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風板驅動裝置和具有該驅動裝置的空調室內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7:17:21
專利名稱:導風板驅動裝置和具有該驅動裝置的空調室內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器的部件,尤其是空調器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及使用該驅動裝置的空調室內機。
背景技術:
一般的空調室內機均設置有用來引導空調上下出風方向的導風板部件以及用來驅動導風板部件轉動的導風板驅動裝置。目前,導風板驅動裝置主要由驅動盒、連杆組件和電機構成,連杆組件可滑動地設置在驅動盒內,其尾部通過齒輪齒條傳動機構與電機連接,連杆組件的頭端與導風板連接。由於導風板驅動裝置所使用的電機力矩較大,在導 風板伸縮運動的過程中電機振動帶動驅動盒振動,驅動盒的振動與面板體部件產生共振,進而導致更大的噪音,對產品使用的舒適性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導風板驅動裝置,其能減小運動機構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噪音,提高產品使用的舒適性。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上述驅動裝置的空調室內機。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第一個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導風板驅動裝置,包括電機、驅動盒和連杆組件,所述電機安裝在所述驅動盒上,所述連杆組件可滑動地設置在所述驅動盒內,所述連杆組件尾部通過齒輪齒條機構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連杆組件頭部從所述驅動盒一側的伸出口伸出,在所述驅動盒的表面上固定設置有阻尼塊。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阻尼塊設置於所述驅動盒與室內機面板體相接觸的表面上。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阻尼塊靠近所述電機,並且與所述齒輪齒條機構的位
置相對應。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阻尼塊採用膠泥狀合成橡膠或者海綿狀多孔吸音物質製作而成。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盒和所述連杆組件彼此相互接觸的接觸面中至少一個接觸面上設置有沿所述連杆組件運動方向延伸的凸筋。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杆組件尾部設置有沿所述連杆組件運動方向延伸的滑槽導軌;在所述驅動盒內設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靠近所述伸出口並分別位於所述連杆組件的兩側,所述第三限位件穿設在所述滑槽導軌內並與其滑動配合,所述第四限位件與所述第三限位件相對地設置在所述連杆組件的一側。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和所述第四限位件均包括支柱和套裝在該支柱上的兩個臺階狀軸承墊,兩個臺階狀軸承墊形成與所述連杆組件邊緣相匹配的限位槽。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電機的固定位上設置有帶有第一螺釘孔的減振墊,在所述驅動盒上設置有供所述電機轉軸穿過的軸孔和與所述第一螺釘孔相匹配的第二螺釘孔,所述電機通過穿過所述第一螺釘孔和所述第二螺釘孔的螺釘與所述驅動盒固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軸孔的周圍設置有向所述電機一側突出的環形凸圈,在所述第二螺釘孔的周圍設置有向所述電機一側突出的支撐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電機的表面上設置有阻尼塊。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第二個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具有出風口的面板體、設置在所述出風口處的導風板和驅動所述導風板的導風板驅動裝 置,所述導風板驅動裝置為上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驅動盒上設置有三個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三螺釘孔,所述驅動盒通過穿過三個所述第三螺釘孔的螺釘固定在所述面板體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導風板驅動裝置,由於在驅動盒的表面上設置有阻尼塊,阻尼塊可以改變驅動盒本身的固有頻率,並弱化原驅動盒的「鼓狀」發音結構,達到在驅動盒上面消除噪音的效果;阻尼塊優選設置在驅動盒與室內機面板體相接觸的表面上,以將驅動盒與面板體隔開,從而消除驅動盒電機在面板體上面引起的共振噪音;進一步的,所述阻尼塊靠近所述電機,並且與所述齒輪齒條機構的位置相對應,這樣,連杆組件和電機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振動直接被阻尼塊吸收,從而達到消除連杆組件電機產生的噪音問題。另外,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技術特徵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由於在連杆組件和驅動盒的相互接觸的接觸面上設置有凸筋,利用凸筋接觸,避免面接觸,並且將凸筋表面拋光處理,使運動過程中不同元件的接觸面積減小,同時減小接觸面間的摩擦係數,使摩擦帶來的振動減到最小;2、通過軸承墊的合理排布避免應力集中,通過軸承墊旋轉保證連杆組件的伸縮運動平滑、穩定;3、電機通過減振墊與驅動盒連接,減輕了電機的振動,另外,電機與驅動盒只有兩個螺釘孔和電機軸孔的位置接觸,防止振動的傳遞,避免引起整個驅動盒振動使振動擴大;4、通過在電機表面粘貼一層阻尼塊,降低電機面板體的固有頻率,使電機本身的振動減小;5、驅動盒通過三個呈三角形分布的螺釘孔與面板體固定,而其它位置均不接觸,阻斷振動的傳遞,防止驅動盒的振動引起面板體的共振。由此可見,通過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及空調室內機,實現了運動機構整體的靜音運行和運行平穩,提高了產品使用的舒適性。
圖I是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的導風板驅動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顯示的是連杆組件伸出時的狀態;[0026]圖2是圖I所示導風板驅動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顯示的是連杆組件縮回時的狀態;圖3是圖I所示導風板驅動裝置的連杆組件與盒體的裝配示意圖;圖4是圖I所示導風板驅動裝置的盒體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圖I所示導風板驅動裝置的連杆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6是圖5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7是沿圖I中A-A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I所示導風板驅動裝置的第一限位件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I所示導風板驅動裝置與面板體的裝配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00-驅動盒;110-盒體;111-伸出口 ;112、113、114、115-支柱;116-第四接觸面;116a-第四凸筋,117-軸孔,117a-凸圈,118-第二螺釘孔,118a_支撐臺,120-盒蓋;121-第三接觸面,121a-第三凸筋;300_連杆組件;310_連杆組件頭部;320_連杆組件尾部;321-齒條;322_滑槽導軌;330_第一接觸面;331_第一凸筋;340_第二接觸面;341_第二凸筋;400-電機;410_減振墊;500_主齒輪;600_軸承墊;700_限位槽;800-面板體;800a、800b、800c-螺釘;900_阻尼塊;A_第一限位件;B_第二限位件;C_第三限位件;D-第四限位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以下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在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導風板驅動裝置,如圖I及圖2所示,導風板驅動裝置主要由電機400、驅動盒100和連杆組件300組成,其中,在驅動盒100的表面上設置有阻尼塊900。由於在驅動盒100的表面上設置有阻尼塊900,阻尼塊900可以改變驅動盒100本身的固有頻率,並弱化原驅動盒100的「鼓狀」發音結構,達到在驅動盒100上面消除噪音的效果。優選地,所述阻尼塊900設置在所述驅動盒100與室內機面板體800相接觸的表面上,以將驅動盒100與面板體800隔開,從而消除驅動盒100電機在面板體800上面引起的共振噪音。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阻尼塊900靠近所述電機,並且與所述齒輪齒條機構的位置相對應。這樣,連杆組件300和電機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振動直接被阻尼塊900吸收,從而達到消除連杆組件300和電機產生的噪音問題。優選地,所述阻尼塊900採用膠泥狀合成橡膠或者海綿狀多孔吸音物質製作而成,阻尼塊900粘貼在所述驅動盒100上。參見圖2,為了減輕電機400振動,在所述電機400的固定位上設置有帶有第一螺釘孔的減振墊410,在所述驅動盒100上設置有供所述電機400轉軸穿過的軸孔117和與所述第一螺釘孔相匹配的第二螺釘孔118,所述電機400通過穿過所述第一螺釘孔和所述第二螺釘孔118的螺釘與所述驅動盒100固定。進一步優選地,在所述軸孔117的周圍設置有向所述電機400 —側突出的環形凸圈117a,在所述第二螺釘孔118的周圍設置有向所述電機400 —側突出的支撐臺118a。使得電機400與驅動盒100隻有兩個螺釘孔和電機400軸孔117的位直接觸,防止振動的傳遞,避免引起整個驅動盒100振動使振動擴大。[0040]優選地,為了減輕電機400本身的振動,還在電機400表面粘貼一層阻尼塊(圖上未示出),通過降低電機400面板體800的固有頻率,使電機400本身的振動減小。結合圖3、4所示,所述驅動盒100由盒體110和盒蓋120扣合而成,在盒體110上安裝有電機400和主齒輪500,在盒體110的側壁上設置有伸出口 111。連杆組件300可滑動地設置在驅動盒100內,連杆組件尾部320設置有與所述主齒輪500嚙合的齒條321,連杆組件頭部310從伸出口 111伸出。驅動盒100和連杆組件300相互接觸的接觸面中至少一個接觸面上設置有沿所述連杆組件300運動方向延伸的凸筋。優選地,凸筋的表面為拋光表面。本實施例中,連杆組件300和驅動盒100的相互接觸的所有接觸面上均設置有凸筋,下面詳細說明凸筋的布置方式。如圖5、6所示,連杆組件300與驅動盒100相接觸的兩個接觸面分別為第一接觸面330和第二接觸面340,在第一接觸面330和第二接觸面340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凸筋331和第二凸筋341。優選地,第一凸筋331和第二凸筋341均為兩條,兩條第一凸筋331分別 設置在第一接觸面330的連杆組件300運動方向兩側的邊緣上,兩條第二凸筋341分別設置在第二接觸面340的連杆組件300運動方向兩側的邊緣上。如圖4、7所示,驅動盒100與連杆組件300相接觸的兩個接觸面分別為第三接觸面121和第四接觸面116,在第三接觸面121和第四接觸面116上分別設置有第三凸筋121a和第四凸筋116a,且第三凸筋121a和第四凸筋116a分別與所述連杆組件300尾部兩個表面的中部配合。通過在連杆組件300和驅動盒100的相互接觸的接觸面上設置合理的凸筋,利用凸筋接觸,避免面接觸,並且將凸筋表面拋光處理,使運動過程中不同元件的接觸面積減小,同時減小接觸面間的摩擦係數,使摩擦帶來的振動減到最小。另外,凸筋與連杆組件的圓弧狀運動軌跡配合,使得連杆組件在運動過程中都有均勻的支撐,從而使連杆組件運動過程中沒有應力的突變,保證運動的平滑。進一步參見圖3,優選地,所述連杆組件尾部320設置有沿所述連杆組件300運動方向延伸的滑槽導軌322。在所述驅動盒100內設置有第一限位件A、第二限位件B、第三限位件C和第四限位件D,所述第一限位件A和所述第二限位件B靠近所述伸出口 111並分別位於所述連杆組件300的兩側,所述第三限位件C穿設在所述滑槽導軌322內並與其配合,所述第四限位件D與所述第三限位件C相對地設置在所述連杆組件300的一側。優選地,如圖8所示,所述第一限位件A由支柱112和套裝在支柱112上的兩個臺階狀軸承墊600構成,兩個臺階狀軸承墊600形成與所述連杆組件300邊緣相匹配的限位槽700。所述第二限位件B、所述第三限位件C和所述第四限位件D的結構與第一限位件A的結構相同,分別由支柱113、114、115和套裝在該支柱113、114、115上的兩個臺階狀軸承墊構成,在此不再贅述。通過第一限位件A和第二限位件B分別從兩側限定連杆組件300在運動過程中向上和向下的位移,通過第三限位件C和第四限位件D兩者共同限定連杆組件300在運動過程中向上和向下的位移,使其平穩運行。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具有出風口的面板體800、設置在所述出風口處的導風板和驅動所述導風板的導風板驅動裝置,所述導風板驅動裝置為上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優選地,如圖9所示,在所述驅動盒100上設置有三個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三螺釘孔,所述驅動盒100通過穿過三個所述第三螺釘孔的螺釘800a、800b、800c固定在所述面板體800上。驅動盒100通過三個呈三角狀分布的螺釘800a、800b、800c與面板體800固定,而其它位置均不接觸,阻斷振動的傳遞,可以防止驅動盒100的振動引起面板體800的共振。由此可見,通過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及空調室內機,實現了運動機構整體的靜音運行和運行平穩。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 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導風板驅動裝置,包括電機、驅動盒和連杆組件,所述電機安裝在所述驅動盒上,所述連杆組件可滑動地設置在所述驅動盒內,所述連杆組件尾部通過齒輪齒條機構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連杆組件頭部從所述驅動盒一側的伸出口伸出,其特徵在幹,在所述驅動盒的表面上固定設置有阻尼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阻尼塊設置於所述驅動盒與室內機面板體相接觸的表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阻尼塊靠近所述電機,並且與所述齒輪齒條機構的位置相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阻尼塊採用膠泥狀合成橡膠或者海綿狀多孔吸音物質製作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盒和所述連杆組件彼此相互接觸的接觸面中至少ー個接觸面上設置有沿所述連杆組件運動方向延伸的凸筋。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杆組件尾部設置有沿所述連杆組件運動方向延伸的滑槽導軌;在所述驅動盒內設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靠近所述伸出口井分別位於所述連杆組件的兩側,所述第三限位件穿設在所述滑槽導軌內並與其滑動配合,所述第四限位件與所述第三限位件相對地設置在所述連杆組件的ー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和所述第四限位件均包括支柱和套裝在該支柱上的兩個臺階狀軸承墊,兩個臺階狀軸承墊形成與所述連杆組件邊緣相匹配的限位槽。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電機的固定位上設置有帶有第一螺釘孔的減振墊,在所述驅動盒上設置有供所述電機轉軸穿過的軸孔和與所述第一螺釘孔相匹配的第二螺釘孔,所述電機通過穿過所述第一螺釘孔和所述第二螺釘孔的螺釘與所述驅動盒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軸孔的周圍設置有向所述電機ー側突出的環形凸圈,在所述第二螺釘孔的周圍設置有向所述電機ー側突出的支撐臺。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電機的表面上設置有阻尼塊。
11.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具有出風ロ的面板體、設置在所述出風ロ處的導風板和驅動所述導風板的導風板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風板驅動裝置為如權利要求I至10任一項所述的導風板驅動裝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驅動盒上設置有三個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三螺釘孔,所述驅動盒通過穿過三個所述第三螺釘孔的螺釘固定在所述面板體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導風板驅動裝置和具有上述驅動裝置的空調室內機,導風板驅動裝置包括電機、驅動盒和連杆組件,所述電機安裝在所述驅動盒上,所述連杆組件可滑動地設置在所述驅動盒內,所述連杆組件尾部通過齒輪齒條機構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連杆組件頭部從所述驅動盒一側的伸出口伸出,在所述驅動盒的表面上固定設置有阻尼塊。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導風板驅動裝置,由於在驅動盒的表面上設置有阻尼塊,阻尼塊可以改變驅動盒本身的固有頻率,並弱化原驅動盒的「鼓狀」發音結構,達到在驅動盒上面消除噪音的效果。
文檔編號F24F13/10GK202630339SQ2012202974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孟智, 佔慶仲, 黃先平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