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安全帽的生產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9:31:36
專利名稱:一種安全帽的生產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安全帽的生產方法及裝置。
現有的安全帽的生產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發泡體成型後,再於外表粘附一玻璃纖維等材料製成的帽殼,這種方式通常採用固體發泡體製成的居多,另一種則是在製成的殼體內直接以液態發泡,借控制模具的溫度與壓力技術來完成,其發泡體多採用聚胺基甲酸乙酯來製成。
這兩種生產方法製得的安全帽如
圖12所示,上表層A1雖有一堅硬觀的殼體,但殼體下與發泡體相接形成的下唇緣A2,仍維持了發泡體的原樣,當發泡不均,氣孔大小不一,排氣不良,形成空孔時,必留下明顯的缺陷,如圖14中的排氣孔痕跡A3。此外,該發泡體露出部分,輕微碰觸就會留下凹痕或受刮的痕跡,如圖13所示,並且這部分受到外力時,也很容易斷裂,影響安全帽的功能和其使用壽命,所以十分不便。
另外,如使用常用的方法製作這種全覆式安全帽,即於其下唇緣也外覆帽殼,達到堅固美觀的安全帽時,則存在以下問題1、因以發泡體作為吸震材料,成型時會產生大量氣體,常用模具不能轉動,則必須在模具上設有多個透氣孔A,如圖15所示,這就無法滿足全覆式安全帽的要求,所以無法使用。
2、因全覆式帽殼於生產時,因初始帽殼內壓力不均及成型時熱脹冷縮,會使表面產生皺摺,如圖17中的B14所示,又因這種方法生產時發泡材料產生的氣體,無法按圖15方式排出,而既往模具,模內邊緣成平面狀,發泡體容易從側面擠出,而擠出部分也可能回滲,如圖16中的A14,而令殼體產生變形。
所以用現有和製造技術,如生產全覆式安全帽,絕對無法一次製成,從而使生產工序複雜,導致成本上升,工效下降,為此,有必要研製一種改進的安全帽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安全帽生產方法及裝置,使製得的安全帽美觀、耐久、並且生產效率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安全帽生產方法及裝置是在由上模、下模組成的模具內,放入上帽殼和下帽殼,帽殼內放發泡體,蓋模,將模具旋轉使其一側的透氣孔朝上,加溫,發泡體在模具內成型,開模取出,在帽殼與發泡體連接處,纏覆彩帶即得成品;所用裝置是將可旋轉的模具安裝在設有反應爐的輸送帶上,因發泡體成型時氣體可從頂部排出,模具與帽殼相互密貼、卡合,發泡體不會外溢。
本發明的優點1、因生產時模具可以轉動,使透氣孔朝上,排除發泡體成形時產生的氣體,所以生產速度快,用工少,產品品質好,其製造方法,適用範圍廣,可用在各種工種使用的安全帽上。
2、成品上表層及下唇緣部分,都有帽殼包覆,構成全部覆蓋式式安全帽,故其外型美觀,因發泡體與帽殼連成一體,帽體不易破壞,堅固耐用,保證安全。
3、因上、下帽殼相接處,利用咬合的凸稜充當墊圈,呈密封狀態,發泡體配比如有誤差,從帽殼表面上有無明顯收縮或膨脹即可看出並剔除不合格產品,從而不使有問題產品進入市場,產品質量容易控制。
4、成品表面不需噴塗,即可達到美觀要求,所以現場作業沒有工廠的汙染問題。
本發明的方法及裝置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圖1是本發明模具的立體外觀2是本發明模具的翻轉後側視3是本發明操作方法中向帽殼內放入發泡體後準備蓋模時示意4是本發明操作方法中模具轉動後示意5是本發明操作方法中發泡體加溫成型後準備開模時示意6是本發明操作方法中發泡體成型後打開上模時示意7是本發明成品剖示8是本發明成品立體外觀9是本發明的帽殼示意10是本發明快速生產流水線示意11是本發明生產時流水線上組合模具12是常用安全帽立體外觀13圖12的局部放大14是常用安全帽下唇緣及帽內外透氣孔痕跡的平面15是常用安全帽模具上設置氣孔的示意16是使用常用方法、模具不能生產本發明的全部覆蓋式安全帽示意17是使用常用方法、模具不能生產本發明的全部覆蓋式安全帽另一示意圖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方法及裝置。
參照圖1-11,本發明安全帽生產方法是按下述工序進行的①在安全帽的上模11,下模12內,分別置入下帽殼22和上帽殼21,繼而將發泡體3注入上帽殼21內,蓋模;②將整個模具旋轉60-90°,使設有透氣孔131的一方向上翹起,模具加溫達40-80°模具內壓力為4-8巴(bar)經4-8秒,模內空氣由透氣孔排出,發泡體3成型;③將透氣孔131上多餘的發泡體31取下,將模具轉回原位,打開模具,取出成型體4;④將成型體裁邊,在上、下帽殼與發泡體接合處留下的空隙23上,纏覆彩帶5,安全帽製成。
該生產方法所用的裝置,模具1由上模11、下模12。上下模嵌合卡固的合固器14所構成,上、下模嵌合卡固後,模內形成安全帽的空間15,其特徵在於模具1後端13設透氣孔131,模具內模殼2中上模11、下模12的周緣,設有固定帽殼用的凸稜151,另在上模11前側設有模具把手111;下模12兩側邊中心處設有樞軸121,樞軸121設於底板6上,底板6的後方設有防震定位器61,底板前方設有當模具轉動後固定模具位置的鎖定裝置;置入模具1內的上帽殼21和下帽殼22,其形狀為組合時可將安全帽的上表層和下唇緣,全部予以覆蓋的「﹀」字形塑殼體,在上、下帽殼的邊緣211、221上,設有與模具1的凸稜151相卡合的凸稜212、222,其邊緣末端213、223成傾斜狀,與模具1的透氣孔131後的錐孔132相配合。其中所述的底板前方當模具轉動後固定模具位置的鎖定裝置在底板6上設有與下模12前方的凹坑122對應的彈性鋼珠卡點62。而所述的透氣孔131可以縫隙來實現,該透氣孔131的縫隙由模內向外逐漸放大,形成一錐孔132。
實際生產時,可在一方設有反應爐W的環形輸送帶R上,設置多個可以套合模具1底板6的卡槽66,以求達到快速生產成換裝不同模具的目的,其基本操作方法是在甲地將上、下帽殼套入模具1內注入發泡體3,利用把手111,將模具1蓋合,用合固器14鎖閉;在傳送途中,轉動模具1成直立狀態,並以鎖定裝置鎖定,開始發泡成型,送往乙地。
到乙地後則由錐孔132取出成型後多餘的發泡體31,拉動把手111,使模具1脫離鎖定裝置,反轉恢復原位,並借防震定位器61不使震動,順勢打開合固器14,上模11翻起,取出成品。
到丙地後,裁邊並貼覆彩帶5,全覆式安全帽製成。
本發明方法,從其連續成型所需時間來看,每4-8秒即可生產出一頂安全帽,達到快速生產。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帽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下述工序進行;①在安全帽的上模(11),下模(12)內,分別置入下帽殼(22)的上帽殼(21),繼而將發泡體(3)注入上帽殼(21)內,蓋模;②將整個模具旋轉60-90°,使設有透氣孔(131)的一方向上翹起,模具加溫達40-80°經模具內壓力為4-8巴(bar)經4-8秒,模內空氣由透氣孔(131)排出,發泡體(3)成型;③將透氣孔(131)上多餘的發泡體(31)取下,將模具轉回原位,打開模具,取出成型體(4);④將成型體裁邊,在上、下帽殼與發泡體接合處留下的空隙(23)上,纏覆彩帶(5),安全帽製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安全帽生產方法所用的裝置,模具(1)由上模(11)、下模(12)、上下模嵌合卡固的合固器(14)所構成,上、下模嵌合卡固後,模內形成安全帽的空間(15),其特徵在於;①模具(1)後端設透氣孔(131),模具內模殼(2)中上模(11)、下模(12)的周緣,設有固定帽殼用的凸稜(151),另在上模(11)前側設有模具把手(111);②下模(12)兩側邊中心處設有樞軸(121),樞軸(121)設於底板(6)上,底板(6)的後方設有防震定位器(61),底板前方設有當模具轉動後固定模具位置的鎖定裝置;③置入模具(1)內的上帽殼(21)和下帽殼(22),其形狀為組合時可將安全帽的上表層和下唇緣,全部予以覆蓋的「 」字形塑殼體,在上、下帽殼的邊緣(211)、(221)上,設有與模具(1)的凸稜(151)相卡合的凸稜(212)、(222),其邊緣末端(213)、(223)成傾斜狀,與模具(1)的透氣孔(131)後的錐孔(132)相配合。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生產方法所用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板前方當模具轉動後固定模具位置的鎖定裝置是在底板(6)上設有與下模(12)前方的凹坑(122)相對應的彈性鋼珠卡點(62)。
4.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生產方法所用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透氣孔(131)可以縫隙來實現,該透氣孔(131)的縫隙由模內向外逐漸放大,形成一錐孔(132)。
全文摘要
一種安全帽的生產方法及裝置,其生產方法是在由上模、下模組成的模具內,放入上帽殼和下帽殼,帽殼內放發泡體,蓋模,將模具旋轉使其一側的透氣孔朝上,加溫,發泡體在模具內成型,開模取出,在帽殼與發泡體連接處,纏覆彩帶即得成品;所用裝置是將可旋轉的模具安裝在設有反應爐的輸送帶上,因發泡體成型時氣體可從頂部排出,模具與帽殼相互密貼、卡合,發泡體不會外溢。本發明可一次快速制出全覆式安全帽,美觀、安全、耐用。
文檔編號B29C51/12GK1105929SQ9410603
公開日1995年8月2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31日
發明者何昌憲 申請人:何昌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