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大年初七可以出遠門嗎 民間說法正月初七不出門
2025-07-24 01:28:10
大部分人都知道,在過春節新年得時候民間會有著很多得傳統習俗,這些都是從古時候就開始流傳到現在得,雖然隨著時代得進步很多人不會去那麼懼怕這些說法,但是人們在一些時候還是會遵守這些流傳了那麼多年的規矩,所以呢下面就來和大家說說看大年初七的民俗並且可不可以出遠門。
正月初七可以出遠門嗎
民間有「七不出門八不歸家」的說法,還有說法是大年初七為七煞日,諸事不宜尤其是出遠門。不過有些風俗都逐漸被取締,舊時的風俗習慣多數是人的心理安慰。
中國農曆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七日」等。民間傳說女媧造人之時,正月前六天分別造了雞、狗、羊、豬、牛、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這天是人類的生日。
為什麼有大年初七不出門的說法
七不出門八不歸家的說法來源於土家族。 土家族人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對一些不理解的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賦予了一種神秘的內涵。這種神秘的內涵便成了土家人生產生活中的禁忌。
大年初七是七煞日,也叫「人日子」。諸事不宜尤其是出遠門。長輩們為了家裡的人都能好好呆在家裡,都在這一天吃麵條,意思是能綁住他們的腿,不讓小孩子到處亂跑,以免被鬼帶走。
正月初七這天要吃七樣蔬菜合煮的菜餚,其中不乏寓意勤勞聰明的芹、蔥、蒜。同時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人」日子,要吃麵條,其中又分初七是小孩的日子,是絆小孩腿,保佑小孩順順溜溜、平平安安地成長;十七是中年人的日子,要絆住中年人的腿;二十七是老年人的日子,要絆住老年人的腿。
但在北方,尤其山東、遼寧一帶,初七不吃麵條而是吃餃子的,因為小孩子又是詆毀自己的「小人」的代稱,而包餃子就是要捏住小人的嘴,使自己在這一年能夠少受到小人壞話的攻擊和詆毀。
大年初七還有什麼不能做
遇殯葬
有的地方習俗正月裡忌遇殯葬事。遇之則以為不吉,主此年內有災禍降臨。
但有的地方以遇殯事為吉利的,蓋因「棺」與「官」諧音,「材」與「財」諧音,有「口彩」可討,主「升官」「發財」。
喪家忌拜年
家有喪事,三年服喪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諱的就是到別家去拜年,別人也儘量在正月裡不到喪家去,不得已要來往時,不進屋內,而是站在門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