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7:23:16 1
一種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通過設置由所述支撐機構帶動旋轉的多個桶狀槽,使待分離的矽鈣渣漿液連續分配到多個桶狀槽中,所述多個桶狀槽從下至上逆時針的轉動中通過重力的作用使濾液快速濾下,能夠大幅度提高固液分離的速度,並且有效降低過濾後粉煤灰矽鈣渣的附液量。通過設置吹風裝置,使桶狀槽內的固體過濾物在轉動中形成乾燥的濾餅,當所述桶狀槽繼續轉動至開口垂直向下位置時,通過重力及反吹風作用使其內的濾餅脫落,使桶狀槽能夠循環利用,保證了矽鈣渣分離的連續高效進行。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分離速度快、分離效果好,且操作方便能夠連續進行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粉煤灰綜合處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粉煤灰是燃煤電廠主要的工業固體廢棄物,粉煤灰中氧化鋁含量在40%以上,是一種優質的鋁土礦替代資源,充分利用高鋁粉煤灰資源進行氧化鋁生產,既能夠解決固體廢棄物排放問題、避免因處置廢渣帶來的人力、財力上的浪費,又能夠實現資源再利用生產,緩解國內鋁土礦資源緊缺、鋁產業發展受到威脅的不利因素。
[0003]現有的從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鋁的方法一般為粉煤灰石灰石燒結法,該方法將粉煤灰與石灰石配料煅燒生成氧化鋁自粉化熟料,該熟料與鹼液混合將氧化鋁溶出,然後將溶出的氧化鋁粗液與固體粉煤灰矽鈣渣分離,實現氧化鋁的回收,那麼如何快速將粉煤灰矽鈣渣過濾直接影響氧化鋁的回收率。
[0004]現有的粉煤灰矽鈣渣分離主要採用真空過濾機、沉降槽分離等方法。採用真空過濾方法經過濾後粉煤灰矽鈣渣附液量較大,在30%以上;分離沉降槽是依靠重力分離的原理實現固液分離的,當固相粒度較細,或者固液之間比重差較小時,粉煤灰矽鈣渣沉降速度將十分緩慢,難以實現有效的固液分離,此外,固液分離時間過長,將導致氧化鋁二次反應高,粉煤灰矽鈣渣氧化鋁溶出率低等一系列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一般粉煤灰矽鈣渣分離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種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的設備,通過設置由所述支撐機構帶動旋轉的多個桶狀槽,使待分離的矽鈣渣漿液連續分配到多個桶狀槽中,所述多個桶狀槽從下至上的轉動中通過重力的作用使濾液快速濾下,不僅能夠大幅度提高固液分離的速度,並且有效降低過濾後粉煤灰矽鈣渣的附液量。
[0006]通過設置吹風裝置,使桶狀槽內的固體過濾物在轉動中進行乾燥,並形成乾燥的濾餅,當所述桶狀槽繼續轉動至開口向下位置時,通過重力作用其內的濾餅脫落,使桶狀槽能夠循環利用,保證了矽鈣渣分離的連續高效進行。
[0007]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通過設置包括刮板和具有開槽的轉動盤的卸料裝置,使桶狀槽內所脫落的濾餅能夠進行自動收集,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並能夠保持整個粉煤灰矽鈣渣固液分離的連續進行,提高工作效率。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0009]一種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包括:
[0010]過濾裝置,其包括支撐機構、第一轉動軸和過濾單元,其中所述支撐機構為一圓柱體,所述第一轉動軸與該圓柱體的橫截面垂直並穿過該圓柱體的中心,所述過濾單元為多個外壁具有網孔的一端開口的桶狀槽,所述桶狀槽設置於所述支撐機構的外周並由所屬支撐機構帶動進行旋轉;
[0011]卸料裝置,其包括第二轉動軸與轉動盤,其中所述轉動盤為一圓形平面,該圓形平面與所述支撐機構的縱切面平行,所述第二轉動軸垂直穿過所述轉動盤的中心並與之連接,所述轉動盤與所述桶狀槽旋轉至開口向下時的位置相對應。
[0012]優選的是,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卸料裝置的轉動盤上設置有開槽,所述開槽的尺寸大於所述過濾裝置的桶狀槽的最大橫截面尺寸。
[0013]優選的是,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桶狀槽沿所述支撐機構的外周均勻分布,且桶狀槽的開口方向沿所述支撐機構的外周保持一致。
[0014]優選的是,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過濾裝置的第一轉動軸及所述卸料裝置的第二轉動軸分別與旋轉電機連接並由其驅動進行旋轉,另外,所述第一轉動軸與第二轉動軸分別與電腦連接並由其控制進行聯動。
[0015]優選的是,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過濾裝置還包括儲液槽,所述儲液槽為一開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儲液槽設置於所述過濾裝置的下方。
[0016]優選的是,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過濾裝置還包括進料管和出濾液管,所述進料管的開口端對應於所述支撐機構轉動中某一桶狀槽開口的上方,所述出濾液管的一端與所述儲液槽連接並與其內部連通,所述出濾液管的另一端與一抽水泵連接。
[0017]優選的是,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卸料裝置還包括刮板卸料器,所述刮板卸料器由固定架和刮板組成,所述固定架設置於所述轉動盤的邊緣處,所述刮板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架連接固定,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轉動盤的中心,所述刮板的一側邊與所述轉動盤的圓形平面相抵頂。
[0018]優選的是,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過濾裝置的上方設置有吹風裝置,所述吹風裝置包括分配頭及分配頭上所連接的多個吹風口,所述吹風口與所述桶狀槽旋轉至開口向上時的位置相對應,且所述吹風口與所述桶狀槽的開口方向相對。
[0019]優選的是,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吹風裝置還連接有反吹風口,所述反吹風口與所述桶狀槽旋轉至開口垂直向下時的位置相對應,且所述反吹風口與所述桶狀槽的底部相對。
[0020]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通過設置由所述支撐機構帶動旋轉的多個桶狀槽,使待分離的矽鈣渣漿液連續分配到多個桶狀槽中,所述多個桶狀槽從下至上的轉動中通過重力的作用使濾液快速濾下,能夠大幅度提高固液分離的速度,本實用新型每小時可處理粉煤灰矽鈣渣漿液100噸以上,比一般粉煤灰矽鈣渣分離速度提高30%以上,並且有效降低過濾後粉煤灰矽鈣渣的附液量,分離後粉煤灰矽鈣渣水分含量能夠達到20%以下,而一般方法分離後粉煤灰矽鈣渣的水分含量一般大於30%。
[0021]通過設置吹風裝置,使桶狀槽內的固體過濾物在轉動中進行乾燥,並形成乾燥的濾餅,當所述桶狀槽繼續轉動至開口向下位置時,通過重力作用其內的濾餅脫落,使桶狀槽能夠循環利用,保證了矽鈣渣分離的連續高效進行。通過設置包括刮板和具有開槽的轉動盤的卸料裝置,使桶狀槽內所脫落的濾餅能夠進行自動收集,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並能夠保持整個粉煤灰矽鈣渣固液分離的連續進行,提高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分離速度快、分離效果好,且操作方便能夠連續進行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參閱本說明書後能夠據以實施。
[002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包括:
[0025]過濾裝置,其包括支撐機構1、第一轉動軸2和過濾單元,其中所述支撐機構I為一圓柱體,所述第一轉動軸2與該圓柱體的橫截面垂直並穿過該圓柱體的中心,並能夠帶動所述支撐機構I進行逆時針轉動;所述過濾單元為多個外壁具有網孔的一端開口的桶狀槽3,所述桶狀槽3設置於所述支撐機構I的外周並由所述支撐機構I帶動進行逆時針轉動,轉動過程中每個桶狀槽3從下至上運動中開口以一定角度向上,使濾液從網孔中濾下,矽鈣渣漿液中的固體物質截留在桶狀槽3中並形成濾餅,當逆時針轉動到所述支撐機構I的另一側進行從上至下的運動中開口以一定角度向下,當轉動至開口垂直向下時所述桶狀槽3中的濾餅由於重力作用及反吹風的作用與所述桶狀槽3脫離。
[0026]卸料裝置,其包括第二轉動軸4與轉動盤5,其中所述轉動盤5為一圓形平面,該圓形平面與所述支撐機構I的縱切面平行,所述第二轉動軸4垂直穿過所述轉動盤5的中心並與之連接,所述轉動盤5與所述桶狀槽3旋轉至開口向下時的位置相對應,並能夠達到所述桶狀槽3與所述支撐機構I的連接處,使所述桶狀槽3中的濾餅能夠完全下落在所述轉動盤5上。
[0027]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卸料裝置的轉動盤5上設置有開槽6,所述開槽6的尺寸大於所述過濾裝置的桶狀槽3的最大橫截面尺寸,以保證所述桶狀槽3能夠從所述開槽6通過進行繼續轉動。
[0028]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桶狀槽3沿所述支撐機構I的外周均勻分布,且桶狀槽3的開口方向沿所述支撐機構I的外周保持一致。
[0029]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過濾裝置的第一轉動軸2及所述卸料裝置的第二轉動軸4分別與旋轉電機連接並由其驅動進行旋轉,另外,所述第一轉動軸2與第二轉動軸4分別與電腦連接並由其控制進行聯動。所述轉動盤5由第二轉動軸4帶動,並以第二轉動軸4為軸心進行旋轉。通過在電腦中設置一定的程序,使該程序根據注入所述桶狀槽3內的矽鈣渣漿液的速度、多個桶狀槽3之間的間隔距離、支撐機構I的直徑及轉動盤5的直徑確定所述第一轉動軸2與第二轉動軸4的轉速,使所述桶狀槽3轉動至所述轉動盤5的位置時能夠從所述開槽6處通過,並使所述轉動盤5在相鄰兩個桶狀槽3抵達轉動盤5上的開槽6的間隔內旋轉一周,以保證所述桶狀槽3內的濾餅能夠完全下落在所述轉動盤5上,並能夠使所述多個桶狀槽3卸落濾餅後從所述開槽6通過進行循環過濾。
[0030]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過濾裝置還包括儲液槽7,所述儲液槽7為一開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儲液槽7設置於所述過濾裝置的下方,能夠收集從所述桶狀槽3內過濾出的濾液。[0031]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過濾裝置還包括進料管8和出濾液管9,所述進料管8的開口端對應於所述支撐機構I轉動中某一桶狀槽3開口的上方,所述出濾液管9的一端與所述儲液槽7連接並與其內部連通,所述出濾液管9的另一端與一抽水泵連接。所述進料管8的位置固定,通過所述多個桶狀槽3的轉動,使所述進料管8能夠將待過濾的矽鈣渣漿液連續注入所述多個桶狀槽3中。另外,通過儲液槽7的設置對濾液進行收集,通過將抽水泵與所述出濾液管9連接,使儲液槽7中的濾液能夠排出進行後續處理。
[0032]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卸料裝置還包括刮板卸料器,所述刮板卸料器由固定架和刮板10組成,所述固定架設置於所述轉動盤5的邊緣處,所述刮板10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架連接固定,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轉動盤5的中心,所述刮板10的一側邊與所述轉動盤5的圓形平面相抵頂,能夠使所述轉動盤5上的濾餅由所述刮板10進行刮落,並進行一定方法的收集和轉運。
[0033]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過濾裝置的上方設置有吹風裝置,所述吹風裝置包括分配頭及分配頭上所連接的多個吹風口 11,所述吹風口 11與所述桶狀槽3旋轉至開口向上時的位置相對應,且所述吹風口 11與所述桶狀槽3的開口方向相對。通過設置多個吹風口 11,向所述桶狀槽3內吹入具有一定速度的熱風,使桶狀槽3內的固體截留物得到乾燥形成粘附於所述桶狀槽3壁的濾餅。
[0034]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中,所述吹風裝置還連接有反吹風口 12,所述反吹風口 12與所述桶狀槽3旋轉至開口垂直向下時的位置相對應,且所述反吹風口 12與所述桶狀槽3的底部相對,通過向該處的桶狀槽3從其底部向開口的方向進行一定速度的反吹風,使所述桶狀槽3內粘附的濾餅與所述桶狀槽3壁脫離,並下落到所述轉動盤5上,由所述刮板卸料器進行卸料。
[0035]儘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例。
【權利要求】
1.一種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 過濾裝置,其包括支撐機構、第一轉動軸和過濾單元,其中所述支撐機構為一圓柱體,所述第一轉動軸與該圓柱體的橫截面垂直並穿過該圓柱體的中心,所述過濾單元為多個外壁具有網孔的一端開口的桶狀槽,所述桶狀槽設置於所述支撐機構的外周並由所述支撐機構帶動進行旋轉; 卸料裝置,其包括第二轉動軸與轉動盤,其中所述轉動盤為一圓形平面,該圓形平面與所述支撐機構的縱切面平行,所述第二轉動軸垂直穿過所述轉動盤的中心並與之連接,所述轉動盤與所述桶狀槽旋轉至開口向下時的位置相對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卸料裝置的轉動盤上設置有開槽,所述開槽的尺寸大於所述過濾裝置的桶狀槽的最大橫截面尺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桶狀槽沿所述支撐機構的外周均勻分布,且桶狀槽的開口方向沿所述支撐機構的外周保持一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裝置的第一轉動軸及所述卸料裝置的第二轉動軸分別與旋轉電機連接並由其驅動進行旋轉,另外,所述第一轉動軸與第二轉動軸分別與電腦連接並由其控制進行聯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裝置還包括儲液槽,所述儲液槽為一開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儲液槽設置於所述過濾裝置的下方。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裝置還包括進料管和出濾液管,所述進料管的開口端對應於所述支撐機構轉動中某一桶狀槽開口的上方,所述出濾液管的一端與所述儲液槽連接並與其內部連通,所述出濾液管的另一端與一抽水泵連接。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卸料裝置還包括刮板卸料器,所述刮板卸料器由固定架和刮板組成,所述固定架設置於所述轉動盤的邊緣處,所述刮板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架連接固定,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轉動盤的中心,所述刮板的一側邊與所述轉動盤的圓形平面相抵頂。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裝置的上方設置有吹風裝置,所述吹風裝置包括分配頭及分配頭上所連接的多個吹風口,所述吹風口與所述桶狀槽旋轉至開口向上時的位置相對應,且所述吹風口與所述桶狀槽的開口方向相對。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粉煤灰矽鈣渣連續分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吹風裝置還連接有反吹風口,所述反吹風口與所述桶狀槽旋轉至開口垂直向下時的位置相對應,且所述反吹風口與所述桶狀槽的底部相對。
【文檔編號】B01D33/76GK203803212SQ201420161103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日
【發明者】靳職雄 申請人:靳職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