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tmt和vte3基因共轉化提高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方法
2023-05-21 09:06:56 1
專利名稱:γ-tmt和vte3基因共轉化提高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生物技術領域,涉及提高維生素E(生育酚)含量的方法,特別是一種雙 關鍵酶基因Y -tmt和vte3共轉化提高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公開了維生素E是一種脂類維生素,其天然產物依結構的不同分為 八種類型,分別是a 、 P 、 Y 、 S -生育酚(tocopherol)禾P a 、 |3 、 y 、 S -生育三烯酚 (tocotrienol),其中a -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高,被認為是維生素E的主要活性成分。
醫學研究表明,維生素E不僅僅與生殖系統有關,而且與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 統、心血管系統和肌肉系統的正常代謝都有密切關係(Traber and Sies, 1996)。其功能體 現在如下方面維生素E參與細胞膜的構建和維持,是動物和人體內重要的抗氧化物質。維 生素E是治療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輔助性藥物,有助於降低血脂 和血膽固醇含量,抗凝血、抗氧化並且消除自由基,從而起到預防及治療血管栓塞的作用。 維生素E對於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具有抗衰老的功能,可以消除細胞色素 沉澱,改善皮膚彈性,減弱性腺萎縮,因而在大量保健品和美容用品中廣泛使用。維生素E 可以預防和治療多種婦科疾病,治療早產兒溶血性貧血和蠶豆病,治療營養不良兒童的巨 幼紅細胞性貧血。維生素E可以促進膽汁分泌、膽管形成和膽紅素分泌,對急慢性肝炎和肝 硬化有著治療作用。維生素E可以預防癌症發生,對於癌症患者的治療也有重要的輔助作 用。 維生素E對於人類和動物健康有重要作用,但維生素E的合成途徑只存在於綠色 光合植物中,包括低等單細胞植物藍藻和高等植物;人體和動物體內不存在維生素E合成 途徑,故而日常營養所需的維生素E攝取自綠色植物,特別是各種油類作物的種子,以及由 種子所榨取的植物油。 直接由植物油脫臭餾出物中獲得的生育酚混縮液的生物活性很低,a -生育酚的 含量較低。工業生產維生素E主要是以上述生育酚混縮液為原料,經過半合成法,將其中的 非a-生育酚成分轉變為a-生育酚。但是成本較高,而且產生的a-生育酚消旋性與天然 a-生育酚不同,活性也低於天然a-生育酚。因此,提高植物天然生育酚含量及其a-生 育酚比例有著十分重要和現實的應用價值。 隨著近年來植物基因組學的發展,DellaPe皿a於1999年提出了營養基因組學 (nutritional genomics)的概念,即充分的利用基因組學的研究成果,分離植物營養代謝 途徑的關鍵酶基因,解析植物微量營養素代謝途徑,深入了解代謝途徑的調控方式,從而利 用代謝工程的方法和手段改良作物品質,提高作物營養價值(DellaPenna,《科學》,1999年 285巻375-379頁)。基於營養基因組學的觀點和現實情況的調研,對維生素E的生物合成 途徑研究的主要目標有二,其一是提高維生素E的整體含量,其二是改變維生素E的類型組 成比例,提高其中a-生育酚的組成比例。為達到這種目標,必須對維生素E的生物合成途徑及其調控進行研究。 基於基因組學的基礎,維生素E合成途徑的基因分離、克隆和功能性研究已經取 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人們已經初步完成了對參與維生素E合成途徑關鍵基因的分離和功能 驗證工作,初步分析了維生素E(生育酚)合成途徑概貌。 維生素E(生育酚)合成途徑主要由以下五個步驟組成。(1)4-羥苯丙酮酸(HPP) 在4-羥苯丙酮酸二加氧酶(HPPD)的催化下,生成尿黑酸(HGA) (Norriset al. , 1998); (2)尿黑酸在尿黑酸植基轉移酶(HPT)催化下,與植基二磷酸(PDP)發生縮合,生成2-甲 基-6-植基-苯醌(Collakova and DellaPenna, 2001) ; (3) 2_甲基-6-植基-苯醌在甲基植 基苯醌甲基轉移酶(MPBQ MT)的催化下,生成2,3-二甲基-6-植基-苯醌(van Eenennaam et al. ,2003) ; (4) 2, 3_ 二甲基_6_植基-苯醌在生育酚環化酶(TC)的催化下,生成Y-生 育酚(Porfirova et al. ,2002) ;(5) Y -生育酚在Y-生育酚甲基轉移酶(Y-TMT)的催化 下,生成a-生育酚。 現有技術中Y-生育酚甲基轉移酶(Y -tocopherol methyltransferase, Y-TMT)和甲基植基苯醌甲基轉移酶(2-methyl-6-phytylplastoquinol methyltransferases, MPBQ MT,編碼這一蛋白的基因為vte3)是生育酚合成途徑中的關鍵 酶。採用基因工程手段,用關鍵酶y -TMT與MPBQ MT的基因y -tmt和vte3共轉化植物, 將增加維生素E的合成,從而獲得維生素E高產的轉基因植株,為提高植物營養價值提供了 一條新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Y -tmt和vte3共轉化提高 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方法。本發明涉及到關鍵酶基因克隆、載體構建、遺傳轉化、分子檢 測、生育酚提取及含量測定等生物技術操作,建立了穩定提高植物中生育酚含量的方法,為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提高重要農作物和經濟作物中維生素E的含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從植物中克隆Y -tmt和vte3基因,構建含所述DNA分子的共轉化植物表達載體, 用根癌農桿菌介導,將Y-tmt和vte3基因同時導入植物並篩選得到純系植株;PCR檢測外 源目的基因Y -tmt和vte3的整合情況,高效液相色譜_紫外光檢測器(HPLC-UVD)測定植 物中維生素E(生育酚)含量,篩選獲得維生素E含量顯著提高的轉基因植株。
本發明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採用基因克隆方法獲得植物生育酚合成途徑關鍵酶基因Y -tmt和vte3 ;
(2)把Y-tmt和vte3基因可操作性的連接於表達調控序列,形成含Y-tmt和 vte3基因的植物表達載體; (3)將含有Y -tmt和vte3基因的植物表達載體轉化根癌農桿菌(為市場有公開 出售的生物材料,可以從多家公司如澳大利亞CAMBIA公司獲得),獲得用於轉化植物的含 有Y -tmt和vte3基因植物表達載體的根癌農桿菌菌株; (4)利用所構建的根癌農桿菌菌株轉化植物,獲得經PCR檢測的轉基因植株;
(5)對獲得的轉基因植物中的維生素E含量進行HPLC-UVD測定,篩選獲得維生素 E含量顯著提高的轉基因植株。
4
所述的經PCR檢測的轉基因植株是指,分別設計合成Y -tmt和vte3基因的檢測 引物,進行DNA擴增,紫外線下觀察到目的條帶的陽性植株即為轉基因植株。
所述的HPLC-UVD測定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方法如下色譜柱C_18反相矽膠柱, 流動相為甲醇水,甲醇水的體積比為98 : 2,柱溫為3(TC,流速l. OmL/min,進樣量 30 ii L,紫外光檢測器檢測波長292nm。 本發明的Y -tmt和vte3基因共轉化提高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方法,採用基因 工程方法,將關鍵酶基因Y -tmt和vte3導入植物中,獲得了維生素E含量顯著提高的轉基 因植株,轉基因植株中生育酚的總量(15.8pmol/mg FW)是非轉基因植株(12pmol/mg FW) 的1.3倍。此外,轉基因植株中生育酚各個不同構型之間的比例產生了明顯的變化,其中具 有維生素E活性的組分a -生育酚的比例達到了生育酚總量的99. 5%以上,比非轉基因植 株(86% )提高了 13.5%以上。該發明對提高植物營養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以植物擬南芥為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 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 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例。 下列實施例中未註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通常按照常規條件,例如Sambrook等 分子克隆實驗室手冊(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Press, 1989)中所述的
條件,或按照製造廠商所建議的條件。
實施例1 擬南芥Y -tmt和vte3基因的克隆
1.擬南芥基因組總RNA的提取 取少量擬南芥(生態型為哥倫比亞型)幼嫩葉片,用液氮速凍後,迅速用研缽研 碎,加入盛有lmL TRIzol(TRIzol Reagents, GIBC0 BRL, USA)的1. 5mLEppendorf管中, 充分振蕩後,於室溫下放置5min,加200 y L氯仿,用力振蕩15sec,室溫放置2_3min後,於 4t:、12,000g離心15min ;將上清液(約600 y L)吸入乾淨的1.5mL E卯endorf管中,加 入等體積的異丙醇,顛倒混勻,室溫下放置10min後,於4。C、12,000g離心10min ;棄上清, 加lmL 75X乙醇清洗,振蕩後,於4t:、7,500g離心5min ;室溫乾燥15_20min後溶於適量 (30-50 ii L) RNAase-free水中;用甲醛變性膠電泳鑑定總RNA質量,然後在分光光度計上測 定RNA含量。 2.擬南芥Y -tmt和vte3基因的克隆 將所獲的擬南芥基因組總RNA通過反轉錄酶XL (AMV)反轉錄獲得第一鏈cDNA,根 據所述擬南芥Y-tmt基因的編碼序列(序列1)和vte3基因的編碼序列(序列2)分別 設計擴增出完整編碼框的上下遊引物,並在上遊和下遊引物上分別引入限制性內切酶位點 (這可視選用的載體而定),以便構建表達載體。以所述的第一鏈cDNA為模板,經PCR擴增 後進行測序。DNA序列測定由上海英駿生物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採用3730自動測序儀完成。 測序結果表明,所克隆的序列與GenBank中所報導的編碼序列一致。 本實例採用基因克隆方法從擬南芥中獲得序列正確的維生素E生物合成關鍵酶 基因Y -tmt和vte3,為雙關鍵酶基因共轉化策略提供了重要的關鍵酶基因。
實施例2 含y -tmt和vte3基因的植物雙元表達載體的構建
1.中間載體。0八1 ^1304+的構建選用pBI121和pCAMBIA1304為基本元件,構建雙元植物表達載體pCAMBIA1304+。 具體的,HindIII和EcoRI雙酶切pBI121和pCAMBIA1304 ;回收pBI121表達盒,回收 pCAMBIA1304大片段;連接這兩個回收產物,轉化DH5 a ,在卡那黴素LB平板上篩選得到單 克隆,再抽提質粒,酶切驗證(HindIII和EcoRI雙酶切);即構建好pCAMBIA1304+。
2中間載體pMD18T- Y -tmt和pMD18T-vte3的構建 首先根據酶切位點合成引物,在Y-tmt上遊和下遊分別引入酶切位點Xbal與 Sacl,在vte3上遊和下遊分別引入酶切位點BglII與BstEII,以便構建表達載體。繼而 以合成的引物分別擴增含有引入酶切位點的基因片段,經電泳驗證條帶大小正確後,膠回 收目標基因片段,與亞克隆載體pMD18T-simple進行平末端連接,轉化大腸桿菌,挑取單克 隆,對PCR檢測為陽性的載體進行測序,獲得與目標片段比對無誤的陽性克隆。
3.植物雙元表達載體pCAMBIA1304+: : y -tmt的構建 以上述的中間載體pCAMBIA1304+與pMD18T- y -tmt為基礎,將含有y -tmt基因 的表達盒插入PCAMBIA1304+中,構建成植物雙元表達載體pCAMBIA1304+: : y -tmt。具體操 作如下用Xbal與Sacl雙酶切pCAMBIA1304+載體,回收大片段,用Xbal與Sacl雙酶切 pMD18T-y-tmt載體,回收y-tmt基因的表達盒。將y-tmt基因的表達盒與pCAMBIA1304+ 大片段連接,轉化大腸桿菌,挑取單克隆,提取質粒做PCR檢測和酶切驗證。
4.植物雙元表達載體pCAMBIA1304+: : Y -tmt_vte3的構建 以所述的植物雙元表達載體pCAMBIA1304+: : y -tmt為基礎,將含有vte3基 因的表達盒插入植物雙元表達載體pCAMBIA1304+:: y-tmt中,構建成植物雙元表 達載體pCAMBIA1304+: : y -tmt_vte3。 具體操作如下用BglII與BstEII雙酶切 pCAMBIA1304+: : y -tmt,回收大片段,用BglII與BstEIII雙酶切pMD18T-vte3,回收vte3 基因的表達盒。將vte3基因的表達盒與pCAMBIA1304+:: Y-tmt大片段連接,轉化大腸杆 菌,挑取單克隆,提取質粒做PCR檢測和酶切驗證。 本實施例將維生素E生物合成途徑關鍵酶基因Y -tmt和vte3可操作性地連接於 表達調控序列,形成含Y -tmt和vte3基因的植物表達載體,該表達載體可用於通過代謝工 程策略來提高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研究中。
實施例3 根癌農桿菌介導Y -tmt和vte3基因遺傳轉化擬南芥獲得轉基因擬南芥植株 1.含Y -tmt和vte3基因雙元植物表達載體根癌農桿菌工程菌的獲得 將實施例2中含Y -tmt和vte3基因的植物雙元表達載體轉入根癌農桿菌(如
GV3101,本實施例中所用為英國諾丁漢大學所贈),並進行PCR驗證。結果表明,含Y-tmt
和vte3基因植物雙元表達載體已成功構建到根癌農桿菌菌株。 2.根癌農桿菌介導Y -tmt和vte3基因轉化擬南芥 2. 1擬南芥菜的種植 2. 1. 1擬南芥無菌培養 ①.擬南芥無菌培養超淨臺上將種子在15%次氯酸鈉洗滌10min,無菌水衝洗5
6次; ②.MS培養基先倒平板下層,吹乾後,把消毒後的種子分裝後用40 50°C的MS培 養基混勻,倒入平板中,均勻地鋪滿一層(小培養皿大約需要4-5ml培養基);
③.平皿封口,4t:冰箱內春化3-5天,放入到人工氣候室中開始萌發生長。
植物生長環境為相對溼度60 % ,恆溫20-22 °C ,光照周期24h,光照強度為 80-220 iimol m—2 sec—、
2. 1. 2擬南芥土壤種植 ①.浸土把土裝入到種植盆中至距盆口約2cm處,用花無缺複合肥(N、 P、 K = 20%、20%、20% ),完全浸透; ②.移栽選取MS固體培養基上萌發生長7 10天,健壯、生長一致的苗移栽到 事先用花無缺複合肥浸過的培養土中,其上覆蓋保鮮膜,轉入22°C,24h連續光照的人工氣 候室中培養,到苗生長正常後揭去保鮮膜。
2. 2採用浸花(floral-dip)法轉化擬南芥 ①.取生長一個月左右、生長狀況良好的植株(轉化前可以提前一個星期將植物 去頂,使植物產生較多的花苞,提高轉化效率),轉化前一天澆水; ②.將含有轉基因載體的農桿菌於28。C培養過夜,至0D6。。 " 2. 0,4, 500rpm離心 10min j ③.菌體沉澱懸浮於新鮮配製的轉化液中,至終濃度0D6。。 " 0. 8 ; .轉化時小盆倒置,確保擬南芥地上部分全部花苞都被浸沒入事先用轉化
Buffer懸浮好的菌液中約5sec ; ⑤.用吸水紙吸去多餘的液體,將植物平放於一個密封的小盒內以保持溼度,避 光過夜; .第二天將植物取出,豎直,轉移到正常條件下生長。待植物長至一定程度後, 將其依附竹籤綁好,以便更好地結實; ⑦.T。代種子成熟後將其整株剪下,過篩。種子鋪於含50 ii g/mL Hyg的篩選培養 基上,4t:春化48h,移到人工氣候室24h連續光照條件下生長一周; ⑧.待長出綠色的轉基因抗性幼苗(轉化子為綠色的幼苗且根較長;非轉化子基 本為黃化苗,或綠色無根幼苗)後移栽入土繼續生長; ⑨.單株收穫轉基因植株(因轉基因的插入位點不同,每個都是不同的)標成不 同的株系; .單株收穫的L代種子已經出現性狀分離。將種子均勻地鋪到9cm平板上,因 要確定是否是單位點插入,所以不加抗生素。待長至6-7片真葉後,噴除草劑,篩選3 : 1 單位點插入的株系,單株收穫。繼續篩選直至獲得純合的轉基因植株。
3.轉基因擬南芥植株的PCR檢測 根據CaMV 35S的序列設計正向引物,根據Y-tmt和vte3基因的序列分別設計 反向引物對目的基因進行檢測。結果表明,用CaMV 35S正向引物和Y-tmt反向引物以及 CaMV 35S正向引物和vte3反向引物能分別擴增出1307bp和1039bp的特異DNA片段。而 以非轉化擬南芥基因組DNA為模板時,沒有擴增出任何片段。 本實施例將所述的植物表達載體轉化根癌農桿菌,獲得用於轉化擬南芥的含Y -tmt和vte3基因植物表達載體的根癌農桿菌菌株,利用所構建的根癌農桿菌菌株轉化 擬南芥,獲得經PCR檢測的轉基因擬南芥植株。
實施例4 利用HPLC-UVD測定轉基因擬南芥中維生素E含量
1. HPLC-UVD條件及系統適用性以及標準溶液的配製 HPLC :採用Waters 2695s印arations module系統,色譜柱為C-18反相矽膠柱 (Calesil 0DS_100C18,4. 6mm I.D. X250mm length),流動相為甲醇水,甲醇水的體積 比為98 : 2,柱溫為30。C,流速1. OmL/min,進樣量30ii L。 UVD:採用Waters 2996 photodiode array dectector系統,紫外光檢測器檢測波 長292nm。 精密稱取生育酚標準品(Sigma公司)2. Omg用lmL甲醇完全溶解,得到2mg/mL生 育酚標準品溶液,保存於_201:備用。 本發明中流動相為甲醇(methanol):水,比例為98% : 2%時,生育酚的出峰時 間為26. 3min,峰型良好。
2.標準曲線的製作 將所述對照品溶液在相應色譜條件下分別進樣5iii,i0ia,i5ia,20ia,30ia
記錄圖譜及色譜參數,分別以峰面積(Y)對標準品含量(X, iig)進行回歸分析。通過研 究,本發明中生育酚在10-60iig範圍內呈現良好的log-log線性關係。生育酚對照品的 log-log線性回歸方程為:Y = 7. 26e+002X+l. 09e+004 ;R = 0. 999740。
3.樣品的製備和生育酚含量的測定 生育酚的提取過程如下取少量新鮮的擬南芥葉片(l-2g鮮重),液氮研磨,用4mL 正己烷提取,超聲30分鐘。離心,收集上清液,用氮吹儀吹乾,用適量甲醇溶解提取物,用於 HPLC檢測。 採用HPLC-UVD測定生育酚含量,樣品進樣體積為30 y 1,根據峰面積代入線形回 歸方程計算出樣品中的生育酚含量(mg),折合成物質的量(pmol),再除以樣品的擬南芥葉 片鮮重(mg),從而計算出擬南芥植株中生育酚的含量。 在本發明中共轉Y-tmt和vte3基因顯著提高了擬南芥葉片中維生素E含量。共 轉y -tmt和vte3基因使得轉基因植株中維生素E的含量達到對照的1. 3倍。
本實例採用HPLC-UVD法測定了轉基因擬南芥中生育酚的含量,採用共轉化 Y-tmt和vte3基因的代謝工程策略獲得了維生素E含量提高的擬南芥植株,為提高植物營 養價值提供了 一種理想方法。
序列表
〈110>復旦大學 〈120〉 Y -tmt和vte3基因共轉化提高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方法
〈160>2 〈170>PatentIn version 3. 4
〈210>1
〈211>1350
〈212>DNA
1350
〈213>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400>1
ccacgcgtccgc^ateatccctgacttcgtcacgtttctttgtatctccaacgtccaat60
aactctegcagcaccctcttctctcacaagcctcccttatcgaaccaact120
cttctttcggctcaaagtcatcgcttctctttcggtctccatcctcctcctcctcagtct180
ctetgacgac皿cgcgtgga咖gtggctgtggcggctgctgctacatccactgaggcgc240
皿tegcggagttctacaatg皿acttcgggtttgtggg^g卿tttggg300
gcatcatggcttttatgaccctgattcttctgttcaactttctgattctg360
gtcac^ggaagctcagatccgtatgattgaagagtctctccgtttcgccggtgttectg420
atg^gaggaggaga^^gtegtggatgttgggtgtggg480
tcttgcctct皿atttggagctgaatgcattggcattactctcagccctg540
ttcaggccaagatctcgcggctgctcaatcactctctcataaggcttcct600
tccaagttgcggatgcgttggatcagccattcga卿tggctegtgtggt660
cgatgg卿gtggtgagcatatgcctgacattggtecgtg720
tggcggctcctg3C3tggtgctatctgcgg780
ggg鄉皿gctttgcagccgacatcttggacaaaatctgtaagacgttct840
atctcccggcttggtgctccaccgatgattatgtcaacttgcttcaatcccattctctcc■
gtgtgcggattggtc卿gaacgtagctcctttctggcctgcggttatac960
ggactgcatt皿catgg^gggccttgtgtctctgcttcgtegtggtetg1020
■ggagcattgac^tgccattgatgattgg3卿gtgtCattaagtttg1080
gtetcatcacccactctaagtctaaagcta1140
agtgtctcatgtg^agcatgaaattcctt■a^cgtcaatgttaagcc1200
tatgcttcgttetttgttttcatttcactcttgtctaaggtagtttctat1260
teccatgaattegctcatgttatctggtaaattctcggaagtgattgtca1320
t g g a tt a a c tc a a aa a a a aa a a a a
〈210>2
〈211>1017
〈212>DNA
〈213>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400>2
atggcctctttgatgctcaacggggccattaccttcccca■ggttteggttcccctggt60
tccaatttgcatgccaaatcgattcctcggccgaccttactctcagttacccgaacctcc120
acacctagactctcggtggctectaaatgc3gC3gC3gC3gcgtgtcgtcttcccggcca180
tcggcgcaacctaggttcattcagcac^gactggttctacaggttctte240
tccatcgtatacgaccatgtcatcaatcctgggC3ttgg3ccgaggatetgagagacgac300
gctcttgagccagcggatctcagccatccggacatgcgagtggtcgatgtcggcggcgga360
actggtttcactactctggg3C3gtg^ggcc^g^tgtgaccattctg420
g3CC3gtCgC C3C3tC3gCt ggCC肌3gC3 肌gc肌肌gg 3gCCgttg肌 3g肌tgC肌g
9■
540
600
660
720
780
840
900
960
1017
atcgtcgagg gagatgctga ggatcttcct tttccaaccg attatgctga cagatacgtt
tctgctggaa gcattgagta ctggccggac ccgcagaggg gaataaggga agcgtacagg
gttctcaaga tcggtggcaa agcgtgtctc atcggccctg tctacccaac cttctggctc
tctcgcttct tttctgatgt ctggatgctc ttccccaagg aggaagagta cattgagtgg
ttcaagaatg ccggtttcaa ggacgttcag ctcaagagga ttggccccaa gtggtaccgt
ggtgttcgca ggcacggcct tatcatggga tgttctgtca ctggtgttaa acctgcctcc
ggtgattctc ctctccagct tggtcc肌ag g肌gaggacg tagag肌gcc tgtc肌c肌c
cccttctcct tcttgggacg cttcctcctg ggaactctag cagctgcctg gtttgtgtta
atccctatct acatgtggat caaggatcag atcgttccca aagaccaacc catctga
權利要求
一種γ-tmt和vte3基因共轉化提高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從植物中克隆γ-tmt和vte3基因,構建含所述DNA分子的植物表達載體,用根癌農桿菌介導,將γ-tmt和vte3基因同時導入植物並篩選得到純系植株,PCR檢測外源目的基因γ-tmt和vte3的整合情況,高效液相色譜-紫外光檢測器測定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篩選獲得維生素E含量提高的轉基因植株。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Y-tmt和vte3基因共轉化提高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方 法,其特徵是,包括如下步驟(1) 採用基因克隆方法獲得植物維生素E關鍵酶基因Y -tmt和vte3 ;(2) 把y-tmt和vte3基因可操作性地連接於表達調控序列,形成含y-tmt和vte3基 因的植物表達載體;(3) 將含Y-tmt和vte3基因的植物表達載體轉化根癌農桿菌,獲得用於轉化植物的含 Y -tmt和vte3基因植物表達載體的根癌農桿菌菌株;(4) 利用所構建的根癌農桿菌菌株轉化植物,獲得經PCR檢測的轉基因植株;(5) 對獲得的轉基因植株中維生素E含量進行高效液相色譜法及紫外光檢測器測定, 獲得維生素E含量提高的轉基因植株。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Y-tmt和vte3共轉化提高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方法,其 特徵是,所述的經PCR檢測的轉基因植株是指,分別設計合成Y-tmt和vte3基因的檢測引 物,進行DNA擴增,紫外線下觀察到目的條帶的陽性植株即為轉基因植株。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Y-tmt和vte3基因共轉化提高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方法, 其特徵是,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譜法及紫外光檢測器測定植株中維生素E含量,通過如下方法色譜柱c-i8反相矽膠柱,流動相為甲醇水,甲醇水的體積比為98 : 2,柱溫30°c,流速1. 0mL/min,進樣量30 y L,紫外光檢測器檢測波長292n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生物技術領域,涉及一種γ-tmt和vte3基因共轉化提高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的方法。本發明從植物中克隆γ-tmt和vte3基因,構建含所述DNA分子的植物表達載體,用根癌農桿菌介導,將γ-tmt和vte3基因同時導入植物並再生出植株,PCR檢測外源目的基因γ-tmt和vte3的整合情況,高效液相色譜-紫外光檢測器測定植物中維生素E含量,篩選獲得維生素E含量提高的轉基因植株。獲得的轉基因植物葉片中維生素E的含量顯著提高,最高達到非轉化對照植株的1.3倍,並且,α-生育酚在生育酚總量中所佔的比例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由原來的86%提高到99.5%以上。本發明對提高植物營養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文檔編號G01N30/02GK101736021SQ20081020321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1日
發明者唐克軒, 孫小芬, 李殷 申請人:復旦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