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握插組件及應用該插座握插組件的牆壁插座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7:22:16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插座握插組件及應用該插座握插組件的牆壁插座。
背景技術:
電源插座是各類電氣設備線路連接的必備配件,是確保安全用電的關鍵環節,隨著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各類電器的廣泛普及,人們對電器配件,特別是對常用的電源插座的安全性的要求不斷提高。
而插座由於插孔的存在,所以當沒有電力常識的人如兒童因好奇等原因將手指伸入插孔中或是拿著鐵絲等導電材料插入到插孔中,可能會發生觸電事故,造成嚴重的後果,雖然目前也有一些安全插座的技術方案,但是這些插座多數結構複雜,並且不能保證在不使用狀態就是斷電的。
因此,亟需發明一種結構簡單且安全性高的插座。
專利申請號為201520609618.8,名稱為《一種安全插座》的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安全性高的插座。但是其插座握插組件的結構複雜,造成插座的生產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對插座的插座握插組件進行改進,以提供一種結構更簡單、使用更安全的牆壁插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插座握插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座握插組件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彈性接觸臂,彈性接觸臂上端向內側彎折延伸形成拱起的電接觸部一;固定部,兩彈性接觸臂的下部通過固定部連接,且三者的橫截面為U型,固定部上設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一,卡接部一與插座殼體卡接配合;夾持部,由固定部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且位於兩個彈性接觸臂之間,夾持部向外側彎折形成向內側拱起的電接觸部二。
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彈性接觸臂上與固定部所在側相對的一側延伸出與固定部平行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上設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二,卡接部二與插座殼體卡接配合。
上述提供的插座握插組件,其導電部位由接觸方向相互垂直彈性接觸臂和夾持部構成,能保證良好的接觸,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電連接穩定可靠;而且在插座握插組件相對的兩側設置卡接部,來使插座握插組件與插座殼體保持良好的固定,插座握插組件不會發生鬆動,使牆壁開關工作更穩定。該插座握插組件與插頭插針的電接觸部位均設計成拱形,使插座握插組件具有良好的彈性和形變恢復能力,而導電部的設置使電接觸部位具有雙重彈性,避免插座握插組件彈性失效的情況發生。
一種牆壁插座,包括上蓋、底座和設置於所述底座與所述上蓋之間的安裝座,所述上蓋上設置有供插頭穿過的插孔,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座上設置有以下結構:火線插握組件,零線插握組件,火線導電片、零線導電片、分別與電源線電連接的火線連接片和零線連接片;
所述火線插握組件設置在所述火線導電片的第一端與所述零線導電片的第二端之間,且所述火線插握組件與所述零線導電片的第二端之間絕緣設置,所述零線插握組件設置在所述零線導電片的第一端和所述火線導電片的第二端之間;
在插頭未插入時,所述火線導電片和所述零線導電片的兩端的觸點均處於斷開狀態;當插頭插針分別插入到所述火線插握組件和所述零線插握組件中,在所述火線插握組件中插針的擠壓作用下,所述零線導電片的第二端的觸點與所述零線連接片的觸點電連接,同時,所述火線導電片的第一端的觸點與所述火線插握組件的一端的觸點電連接,在所述零線插握組件中插針的擠壓作用下,所述火線導電片的第二端的觸點與所述火線連接片的觸點電連接,同時所述零線導電片的第一端的觸點與所述零線插握組件的一端的觸點電連接;
所述火線插握組件、零線插握組件為上述的插座握插組件。
上述提供的插座,其用於容置插頭插針的火線插握組件與零線插握組件是通過火線導電片和零線導電片分別與電源電連接,在插頭未插入的情況下,火線導電片與零線導電片的兩端均斷開,兩個插握組件並未連通電源;只有當尺寸型號符合國家標準的相應插頭插針分別插入到兩個插握組件中,火線導電片與零線導電片才能分別與電源連通同時插針分別與火線導電片或零線導電片連通,形成迴路。而當非正常使用時,如兒童將導電金屬插入到安全插座的一個插孔或兩個插孔中,由於其插入材料的尺寸與插握組件並不匹配,並不能推動火線導電片或零線導電片與電源電連接,可以有效防止觸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接觸件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接觸件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接觸件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接觸件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牆壁插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火線插握組件、零線插握組件、火線導電片、零線導電片、火線連接片、零線連接片間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火線導電片、零線導電片、火線連接片、零線連接片間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含義:1-插座殼體;2-彈性接觸臂;3-電接觸部一;4-固定部;5-卡接部一;6-夾持部;7-電接觸部二;8-連接部;9-卡接部二;10-第二固定部;11-卡接適配部;12-第二夾持部;13-電接觸部三;14-定位導向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以下參考圖1至圖8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
一種牆壁插座,包括插座殼體1,所述插座殼體1內設有與插頭的插針對應的電接觸件,
實施例一:如圖2和3所述的電接觸件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彈性接觸臂2,彈性接觸臂2上端向內彎折延伸形成拱起的電接觸部一3,電接觸部位均設計成拱形,使彈性接觸臂2具有良好的彈性和形變恢復能力,避免電接觸件彈性失效的情況發生;還包括固定部4,兩彈性接觸臂2的下部通過固定部4連接,且固定部4和兩彈性接觸臂2三者的橫截面為U型,固定部4上設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一5,卡接部一5與插座殼體1卡接配合,插座殼體1上設置對應的卡接槽; 還包括夾持部6,由固定部4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並位於兩個電接觸部一3之間,夾持部6彎折成向內側拱起的電接觸部二7,所述彈性接觸臂2上與固定部4所在側相對的一側延伸出與固定部4平行的連接部8,所述連接部8上設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二9,卡接部二9與插座殼體1卡接配合,插座殼體1上設置對應的卡接槽。
電接觸件的導電部位由接觸方向相互垂直彈性接觸臂2和夾持部6構成,能保證良好的接觸,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電連接穩定可靠;而且在電接觸件相對的兩側設置卡接部,來使電接觸件與插座殼體保持良好的固定,電接觸件不會發生鬆動,使牆壁開關工作更穩定。
實施例二:如圖4和5所述的電接觸件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彈性接觸臂2,彈性接觸臂2上端向內彎折形成拱起的電接觸部一3,電接觸部位均設計成拱形,使彈性接觸臂2具有良好的彈性和形變恢復能力,避免電接觸件彈性失效的情況發生;還包括固定部4,兩彈性接觸臂2的下部通過固定部4連接,且固定部4和兩彈性接觸臂2三者的橫截面為U型,固定部4上設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一5,卡接部一5與插座殼體1卡接配合,插座殼體1上設置對應的卡接槽;其中一個彈性接觸臂2上與固定部4所在側相對的一側延伸出與固定部4平行的第二固定部10,第二固定部10上設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適配部11,卡接適配部11與插座殼體1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固定部10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夾持部12,第二夾持部12位於兩個電接觸部一3之間,第二夾持部12彎折成向內側拱起的電接觸部三13,夾持部6與第二夾持部12配合夾持插針。所述第二固定部10上設有向其外側伸出的定位導向部14,插座殼體1上設置對應的導向槽,便於電接觸件快速準確的裝配。
如圖6至圖8所述,一種七孔牆壁插座,包括上蓋、底座和設置於所述底座與所述上蓋之間的安裝座,所述上蓋上設置有供插頭穿過的插孔。
安裝座上設置有以下結構:火線插握組件16,零線插握組件17,火線導電片18、零線導電片19、分別與電源線電連接的火線連接片20和零線連接片21;火線插握組件16和零線插握組件17的結構與上述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中提供的插座握插組件的結構相同。所提供七孔牆壁插座中有兩套火線插握組件16、零線插握組件17結構,對應2插孔和3插孔。
所述火線插握組件16設置在所述火線導電片18的第一端與所述零線導電片19的第二端之間,且所述火線插握組件16與所述零線導電片19的第二端之間絕緣設置,所述零線插握組件17設置在所述零線導電片19的第一端和所述火線導電片18的第二端之間;
在插頭未插入時,所述火線導電片18和所述零線導電片19的兩端的觸點均處於斷開狀態;當插頭插針分別插入到所述火線插握組件16和所述零線插握組件17中,在所述火線插握組件16在插針的擠壓作用下,所述零線導電片19的第二端的觸點與所述零線連接片21的觸點電連接,同時,所述火線導電片18的第一端的觸點與所述火線插握組件16的一端的觸點電連接,所述零線插握組件17在插針的擠壓作用下,所述火線導電片18的第二端的觸點與所述火線連接片20的觸點電連接,同時所述零線導電片19的第一端的觸點與所述零線插握組件17的一端的觸點電連接。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上述假設的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