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噴塗房和一種噴塗用掛鈎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9:43:01
專利名稱:一種噴塗房和一種噴塗用掛鈎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件粉末噴塗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噴塗房和一種噴塗用掛鈎。
背景技術:
粉末噴塗是用粉末噴塗設備把粉末塗料噴塗到工件的表面,在靜電作用下,粉末會均勻的吸附於工件表面,形成粉狀的塗層;粉狀塗層經過高溫烘烤固化,變成效果各異 (粉末的不同效果)的最終塗層。
粉末噴塗一般在噴塗房內進行。如圖I所示,噴塗房11內具有噴射粉末的噴槍 111和用於安裝工件的掛件112。其中,噴槍111和掛件112都能夠移動,以保證工件的表面形成均勻的塗層。對於孔腔型材12的噴塗,掛件112包括傳動梁114和位於傳動梁114 上的單排掛鈎115,孔腔型材12 —般通過C型掛鈎113連接,然後將通過C型掛鈎113連接的孔腔型材12的兩端分別掛在單排掛鈎115上,使得孔腔型材12在豎直方向上從高到低分布,其中,噴槍111 一般沿豎直方向移動,傳動梁114沿孔腔型材12的長度方向移動。
但是,為了保證孔腔型材12的噴塗質量,現有的噴塗房11內使用的掛鈎均為單排掛鈎115,即每次噴塗只能噴塗一排孔腔型材12,導致噴塗效率較低。
另外,現有的噴塗房11內使用的掛鈎均為單排掛鈎115,即噴槍111噴出的粉末只能被一排孔腔型材12吸附,使得浪費的粉末較多,導致粉末的使用成本較高。
綜上所述,如何提高噴塗效率,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噴塗用掛鈎,以提高噴塗效率。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噴塗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噴塗用掛鈎,包括用於與傳動梁相連的連接部,和與所述連接部相連且用於裝掛工件的掛鈎部;其中,所述掛鈎部包括第一掛鈎和第二掛鈎,所述第一掛鈎與所述第二掛鈎之間具有預設距離,且所述第二掛鈎長於所述第一掛鈎,以使裝掛於所述第二掛鈎上的所述工件與裝掛於所述第一掛鈎上的所述工件在豎直方向上具有間隙。
優選的,上述噴塗用掛鈎中,所述連接部包括連接杆和與連接杆相連的橫梁;所述第一掛鈎和所述第二掛鈎分別位於所述橫梁的兩端。
優選的,上述噴塗用掛鈎中,所述連接部還包括分別與所述橫梁和所述連接杆相連的加強筋。
優選的,上述噴塗用掛鈎中,所述第一掛鈎與所述第二掛鈎之間的距離為 100_250mm。
基於上述提供的噴塗用掛鈎,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噴塗房,該噴塗房包括傳動梁和設置於所述傳動梁上的掛鈎,所述掛鈎為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噴塗用掛鈎。
優選的,上述噴塗房中,所述噴塗房用於連接相鄰的兩個工件的連接件為C型掛鈎。本發明提供的噴塗用掛鈎,包括用於與傳動梁相連的連接部,和與連接部相連且用於裝掛工件的掛鈎部;其中,掛鈎部包括第一掛鈎和第二掛鈎,第一掛鈎與第二掛鈎之間具有預設距離,且第一掛鈎長於第二掛鈎,以使裝掛於第一掛鈎上的工件與裝掛於第二掛鈎上的工件在豎直方向上具有間隙。本發明提供的噴塗用掛鈎中,掛鈎為兩個,分別為第一掛鈎和第二掛鈎,第一掛鈎和第二掛鈎之間具有預設距離,且第一掛鈎長於第二掛鈎,以使裝掛於第一掛鈎上的工件與裝掛於第二掛鈎上的工件在豎直方向上具有間隙,則實現了裝掛兩排工件,當粉末經過第一掛鈎上的工件,未被第一掛鈎上的工件吸附的粉末能夠穿過豎直方向上的間隙,流向第二掛鈎上的工件,以使第二掛鈎上的工件吸附粉末;當粉末經過第二掛鈎上的工件,未被第二掛鈎上的工件吸附的粉末能夠穿過豎直方向上的間隙,流向第一掛鈎上的工件,以使第一掛鈎上的工件吸附粉末,實現了噴塗一次,對兩排工件進行噴塗,與現有技術噴塗一次只對一排工件進行噴塗相比,有效提高了噴塗效率。同時,本發明提供的噴塗用掛鈎,實現了噴塗一次,對兩排工件進行噴塗,使得未被第一掛鈎(或者第二掛鈎)上的工件吸附的粉末能夠被第二掛鈎(或者第一掛鈎)上的工件吸附,從而減小了粉末的浪費,提高了粉末利用率,進而降低了粉末的使用成本。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有技術提供的孔腔型材的噴塗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提供的噴塗房中孔腔型材的分布圖;圖3為圖2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為現有技術提供的噴塗房中單排掛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現有技術提供的噴塗房中單排掛鈎的主視圖;圖6為現有技術提供的噴塗房中單排掛鈎的左視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的主視圖;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的左視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裝掛工件後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圖10中B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裝掛的工件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裝掛的工件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房的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房的C型掛鈎的結構示意圖。上圖1-圖15中
噴塗房11、噴槍111、掛件112、C型掛鈎113、傳動梁114、單排掛鈎115、孔腔型材12、連接杆21、第一掛鈎22、橫梁23、加強筋24、第二掛鈎25、傳動梁26、安裝孔27、工件28、 C型掛鈎29、噴槍210。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噴塗用掛鈎,提高了噴塗效率。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包括用於與傳動梁26相連的連接部,和與連接部相連且用於裝掛工件28的掛鈎部;其中,掛鈎部包括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25,第一掛鈎22與第二掛鈎25之間具有預設距離,且第二掛鈎25長於第一掛鈎22,以使裝掛於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與裝掛於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在豎直方向上具有間隙,如圖7-11 所示。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具有兩排掛鈎,分別為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 25,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25之間具有預設距離,且第二掛鈎25長於第一掛鈎22,以使裝掛於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與裝掛於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在豎直方向上具有間隙, 則能夠實現裝掛兩排工件28,當粉末經過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未被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吸附的粉末能夠穿過豎直方向上的間隙,流向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以使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吸附粉末;當粉末經過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未被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吸附的粉末能夠穿過豎直方向上的間隙,流向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以使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吸附粉末,實現了噴塗一次,對兩排工件28進行噴塗,與現有技術噴塗一次只對一排工件進行噴塗相比,有效提高了噴塗效率。
同時,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實現了噴塗一次,對兩排工件28進行噴塗,使得未被第一掛鈎22 (或者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吸附的粉末能夠被第二掛鈎25 (或者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吸附,從而減小了粉末的浪費,提高了粉末利用率,進而降低了粉末的使用成本。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能夠提高噴塗效率90%以上,一般單排裝掛只能裝掛16個工件28,改用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能夠裝掛31個工件28 ;同時也節約電能及天燃氣90%以上並能夠節約粉末,因為單排掛鈎裝掛的單排工件與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裝掛的雙排工件均以I. 5m/min速度在200°C固化爐內移動,所消耗的電能及天燃氣是相同的。
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中,第一掛鈎22與第二掛鈎25之間具有預設距離, 即第一掛鈎22與第二掛鈎25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預設距離,該預設距離需要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而定,需要保證工件28裝掛在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25上,工件28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進而保證工件28表面能夠形成一定厚度的塗層,同時還要保證裝掛在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與裝掛在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之間的距離小於噴塗房的寬度,以保證工件28 能夠進入噴塗房內。裝掛於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是指裝掛在第二掛鈎25這一排的所有工件28,裝掛於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是指裝掛在第一掛鈎22這一排的所有工件28。 第二掛鈎25長於第一掛鈎22的長度需要根據工件28的大小以及連接工件28的連接件大小而確定,通常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25的長度是固定的,在裝掛工件28時,操作者主要是根據工件28的斷面對角線長度來決定選用C型掛鈎29的開口距離的大小。一般第二掛鈎25長於第一掛鈎22的長度為60mm,當工件28為孔腔型材時,連接件為C型掛鈎29,工件28的斷面對角線小於40mm時,C型掛鈎29的開口距離40mm ;工件28的斷面對角線不小於40mm且小於55mm時,C型掛鈎29的開口距離為55mm ;工件28的斷面對角線不小於55 且小於70mm時,C型掛鈎29的開口距離為70mm。當然,第二掛鈎25長於第一掛鈎22的長度還可為其他值,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地限定。
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在安裝工件28時,首先兩人同時相對站立將第一個工件28裝掛在第一掛鈎22或者第二掛鈎25上,第二個工件28裝掛時兩人相對同時向左或向右輕微轉動第二掛鈎25或者第一掛鈎22,把第二掛鈎25的鉤尖或者第一掛鈎22的鉤尖插入工件28的孔腔,然後用連接件進行裝掛工件28。
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一般用於裝掛孔腔型材,即工件28具體為孔腔型材,且適用於斷面結構相對簡單的小孔腔型材,例如M-13B,M316-1,M29-49A等小孔腔型材。孔腔型材的內孔可為長方形孔、正方形孔或者橢圓形孔,如圖12和圖13所示,當然,孔腔型材的內孔還可為其他形狀,本發明實施例對工件28的結構不作具體地限定。當工件28 為孔腔型材時,為了保證工件28的裝飾面不會有掛點,不影響外觀質量和裝飾效果,工件 28之間一般通過C型掛鈎29實現連接,如圖10-11所示。
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中,連接部包括連接杆21和與連接杆21相連的橫梁23 ;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25分別位於橫梁23的兩端。其中,連接杆21 —般呈L型,連接杆21的一端與傳動梁26相連,連接杆21的另一端與橫梁23相連。通過選擇橫梁23的長度可調節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25之間的距離, 這樣便於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25的設置。
由於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25上需要裝掛多個工件28,所以橫梁23承受的作用力較大,為了保證橫梁23的強度,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中,連接部還包括分別與橫梁23和連接杆21相連的加強筋24。通過加強筋24還提高橫梁23的強度,保證噴塗用掛鈎能夠承受多個工件28,從而保證生產的安全性。
一般噴塗房入口的最大寬度為500mm,優先選擇,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中,第一掛鈎22與第二掛鈎25之間的距離為100-250mm。當然,第一掛鈎22與第二掛鈎 25之間的距離還可為其他值,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地限定。
基於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噴塗房,該噴塗房包括傳動梁26和設置於傳動梁26上的掛鈎,其中,掛鈎上述實施例所述的噴塗用掛鈎。
由於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房具有上述實施例提供噴塗用掛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用掛鈎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則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噴塗房也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O
如圖14所示,噴塗房內設置有噴槍210,且噴槍210位於工件28的兩側,一般工件 28的一側設置有四個噴槍210,粉末自工件28的兩側噴向工件28,噴槍210沿豎直方向上下移動。傳動梁26上設置有兩個掛鈎,工件28的兩端分別裝掛在兩個掛鈎上,且每個掛鈎包括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25,傳動梁26沿水平方向往復移動,即帶動工件28沿水平方向移動。傳動梁26上設置有若干用於安裝掛鈎的安裝孔27,通過調節掛鈎的安裝位置,可使該噴塗房噴塗不同長度的工件28。通常第一掛鈎22的底端到安裝孔27的距離為340mm,第二掛鈎25的底端到安裝孔27的距離為400mm,即第二掛鈎25長於第一掛鈎22的長度為60_。當然,第二掛鈎25長於第一掛鈎22的長度還可為其他值,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地限定。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房,利用高壓靜電電場的原理,具體噴塗原理如下噴槍210的噴杯和極針接上高壓負極形成負極,待噴塗的工件28接地形成正極(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25連接於傳動梁26,傳動梁26連接於傳動鏈條,傳動鏈條連接於傳動滑軌,傳動滑軌固定於鋼架上,從而形成接地),使噴槍210和工件28之間形成一個較強的靜電電場,作為塗料的粉末通過壓縮空氣(運載氣體)從供粉桶經粉管到達噴槍210的噴杯和極針,由於噴杯和極針接高壓負極,粉末在噴槍210處產生電暈放電,則在噴槍210附近產生密集的負電荷,該負電荷進入電場強度很高的靜電場,在運載氣體推動力和靜電的雙重作用下,粉末均勻地飛向接地工件28,使工件28表面形成厚薄均勻的粉層,在加熱固化後轉為耐久的塗膜,使得工件28滿足質量要求。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房的工作過程如下第二掛鈎25長於第一掛鈎22,以使裝掛於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與裝掛於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在豎直方向上具有間隙,通過該間隙使工件28在進入噴塗房後,噴塗房左右各四把噴槍210上下移動把粉末噴塗在工件28表面,同時通過裝掛於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的間隙把粉末噴塗在裝掛於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的背面,又通過裝掛於第一掛鈎22上的工件28的間隙把粉末噴塗在裝掛於第二掛鈎25上的工件28的背面,使第一掛鈎22和第二掛鈎25上所裝掛的工件28的表面獲得所需厚度的塗層,按國標GB/5237. 4-2008標準,工件28的表面塗層厚度為40_120um,工件28經固化後,檢測工件28表面塗層厚度符合國標要求。為了保證工件28的塗層能夠符合要求,實際生產中應適當增大噴槍210的供粉量,一般供粉比為30%,氣流量為4-5m3/min,電流值為60 μ A。優選的,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房中,當工件28為孔腔型材時,該噴塗房採用C型掛鈎29連接相鄰的兩個工件28,即該噴塗房用於連接相鄰的兩個工件28的連接件為C型掛鈎29。C型掛鈎29的結構,如圖15所示。C型掛鈎29的開口距離應大於工件28的斷面對角線長度,實際應用過程中,根據工件28的斷面對角線大小來決定C型掛鈎29的大小,若工件28的孔腔較大,則C型掛鈎29較大;若工件28的孔腔較小,則C型掛鈎29較小。一般,C型掛鈎29為C40、C55或者C70(即C型掛鈎29的開口距離為40mm、55mm或者70mm)。由於目前C型掛鈎29的開口距離最大為70mm,工件28的斷面對角線一般小於60mm。當然,也可採用其他部件連接相鄰的兩個工件28,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具體地限定。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噴塗房中,傳動梁26沿水平方向移動,使得工件28也沿水平方向移動,粉噴生產線採用環狀循環移動方式進行生產(環狀循環線類似於橢圓形,工件28和粉末噴塗是沿直線運行,然後轉彎,再進入高溫固化爐並沿直線運行,然後又轉彎,沿直線卸料裝筐),即傳動梁26循環移動,依次進行裝掛工件28、粉末噴塗、高溫固化和卸料裝筐。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 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述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噴塗用掛鈎,包括用於與傳動梁相連的連接部,和與所述連接部相連且用於裝掛工件的掛鈎部;其特徵在於, 所述掛鈎部包括第一掛鈎和第二掛鈎,所述第一掛鈎與所述第二掛鈎之間具有預設距離,且所述第二掛鈎長於所述第一掛鈎,以使裝掛於所述第二掛鈎上的所述工件與裝掛於所述第一掛鈎上的所述工件在豎直方向上具有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噴塗用掛鈎,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包括連接杆和與連接杆相連的橫梁;所述第一掛鈎和所述第二掛鈎分別位於所述橫梁的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噴塗用掛鈎,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還包括分別與所述橫梁和所述連接杆相連的加強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噴塗用掛鈎,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掛鈎與所述第二掛鈎之間的距離為100-250mm。
5.一種噴塗房,包括傳動梁和設置於所述傳動梁上的掛鈎,其特徵在於,所述掛鈎為如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噴塗用掛鈎。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噴塗房,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塗房用於連接相鄰的兩個工件的連接件為C型掛鈎。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噴塗用掛鈎,包括用於與傳動梁相連的連接部,和與連接部相連且用於裝掛工件的掛鈎部;其中,掛鈎部包括第一掛鈎和第二掛鈎,第一掛鈎與第二掛鈎之間具有預設距離,且第一掛鈎長於第二掛鈎,以使裝掛於第一掛鈎上的工件與裝掛於第二掛鈎上的工件在豎直方向上具有間隙。本發明提供的噴塗用掛鈎中,設置了兩個掛鈎,分別為第一掛鈎和第二掛鈎,則實現了裝掛兩排工件,從而實現了噴塗一次,對兩排工件進行噴塗,與現有技術噴塗一次只對一排工件進行噴塗相比,有效提高了噴塗效率;同時也降低了粉末的使用成本。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噴塗用掛鈎的噴塗房。
文檔編號B05B15/12GK102974490SQ20121056238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孫立波 申請人: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