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20 17:04:56
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膨脹椎間融合器,包括近似長方體形狀的融合器主體、設置在融合器主體內部的膨脹鎖、螺紋連接到膨脹鎖的調節拉杆和鎖帽。融合器主體由調節端頭和膨脹部組成,膨脹部由呈開口狀的上膨脹體和下膨脹體構成,膨脹部的開口端具有植入端頭,上膨脹體的上表面和下膨脹體的下表面分別具有與人體終板曲度相吻合的設有防滑齒的承重面,上、下膨脹體的中央分別形成有上下對應的植骨孔,膨脹部的垂直於承重面的兩個側面分別形成弧形調節槽,弧形調節槽的內徑從植入端頭向調節端頭呈階梯狀減小。根據本發明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通過採用階梯狀弧形調節槽實現分檔調節,便於椎間融合手術量化,使用操作簡便,恢復腰椎生理前凸理想。
【專利說明】可膨脹椎間融合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於椎間融合手術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
【背景技術】
[0002]腰椎椎間融合術通常用於治療腰椎退變和不穩等病症,可以恢復椎間高度,擴大椎間孔,支撐前柱以及增加融合節段穩定性。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了椎間融合器的研究,後被用來治療腰椎退行性改變和腰椎不穩等病症,這種治療方法不僅可以恢復椎間的高度,擴大了椎間孔,同時還加強了前柱的支撐,增加了融合節段的穩定性。[0003]近年來,許多種不同形狀和材料的椎間融合器使用於臨床,而其中常用的為圓柱狀螺紋融合器和箱形融合器兩大類。隨著臨床應用的推廣和理論研究的進步,逐漸發現現有的椎間融合器存在不足。
[0004]圓柱狀螺紋融合器的支撐體為圓柱形,表面有螺紋結構。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361245Y公開了一種活動式螺紋狀椎間融合器,該融合器由彈性鈦合金箱籠和中間聚乙烯髓核組成,彈性鈦合金箱籠為圓柱狀空心結構,在管狀外壁有兩側間斷的螺紋,該間斷處管壁的中央設有窗口,窗口兩端的管壁上各有數條相互交錯的切口。然而,該圓柱狀螺紋椎間融合器植入時的旋轉切割作用對終板的破壞較大而容易導致塌陷和椎間隙高度下降,並且融合器本身體積大,植入時對後方原有穩定結構如關節突關節的切除較多而影響腰椎融合節段穩定性。此外,圓柱狀的融合界面也容易產生明顯的微動,甚至順螺紋移動,加上本身附帶的孔洞與終板接觸面積小,從而容易導致椎間融合失敗和移位。
[0005]箱形融合器的支撐體為長方體框架,體積與圓柱狀螺紋融合器相比較小,容易植入。中國已公開的發明申請CN103263309A公開了一種箱形融合器,該融合器主體部分設有自後下向前上的斜向凹槽,斜向凹槽用於配合椎弓根斜向螺釘以固定融合器。該專利文獻公開的箱形融合器與傳統的箱形融合器相同,均是需要附加椎弓根螺釘系統進行固定。傳統的箱形融合器與終板的接觸面光滑,或者依靠齒狀突起來防滑,界面固定力弱,不能提供足夠的自穩性能,只能作為被動的前柱支撐。另外,傳統的箱形融合器需要附加椎弓根螺釘系統固定,這也是目前臨床上最為常用的手術方式。由於需要附加椎弓根螺釘系統進行固定,因此擴大了手術創傷並增加了手術費用。此外,椎體融合術後,腰椎生理前凸恢復的不
理相
[0006]由以上所述可知,圓柱狀螺紋融合器以及現有的箱形融合器在前屈和左右側屈方向上的腰椎穩定性增加,但不能增加後伸穩定性,另外這兩種融合器在旋轉方向上的穩定性也都明顯降低。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為了有利於用微創技術植入椎間融合器,對椎間融合器的結構和外形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種具有堅強界面穩定性能和高度自穩性能的擴張式腰椎椎間融合器,並且該椎間融合器不需要附加椎弓根螺釘進行固定,以使椎間融合手術微創化。
【發明內容】
[0007]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椎間融合手術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所述可膨脹椎間融合器通過採用階梯狀弧形調節槽能夠實現分檔調節,便於椎間融合手術量化,並且使用操作簡便,性能可靠,可使椎體前柱前端的間隙大於前柱後端的間隙,恢復腰椎生理前凸理想,獲得更有效且更安全的微創化椎間融合手術。
[0008]根據本發明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體,所述融合器主體具有近似長方體形狀,融合器主體由相互連接的調節端頭和膨脹部組成,調節端頭的與膨脹部相鄰的內端部設有調節孔,調節端頭的外端部設有鎖定螺紋孔,膨脹部由呈開口狀的上膨脹體和下膨脹體構成,膨脹部的開口端具有植入端頭,上膨脹體的上表面和下膨脹體的下表面分別具有與人體終板曲度相吻合的承重面,承重面分別沿著融合器主體的長度方向設有防滑齒,並且上膨脹體和下膨脹體的中央分別形成有上下對應的植骨孔,膨脹部的垂直於承重面的兩個側面分別沿著所述長度方向形成弧形調節槽,弧形調節槽與植骨孔連通,並且弧形調節槽的內徑從植入端頭向調節端頭呈階梯狀減小;膨脹鎖,所述膨脹鎖設置在融合器主體的內部,並且包括膨脹頭和分別從膨脹頭的兩側平行於長度方向延伸的兩個延伸部,膨脹頭具有與弧形調節槽的最大直徑部的形狀相對應的圓柱形形狀且膨脹頭的直徑小於最大直徑部的直徑,以使膨脹頭配合在弧形調節槽中;調節拉杆,所述調節拉杆具有拉桿頭和螺紋杆部,拉桿頭的直徑小於調節孔的直徑,螺紋杆部螺紋連接到膨脹鎖;和鎖帽,所述鎖帽設有用於與鎖定螺紋孔相嚙合的外螺紋。
[0009]優選地,兩個延伸部之間的距離小於植骨孔的寬度。膨脹鎖還包括調節塊,調節塊以鉸接方式連接在兩個延伸部的端部之間。調節塊的中央設有調節螺紋孔,螺紋杆部與調節螺紋孔螺紋連接。
[0010]可選地,拉桿頭可以具有六角內螺紋孔。
[0011]可選地,鎖帽可以具有六角內螺紋孔。
[0012]植入端頭可以具有呈圓弧形、梯形或橢圓形的外形形狀。
[0013]植骨孔可以具有矩形形狀。
[0014]可選地,鎖定螺紋孔的外周邊可以設有十字形定位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本發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和特徵將從以下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說明清楚呈現,其中:
[0016]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組合狀態立體圖;
[0017]圖2是顯示所述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融合器主體的結構的立體圖;
[0018]圖3是所述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融合器主體的剖面圖;
[0019]圖4是所述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膨脹鎖的立體圖;
[0020]圖5是所述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調節拉杆的立體圖;
[0021]圖6是所述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鎖帽的立體圖;以及
[0022]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組合狀態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0023]下面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說明性、非限制性實施例,對根據本發明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進行進一步說明。
[0024]具體地,參見圖1和圖2,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體
1、膨脹鎖2、調節拉杆3和鎖帽4。融合器主體I具有近似長方體的形狀,膨脹鎖2和調節拉杆3設置在融合器主體I的內部,鎖帽4連接到融合器主體I的一端以將膨脹鎖和調節拉杆鎖定在所述融合器主體中。
[0025]接下來,將參照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結構。
[0026]圖2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融合器主體的結構的立體圖,圖3是融合器主體的剖面圖。融合器主體I由相互連接的調節端頭11和膨脹部12組成(如圖1所示)。調節端頭11的與膨脹部12相鄰的內端部設有調節孔110,而調節端頭11的外端部設有鎖定螺紋孔111。膨脹部12由呈開口狀的上膨脹體121和下膨脹體122構成,並且膨脹部12的開口端具有植入端頭123。優選地,植入端頭123可以具有呈圓柱形、梯形或橢圓形的外形形狀以便於植入。要注意的是,在此所述的植入端頭的外形形狀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意指受限於此,植入端頭的外形形狀可以採用便於植入的任何形狀。上膨脹體121的上表面和下膨脹體122的下表面分別具有與人體終板曲度相吻合的承重面120,以用於支承人體終板。承重面120分別沿著融合器主體I的長度方向設有防滑齒124,所述防滑齒在融合手術期間被固定在上下椎體的終板上,以起到牢固固定自穩的作用,從而防止椎體融合器移位。上膨脹體121和下膨脹體122的中央分別形成有上下對應的植骨孔125,由此可獲得較大的植骨孔空間,從而使得性能可靠。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例如,植骨孔125具有矩形形狀,但植骨孔的形狀不限於此。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膨脹部12的垂直於承重面的兩個側面分別沿著長度方向形成弧形調節槽126,該弧形調節槽與植骨孔連通,並且弧形調節槽126的內徑從 植入端頭123向調節端頭11呈階梯狀減小。
[0027]圖4是示意性地顯示設置在融合器主體內部的膨脹鎖2的結構的立體圖。膨脹鎖2包括膨脹頭21和分別從膨脹頭21的兩側平行於融合器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兩個延伸部22。膨脹頭21具有與弧形調節槽126的最大直徑部的形狀相對應的圓柱形形狀,並且膨脹頭的直徑小於最大直徑部的直徑,以使膨脹頭配合在弧形調節槽中。
[0028]參見圖5,調節拉杆3具有拉桿頭31和螺紋杆部32。拉桿頭31的直徑小於融合器主體I的調節孔Iio的直徑,以便能夠通過調節孔110將調節拉杆3放置到融合器主體I的內部。螺紋杆部32螺紋連接到膨脹鎖2。可選地,拉桿頭31可以具有六角內螺紋孔310,該六角內螺紋孔可以與標準的六角螺杆相配合,使得能夠通過標準的六角螺杆來旋轉拉桿頭,從而帶動調節拉杆來調節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張開度。
[0029]鎖帽4設有用於與鎖定螺紋孔111相嚙合的外螺紋41,如圖6所示。可選地,鎖帽4可以具有六角內螺紋孔42,該六角內螺紋孔可以與標準的六角螺杆相配合,使得能夠通過標準的六角螺杆來旋轉鎖帽,以將膨脹鎖和調節拉杆鎖定在融合器主體內。
[0030]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膨脹鎖2還包括調節塊23。膨脹鎖2的兩個延伸部22之間的距離小於植骨孔的寬度。調節塊23以鉸接方式連接在兩個延伸部22的端部之間,從而能夠相對於延伸部22旋轉。調節塊23的中央設有調節螺紋孔24,調節拉杆3的螺紋杆部32與調節螺紋孔24螺紋連接。
[0031]下面,將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的操作過程。首先,將融合器的膨脹鎖2的調節塊23旋轉至平行於膨脹鎖的延伸部22。接著,經由弧形調節槽126將膨脹鎖2從融合器主體I的側面放入融合器中,此時膨脹鎖的圓柱形膨脹頭21被置於弧形調節槽的最大直徑部中,如圖1和圖7所示。然後,將調節塊23旋轉至垂直於延伸部22,再經由調節孔110將調節拉杆3從調節端頭11放入融合器主體I內,將螺紋杆部32旋入調節螺紋孔24中,從而將調節拉杆3連接到膨脹鎖2。當將本發明的椎間融合器植入腰椎之後,可以使用六角螺杆旋轉調節拉杆3,在弧形調節槽126中朝向調節端頭11拉動膨脹鎖2,從而使上膨脹體121和下膨脹體122逐步張開。也就是說,根據本發明的融合器通過階梯狀弧形調節槽126能夠分檔調節上膨脹體和下膨脹體的張開度,例如,每調一檔張開4度,從而加壓撐頂在上下椎體的終板之間。逐步調節膨脹鎖到適當張開度之後,通過六角螺杆將鎖帽4旋進調節端頭11的鎖定螺紋孔111,鎖定調節拉杆3的位置,從而鎖定膨脹開的融合器。可選地,融合器主體I的鎖定螺紋孔111的外周邊可以設有十字形定位槽112,以便於在手術期間將可膨脹椎間融合器放入人體內。
[0032]根據本發明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體積小,植入時操作簡便,與傳統的箱形融合器相比,由於可使椎體前柱前端的間隙大於前柱後端的間隙,因此恢復腰椎生理前凸理想。此外,本發明的融合器通過採用階梯狀弧形調節槽能夠實現分檔調節,便於椎間融合手術量化。同時,本發明的融合器將上下承重面上的防滑齒固定在上下椎體的終板上,起到牢固固定自穩的作用,具有較高的界面穩定性和自穩性,由此不需要附加椎弓根螺釘固定,使椎間融合手術微創化,有利於椎體的融合,植入時對腰椎原有穩定結構和終板破壞較小。
[0033]儘管對本發明的典型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是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原理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改變,其範圍在權利要求書以及其等同物中進行了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膨脹椎間融合器,包括: 融合器主體,所述融合器主體具有近似長方體形狀,所述融合器主體由相互連接的調節端頭和膨脹部組成,所述調節端頭的與所述膨脹部相鄰的內端部設有調節孔,所述調節端頭的外端部設有鎖定螺紋孔,所述膨脹部由呈開口狀的上膨脹體和下膨脹體構成,所述膨脹部的開口端具有植入端頭,所述上膨脹體的上表面和所述下膨脹體的下表面分別具有與人體終板曲度相吻合的承重面,所述承重面分別沿著所述融合器主體的長度方向設有防滑齒,並且所述上膨脹體和所述下膨脹體的中央分別形成有上下對應的植骨孔,所述膨脹部的垂直於所述承重面的兩個側面分別沿著所述長度方向形成弧形調節槽,所述弧形調節槽與所述植骨孔連通,並且所述弧形調節槽的內徑從所述植入端頭向所述調節端頭呈階梯狀減小; 膨脹鎖,所述膨脹鎖設置在所述融合器主體的內部,並且包括膨脹頭和分別從所述膨脹頭的兩側平行於所述長度方向延伸的兩個延伸部,所述膨脹頭具有與所述弧形調節槽的最大直徑部的形狀相對應的圓柱形形狀且所述膨脹頭的直徑小於所述最大直徑部的直徑,以使所述膨脹頭配合在所述弧形調節槽中; 調節拉杆,所述調節拉杆具有拉桿頭和螺紋杆部,所述拉桿頭的直徑小於所述調節孔的直徑,所述螺紋杆部螺紋連接到所述膨脹鎖;和 鎖帽,所述鎖帽設有用於與所述鎖定螺紋孔相嚙合的外螺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其中: 所述兩個延伸部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植骨孔的寬度; 所述膨脹鎖還包括調節塊,所述調節塊以鉸接方式連接在所述兩個延伸部的端部之間;以及 所述調節塊的中央設有調節螺紋孔,所述螺紋杆部與所述調節螺紋孔螺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其中,所述拉桿頭具有六角內螺紋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其中,所述鎖帽具有六角內螺紋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其中,所述植入端頭具有呈圓弧形、梯形或橢圓形的外形形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其中,所述植骨孔具有矩形形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膨脹椎間融合器,其中,所述鎖定螺紋孔的外周邊設有十字形定位槽。
【文檔編號】A61F2/44GK103876865SQ201410058675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1日
【發明者】穆尚強, 梅繼文, 孫爽, 王宏偉, 王宇, 黃銳, 胡守力, 高峰, 李坤 申請人:吉林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