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箱式變電站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8:38:53 1

本發明涉及變電站技術領域,具體為智能箱式變電站。
背景技術:
箱式變電站是集高壓開關櫃、變壓器、低壓開關櫃、自動化終端裝置於一體的大型組合式配電設備,箱式變電站發展於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具有成套性強、結構緊湊、外型美觀、施工周期短、運行費用低、無汙染、免維護等優點,受到世界各國電力工作者的重視,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開始出現簡易箱式變電站,電力部也制定了相關標準,但應用並不廣泛;到90年代末期,特別是農網改造工程啟動後,科研開發、製造技術及規模等都進入了高速發展,箱式變電站開始被廣泛應用於城區、農村、廠礦等領域,由於傳統變電站是全封閉式結構,無法對變電站內部進行散熱,在長時間工作後內部會產生高溫,導致損壞配電設備,增加維修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智能箱式變電站,具備可以對變電站內部進行散熱,保護配電設備,減少維修成本的優點,解決了無法對變電站內部進行散熱,導致損壞配電設備,增加維修成本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智能箱式變電站,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箱體,所述箱體內腔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繼電器,所述箱體內腔的底部設置有機房,且機房的底部與基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機房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吸熱管,所述吸熱管底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觸點開關,所述基座的頂部且位於箱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內部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移動杆,所述移動杆左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銜鐵,所述移動杆右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杆,所述連接杆遠離移動杆一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與第一觸點開關配合使用的第二觸點開關,所述基座的頂部且位於固定塊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杆,所述支撐杆右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與銜鐵配合使用的電磁圈,所述箱體的內部設置有風機罩,所述風機罩的左端貫穿箱體並延伸至箱體的外部,所述風機罩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風機,所述箱體右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儲水箱,所述儲水箱右側的頂部連通有第一進水管,所述儲水箱的頂部設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進水口連通有第二進水管,所述第二進水管遠離水泵進水口的一端與儲水箱的頂部連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連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遠離水泵出水口的一端貫穿箱體並延伸至箱體的內部連通有連通管,所述連通管的左側連通有噴頭,所述支撐板的頂部且位於繼電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電磁圈、水泵和風機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水泵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墊塊,所述墊塊的底部與儲水箱的頂部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滑槽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左端與滑塊的右側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風機罩內腔的左側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兩端與風機罩的內壁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右側且位於過濾網的上方設置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的右端與箱體的左側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電磁圈的設置,在電磁圈通電後可以配合銜鐵帶動滑塊和移動杆進行移動,通過第一觸點開關和第二觸點開關的設置,可以讓吸熱管工作,對機房表面的熱量和箱體內部的熱量同步進行吸收,同時解決了無法對變電站內部進行散熱,導致損壞配電設備,增加維修成本的問題。
2、本發明通過基座的設置,可以對箱體進行支撐,通過風機的設置,可以將箱體內部的熱量進行排出,通過過濾網的設置,可以對進入箱體內部的灰塵進行遮擋,通過儲水箱的設置,可以對水源進行儲存,方便使用,通過水泵的設置,可以將儲水箱內部的水經過出水管輸送到連通管,然後從噴頭噴出對機房表面進行散熱,通過墊塊的設置,可以對水泵進行支撐,保證其穩定工作,通過遮雨板的設置,可以對過濾網進行遮擋,防止雨水淋溼,影響使用,通過彈簧的設置,當電磁圈斷電後,可以帶動滑塊和移動杆復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a-a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中:1基座、2箱體、3支撐板、4繼電器、5機房、6吸熱管、7第一觸點開關、8固定塊、9滑槽、10滑塊、11移動杆、12銜鐵、13連接杆、14第二觸點開關、15支撐杆、16電磁圈、17風機罩、18風機、19儲水箱、20第一進水管、21水泵、22第二進水管、23出水管、24連通管、25噴頭、26控制器、27墊塊、28彈簧、29過濾網、30遮雨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智能箱式變電站,包括基座1,通過基座1的設置,可以對箱體2進行支撐,基座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箱體2,箱體2的右側且位於過濾網29的上方設置有遮雨板30,遮雨板30的右端與箱體2的左側固定連接,通過遮雨板30的設置,可以對過濾網29進行遮擋,防止雨水淋溼,影響使用,箱體2內腔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3,支撐板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繼電器4,箱體2內腔的底部設置有機房5,且機房5的底部與基座1的頂部固定連接,機房5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吸熱管6,吸熱管6底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觸點開關7,基座1的頂部且位於箱體2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固定塊8,固定塊8的內部開設有滑槽9,滑槽9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彈簧28,彈簧28的左端與滑塊10的右側固定連接,通過彈簧28的設置,當電磁圈16斷電後,可以帶動滑塊10和移動杆11復位,滑槽9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10,滑塊10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移動杆11,移動杆11左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銜鐵12,移動杆11右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杆13,連接杆13遠離移動杆11一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與第一觸點開關7配合使用的第二觸點開關14,基座1的頂部且位於固定塊8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杆15,支撐杆15右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與銜鐵12配合使用的電磁圈16,箱體2的內部設置有風機罩17,風機罩17內腔的左側設置有過濾網29,過濾網29的兩端與風機罩17的內壁固定連接,通過過濾網29的設置,可以對進入箱體2內部的灰塵進行遮擋,風機罩17的左端貫穿箱體2並延伸至箱體2的外部,風機罩17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風機18,通過風機18的設置,可以將箱體2內部的熱量進行排出,箱體2右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儲水箱19,通過儲水箱19的設置,可以對水源進行儲存,方便使用,儲水箱19右側的頂部連通有第一進水管20,儲水箱19的頂部設置有水泵21,水泵2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墊塊27,墊塊27的底部與儲水箱19的頂部固定連接,通過水泵21的設置,可以將儲水箱19內部的水經過出水管23輸送到連通管24,然後從噴頭25噴出對機房5表面進行散熱,通過墊塊27的設置,可以對水泵21進行支撐,保證其穩定工作,水泵21的進水口連通有第二進水管22,第二進水管22遠離水泵21進水口的一端與儲水箱19的頂部連通,水泵21的出水口連通有出水管23,出水管23遠離水泵21出水口的一端貫穿箱體2並延伸至箱體2的內部連通有連通管24,連通管24的左側連通有噴頭25,支撐板3的頂部且位於繼電器4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控制器26,控制器26分別與電磁圈16、水泵21和風機18電性連接,通過電磁圈16的設置,在電磁圈16通電後可以配合銜鐵12帶動滑塊10和移動杆11進行移動,通過第一觸點開關7和第二觸點開關14的設置,可以讓吸熱管6工作,對機房5表面的熱量和箱體2內部的熱量同步進行吸收,同時解決了無法對變電站內部進行散熱,導致損壞配電設備,增加維修成本的問題。
使用時,當箱體2內部溫度和機房5溫度過高時,通過控制器26啟動電磁圈16工作,電磁圈16通電帶動銜鐵12移動,銜鐵12帶動滑塊10和移動杆11移動,第二觸點開關14與第一觸點開關7相互接觸,吸熱管6對機房5表面的溫度進行吸收,然後啟動水泵21工作,第二進水管22從儲水箱19內抽水經過出水管23到達連通管24,然後從噴頭25噴灑出來,對機房5表面進行降溫。
綜上所述:該智能箱式變電站,通過吸熱管6、第一觸點開關7、固定塊8、滑槽9、滑塊10、移動杆11、銜鐵12、連接杆13、第二觸點開關14和電磁圈16的配合,解決了無法對變電站內部進行散熱,導致損壞配電設備,增加維修成本的問題。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