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與前保險槓總成集成的汽車吸能塊安裝定位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19:18:16 2
專利名稱:一種與前保險槓總成集成的汽車吸能塊安裝定位組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定位組件,特別涉及一種集成到前保險槓總成的汽車吸
能塊安裝定位組件。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汽車吸能塊往往作為總成級零件,由總成車間安裝。安裝汽車吸能塊往往需要額外的緊固件和安裝結構,工作量較大。 即使將汽車吸能塊集成到前保險槓總成裡,在前保險槓蒙皮上也需要會增加額外的結構,由此便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裝配問題,同時,由於吸能塊還需要增加相應的開孔或者結構,導致部件的成型性降低,增加了模具的複雜度,從而使其經濟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裝簡單、定位精確的汽車吸能塊安裝定位組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設計方案 —種集成到前保險槓總成的汽車吸能塊安裝定位組件,包括前保險槓以及與所述
前保險槓相連的上進氣柵格和下進氣柵格,在所述上進氣柵格和下進氣柵格之間設有吸能
塊,在所述上進氣柵格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卡扣配合的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在所述下進
氣柵格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卡扣配合的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且在所述吸能塊上設有分別
與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和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相配合的凹坑面。 優選地,所述吸能塊由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或聚氨酯的發泡粒子成型的泡沫
件製成。 優選地,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上的凹坑面相配合的搭鉤結構。進一步,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及搭鉤結構的尺寸與所述吸能塊及凹坑面的前後尺寸相配合。更進一步,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及搭鉤結構的尺寸與所述凹坑面的左右尺寸相配合。 優選地,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上的凹坑面相配合的搭鉤結構。進一步,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及搭鉤結構的尺寸與所述吸能塊及凹坑面的前後尺寸相配合。更進一步,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及搭鉤結構的尺寸與所述凹坑面的左右尺寸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吸能塊直接集成到前保險槓總成裡,安裝簡單,定位精確,增加了保險槓總成的集成度,降低了總裝車間的安裝工作量和複雜度; 2、保險槓蒙皮不需要增加連接結構,不會產生其他裝配問題; 3、吸能塊不需要開孔或增加連接結構,簡化模具,提高產品成型性,經濟性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汽車上組裝之後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3為圖1中B-B的剖視圖; 圖4為圖1中C-C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吸能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前"、"後"、"左"、"右"均是以汽車的行駛方向作為參照進行描述的,其中,汽車的行駛方向為"前"。 參見圖1 圖5,其中示出一種集成到前保險槓總成的汽車吸能塊安裝定位組件的優選實施例。所述汽車吸能塊安裝定位組件包括前保險槓2以及與所述前保險槓2相連的上進氣柵格3和下進氣柵格4,在所述上進氣柵格3和下進氣柵格4之間設有吸能塊1。[0021] 所述吸能塊1由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或聚氨酯中任意一種的發泡粒子成型的泡沫件製成。在所述上進氣柵格3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1卡扣配合的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5,在所述下進氣柵格4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1卡扣配合的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6,且在所述吸能塊1上設有分別與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5和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6相配合的凹坑面7、8。 優選地,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5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1上的凹坑面7相配合的搭鉤結構51。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5及搭鉤結構51的尺寸與所述吸能塊1及凹坑面7的前後尺寸相配合。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5及搭鉤結構51的尺寸與所述凹坑面7的左右尺寸相配合。 另一方面,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6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1上的凹坑面8相配合的搭鉤結構61。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6及搭鉤結構61的尺寸與所述吸能塊1及凹坑面8的前後尺寸相配合。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6及搭鉤結構61的尺寸與所述凹坑面8的左右尺寸相配合。 本汽車吸能塊安裝定位組件的裝配順序為先將下進氣格柵4安裝到前保險槓2上,接著放入吸能塊1 ,卡入下進氣格柵定位支腳6內,最後裝配上進氣格柵3,同時,上進氣格柵定位支腳5將吸能塊1安裝到位,整個裝配過程簡單便捷。 在裝配到位後,如圖2所示,上下進氣格柵定位支腳5和6將與吸能塊1上的前後面相互搭接,控制前後定位。如圖3所示,上進氣格柵定位支腳5的下底面與吸能塊1的上側相配合,下進氣格柵定位支腳6的上頂面與吸能塊1的下側相配合,限定吸能塊1的上下定位。如圖4所示,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6及搭鉤結構61的尺寸與所述凹坑面8的左右尺寸相配合,限定左右定位;凹坑面7的作用與此相同。所以,通過上述的方式便能夠將整個吸能塊1準確地安裝到位。 上述具體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也可以有其他變形,例如可以改變上下進氣格柵定位支腳的數量和位置;可以改變左右定位配合的連接位置;可以增加左右配合面從而改變左右定位配合的連接方式;可以改變上下進氣格柵上的定位支腳的搭鉤結構的配合面大小和角度;可以增加輔助的定位方式和連接結構。[0027] 上述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一種與前保險槓總成集成的汽車吸能塊安裝定位組件,包括前保險槓(2)以及與所述前保險槓(2)相連的上進氣柵格(3)和下進氣柵格(4),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上進氣柵格(3)和下進氣柵格(4)之間設有吸能塊(1);在所述上進氣柵格(3)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1)卡扣配合的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5);在所述下進氣柵格(4)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1)卡扣配合的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6);且在所述吸能塊(1)上設有分別與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5)和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6)相配合的凹坑面(7、8)。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安裝定位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吸能塊(1)由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或聚氨酯中任意一種發泡粒子成型的泡沫件製成。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安裝定位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5)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1)上的凹坑面(7)相配合的搭鉤結構(51)。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裝定位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5) 及搭鉤結構(51)的尺寸與所述吸能塊(1)及凹坑面(7)的前後尺寸相配合。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安裝定位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5) 及搭鉤結構(51)的尺寸與所述凹坑面(7)的左右尺寸相配合。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定位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6) 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1)上的凹坑面(8)相配合的搭鉤結構(61)。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裝定位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6) 及搭鉤結構(61)的尺寸與所述吸能塊(1)及凹坑面(8)的前後尺寸相配合。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安裝定位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6) 及搭鉤結構(61)的尺寸與所述凹坑面(8)的左右尺寸相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前保險槓總成集成的汽車吸能塊安裝定位組件,包括前保險槓以及與所述前保險槓相連的上進氣柵格和下進氣柵格,在所述上進氣柵格和下進氣柵格之間設有吸能塊,在所述上進氣柵格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卡扣配合的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在所述下進氣柵格上設有與所述吸能塊卡扣配合的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且在所述吸能塊上設有分別與所述上進氣柵格定位支腳和所述下進氣柵格定位支腳相配合的凹坑面。本實用新型安裝簡單,定位精確,增加了保險槓總成的集成度,降低了總裝車間的安裝工作量和複雜度;此外,還具有簡化模具,提高產品成型性,經濟性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B60R19/02GK201506315SQ20092007829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8日
發明者陳松 申請人: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