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6:00:5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控制電路領域,更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防止運行過程中被燒毀並且能夠提高抗幹擾能力的一種用於智能家具領域的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用在智能家具控制領域的用來控制直流電機的控制電路中,一般包括信號控制電路和直流電機電路,而供給所述信號控制電路和所述直流電機的電源是並聯在一起的,那麼導致當所述電流電機在工作的時候產生的電壓電流噪音會反饋到所述信號控制電路上,當產生的所述電壓電流噪音足夠大的時候就會造成所述信號控制電路的損壞。換句話說,當所述直流電機被驅動進行運轉時,如果有外力作用於所述直流電機上,而所述外力的作用力方向和所述直流電機的運轉方向相同時,根據電磁感應原理,此時所述直流電機會處於發電狀態,此時,所述直流電機所產生的電壓就會和原電源電壓疊加,從而導致所述信號控制電路的損壞。
如用所述直流電機將一根已經吊起的物件放下時,所述物件的重力作用方向與所述直流電機的運轉方向一致,而此時,若所述物件的重量達到一定的數值,在所述物件的重力作用下能使所述直流電機進行運轉,從而使所述直流電機進行自行發電。
另外一方面,在現有技術中,所述控制電路中的電容式觸摸控制一般是觸摸電極(金屬片或其他觸摸面板),然後直接或通過電阻或電容連接到信號控制電路的感應引腳上的。而這個連接介質有可能是銅皮或電線,而在電線的被使用種類中,一般包括普通電線和屏蔽線兩種。而在現有技術中,不管是通過使用普通電線還是屏蔽線都存在一個共同的缺陷,即當主線體收到外部的電磁幹擾時,有可能會在所述信號控制電路的感應引腳上引起相應的反應,從而導致所述信號控制電路發出錯誤的命令。雖然通過所述屏蔽線的抗幹擾能力會比所述普通電線的抗幹擾能力稍好一點,但現有技術中在使用所述屏蔽線時通常的做法是將屏蔽線的屏蔽層架空,既不與所述觸摸電極連接也不與所述信號控制電路連接,即所述屏蔽線的所述屏蔽層導線在靠近所述信號控制電路的一端和所述觸摸電極的一端是沒有任何屏蔽的,只有在線體的中部才有屏蔽,所以若外部電磁力足夠強,是能夠穿過所述屏蔽線的中部的屏蔽層到達所述屏蔽線的內部而導致所述信號控制電路誤動作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控制電路,以解決上述提及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種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所述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包括一電源、一驅動電路、一直流電機和一信號控制電路,所述直流電機電性安裝於所述驅動電路並接受所述信號控制電路發出的信號以進行不同的動作,所述驅動電路和所述信號控制電路電性並聯於所述電源以實現供電,其中所述驅動電路上進一步電性安裝一二極體,所述二極體正向位於所述電源與所述直流電機之間以使由所述電源流向所述直流電機的電流不能反向流通。
優選地,其中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至少一觸摸電極,所述觸摸電極與所述信號控制電路電性連接以進行信號輸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所述觸摸電極與所述信號控制電路之間通過一屏蔽線進行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其中所述屏蔽線包括一屏蔽層,所述屏蔽層在靠近所述信號控制電路的一端電性連接一電容,並且所述屏蔽層通過所述電容接地。
更優選地,其中所述驅動電路上包括一第一繼電器和一第二繼電器,通過所述第一繼電器和所述第二繼電器的開合使所述直流電機進行正轉或反轉,以驅動所述直流電機實現不同的功能。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繼電器和所述第二繼電器分別與所述信號控制電路電性連接,並通過接受所述信號控制電路的信號以實現開合動作。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其中所述驅動電路為兩個以上,每個所述驅動電路分別與所述信號控制電路電性並聯於所述電源。
優選地,其中所述觸摸電極為金屬片。
作為選擇,其中所述觸摸電極為觸摸面板。
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所述智能家具為電動沙發。
因此,採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能夠達到以下幾點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由於在所述驅動電路上的所述直流電機與所述電源之間正向電性連接了一二極體,因此當所述電流電機在運行過程中即使由於外力作用而導致自身進行發電,其所發的電也會因為所述二極體的反向不導通原因而不會影響到所述信號控制電路,因此能夠避免所述信號控制電路因為所述直流電機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電和所述電源上提供的電的疊加而導致被損毀;
2、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中,由於在所述觸摸電極和所述信號控制電路之間的屏蔽線一端的屏蔽層上增加了一電容,從而將所述屏蔽線上的靠近所述信號控制電路一端的屏蔽層直接通過所述電容接地,因此能夠避免因外部電磁的影響而使所述信號控制電路進行誤動作,從而提高所述信號控制電路的指令正確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的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框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的上述優選實施例中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電源 20 信號控制電路
30 驅動電路
31 二極體 32 直流電機
40 觸摸電極
41 第一觸摸電極 42 第二觸摸電極
50 屏蔽線
60 電容
61 第一電容 62 第二電容。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種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的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框圖示意圖,在該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包括一電源10、一驅動電路30、一直流電機32和一信號控制電路20,所述直流電機32電性安裝於所述驅動電路30並接受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發出的信號以進行不同的動作,所述驅動電路30和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電性並聯於所述電源10以實現供電,其中所述驅動電路30上進一步電性安裝一二極體31,所述二極體31正向位於所述電源10與所述直流電機32之間以使由所述電源10流向所述直流電機32的電流不能反向流通。因此即使所述直流電機32在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噪音等能量,所產生或者即使當所述直流電機32產生的噪音等能量足夠大,以至於能夠驅動所述直流電機20進行運轉從而產生一(電壓)電流,該(電壓)電流也會因為所述二極體31的設置而無法反向流通至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上,因此能夠避免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在所述直流電機32的運轉過程中因為所述直流電機32的自身發電與所述電源10提供的電力疊加而被燒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如圖1所示,其中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至少一觸摸電極40,所述觸摸電極40與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電性連接以進行信號輸入。
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中,其中所述觸摸電極40與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之間通過一屏蔽線50進行連接。通過所述屏蔽線50對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和所述觸摸電極40進行連接,相對於普通的連接線而言,所述屏蔽線50因為其外層具有一屏蔽層(圖中未示出),因此能夠屏蔽外界的電磁幹擾,確保所述觸摸電極40傳到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之間的信號不會受影響。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其中所述屏蔽線50的所述屏蔽層在靠近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的一端電性連接一電容60,並且所述屏蔽線50的所述屏蔽層通過所述電容60接地。話句話說,通過所述電容將所述屏蔽線50的所述屏蔽層的靠近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的那一端的裸露部分通過所述電容60直接接地,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增加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的抗幹擾能力,即使外界有較強的電磁力,也無法通過幹擾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因為所述電容將所述屏蔽線50的所述屏蔽層的靠近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的那一端的裸露部分已經通過所述電容60接地。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該優選實施例的具體結構示意圖,其中所述驅動電路30上包括一第一繼電器K1和一第二繼電器K2,通過所述第一繼電器K1和所述第二繼電器21的開合使所述直流電機32進行正轉或反轉,以驅動所述直流電機32進行正轉或反轉,以驅動所述智能家具實現不同的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繼電器K1和所述第二繼電器K1分別與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電性連接,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發出01信號和02信號,所述第一繼電器K1接受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發出的所述01信號並根據所述01信號進行開合動作,所述第二繼電器K2接受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發出的02信號並根據所述02信號進行開合動作。也就是說,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通過發出的所述01信號和所述02信號給所述直流電機32,以使所述直流電機32根據不同的所述01信號和所述01信號達到正轉和反轉,最終驅動所述智能家具實現不同的功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或者具體需求確定所述驅動電路30的數量,比如,將所述驅動電路30設置為兩個或以上,每個所述驅動電路30中的所述直流電機32分別通過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的控制而進行正反轉,從而帶動所述智能家具實現不同的功能。
需要強調的是,不管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並聯連接有多少驅動電路30至所述電源10,每個所述驅動電路上都要設置有一如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二極體31,以保證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不會因任一所述驅動電路中的所述直流電機在運行過程中自身發電而被燒毀。
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或者實際情況確定所述觸摸電極40的類型,在本實用新型的該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觸摸電極40為一金屬片,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將所述觸摸電極40採用其他類型,比如設置為觸摸面板燈,只要採用了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術方案,解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術問題,並且達到了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術效果,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並不以此為限。
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該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智能家具為電動沙發,即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控制面板用於電動沙發上,以驅動所述電動沙發更加客戶的不同需求實現相應的功能,並且通過增加所述二極體31和所述電容60增加所述控制電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以及提高所述控制電路的抗幹擾能力。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或客戶需求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控制電路用於其他的智能家具,比如電動按摩椅或電動餐桌等,只要採用了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術方案,解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術問題並且達到了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術效果,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並不以此為限。
接下來,根據圖1和圖2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的該優選實施例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2所示,所述電源10的電壓為60V,為信號控制電路20和所述驅動電路30提供電力,且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和所述驅動電路30並聯。其中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上串聯一穩壓器U1 LEO,並且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能夠發出一01信號和一02信號。所述驅動電路20上包括一第一繼電器K1和一第二繼電器K2,所述第一繼電器K1接受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發出的所述01信號以控制所述第一繼電器K1進行開啟或關閉,所述第二繼電器K2接受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發出的所述02信號,以控制所述第二繼電器K2進行開啟或關閉。
如圖2所示,當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發出的所述01信號控制所述第一繼電器K1開啟,而所述信號控制器20發出的所述02信號控制所述第二繼電器K2關閉時,所述驅動電路30中的所述直流電機32進行正轉。反之,當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發出的所述01信號控制所述第一繼電器K1關閉,而所述信號控制器20發出的所述02信號控制所述第二繼電器K2開啟時,所述驅動電路30中的所述直流電機32進行反轉。通過改變所述直流電機32進行正轉和反轉,從而驅動所述直流電機32帶動所述電動沙發實現不同的功能。在所述驅動電路30中,在所述直流電機32之前電性安裝了一二極體31,當所述直流電機32在正轉或反轉的運行過程中,即使由於噪音等能量或外界受力的情況而進行自身發電,其所發的點也會因為所述二極體31的設置而無法反向流通至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上,從而避免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因為所述直流電機32在運轉過程中自身發的電和電源10提供的電同時疊加而損壞。
在本實用新型的該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觸摸電極40包括一第一觸摸電極41和一第二觸摸電極42,所述屏蔽線50包括一第一屏蔽線51和一第二屏蔽線52,所述電容60包括一第一電容61和一第二電容62,所述第一觸摸電極41和所述第二觸摸電極42分別通過所述第一屏蔽線51和所述第二屏蔽線52連接至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所述第一屏蔽線51的外層包括一第一屏蔽層(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屏蔽線52包括一第二屏蔽層(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屏蔽線51的所述第一屏蔽層靠近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的一側連接所述第一電容61並通過所述第一電容61接地,所述第二屏蔽線52的所述第二屏蔽層靠近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的一側連接所述第二電容62並通過所述第二電容62接地。通過增加所述第一電容61和所述第二電容62,使所述第一屏蔽線51的所述第一屏蔽層和所述第二屏蔽線52的所述第二屏蔽層靠近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的一側的裸露部分直接接地,從而避免所述第一觸摸電極51和所述第二觸摸電極52在向所述信號控制電路20傳輸信號的過程中因為外界的電磁力的影響而受幹擾,進而確保所述控制電路接收到的信號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電路,能夠達到以下幾點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由於在所述驅動電路上的所述直流電機與所述電源之間正向電性連接了一二極體,因此當所述電流電機在運行過程中即使由於外力作用而導致自身進行發電,其所發的電也會因為所述二極體的反向不導通原因而不會影響到所述信號控制電路,因此能夠避免所述信號控制電路因為所述直流電機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電和所述電源上提供的電的疊加而導致被損毀;
2、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智能家具的控制電路中,由於在所述觸摸電極和所述信號控制電路之間的屏蔽線一端的屏蔽層上增加了一電容,從而將所述屏蔽線上的靠近所述信號控制電路一端的屏蔽層直接通過所述電容接地,因此能夠避免因外部電磁的影響而使所述信號控制電路進行誤動作,從而提高所述信號控制電路的指令正確性。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