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龍芽楤木茶的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16:09:31
一種龍芽楤木茶的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龍芽楤木茶的製作工藝,包括採青、萎凋、殺青、烘焙、分揀、包裝、入庫。其特殊之處在於:①採青選材:選用開春長至8-10cm長的龍芽楤木嫩芽葉為採青用材原料,田間性狀表現為嫩葉由淺黃紅向黃綠色轉化時。②烘培、提香溫度控制:在機室爐內溫度升至175℃時再持續加溫至179-180℃時止。具體性狀是葉子、芽莖杆烘至幹而不焦,香味充分溢出為宜。本發明利用龍芽楤木嫩芽的葉子製作而成的龍芽楤木茶屬國家首創,從而開闢了龍芽楤木利用新方式。採用本發明工藝製作的龍芽楤木茶,形似武夷山茶,散發著濃鬱的炒香味,泡著喝時口感鬱香、後味甘甜,飲用效果性優良好,是目前世界上一種新型的高級保健飲品。
【專利說明】一種龍芽鍃木茶的製作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一種新型茶產品開發領域,涉及一種新型保健茶製作工藝,尤其是一種利用龍芽惚木的嫩芽葉製作龍芽惚木茶的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龍芽惚木屬五加科惚木屬植物,落葉小喬木,廣泛分布於我國秦嶺深山和東北遼東山區及前蘇聯的西伯利亞地區,日本、韓國的高山上也略有分布。在秦嶺、東北具有悠久的應用歷史,長期以來被當地人用做菜用。在東北地區,龍芽惚木的嫩芽稱做刺嫩芽菜,被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在日本,龍芽惚木菜被稱為「天下第一山野菜」。另外還可入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稱之為吻頭,用它來治療風溼類疾病。
[0003]近年來醫學研究成果表明:龍芽惚木芽葉富含VC、VB尼克酸等維生素和鈣鐵鋅等礦物元素等營養成分,特別其主要成分皂甙含量是人參的2.5倍以上,人稱「賽人參」,常用具有祛風通絡、活血化瘀、健胃利便、安神、固精、保肝、降壓、降糖、降脂等多種功效。利用龍芽惚木嫩芽葉製作成龍芽惚木茶開闢了龍芽惚木利用的新方式。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公布一種新型保健茶即龍芽惚木茶的製作工藝,以確保茶葉色、香、味、形品質均一性好及飲用之效果。
[0005]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0006]一種龍芽惚木茶的製作工藝,包括採青、萎凋、殺青、烘焙、分揀、包裝、入庫。其特殊之處在於:①採青選材:選用開春長至8-lOcm長的龍芽惚木嫩芽葉為採青用材原料,田間性狀表現為嫩葉由淺黃紅向黃綠色轉化時。②烘培提香溫度控制:在機室爐內溫度升至175°C時再持續加溫至179-180°C時止。具體性狀是葉子、芽杆烘至幹而不焦,香味充分溢出為宜。
[0007]本發明技術解決方案中的加工步驟如下:
[0008](I)採青:a、選用開春長至8-10cm的龍芽惚木嫩芽從芽基整體採下。b、將嫩芽上的葉子逐葉米下。C、將米過葉的芽杆用刀切成0.2-0.3cm長粗的小塊。d、將葉子和芽杆小塊分別置放。
[0009](2)萎凋:將葉子按1cm左右厚度置放於室內葦席上(或網羅、水泥地板等上),每30分鐘左右翻攪一次,以便萎凋發酵均勻。在秦嶺海拔1000米以上區域春季經3-5天即可完成萎凋。
[0010](3)殺青,將完成萎凋的葉子在炒鍋中均勻炒8-10分鐘左右即完成殺青。
[0011](4)揉搓,將殺青了的葉子手工或機械進行揉搓成條狀。
[0012](5)烘培:將揉搓成條的葉子放在烘培爐中烘培提香,當爐內溫度升至175°C時再續烘到爐內溫度升至179°C _180°C時即可關機開爐。
[0013](6)分揀,包裝。將烘培好的葉子中的異形葉、葉杆等雜物去掉,統一質檢後包裝封袋入庫。
[0014]以上是葉子的加工步驟,芽杆的加工步驟則較為簡化,具體如下:
[0015](I)將殺青得到的芽杆小塊直接蒸青殺青。
[0016](2)將蒸青好的芽杆小塊晾至半乾以上乾濕狀態後進行烘培。
[0017](3)當烘培爐內溫度升至175°C後再烘至179_180°C時關機開爐。
[0018](4)將烘培好的芽杆小塊分揀除去過大塊和雜物後封袋包裝入庫貯存。
[001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利用龍芽惚木嫩芽葉製作成龍芽惚木茶屬國家首倉|J,從而開闢了龍芽惚木利用新方式。採用本發明工藝製作的龍芽惚木茶,形似武夷山茶,散發著濃鬱的炒香味,泡喝口感鬱香、後味甘甜,飲用效果性優良好,是目前世界上一種新型的高級保健飲品。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1]下面用本發明的實施實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但並不以此來限制本發明
[0022]實施例1:
[0023]將採自開春長至8-lOcm長的龍芽惚木嫩芽上的8kg葉子置放葦席上3_5天進行萎凋,期間每30分鐘翻攪一次,確保葉子均勻萎凋。將萎凋好的這些葉子放入炒鍋中均勻炒8-10分鐘。然後,送入揉搓機中揉搓3-5分鐘,葉子基本成條狀為宜。將揉搓成條的這些葉子送入電機功率20W、加熱功率0.6kw的ATH-206B安太電子烘培機中烘培,設置溫度為180°C,設置烘培時間為150分鐘,開機加熱約120分鐘後出現溫度顯示175°C後再烘15分鐘左右,當溫度顯示到179-180°C時龍芽惚木葉子獨有香味充分溢出,這時即可關機取出茶葉,然後分揀去除雜質、葉杆和異形葉,包裝封袋入庫。
[0024]實施例2:
[0025]將採自開春長至8-10cm長的龍芽惚木嫩芽1kg芽杆小塊用包布裹好放入蒸鍋中蒸青殺青。而後晾至半乾以上乾濕狀態時,送入ATH-206B安太電子烘焙機中烘焙。設置溫度為180°C,設置烘焙時間180分鐘,開機加熱約140-150分鐘出現溫度顯示175°C後再烘20分鐘左右,當溫度顯示到179-180°C時,與龍芽惚木葉子相似的獨有烘焙香味充分溢出,這時即可關機取出芽杆茶,分揀、除去雜質後包裝封袋入庫。
[0026]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僅限於此,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的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發明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專利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龍芽惚木茶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採青、萎凋、殺青、烘焙、分揀、包裝和入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龍芽惚木茶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採青選材:選用開春長至8-lOcm長的龍芽惚木嫩芽葉為採青用材原料,田間性狀表現為嫩葉由淺黃紅向黃綠色轉化時;所述烘培的提香溫度控制範圍是:在機室爐內溫度升至175°C時再持續加溫至179-180°C 時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龍芽惚木茶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 (1)採青:a、選用開春長至8-lOcm長的龍芽惚木嫩芽從芽基整體採下;b、將嫩芽上的葉子逐葉米下;c、將米過葉的芽杆用刀切成0.2-0.3cm長粗的小塊;d、將葉子和芽杆小塊分別置放; (2)萎凋:將葉子按8-llcm厚度置放於室內葦席上、網羅上或水泥地板上,每25-35分鐘左右翻攪一次,以便萎凋發酵均勻;在秦嶺海拔1000米以上區域春季經3-5天即可完成萎凋; (3)殺青,將完成萎凋的葉子在炒鍋中均勻炒8-10分鐘;即完成殺青; (4)揉搓,將殺青了的葉子手工或機械進行揉搓成條狀; (5)烘培:將揉搓成條的葉子放在烘培爐中烘培提香,當爐內溫度升至175°C時再續烘到爐內溫度升至179°C _180°C時即可關機開爐; (6)分揀,包裝:將烘培好的葉子中的雜物去掉,統一質檢後包裝封袋入庫。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龍芽惚木茶的製作工藝,其特徵在於: (1)將殺青得到的芽杆小塊直接蒸青殺青; (2)將蒸青好的芽杆小塊晾至半乾以上乾濕狀態後進行烘培; (3)當烘培爐內溫度升至175°C後再烘至179-180°C時關機開爐; (4)將烘培好的芽杆小塊分揀除去過大塊和雜物後封袋包裝入庫。
【文檔編號】A23F3/34GK104171208SQ201410431280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8日
【發明者】何亞峰, 何彤 申請人:何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