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黴酸與硫脲混用促進人參種胚形態後熟的方法
2023-05-20 08:31:46 3
專利名稱:赤黴酸與硫脲混用促進人參種胚形態後熟的方法
技術領域:
-
本發明屬於農業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赤黴酸與硫脲混用促進人參種胚形態後 熟的方法。
背景技術:
人參種子屬於胚發育不完全類型。種子採收後,其它各部分組織都已經或基 本達到成熟階段,而種胚還沒有完全發育,僅由少數胚原細胞構成。新採收的人 參種子胚很小,長約0.32 0.43mm、寬約0.25mm,胚乳長約5 6mm、寬約4mm, 胚乳面積是胚面積的180 300倍。因此,人參種子採收後必須經過後熟過程才能 發芽出苗,人參種子後熟過程分為胚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兩個階段,前期未完成, 後期則不能通過,因此胚形態後熟階段是否順利完成十分重要。形態後熟是胚在 胚乳中緩慢生長分化及定型過程,如果將採收後的人參種子秋播于田間,在自然 條件下需18 22個月才能完成後熟過程。如果在適宜的溫度、水分和氧氣等條件 下進行人工催芽,需要3 4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形態後熟,但出苗率仍然較低。 因此,採取一定措施,促進胚的分化和生長,有利於人參種胚形態後熟,具體表 現為種子裂口率、胚率和出苗率均較高。
檢索表明,目前但尚未發現有將赤黴酸與硫脲配製成混合水溶液,用於促進 人參種胚形態後熟方面的專利技術。本發明將赤黴酸與硫脲配製成混合水溶液, 在催芽前處理人參種子,解決了在人參種胚形態後熟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形態後熟 時間長和出苗率低的問題,達到了促進了人參種胚形態後熟,提高種子裂口率、 胚率和出苗率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赤黴酸與硫脲混用促進人參種胚形態後熟的方法,用 於解決人參種子形態後熟處理過程中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發明的赤黴酸與硫脲混用促進人參種胚形態後熟的方法,其技術特徵是,
按重量百分比將0.002% 0.01%的赤黴酸、0.2% 0.5%的硫脲和水(餘量)配製 成混合水溶液,在人工催芽前浸泡人參種子15 36小時,然後再進行人工催芽。 本發明的赤黴酸與硫脲混用促進人參種胚形態後熟的優化方法,其技術特徵 是,按重量百分比將0.004% 0.008%的赤黴酸、0.3% 0.4%的硫脲和水(餘量) 配製成混合水溶液,在人工催芽前浸泡人參種子20 24小時,然後再進行人工催芽。
本發明中所用原料均為農業生產中允許使用的,成本低,使用方便。 本發明中各組分的作用
1、 至今已分離和鑑定出的赤黴素(GA)有100多種,它是植物體內普遍存 在的一種內源激素,廣泛存在於高等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和種子等器官中,
但含量很少。本發明中使用的赤黴素是赤黴酸(GA3),為85%粉劑,生理活性強, 用途廣;分子式C19H2206,相對分子質量346.0;難溶於水,易溶於乙醇等有 機溶劑。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打破種子、塊莖和塊根的休眠,促使萌發;剌激 植物細胞伸長,使植株長高和葉片增大;刺激果實生長和提高結實率等。
2、 硫脲是一種有弱激素作用的硫代尿素,純品為白色結晶,溶於冷水和醇 類。本發明中使用的硫脲是98.0%結晶體,分子式CH4N2S,相對分子質量76.12。 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可以抑制植物體內過氧化氫酶的活性,而過氧化氫酶通常
可以阻礙種子的萌發,因而用硫脲處理某些種子有打破休眠、促進萌發的作用。
本發明的試驗效果 試驗在吉林農業大學實驗室內進行。 1材料與方法 1)試驗材料
赤黴酸為純度85.0%的粉劑,硫脲為純度98.0%的結晶體。催芽箱由3cm厚 木板製成,催芽基質由腐殖土與河沙按3 : 1配製而成。試驗用人參種子是上一 年採收的幹種子,品種為"大馬牙"。
3)試驗處理及方法
種子質量標準符合GB6941—86人參種子標準,千粒重〉30g,生活力〉98% (紅四氮唑染色法測定)。試驗前用150mg/kg的多抗黴素水溶液浸泡種子24小 時,進行消毒。
試驗處理試驗設4個處理a.清水(CK)浸泡人參種子24小時;b. 0.006% 的赤黴酸水溶液浸泡種子24小時;c.0.35y。的硫脲水溶液浸泡種子24小時; 丄0.006%赤黴酸+0.35%硫脲的混合水溶液浸泡種子24小時。每個處理1000粒種 子,3次重複。
試驗方法催芽前將赤黴酸和硫脲按處理要求配製成水溶液。配製前,赤黴 酸先用微量白酒或酒精溶解,硫脲用少量水溶解,然後再分別配製;處理a為清 水浸泡,各處理種子浸泡時間均為24小時。2007年6月25日開始催芽。先將腐殖土與河沙(過篩)按3 : l配製成混合基 質,在催芽箱(槽)底部鋪5cm厚基質,再裝入基質與種子的混合物(基質與種 子按3 : l混合),上層覆蓋10cm厚基質。前期(種子裂UI前)保持基質溫度18 20°C,後期(種子裂口後)保持基質溫度13 15匸;前期(種子裂口前)保持基 質溼度19% 20%,後期(種子裂口後)保持基質溼度14% 15%;種子裂口前 15天倒種一次,裂口後7大倒種一次。其它按人工催芽的要求進行管理,催芽第 90天測定種子裂U1率和胚率。2007年10月15日用壓眼器人工播種,每穴一粒,4cm X4cm點播,其它按人參生產的田間管理要求進行,2008年6月20日測定出苗率。
2、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表l),用0.006%赤黴酸+0.35%硫脲的混合水溶液浸泡人參 種子24小時,人參種子裂口率、胚率和出苗率分別為96.2%、 92.5%和90.5%,效 果顯著好於清水(CK)、單獨使用0.006%赤黴素(GA3)和0.35%硫脲的處理,
達到極顯著標準。
表1不同處理對人參種胚形態後熟效果的影響
處理
裂口率/%
胚率達90%以上 的種子比率/%
出苗率/%
a (ck)55.761.762.5
b82.981.681.7
c64.371.475.6
d96.2**92.5**90.5**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說明
1) 裂口率裂口種子/種子總量X10011/。(人參種胚生長分化後,胚體積逐漸增大,胚的膨壓
迫使果皮沿著結合痕開裂的現象稱為"裂口",裂口率是裂口種子與種子總量的 比率);
2) 胚率胚長/胚乳長X100。/o;
3) 出苗率出苗數/播種量X1001/。。
3、結論
本發明的試驗結果表明,將赤黴酸與硫脲配製成混合水溶液,在催芽前處理 人參種子,對種胚形態後熟有顯著影響,可以使種子的裂口率、胚率和出苗率顯 著增加。本發明解決了在人參種胚形態後熟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形態後熟時間長和 出苗率低的問題,達到了促進了人參種胚形態後熟,提高種子裂口率、胚率和出 苗率的目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
按重量百分比,取0.002% 0.01%的赤黴酸(GA3,純度為85.0%粉劑),用 微量白酒或酒精溶解;取0.2% 0。5%的硫脲(純度為98.0%結晶體),用少量水 溶解,再先後注入定量水中,配製成混合水溶液,在人工催芽前浸泡人參種子 15 36小時,然後再進行人工催芽。
實施例按重量百分比,取0.006%的赤黴酸、0.35%的硫脲,水餘量,製成 混合水溶液,浸泡人參種子24小時,然後進行人工催芽。
例如,取赤黴酸60mg,用微量白酒或酒精溶解;取硫脲3500mg,用少量水 溶解。然後再將上述2種物質先後注入l.OKg清水中,配製成混合水溶液,在人 工催芽前浸泡人參種子24小時。其它人參種子催芽條件按人工催芽的要求進行 處理,即可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赤黴酸與硫脲混用促進人參種胚形態後熟的方法,其技術特徵是按重量百分比,將0.002%~0.01%的赤黴酸和0.2%~0.5%的硫脲溶解後,分別注入清水中,配製成混合水溶液,在人工催芽前浸泡人參種子15~36小時,然後再進行人工催芽。
全文摘要
一種赤黴酸與硫脲混用促進人參種胚形態後熟的方法,屬於農業技術領域。本發明解決了人參種胚形態後熟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形態後熟時間長和出苗率低的問題。本發明是按重量百分比將0.002%~0.01%的赤黴酸、0.2%~0.5%的硫脲和水(餘量)配製成混合水溶液,在人工催芽前浸泡人參種子15~36小時,然後再進行人工催芽。本發明用於人參種胚形態後熟的處理,可以縮短形態後熟時間、提高人參種子裂口率、胚率和出苗率。
文檔編號A01C1/00GK101473720SQ200910066460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0日
發明者張明遠, 王義平, 蕊 董, 英 趙, 金京茹 申請人: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