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8:40:16 1
專利名稱: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手治具,特別涉及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
背景技術:
注塑機生產的塑膠件一般為電鍍產品,由注塑機的斜頂頂出,頂出脫模困難,表面無吸附點,產品外側與內測邊緣有稜角,產品表面不可有碰劃傷,此種狀況無法全自動生產,傳動的方法都是通過人工進行取件,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對工件無損,且自動化程度高的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用於夾取注塑完成的塑膠件,包括:基板;滑移部件,移動連接於所述基板上;水口夾嘴,用於夾取所述塑膠件的水口 ;第一驅動部件,固定於所述滑移部件上並且連接所述水口夾嘴,用於驅動所述水口夾嘴開合;第二驅動部件,固定於所述基板上並且連接所述滑移部件,用於驅動所述滑移部件沿所述水口夾嘴的開口方向移動。優選的,所述機械手治具還包括料頭夾嘴和第三驅動部件;所述第三驅動部件固定於所述基板上並且連接所述料頭夾嘴,用於驅動所述料頭夾嘴開合。優選的,所述第一驅動部件為前進氣缸,所述第二驅動部件和第三驅動部件均為雙作用氣缸。優選的,所述機械手治具還包括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固定於所述基板上並且位於滑移部件的運動軌跡上。優選的,所述限位機構為固定於所述基板上的限位泡棉。優選的,所述機械手治具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控制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部件、第二驅動部件以及第三驅動部件。採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注塑完成的塑膠件可以通過機械手直接取出,實現了塑膠件取料的自動化,且對塑膠件沒有任何傷害。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基板 2.滑移部件 3.水口夾嘴 4.第一驅動部件 5.料頭夾嘴
6.限位泡棉。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實施例1參見圖1,如其中的圖例所示,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用於夾取注塑完成的塑膠件,包括:一基板 I ;一滑移部件2,移動連接於基板I上;一水口夾嘴3,用於夾取塑膠件的水口;一第一驅動部件4,固定於滑移部件2上並且連接水口夾嘴3,用於驅動水口夾嘴3開合;一第二驅動部件(圖中未示出),固定於基板I上並且連接滑移部件2,用於驅動滑移部件2沿水口夾嘴3的開口方向移動。第一驅動部件4為前進氣缸,第二驅動部件為雙作用氣缸。首先控制機械手移動到注塑機的塑膠件取件位置,控制第一驅動部件4驅動滑移部件2移動,使水口夾嘴3的位置處於塑膠件的水口處,此時水口夾嘴3處於張開的狀態,然後控制第二驅動部件驅動水口夾嘴3閉合,夾緊塑膠件的水口,控制機械手移動到相應的存放塑膠件的位置,此時控制水口夾嘴3張開,且第二驅動部件帶動滑移部件2即帶動水口夾嘴3向遠離塑膠件水口的方向移動抽出,此時塑膠件被釋放,即完成整個取件過程。實施例2參見圖2,如其中的圖例所示,其餘與所述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機械手治具還包括一料頭夾嘴5和第三驅動部件(圖中未示出);第三驅動部件固定於基板I上並且連接料頭夾嘴5,用於驅動料頭夾嘴5開合。第一驅動部件為前進氣缸,所述第二驅動部件和第三驅動部件均為雙作用氣缸。可以實現第三驅動部件對料頭的夾取,使夾取過程更加的穩固。實施例3參見圖3,如其中的圖例所示,其餘與所述實施例2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機械手治具還包括一限位泡棉6,限位泡棉6固定於基板I上並且位於滑移部件2的運動軌跡上。當第二驅動部件帶動滑移部件2即帶動水口夾嘴3向遠離塑膠件水口的方向移動抽出時,限位泡棉6可以防止塑膠件一起跟隨移動,使塑膠件的釋放更加順暢。實施例4其餘與所述實施例3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機械手治具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控制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部件、第二驅動部件以及第三驅動部件。控制裝置設定一定的工作程序,實現了整個設備的工作的自動化。[0043]實施例5參見圖4,如其中的圖例所示,其餘與所述實施例4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機械手治具包括兩個水口夾嘴3和與兩個水口夾嘴3相對應的兩個第一驅動部件4,兩個水口夾嘴3固定於滑移部件上並且設置為開口方向相同。可以實現一次取多見塑膠件的目的。實施例6參見圖5,如其中的圖例所示,其餘與所述實施例5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基板I上滑動連接有兩個滑移部件2,兩個滑移部件2做相向運動,兩個水口夾嘴3分別固定於兩個滑移部件2上並且設置為開口方向相向。實施例7參見圖6,如其中的圖例所示,其餘與所述實施例6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基板I上滑動連接有兩個滑移部件2,兩個滑移部件2做相向運動,四個水口夾嘴3分別固定於兩個滑移部件2上並且設置為開口方向相向。採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注塑完成的塑膠件可以通過機械手直接取出,實現了塑膠件取料的自動化,且對塑膠件沒有任何傷害。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用於夾取注塑完成的塑膠件,其特徵 在於,包括: 基板; 滑移部件,移動連接於所述基板上; 水口夾嘴,用於夾取所述塑膠件的水口 ; 第一驅動部件,固定於所述滑移部件上並且連接所述水口夾嘴,用於驅動所述水口夾嘴開合; 第二驅動部件,固定於所述基板上並且連接所述滑移部件,用於驅動所述滑移部件沿所述水口夾嘴的開口方向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械手治具還包括料頭夾嘴和第三驅動部件;所述第三驅動部件固定於所述基板上並且連接所述料頭夾嘴,用於驅動所述料頭夾嘴開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驅動部件為前進氣缸,所述第二驅動部件和第三驅動部件均為雙作用氣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械手治具還包括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固定於所述基板上並且位於滑移部件的運動軌跡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機構為固定於所述基板上的限位泡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械手治具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控制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部件、第二驅動部件以及第三驅動部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用於夾取注塑完成的塑膠件,包括基板;滑移部件,移動連接於所述基板上;水口夾嘴,用於夾取所述塑膠件的水口;第一驅動部件,固定於所述滑移部件上並且連接所述水口夾嘴,用於驅動所述水口夾嘴開合;第二驅動部件,固定於所述基板上並且連接所述滑移部件,用於驅動所述滑移部件沿所述水口夾嘴的開口方向移動,通過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注塑完成的塑膠件可以通過機械手直接取出,實現了塑膠件取料的自動化,且對塑膠件沒有任何傷害。
文檔編號B29C45/40GK203004250SQ20122061649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1日
發明者陳利 申請人:億和精密工業(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