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開關櫃用電力開關的遠程操作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2:54:06 1

本發明屬於電力開關結構設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開關櫃用電力開關的遠程操作機構。
背景技術:
許多行業和部門對供電的可靠性都有了非常高的要求,為了保證供電的連續性,許多重要的場合都採用雙電源供電,作為電能切換的必備器件,雙電源自動切換開關的應用需求越來越廣泛,技術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較為緊湊合理的開關櫃用電力開關的遠程操作機構。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開關櫃用電力開關的遠程操作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用於卡裝在外接連接座上的前座、設置在前座內的兩個電磁驅動機構以及與電磁驅動機構電連接的具有無線收發模塊的智能中控電路模塊;各電磁驅動機構包括安裝支架、設置在安裝支架上的電磁驅動器和轉動設置在安裝支架上的驅動杆;安裝支架上設有沿左右方向水平設置的轉軸;電磁驅動器包括沿前後方向往復移動的動鐵芯,動鐵芯的後端設有驅動板部;驅動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傳動連接杆,第一支杆位於第二支杆的正上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組合成v字形,該v字形的開口朝向後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相連處設有用於套設在安裝支架轉軸上的限位軸孔;傳動連接杆位於第二支杆的正下方,傳動連接杆沿前後方向水平延伸,且其後端與第二支杆的遠離限位軸孔的末端一體相連,其前端與動鐵芯的驅動板部相連;各動鐵芯往復移動時,通過相應一個傳動連接杆帶動驅動杆在沿前後方向的鉛垂面上繞轉軸往復搖動;第一支杆遠離限位軸孔的末端處設有第一球狀突起;第一球狀突起和第二支杆的遠離軸孔的末端抵接外接開關模塊的翹板按鍵上。
本發明具有以下積極技術效果:(1)本發明結構較為緊湊簡化,佔空空間較小,製造成本較為低廉,配合適當的開關模塊,可遠程通斷單電源電路或智能切換雙電源電路,尤其適用於開關櫃中。(2)本發明還可作為傳統牆壁式電力開關的遠程智能控制機構,只要將傳統牆壁是電力開關的面板拆下,然後將本發明中的前座卡接在其連接座上即可,尤其適用於對現有重要部門電氣電路進行更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第一種結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遠程操作機構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遠程操作機構的一種剖視圖;
圖4是圖1所示遠程操作機構中電磁驅動機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所示電磁驅動機構的一種側視圖;
圖6是圖4所示電磁驅動機構的一種剖視圖;
圖7是圖4所示電磁驅動機構的一種爆炸圖;
圖8是本發明第二種結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所示遠程操作機構的一種爆炸圖;
圖10是圖9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1是圖8所示遠程操作機構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爆炸圖;
圖12是圖11中c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3是採用圖1所示遠程操作機構製成的開關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4是圖13所示開關的一種剖視圖;
圖15是圖13所示開關的一種爆炸圖;
圖16是圖13所示開關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爆炸圖;
圖17是圖13所示開關中開關模塊和連接座的一種爆炸圖;
圖18是圖17所示開關模塊和連接座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爆炸圖;
圖19是圖18中d處的一種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20是圖13所示開關中按鍵基座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1是圖13所示開關中雙電源電路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2是圖21所示雙電源電路的一種側視圖;
圖23是圖21所示雙電源電路中出電接線端子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4是圖23所示出電接線端子的一種剖視圖;
圖25是圖21所示雙電源電路中進電接線端子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6是圖25所示進電接線端子的一種剖視圖;
圖27是採用圖8所示遠程操作機構製成的開關的一種剖視圖。
(實施例1)
圖1至圖7顯示了本發明的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是一種開關櫃用電力開關的遠程操作機構,見圖1至圖7所示,遠程操作機構a包括卡裝設置在外接連接座1上的前座4、設置在前座內的兩個電磁驅動機構5、以及與電磁驅動機構5電連接的具有無線收發模塊的智能中控電路模塊及電源(圖上未畫出)。
本實施例中,兩個電磁驅動機構並排設置在前座內部。
見圖2至圖7所示,各電磁驅動機構5包括安裝支架51、設置在安裝支架上的電磁驅動器56和轉動設置在安裝支架上的驅動杆54。
電磁驅動器56包括殼體561、設有中心滑孔5621的絕緣骨架562、繞設在絕緣骨架上的勵磁線圈563、滑動設置在中心滑孔中的動鐵芯564、固定設置在中心滑孔中的永磁鐵565、套設在動鐵芯上的復位彈簧566;所述絕緣骨架、勵磁線圈、永磁鐵設置在殼體中,復位彈簧位於殼體外部。
所述中心滑孔沿前後方向水平設置,永磁鐵固定設置在中心滑孔的前端,動鐵芯的前端5641位於中心滑孔中且可沿中心滑孔往復滑動,動鐵芯的後端設有驅動板部5642,動鐵芯在所述前端和後端之間的柱體上設有外凸的環形擋臺5643,環形擋臺位於殼體外部,復位彈簧套設在該環形擋臺和殼體後端端壁之間的動鐵芯柱體上。驅動板部是從環形檔臺中心處向後水平凸出形成的板狀凸臺,驅動板部設有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驅動連接銷軸5644。
安裝支架51設有用於通過螺釘固定設置在前座內壁上的第一安裝部511和作為驅動杆轉動中心的轉軸513。
本實施例中,安裝支架51中的第一安裝部511的板體沿鉛垂線方向設置,且沿前後方向延伸,其板體上設有四個通孔,電磁驅動器的殼體上設有與該四個通孔適配的四個螺孔,前座的與該第一安裝部鄰接的側壁上設有四個安裝透孔41,各螺釘依次穿過安裝透孔41和通孔後旋入適配的螺孔,從而把電磁驅動器的殼體、安裝支架的第一安裝部固定在前座的相應一個側壁上。本實施例中,電磁驅動器的殼體形狀是矩形,安裝支架的第一安裝部鄰接殼體的一個側壁設置;第一安裝部頂端的部分板體向著接近前座另一側壁的方向水平折彎延伸,接著再向上垂直折彎延伸形成轉軸支板部517,轉軸支板部上設有軸孔,一個作為轉軸513的銷軸固定在該軸孔中。
本實施例中,由於電磁驅動器距離前座內壁較遠,故為了便於安裝,還首先在前座左右兩側的內壁上各自固定一個安裝基座42,再用螺釘把安裝支架和電磁驅動器固定在安裝基座上,但是前座左右兩側壁上仍然設有安裝透孔41,螺釘從相應一個安裝透孔41中裝入。
驅動杆54包括第一支杆541、第二支杆542和傳動連接杆547,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杆位於第二支杆的正上方,第一支杆541和第二支杆542組合成v字形,該v字形的開口朝向後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相連處也即v字形的轉角處設有與安裝支架的轉軸513適配的限位軸孔543;第一支杆遠離限位軸孔543的末端處設有第一球狀突起545;第一球狀突起545和第二支杆的遠離軸孔的末端抵接外接開關模塊的進電通斷機構上。傳動連接杆547位於第二支杆的正下方,傳動連接杆547沿前後方向水平延伸,且其後端5471與第二支杆的遠離軸孔的末端一體相連,其前端5472設有沿鉛垂線方向貫穿的套接缺口5473和左右方向貫穿的腰形連接孔5474;腰形連接孔是由位於中端的矩形孔和位於矩形孔上下兩端的半圓孔組合形成;傳動連接杆517通過其套接缺口套設在動鐵芯的驅動板部上,驅動連接銷軸則位於相應的腰形連接孔中。
本實施例中電磁驅動機構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當電磁驅動器中的勵磁線圈正向通電時,動鐵芯在勵磁線圈的電磁力和永磁鐵的吸附力的共同作用下,克服復位彈簧的復位彈力而向前滑移,從而通過其驅動板部帶動傳動連接杆向前移動一定距離,進而帶動第一支杆繞轉軸513向後轉動;當電磁驅動器中的勵磁線圈反向通電時,動鐵芯在勵磁線圈的電磁力和復位彈簧的復位彈力的共同作用下,克服永磁鐵的吸附力而向後滑移,從而通過其驅動板部帶動傳動連接杆向後移動一定距離,進而帶動第二支杆繞轉軸513向後轉動。
本實施例具有以下積極技術效果:(1)本實施例結構較為緊湊簡化,佔空空間較小,製造成本較為低廉,配合適當的開關模塊,可遠程通斷單電源電路或智能切換雙電源電路,尤其適用於開關櫃中。(2)本實施例還可作為傳統牆壁式電力開關的遠程智能控制機構,只要將傳統牆壁是電力開關的面板拆下,然後將本實施例中的前座卡接在其連接座上即可,尤其適用於對現有重要部門電氣電路進行更換。
(實施例2)
圖8至圖12顯示了本發明的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和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見圖8至圖12所示,本實施例還包括手動操作機構6。本實施例的手動操作機構6包括兩個手動按壓翹板61;前座的前壁中心處沿前後方向設有方孔43,前座前壁的內壁上設有樞接孔44;各手動按壓翹板61設有手動按壓面板部611、與樞接孔44轉動連接的樞接轉軸612、第一手動操作杆613以及第二手動操作杆614;各手動按壓面板部611位於前座前壁的方孔43中,樞接轉軸612設置在各手動按壓面板部內壁的左右兩側,且各插設在相應一個樞接孔44中,從而使得各手動按壓面板部可繞樞接轉軸612往復搖動;本實施例中,為增加第一手動操作杆和第二手動操作杆的強度,還設有用於連接第一手動操作杆和第二手動操作杆的增強杆部615。從側面看,手動按壓翹板、第一手動操作杆、第二手動操作杆和增強杆部615組合形成的基本形狀是矩形。
本實施例中,為了增強靈敏程度,第一手動操作杆的後端末端處設有第一圓柱616,第二手動操作杆的後端末端處設有第二圓柱617。各第一圓柱和第二圓柱均沿水平方向左右延伸設置。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是:芯棒吸附銜鐵克服拉簧的拉力使其轉動,銜鐵帶動驅動杆繞轉軸轉動,通過第一支杆的第一球狀突起545撥動外接開關模塊的進電通斷機構;芯棒不再吸附銜鐵時,拉簧帶動銜鐵復位,銜鐵進而帶動驅動杆繞轉軸反向轉動至復位。
本實施例的優點是不僅能夠實現遠程電動操控以及自動操控,還能實現手工切換操控。
(應用例1)
圖13至圖26顯示了本發明的第一種具體應用方式。
本應用例是採用上述實施例1製成的一種用於開關櫃的遠程控制電力開關,見圖13至圖26所示,包括連接座1、卡裝設置在連接座後端的開關模塊2和卡裝設置在連接座前端的遠程操作機構a。
開關模塊2內設雙進一出型雙電源電路和兩個用於通斷相應一條進電電路的進電通斷機構;所述雙進一出型雙電源電路包括一個出電接線端子23、兩個進電接線端子24和兩個u形動觸片25。
各進電通斷機構包括一個翹板按鍵3、一個按鍵基座27和一個彈性頂針組件26;翹板按鍵3固定設置在按鍵基座27上;在外力作用下翹板按鍵和按鍵基座同步做往復搖動,並在往復搖動的過程中,帶動相應一個彈性頂針組件往復撥動相應一個u形動觸片,使得該u形動觸片往復搖動。各u形動觸片25和出電接線端子23電連接,各u形動觸片25在相應一個進電通斷機構作用下做往復搖動,並在往復搖動的過程中,通斷自身和相應一個進電接線端子24之間的電路。
本應用例中的遠程操作機構a包括卡裝設置在連接座1前端的前座4、設置在前座內的兩個電磁驅動機構5、以及與電磁驅動機構5電連接的具有無線收發模塊的智能中控電路模塊及電源(圖上未畫出)。
各電磁驅動機構驅動相應一個翹板按鍵做往復搖動,並在往復搖動的過程中通斷其所控電路。
本應用例中,各電磁驅動機構設置在相應一個翹板按鍵的正前方。
各電磁驅動機構5包括安裝支架51、設置在安裝支架上的電磁驅動器56和轉動設置在安裝支架上的驅動杆54。
電磁驅動器56包括殼體561、設有中心滑孔5621的絕緣骨架562、繞設在絕緣骨架上的勵磁線圈563、滑動設置在中心滑孔中的動鐵芯564、固定設置在中心滑孔中的永磁鐵565、套設在動鐵芯上的復位彈簧566;所述絕緣骨架、勵磁線圈、永磁鐵設置在殼體中,復位彈簧位於殼體外部。
所述中心滑孔沿前後方向水平設置,永磁鐵固定設置在中心滑孔的前端,動鐵芯的前端5641位於中心滑孔中且可沿中心滑孔往復滑動,動鐵芯的後端設有驅動板部5642,動鐵芯在所述前端和後端之間的柱體上設有外凸的環形擋臺5643,環形擋臺位於殼體外部,復位彈簧套設在該環形擋臺和殼體後端端壁之間的動鐵芯柱體上。驅動板部是從環形檔臺中心處向後水平凸出形成的板狀凸臺,驅動板部設有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驅動連接銷軸5644。
安裝支架51設有用於通過螺釘固定設置在前座內壁上的第一安裝部511和作為驅動杆轉動中心的轉軸513。
本應用例中,安裝支架51中的第一安裝部511的板體沿鉛垂線方向設置,且沿前後方向延伸,其板體上設有四個通孔,電磁驅動器的殼體上設有與該四個通孔適配的四個螺孔,前座的與該第一安裝部鄰接的側壁上設有四個安裝透孔41,各螺釘依次穿過安裝透孔41和通孔後旋入適配的螺孔,從而把電磁驅動器的殼體、安裝支架的第一安裝部固定在前座的相應一個側壁上。本應用例中,電磁驅動器的殼體形狀是矩形,安裝支架的第一安裝部鄰接殼體的一個側壁設置;第一安裝部頂端的部分板體向著接近前座另一側壁的方向水平折彎延伸,接著再向上垂直折彎延伸形成轉軸支板部517,轉軸支板部上設有軸孔,一個作為轉軸513的銷軸固定在該軸孔中。
本應用例中,由於電磁驅動器距離前座內壁較遠,故為了便於安裝,還首先在前座左右兩側的內壁上各自固定一個安裝基座42,再用螺釘把安裝支架和電磁驅動器固定在安裝基座上,但是前座左右兩側壁上仍然設有安裝透孔41,螺釘從相應一個安裝透孔41中裝入。
驅動杆54包括第一支杆541、第二支杆542和傳動連接杆547,本應用例中,第一支杆位於第二支杆的正上方,第一支杆541和第二支杆542組合成v字形,該v字形的開口朝向後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相連處也即v字形的轉角處設有與安裝支架的轉軸513適配的限位軸孔543;第一支杆遠離限位軸孔543的末端處設有第一球狀突起545;第一球狀突起545和第二支杆的遠離軸孔的末端分別抵接在翹板按鍵的上下兩端上。傳動連接杆547位於第二支杆的正下方,傳動連接杆547沿前後方向水平延伸,且其後端5471與第二支杆的遠離軸孔的末端一體相連,其前端5472設有沿鉛垂線方向貫穿的套接缺口5473和左右方向貫穿的腰形連接孔5474;腰形連接孔是由位於中端的矩形孔和位於矩形孔上下兩端的半圓孔組合形成;傳動連接杆517通過其套接缺口套設在動鐵芯的驅動板部上,驅動連接銷軸則位於相應的腰形連接孔中。
本應用例中,翹板按鍵在往復搖動中,第一球狀突起545始終抵接在翹板按鍵的上端上,第二支杆的遠離軸孔的末端始終抵接在翹板按鍵的下端上。
見圖17至圖26所示,本應用例中的開關模塊包括兩個翹板按鍵3、前蓋21、尾座22、一個出電接線端子23、兩個進電接線端子24、兩個u形動觸片25、兩個彈性頂針組件26和兩個按鍵基座27。
前蓋21卡接固定在尾座22上,前蓋21與尾座22圍合形成一個容置腔;出電接線端子23、進電接線端子24、u形動觸片25和彈性頂針組件26位於容置腔中。
為增強連接座的安裝強度,連接座優選採用鋼板衝壓製成,其上設有用於將自身通過螺釘固定在牆上的貫穿孔以及多個分別用於與尾座和前座卡接相連的卡接部位。尾座卡接固定在連接座的後端,從而把開關模塊整體固定設置在連接座的後端。
各按鍵基座27包括位於座體中部左右兩側的兩個凸軸271,座體中部的後壁上設有向後凸出形成的作為頂針基座272的凸柱,頂針基座的中心處設有沿前後方向設置的限位盲孔273;座體的上端和下端各設有一個沿前後方向貫穿座體的卡孔274;本應用例所述的前後方向,是以前座4所處位置為前,尾座22所處位置為後。
各翹板按鍵3的後端設有兩個向後凸出的卡柱31,各卡柱與按鍵基座上的一個卡孔274適配,各卡柱31插接在相應一個卡孔274中,從而把各翹板按鍵固定設置在相應一個按鍵基座上。
見圖19所示,各卡柱31包括向後凸出長度較短的第一半柱311和向後凸出長度較長的第二半柱312,各第二半柱的後端的外周壁上設有外凸的過盈卡臺313,第一半柱和第二半柱之間設有形變間隙槽314。過盈卡臺的縱向截面的形狀是等腰梯形,也即其在前後兩端都設有導向斜面,從而使其易於插拔。
見圖20所示,本應用例中按鍵基座的各卡孔274的內壁上,均勻設有八個半圓柱狀過盈卡柱2741;各過盈卡柱在插入相應一個卡孔中時,首先第二半柱上的過盈卡臺313因受到過盈卡柱2741的向內擠壓作用下,且由於形變間隙槽314的存在,使得第二半柱向著第一半柱的方向發生形變,使得具有過盈卡柱2741的第二半柱能夠插入卡孔;當過盈卡柱穿過卡孔後,第一半柱的後端端面和過盈卡柱從前後兩端夾住卡孔前後兩側端的座體,從而使得翹板按鍵卡接固定在相應一個按鍵基座上。
前蓋21的前端壁體上設有與按鍵基座的凸軸271適配的轉動連接部211,使得各按鍵基座轉動設置在前蓋的前端壁體上,各按鍵基座27連同翹板按鍵3可繞凸軸271在一定角度內往復搖動;前蓋上設有與各頂針基座272適配的透孔212,各透孔沿前後方向貫穿前蓋,各頂針基座272穿過相應一個透孔伸至容置腔中。
前蓋與尾座圍合形成的容置腔中,出電接線端子23設置在容置腔的上部,兩個進電接線端子24設置在容置腔的下部;尾座上設有相應的分別用於插線和用於擰轉螺釘用的操作孔。
本應用例中,各u形動觸片和相應一個進電接線端子形成可通斷電路,各u形動觸片與出電接線端子電連接;開關模塊中的一個出電接線端子23、兩個進電接線端子24和兩個u形動觸片25組成雙電源電路,形成可通斷的兩條電路。使用時,各進電接線端子與不同的電源相連,然後通過出電接線端子與負載電路相連,從而構成雙電源供電電路。
出電接線端子23包括鋼製金屬框架231、鋼製壓線螺釘232和銅製導電板233;金屬框架圍合形成用於插入外接線纜的方形插線孔234,金屬框架的頂端壁體上設有與壓線螺釘適配的壓線螺孔235;導電板233包括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引電板部2331、設置在引電板部前端的兩個轉動支持部2332、引電板部的部分板體向上垂直折彎延伸形成的連接板部2333、從連接板部的頂端向著前方水平折彎並延伸形成的接電板部2334;接電板部從後向前插入金屬框架的方形插線孔234,並鄰接該方形插線孔底壁設置;連接板部位於兩個轉動支持部之間;這種結構使得本應用例中的出電接線端子的金屬框架位於引電板部之上;各轉動支持部是引電板的部分板體向前突出所形成。使用時,外接出電線纜插入方形插線孔234中,壓線螺釘232把該外接出電線纜壓緊在導電板的接電板部2334上,從而使得導電板與外接出電線纜電連接。
各u形動觸片25包括位於中部的轉動接電板部251、從轉動接電板部的左右兩側端向著各自外側凸出形成的轉動支軸部252和設置在動觸片板體上且位於轉動接電板部下方的動觸點253;各u形動觸片的開口朝向前方。
尾座後壁的內壁上設有用於固定出電接線端子中導電板233的嵌槽221和用於為u形動觸片提供轉動支承的樞接槽222,所述各u形動觸片的轉動支軸部位於相應的一個樞接槽中,在外力作用,本應用例是在頂針組件的往復撥動下,各u形動觸片可繞其轉動支軸在一定角度範圍內往復搖動,且其往復搖動方向和翹板按鍵相同。
兩個進電接線端子24位於出電接線端子的銅製導電板233的下方;各進電接線端子24包括一個鋼製金屬框241、鋼製調節螺釘242和銅製靜觸板243,金屬框的底壁上設有與調節螺釘適配的調節螺孔244;靜觸板包括沿前後方向水平設延伸形成的壓線板部2431、從壓線板部前端向上垂直折彎延伸形成的連板部2432、從連板部頂端向後水平折彎延伸形成的引板部2433、從引板部後端向上垂直折彎延伸形成的靜觸頭支持部2434,該靜觸頭支持部上設有與相應一個動觸點適配的靜觸點2435;所述鋼製金屬框241的頂壁位於壓線板部2431和引板部2433之間,且位於連板部2432的後側。
各頂針組件26包括撐簧261和絕緣頂柱262;撐簧位於頂針基座的限位盲孔273之內,絕緣頂柱262的沿前後方向上的前端位於頂針基座的限位盲孔中,並壓接在撐簧上,絕緣頂柱的後端伸出頂針基座的限位盲孔,頂接在相應一個u形動觸片的u形內壁上,且把u形動觸片的轉動接電板部壓接在出電接線端子中導電板的轉動支持部上,使得u形動觸片的轉動接電板部與導電板的轉動支持部形成穩定的電連接。
當翹板按鍵3往復搖動時,通過按鍵基座帶動頂針組件往復搖動,從而往復撥動適配的u形動觸片。當u形動觸片向下轉動時,動觸點253隨之轉動直至壓接在適配的進電接線端子24中的靜觸點2435上,此時該進電接線端子與出電接線端子之間的電路導通;當u形動觸片向上轉動時,動觸點253隨之轉動而離開靜觸點2435,此時該進電接線端子與出電接線端子之間的電路斷開。
本應用例中電磁驅動機構驅動翹板按鍵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當電磁驅動器中的勵磁線圈正向通電時,動鐵芯在勵磁線圈的電磁力和永磁鐵的吸附力的共同作用下,克服復位彈簧的復位彈力而向前滑移,從而通過其驅動板部帶動傳動連接杆向前移動一定距離,進而帶動第一支杆繞轉軸513向後轉動,從而撥動翹板按鍵的上端;當電磁驅動器中的勵磁線圈反向通電時,動鐵芯在勵磁線圈的電磁力和復位彈簧的復位彈力的共同作用下,克服永磁鐵的吸附力而向後滑移,從而通過其驅動板部帶動傳動連接杆向後移動一定距離,進而帶動第二支杆繞轉軸513向後轉動,從而撥動翹板按鍵的下端;從而使得驅動杆在轉動及復位的過程中,驅動翹板按鍵往復搖動。
本應用例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應用例結構較為緊湊簡化,製造成本較為低廉,可滿足大多數情況下的雙電源電路的自動切換。(2)本應用例可代替傳統牆壁式電力開關使用,實現雙電源電路的自動切換或遠程操控切換,從而實現家居電器的智能化操控以及穩定的電源控制,尤其適用於對現有重要部門電氣電路進行更換。
(應用例2)
圖27顯示了本發明的第二種具體應用方式。
本應用例是採用上述實施例2製成的一種用於開關櫃的遠程控制電力開關,和應用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見圖27所示,本應用例還包括用於手動驅動翹板按鍵往復搖動的手動操作機構6。本應用例的手動操作機構6包括兩個手動按壓翹板61;前座的前壁中心處沿前後方向設有方孔43,前座前壁的內壁上設有樞接孔44;各手動按壓翹板61設有手動按壓面板部611、與樞接孔44轉動連接的樞接轉軸612、用於抵接在相應一個翹板按鍵上端的第一手動操作杆613以及用於抵接在該翹板按鍵下端的第二手動操作杆614;各手動按壓面板部611位於前座前壁的方孔43中,樞接轉軸612設置在各手動按壓面板部內壁的左右兩側,且各插設在相應一個樞接孔44中,從而使得各手動按壓面板部可繞樞接轉軸612往復搖動;本應用例中,為增加第一手動操作杆和第二手動操作杆的強度,還設有用於連接第一手動操作杆和第二手動操作杆的增強杆部615。從側面看,手動按壓翹板、第一手動操作杆、第二手動操作杆和增強杆部615組合形成的基本形狀是矩形。
本應用例中,為了增強靈敏程度,第一手動操作杆的後端末端處設有第一圓柱616,第二手動操作杆的後端末端處設有第二圓柱617,在翹板按鍵的往復搖動中,第一圓柱始終抵接在翹板按鍵的上端,第二圓柱始終抵接在翹板按鍵的下端。各第一圓柱和第二圓柱均沿水平方向左右延伸設置,使得第一手動操作杆和第二手動操作杆與翹板按鍵形成線接觸。
本應用例中,各翹板按鍵上同時抵接有一個電磁驅動機構的驅動杆以及一個手動按壓翹板的第一手動操作杆和第二手動操作杆。
本應用例的工作過程是:芯棒吸附銜鐵克服拉簧的拉力使其轉動,銜鐵帶動驅動杆繞轉軸轉動,通過第一支杆的第一球狀突起545撥動翹板按鍵,翹板按鍵通過第二手動操作杆帶動手動按壓翹板轉動一定角度;芯棒不再吸附銜鐵時,拉簧帶動銜鐵復位,銜鐵進而帶動驅動杆繞轉軸反向轉動至復位,此時通過第二支杆的第二球狀突起546撥動翹板按鍵,翹板按鍵通過第一手動操作杆帶動手動按壓翹板回復原位;當然,還可採用直接按壓手動按壓翹板強行使其往復轉動,也能驅動翹板按鍵往復搖動。
本應用例的優點是不僅能夠實現遠程電動操控以及自動操控,還能實現手工切換操控。
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於本發明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