造48在構造中不會存在間隙。
可在結構單元100的面板表面上放置不同的構造部分104,當被布置和對準預定的位置時,每一不同的構造部分104生成所需的主構造。這樣,在牆體102的牆體表面103上可形成突起或凸紋構造。牆體102可為護牆、承重牆、屋牆、建築牆、美術牆(aesthetic wall)等。
這樣,設置插入設備10,從而在結構單元100(典型地為混凝土或水泥單元)的一個或多個垂直面上形成構造或印記。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在結構單元100上具有構造部分104的結構單元100的方法,且該工藝可用、靈活,且比已有技術工藝簡單。還有,本發明提供一種將現有的模具110翻新來製造這樣的結構單元100的方法。在典型的底部裝載和卸載工藝中,在結構單元100上形成的構造或印記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被去除或變形,因為插入設備10與結構100一同退出。另外,插入設備10不需要使用複雜的機械和密集的勞力就可有效地應用。還提供了一種安裝多個結構單元100作為具有牆體表面103的牆體102的方法。當以該方法建造時,可顯示出所需的主構造48,且在磚石建築和構造建築領域中,該方法可提供新的和未曾預見的結果。
已結合本發明對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在閱讀並理解了以上的詳細描述之後,其它人可以進行明顯的修改和替換。應該認為本發明包括所有這樣的修改和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一模具的插入設備,該模具用於製造至少一個結構單元,該插入設備包括一載體,該載體被構造成與該模具的至少一部分操作接合;以及一面板,該面板具有至少一個構造部分,它與載體的關係是與該載體操作聯繫和與載體成一體中的至少一種;其中該至少一個構造部分伸進或伸出模具的一內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該結構單元是一煤渣砌塊、一水泥塊、一磚塊、一混凝土塊、一粘土類單元、一鋪路材料以及一護牆段單元中的至少一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載體為基本上的T形結構形式,該結構具有一基本水平的壁和一基本垂直的壁,並具有一第一側面、一第二側面、一第一邊緣面和一第二邊緣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至少一個面板可拆卸地與一第一側面和一第二側面中至少一個連接。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至少一個面板由一可拆卸的連接裝置可拆卸地與一第一側面和一第二側面中至少一個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該可拆卸的連接裝置包括一連接裝置、一粘結劑混合物、一互相作用的磁性件、一凸緣和凹槽裝置、一插頭/插座裝置以及一與載體和面板操作聯繫的加長件中的至少一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載體包括在載體表面上的一突起和一凹槽中的至少一個,並被構造成同模具的一內表面上的互補的凹槽和突起相匹配。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載體和模具的內表面中的至少一個的突起和凹槽為顛倒的半錐形形式。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載體上的凹槽的形式為顛倒的半錐形凹槽,模具的內表面的突起的形式為互補的顛倒的半錐形突起。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載體由一熱塑性材料、一合成材料、塑料、一聚合物、木料以及一剛性材料中的至少一種製成。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該面板由一熱塑性材料、一合成材料、塑料、一聚合物、木料、一剛性材料、一柔性材料、一泡沫材料以及一閉孔泡沫材料中的至少一種製成。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載體和該面板被製造成一一體單元。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在多個面板中的每個的面板表面上放置一不同的構造部分,其中每個不同的構造部分在生成和對準時產生所需的一主構造。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不同的構造部分和所需的主構造中的至少一個由一自動工藝放置在諸面板上。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自動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將所需的主構造儲存在一計算裝置中;將面板基板與一蝕刻裝置操作聯繫地放置,該蝕刻裝置與計算裝置相聯繫;以及用蝕刻裝置將所需的主構造蝕刻到面板基板上。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插入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將面板基板切成一組預定尺寸和形狀的面板以與載體結合使用的步驟。
17.一種製造一結構單元的方法,該結構單元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具有一構造,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一載體接合在一模具的至少一部分中,該載體與具有伸進或伸出模具中的一內腔的至少一個構造部分的一面板操作聯繫;(b)將材料放進模具的內腔中,從而內腔的至少一個側部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面板;(c)至少使材料經歷壓緊、固實和凝固中的一種,從而形成結構單元;以及(d)將結構單元從模具中取出。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接合步驟中還包括以下步驟將載體和面板放置在模具內腔的下方;以及使載體向上運動並與模具內腔的至少一部分接合。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以下步驟將載體和面板放置在一板件上;將該板件放置在一傳送單元上;以及傳送板件,從而將載體和面板傳送到模具內腔下方的一預定位置處。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取出步驟中還包括以下步驟使板件脫離接合併從模具的內腔向下運動,從而使結構單元、載體和面板一起脫離接合併運動;以及將傳送單元上的板件傳送到又一個預定的位置處。
21.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將載體和面板中的至少一個與結構單元分離的步驟。
22.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使結構單元固化的步驟。
23.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材料為水泥、混凝土和一種骨料中的至少一種。
24.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結構單元是一煤渣砌塊、一水泥塊、一磚塊、一混凝土塊、一粘土類單元、一鋪路材料以及一護牆段單元中的至少一種。
25.一種使用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製造的結構單元。
26.一種安裝多個結構單元作為一牆體表面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多個結構單元,該多個結構單元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一構造部份,該構造部份是伸出和凹陷進結構單元的一面板表面的至少一種構造;順次在結構單元的一表面上施加灰泥,並將一後續的結構單元放置在塗有灰泥的表面上,從而形成一牆體表面上具有所需主構造的一牆體;以及在至少兩個結構單元之間的至少一個灰泥接合處上再施加灰泥,再施加的灰泥有效地將該至少兩個結構單元之間的構造部分連接起來,從而在牆體表面上提供一更完整的所需主構造。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多個結構單元中的每個的面板表面上放置一不同的構造部分,其中每個不同的構造部分在排列和對準於一預定位置時產生所需的主構造。
28.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形成結構單元的材料為水泥、混凝土和一種骨料中的至少一種。
29.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結構單元是一煤渣砌塊、一水泥塊、一磚塊、一混凝土塊、一粘土類單元、一鋪路材料以及一護牆段單元中的至少一種。
30.一種使用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建造的牆體。
31.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牆體,其特徵在於,該牆體為一護牆、一承重牆、一屋牆、一建築牆以及一美術牆中的至少一種。
32.一種將現有的模具翻新用來製造在至少一個側部上具有構造的一結構單元的方法,該模具包括一內腔以及至少一個側部,該側部包括可拆卸地連接於側部的一板件,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該板件從模具的內腔的側部上拆下並移去;(b)提供一插入設備,該插入設備包括與放置有至少一個構造部分的一面板操作聯繫的一載體;以及(c)接合載體,以替代被拆下的板件,其中面板的至少一個構造部分伸進或伸出模具的內腔。
33.如權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載體包括在載體表面上的一突起和一凹槽中的至少一個,並被構造成同模具的一內表面上的互補的凹槽和突起相匹配。
34.如權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載體和模具的內表面中的至少一個的突起和凹槽為顛倒的半錐形形式。
35.如權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載體上的凹槽的形式為顛倒的半錐形凹槽,模具的內表面的突起的形式為互補的顛倒的半錐形突起。
36.在一個用於製造在至少一側上施加有一構造的一結構單元的模具中,該模具具有一內腔,對該模具的改進包括一插入件,該插入件被構造成與模具的至少一部分操作接合,該插入件包括具有一面板部分的一載體,該面板部分帶有至少一個伸進或伸出模具內腔的構造部分。
37.一種用於一模具的插入件,該模具用於製造至少一個結構單元,該插入件包括被構造成與模具的至少一部分操作接合的一載體,並具有帶有至少一個伸進或伸出模具內腔的構造部分的一面板部分。
全文摘要
所揭示的是一種用於一模具(110)的插入設備(10),該模具用於製造至少一個結構單元(100)。該插入設備(10)包括被構造為與模具(110)的一部分操作接合的一載體(12)以及其上具有一構造部分(16)的面板(14)。該面板(14)與載體(12)操作聯繫,且該構造部分(16)伸進或伸出模具(110)的一內腔(112)。還揭示了一種製造這種結構單元(100)的方法、一種翻新現有模具(110)來製造這種單元(100)的方法以及一種用該結構單元(100)來安裝一牆體(18)的方法。
文檔編號E04C2/04GK1890073SQ200480025132
公開日2007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25日
發明者R·R·朱查, D·I·蘭木佩斯 申請人:R.I.蘭木佩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