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長柱塞防氣分抽混出抽油泵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22:28:16
專利名稱:一種長柱塞防氣分抽混出抽油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採油裝置,具體涉及ー種長柱塞防氣分抽混出抽油泵。
背景技術:
在機械採油エ業領域中,往往遇到生產井進入中晚期後所出現的複雜情況,如前期分階段打開多個儲層,多層同時供液,由於各儲層間壓力和滲透性的不同,致使各層間供液能力互不相同。受上述條件影響,油井各儲層的理想運移相將勢必隨之發生改變,高產層往往阻擋相對低產層供液,因而降低產量和影響採油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因各儲層能量不均等而導致的採油效果不良和層間互侵問題的混抽泵。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一種長柱塞防氣分抽混出抽油慄,其特殊之處在於包括油杆、抽油慄接頭、存垢筒、第一泵筒接頭、上泵筒、柱塞、第二泵筒接頭、活塞、定壓滑套外筒、下泵筒、封隔器、固定閥,油杆的下端連接柱塞,柱塞穿設在上泵筒和下泵筒內,上泵筒上部依次設置抽油泵接頭、存垢筒,上泵筒和下泵筒之間設置第二泵筒接頭、定壓滑套外筒,定壓滑套外筒內設置活塞,活塞下部設置銅銷,下泵筒的末端依次連接封隔器、固定閥。上述的下泵筒上設置下泵筒接頭、凡爾座,凡爾座內設置有凡爾環,凡爾座下部設置有進油孔。上述的定壓滑套外筒與第二泵筒接頭之間設置O型圏。上述的定壓滑套外筒上設置有注壓孔、排氣孔。上述的注壓孔和排氣孔的位置分別設置在活塞的上下兩側。上述的柱塞的長度為4000毫米。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解決因各儲層能量不均等而導致的採油效果不良和層間互侵問題,可以有效防止氣鎖,提高泵效,與常規抽油泵相比,可以實現分層同時採油,有效防止氣鎖,提高抽油泵的泵效.由於設置了注壓孔,既能起到排氣和進油作用,也能在修井時起到洩油作用,取代了以往的洩油器,使整體採油技術環節得到了優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增加環形凡爾,當封隔器以上環空能量較大時,在柱塞上行至剛越過進油孔時凡爾環即被頂起,液體由進油孔進入泵筒,體現了在不同壓カ儲層條件下同時採油的優越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I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參見圖1,實施例I :本實用新型包括油杆I、抽油泵接頭2、存垢筒3、第一泵筒接頭4、上泵筒5、柱塞6、第二泵筒接頭7、活塞10、定壓滑套外筒13、下泵筒14、封隔器19、固定閥20,油杆I的下端連接柱塞6,柱塞6穿設在上泵筒5和下泵筒14內,上泵筒5上部依次設置抽油泵接頭2、存垢筒3,上泵筒5和下泵筒14之間設置第二泵筒接頭7、定壓滑套外筒13,定壓滑套外筒13內設置活塞10,活塞10下部設置銅銷11,下泵筒14的末端依次連接封隔器19、固定閥20。上述的定壓滑套外筒13與第二泵筒接頭7之間設置O型圈8。上述的定壓滑套外筒13上設置有注壓孔9、排氣孔12。上述的注壓孔9和排氣孔12的位置分別設置在活塞10的上下兩側。工作流程當柱塞6未下入時,先通過油管想泵筒內部注壓使封隔器19完成坐封,坐封完成後繼續向油管內增壓至設定額度時液體推動活塞10將銅銷11切斷使活塞10下行至定壓滑套外筒13內環形空間的底部,此時,排氣孔12被打開,使油泵泵筒內腔與油層套管環空連通。當柱塞6上行位於下泵筒14的上端面以下區間時,下泵筒14以下液體可由固定閥20進入油泵下腔.當柱塞繼續上行至越過下泵筒14的上端面吋,如果油泵下腔壓カ大於封隔器19以上環空壓力,氣體可由注壓孔9迅速排出至環空.當油泵下腔壓力低於封隔器19以上環空壓力吋,上部液體可由注壓孔9進入油泵.柱塞上止點的距離為250_280mm.當柱塞下行至越過下泵筒14上端面吋,柱塞6的進油閥即被打開,液體可由柱塞進油閥進入柱塞6的內腔。參見圖2,實施例2,包括油杆I、抽油慄接頭2、存垢筒3、弟一慄筒接頭4、上慄筒5、柱塞6、第二泵筒接頭7、活塞10、定壓滑套外筒13、下泵筒14、封隔器19、固定閥20,油杆I的下端連接柱塞6,柱塞6穿設在上泵筒5和下泵筒14內,上泵筒5上部依次設置抽油泵接頭2、存垢筒3,上泵筒5和下泵筒14之間設置第二泵筒接頭7、定壓滑套外筒13,定壓滑套外筒13內設置活塞10,活塞10下部設置銅銷11,下泵筒14上設置下泵筒接頭15、凡爾座16,凡爾座16內設置有凡爾環17,凡爾座16下部設置有進油孔18,下泵筒14的末端依次連接封隔器19、固定閥20。上述的定壓滑套外筒13與第二泵筒接頭7之間設置O型圈8。上述的定壓滑套外筒13上設置有注壓孔9、排氣孔12。上述的注壓孔9和排氣孔12的位置分別設置在活塞10的上下兩側。上述的柱塞6的長度為4000毫米。工作流程當柱塞6未下入時,先通過油管想泵筒內部注壓使封隔器19完成坐封,坐封完成後繼續向油管內增壓至設定額度時液體推動活塞10將銅銷11切斷使活塞10下行至定壓滑套外筒13內環形空間的底部,此時,排氣孔12被打開,使油泵泵筒內腔與油層套管環空連通。當完成上述操作後,可下入柱塞6,經調整防碰距等步驟後即可進行抽油。當柱塞6上行位於進油孔18以下區間時,封隔器19以下液體可由固定閥20進入油泵,當柱塞6繼續上行越過進油孔18吋,封隔器19以上液體可由進油孔18進入並將凡爾環17頂起進入油泵;當柱塞6繼續上行至越過注壓孔9以上設定位置時即為柱塞6已到達上止點, 此時柱塞6下部的部分氣體可由排氣孔12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長柱塞防氣分抽混出抽油泵,其特徵在於包括油杆(I)、抽油泵接頭(2)、存垢筒(3)、第一泵筒接頭(4)、上泵筒(5)、柱塞(6)、第二泵筒接頭(7)、活塞(10)、定壓滑套外筒(13)、下泵筒(14)、封隔器(19)、固定閥(20),油杆(I)的下端連接柱塞(6),柱塞(6)穿設在上泵筒(5)和下泵筒(14)內,上泵筒(5)上部依次設置抽油泵接頭(2)、存垢筒(3),上泵筒(5)和下泵筒(14)之間設置第二泵筒接頭(7)、定壓滑套外筒(13),定壓滑套外筒(13)內設置活塞(10),活塞(10)下部設置銅銷(11),下泵筒(14)的末端依次連接封隔器(19)、固定閥(2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長柱塞防氣分抽混出抽油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泵筒(14)上設置下泵筒接頭(15)、凡爾座(16),凡爾座(16)內設置有凡爾環(17),凡爾座(16)下部設置有進油孔(18)。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長柱塞防氣分抽混出抽油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壓滑套外筒(13 )與第二泵筒接頭(7 )之間設置O型圈(8 )。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長柱塞防氣分抽混出抽油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壓滑套外筒(13)上設置有注壓孔(9)、排氣孔(1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長柱塞防氣分抽混出抽油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注壓孔(9)和排氣孔(12)的位置分別設置在活塞(10)的上下兩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長柱塞防氣分抽混出抽油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柱塞(6)的長度為4000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長柱塞防氣分抽混出抽油泵。本實用新型包括油杆、抽油泵接頭、存垢筒、第一泵筒接頭、上泵筒、柱塞、第二泵筒接頭、活塞、定壓滑套外筒、下泵筒、封隔器、固定閥,油杆的下端連接柱塞,柱塞穿設在上泵筒和下泵筒內,上泵筒上部依次設置抽油泵接頭、存垢筒,上泵筒和下泵筒之間設置第二泵筒接頭、定壓滑套外筒,定壓滑套外筒內設置活塞,活塞下部設置銅銷,下泵筒的末端依次連接封隔器、固定閥。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解決因各儲層能量不均等而導致的採油效果不良和層間互侵問題,可以有效防止氣鎖,提高泵效。
文檔編號F04B47/00GK202628471SQ20122022860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
發明者李廣青 申請人:李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