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底料筒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0:26:11 2
專利名稱:火鍋底料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火鍋用品。
背景技術:
火鍋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飲食方式,現有的火鍋吃法,通常是將食物置於盛有底料(花椒、辣椒、香料等)的湯中煮食,底料難免附於食物之上,使食用者甚感不便;底料沉於鍋底,長時間烹煮易於渾湯、糊鍋,既影響美觀、又影響火鍋的口感;底料在烹煮過程中浮於湯鍋表面形成浮沫,也影響美觀,需要不斷舀出,十分麻煩;且食物在煮的過程中沉沒於鍋底與底料相混,食用時,需在鍋中不斷翻找,既不方便又不雅觀。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火鍋底料筒,該種火鍋筒能使火鍋不渾湯、不糊鍋、味道均勻、衛生、口感好、外觀美觀、食用方便,且富有情趣。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火鍋底料筒,其構成為,天然植物構成的中空筒體,該筒體的壁上分布有若干滲味小孔,筒體的一端有開口;並在該開口上封有適配的封口塞或封口蓋。
使用時將火鍋底料裝於植物筒內並封口,再置於湯鍋中。底料的味道通過滲味孔滲入湯中,而底料不會逸出;食用時,底料不會附於食物上,方便進食;底料也不會沉於鍋底而糊鍋,影響火鍋的口味;同時底料既不會浮於湯麵,也不易形成浮沫,既不影響美觀,也不需隨時舀出浮沫,食用非常方便;通過筒體壁上的滲味孔將底料的各種味道均勻的滲透出來,可較長時間保持火鍋味道的鮮關、均勻。
上述的筒體的中部附近設有與筒體垂直的立杆,該立杆的下端可置於火鍋盆底部的底料筒座中。
這樣使得底料筒的中心部位在湯鍋中的位置固定,而非漂浮、懸置於湯中。底料筒能起食物「橋」的作用速熟的食物如毛肚之類可搭在其上,能在想食用時確保及時方便取用,避免了用筷子夾住食物等著食用的麻煩。並且植物筒可沿立杆在底料筒座中旋轉,將底料筒中的味道均勻分布各處,免去使用瓢、勺等工具攪和、尋找的麻煩;同時搭於筒上的食物通過旋轉,也方便不同位置的食客取用,避免了食客相互夾菜帶來的不衛生,而又不失熱情。由於底料筒的高度由立杆固定,可作為湯麵高度的指示,方便食用過程中,更加準確、方便地添加火鍋湯,避免了火鍋湯量起伏過大帶來的不便。底料筒在火鍋盆中隨意操作旋轉,也很新穎、別致、富有情趣,形成一獨特的火鍋文化。
上述的天然植物為竹子。由於竹子具有天然的清香,同時清熱保健,使火鍋更有特色。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置於火鍋盆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為,一種火鍋底料筒,其構成為天然植物構成的中空筒體1,該筒體1的壁上分布有若干滲味小孔2,筒體1的一端有開口3;並在該開口3上封有適配的封口蓋4。使用前將火鍋底料從開口3處放入筒體1內,再封上封口蓋4備用。實際實施時,該封口蓋4還可改為封口塞,材料可以採用與筒體相同的植物。筒體1的中部附近設有與筒體1垂直的立杆5,該立杆5的下端置於火鍋盆6底部的底料筒座7中,其具體的連接方式可以是卡口、螺紋或是直接內外套合等各種現有的活動連接方式;該底料筒座7可採用焊接等方式固定於火鍋盆6的底部。本例的構成筒體1的天然植物為竹子,竹子的竹節形成自然的中空筒體,且長度、大小與火鍋盆6相適配,製作十分方便。當然也可採用在高溫煮沸過程中不會產生毒性、對人無害的其它植物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製作材料。本實用新型在使用中,如果需要採用細微的火鍋底料,則可在筒體1的內壁加一層篩網。由於構成本實新型的材料為價格低廉、取材方便的竹子等天然植物,其成本低,可以一次性使用,這樣更加保證了火鍋食用時的衛生。
權利要求1.一種火鍋底料筒,其構成為天然植物構成的中空筒體(1),該筒體(1)的壁上分布有若干滲味小孔(2),筒體(1)的一端有開口(3);並在該開口(3)上封有適配的封口塞或封口蓋(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火鍋底料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筒體(1)的中部附近設有與筒體(1)垂直的立杆(5),該立杆(5)的下端可置於火鍋盆(6)底部的底料筒座(7)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火鍋底料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天然植物為竹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火鍋底料筒,其構成為天然植物構成的中空筒體,該筒體的壁上分布有若干滲味小孔,筒體的一端有開口;並在該開口上封有適配的封口蓋或封口塞。該種火鍋筒能使火鍋不渾湯、不糊鍋、味道均勻、衛生、口感好、外觀美觀、食用方便,且富有情趣。
文檔編號A47J27/12GK2710504SQ20042006034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20日
發明者段啟輝 申請人:段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