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有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4:03:46 2
一種含有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以啶醯菌胺和苯噻菌胺為有效成分,所述殺菌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數為5%~80%,其重量百分比為50:1-1:50,優選為20:1-1:20。本發明將啶醯菌胺和苯噻菌胺復配後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能夠大幅度減少田間用藥量,降低了農藥殘留和環境汙染,生產和使用成本下降;降低了對病菌的單一選擇壓力,有利於避免病害抗性產生和延緩病害抗藥性的產生速度,主要應用於農作物灰黴病和霜黴病的防治。
【專利說明】一種含有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殺菌組合物,具體地說是一種含有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復配殺菌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灰黴病和霜黴病是蔬菜花果等農作物種植過程中一種常見病害,危害期長、傳播快,嚴重時期往往造成作物大幅度減產,嚴重影響品質和經濟效益,開發其相關防治產品具有極大的市場空間。據文獻報導,由於單一用藥和其它不科學的用藥方式,已經導致灰黴病、霜黴病等對常用農藥產生了抗性,抗性產生後施藥量和施藥次數的增加又造成農民負擔加重和環境汙染加劇,因此不同農藥品種的混配成為防治農業抗性病蟲害的常見方法之
O
[0003]啶醯菌胺,化學名稱:2_氯-N-(4』_氯聯苯-2-基)菸鹼胺,CAS號:188425-85-6,分子式:C18H12C12N20,相對分子量:343.21,結構式:
[0004]
八 X jQl
[0005]啶醯菌胺是德國巴斯夫公司開發的一種新型煙醯胺類殺菌劑,殺菌譜廣,幾乎對所有類型的真菌病害都有活性,對防治白粉病、灰黴病、菌核病和各種腐爛病等非常有效,並且對其他藥劑的抗性菌亦有效,主要用於包括油菜、葡萄、果樹、蔬菜和大田作物等病害的防治。
[0006]苯噻菌胺,英文通用名稱Benthiavalicarb-1sopropyl,化學名稱:[[(6_氟苯並噻唑-2-基)-乙基氨基甲醯基]-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異丙酯,CAS號:177406-68-7,分子式:C18H24FN303S,相對分子量:381.46,結構式:
[0007]
I11Jfmrmrmrm.HN^/
HN" '
f\ \.............................KJ /
/
[0008]苯噻菌胺,它對卵菌綱真菌病有很好的活性,苯噻菌胺對疫黴病也具有很好的殺菌活性,主要用於馬鈴薯和番茄的晚疫病、葡萄和其他作物的霜黴病等病害的防治。
[0009]現有技術中未見啶醯菌胺與丙烷脒復配的相關報導。
【發明內容】
[0010]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適合農業上使用的、含有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以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為有效成分,對農作物的灰黴病、霜黴病的防治效果顯著;能夠大幅度減少田間用藥量,降低了農藥殘留和環境汙染,生產和使用成本下降;降低了對病菌的單一選擇壓力,有利於避免病害抗性產生和延緩病害抗藥性的產生速度,達到了增效、廣譜、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0011]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含有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以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為有效成分,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重量比為50:1~1:50。
[0012]所述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重量比為20:1~1:20時,增效作用更加顯著.[0013]本發明所述殺菌組合物以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為有效成分,所述啶醯菌胺幾乎對所有類型的真菌病害都有活性,啶醯菌胺通過抑制線粒體琥珀酸脫氫酶,阻礙三羧酸循環,幹擾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可抑制孢子萌發、細菌管延伸、菌絲生長和孢子細胞形成,從而對各種病害起到防治效果;所述苯噻菌胺對卵菌綱真菌病有很好的活性,苯噻菌胺對疫黴病也具有很好的殺菌活性,對其孢子囊的形成及孢子囊的萌發在低濃度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將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為有效成分進行復配,對農作物發生的灰黴病和霜黴病具有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
[0014]本發明所述殺菌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數為5%~80%。
[0015]本發明所述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乳油或可溼性粉劑或懸浮劑或水分散顆粒劑或微乳劑或水乳劑中的一種。所述殺菌組合物中除有效成分外,其他均為農藥製劑中常用的輔助成分,包括分散劑、潤溼劑、乳化劑、防凍劑等或允許使用的其他成分。
[0016]本發明所述殺菌組合物主要用於防治花卉、小麥、果樹、棉花、油菜等農作物的病害,尤其是灰黴病和霜黴病的防治。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有:
[0018](I)與單劑相比,該殺菌組合物對病害增效作用明顯,提高了防治效果;
[0019](2)能夠大幅度減少田間用藥量,降低了農藥殘留和環境汙染,生產和使用成本下降;
[0020](3)殺菌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機制互不相同,降低了對病菌的單一選擇壓力,有利於避免病害抗性產生和延緩病害抗藥性的產生速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本發明用以下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絕非限於這些例子。
[0022]試驗例
[0023]將不同的農藥有效成分進行復配,是目前解決農藥單劑應用過程中一些問題的一種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種的農藥混合後,通常表現出三種作用類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杭作用,但具體為何種作用,無法預測。本發明所述殺菌組合物以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為有效成分,採用生物測定實例加以說明。
[0024]試驗例1: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復配對黃瓜灰黴病的毒力測定[0025]試驗對象:黃瓜灰黴病病菌
[0026]本試驗採用盆栽法。播種感黃瓜灰黴病品種,盆栽生長至2片~4片真葉期,編號備用。在預備試驗的基礎上,根據藥劑活性,設置5~7個系列質量濃度。每處理4盆,將IOml藥液均勻噴施於葉面至全部潤溼,待藥液自然風乾備用。並設只含溶劑和表面活性劑而不含有效成分的處理作空白對照。藥劑處理24h後,用作物噴霧機在黃瓜葉片上均勻噴灑接種黃瓜灰黴病菌分生孢子懸浮液。黃瓜灰黴病菌分生抱子懸浮液配製過程如下:試驗用病原菌在適宜的培養基上培養至產生大量抱子後,用無菌水將抱子洗下,用雙層紗布過濾,鏡檢後調製成I X IO5個孢子/mL孢子懸浮液(加少許表面活性劑,以利附著)。接種後移至保溼箱中(相對溼度95%以上,溫度20~22°C )黑暗條件下培養24h,然後在20~25°C、相對溼度80%~90%條件下培養7天。統計每株黃瓜葉片上的病斑面積,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每處理調查16片葉,分級方法為:
[0027]黃瓜灰黴病分級標準
[0028]O級:葉片無病斑;
[0029]I級:病斑面積佔整個葉片面積的5%以下;
[0030]3級:病斑面積佔整個葉片面積的6~15% ;
[0031]5級:病斑面積佔整個葉片面積的16~25% ;
[0032]7級:病斑面積佔整個葉片面積的26~50% ;
[0033]9級:病斑面積佔整個葉片面積的50%以上。
[0034]藥效計算方法:
[0035]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以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為有效成分,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重量比為50:1~1:50,所述殺菌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數為5%~8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重量比為20:1~1: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乳油或可溼性粉劑或懸浮劑或水分散顆粒劑或微乳劑或水乳劑中的一種。
4.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啶醯菌胺與苯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在防治灰黴病和霜黴病上的應用。`
【文檔編號】A01P3/00GK103478153SQ201310476408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2日
【發明者】燕慶玲, 韋能春, 王鵬, 王宗, 王成, 趙德明, 朱友文, 劉彥 申請人:京博農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