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6:05:31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的說涉及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製備的治療偏癱的中藥。
背景技術:
偏癱是中醫中風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 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症狀。輕度偏癱病人雖然尚能活動,但走 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癱瘓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我們把這種特殊的走路姿 勢,叫做偏癱步態。嚴重者常臥床不起,喪失生活能力。現代醫學認為,偏癱多因血壓過高、 血脂過稠、血管硬化等症狀引起腦血管病變所致,如腦血管破裂、栓塞、痙攣等造成腦神經 營養警損,語言、運動等中樞系統功能傷失,而發牛頭暈、頭痛、嘔吐、肢體麻木、抽搐、癱瘓、 意識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狀,有的患者立即死亡。祖國醫學認為,偏癱的原因是由於溼痰內 盛,氣虛吹盛,以致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而導致機體的氣血陰陽失調。並把凡是偏癱又見昏 迷的叫中臟腑;顏面局部或顏面與肢體的偏癱,但無昏迷的叫中經絡。推拿治療多適用於後 者。其臨床常見症狀是半身肢體不遂,口眼喁斜,語言障礙,口角流涎,吞咽困難,並伴有顏 面、手足麻木,肢體沉重或手指震顫等。在治療方面,西醫主要採用降壓、降低血脂的西藥來達到目的,其副作用較大,含 化學成分較多,有的甚至採用服用大量激素的治療方案,經常導致併發症的出現。在中醫治 療方面,常採用服湯藥的方法,療效不確切,口服不方便,不易攜帶。雖然市場上出現許多治 療偏癱疾病的中成藥,治療效果也不理想,而且費用也比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不足,而提供一種療效快、費用低、無毒副作用的治 療偏癱疾病的中藥。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現依據了如下的技術方案。該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 原料製成人參10-15份 黃芪25-40份 白花蛇8-12份烏梢蛇8—12份紫河車5—10份 當歸20-25份白僵蠶8—12份石菖蒲20-25份 白朮20_25份阿膠8—12份 羚羊角5——8份牛黃5——8份蜈蚣8—12份全蟲8—12份。本發明的中藥根據本病的發病機理是由於血壓過高、血脂過稠、血管硬化等症狀 引起腦血管病變所致,因此治療本病必需採用活血化瘀、抗栓溶脂、軟化血管等方法改善心 腦血管痙攣、僵硬狀況,降低血液膽固醇,阻斷血栓形成,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達到 標本兼治、不易復發的根治效果。方解
人參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黃芪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補氣固表、止汗脫毒、生肌、利尿、退腫之功效。白花蛇甘、鹹,溫;有毒,歸肝經。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溼頑痺,麻木拘攣,中 風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癧惡瘡。烏梢蛇甘,平。歸肝經。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溼頑痺,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歪 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癧惡瘡。紫河車甘鹹、溫。補氣,養血,益精。當歸性溫,昧甘、辛。歸肝、心、脾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溼痺痛、跌扑損傷、 癰疽瘡瘍。白僵蠶入肝、肺,胃經,祛風解痙,化痰散結。石菖蒲辛,溫。歸心,脾經。本品辛開苦燥溫通,芳香走竄,不但有開竅醒神之功, 且兼具化溼,豁痰,闢穢之效。故擅長治痰溼穢濁之邪蒙蔽清竅所致之神志昏亂。白朮苦、甘,溫。歸脾、胃經。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功效,阿膠甘,平。歸肺、肝、腎經。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羚羊角鹹、寒。清熱鎮痙,平肝熄風,解毒消腫。牛黃甘,涼。歸心、肝經。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用於熱病神昏,中 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疔瘡。蜈蚣鹹、辛,溫。有毒。歸肝、脾、肺經。敗毒抗癌、息風解痙、退炎治瘡。全蟲具有「熄風鎮痙、消炎攻毒、通絡止痛」功能,主治「小兒^C風、抽搐痙攣、皮膚 病、心腦血管病、炎症、B肝、腫瘤」等病。本發明的治療偏癱疾病的中藥,製取方法如下按組方稱取上述各中藥,然後用粉碎機粉碎過150目篩,混合均勻後泛水為丸,如 綠豆大。即為本發明藥品。本發明是發明人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臨床經驗的總結,經過反覆 實驗而得,因此該藥對偏癱疾病有獨特的療效,它採用多藥科學配伍、綜合施治使藥物的有 效成份迅速進入血液循環,降低血液膽固醇,阻斷血栓形成,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提 高心肌缺血的耐受性,改善腦梗塞,修復受損腦神經,使偏癱疾病很快的得以康復。本發明 藥物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萎縮,腦血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引起的偏癱及後遺症 有獨特的療效。而且具有見效快、療程短、治癒率高、費用小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按下列比例稱取原料人參10-15份 黃芪25-40份 白花蛇8_12份烏梢蛇8—12份紫河車5—10份當歸20-25份白僵蠶8—12份石菖蒲20-25份白朮20_25份阿膠8—12份 羚羊角5——8份牛黃5——8份蜈蚣8—12份 全蟲8—12份。本發明的治療偏癱疾病的中藥,製取方法如下按組方稱取上述各中藥, 然後用粉碎機粉碎過150目篩,混合均勻後泛水為丸,如綠豆大。即為本發明藥品。本發明的藥物服用方法是口服,每日3次,飯前以溫開水送服,每次6克,2個月為一療程。一般1年內的患者1-2個療程即可治癒,兩年的患者2-3個療程即可恢復。適應症中風偏癱、半身不遂、腦出血、腦梗塞、腦血栓、高血壓、高血脂、口眼歪斜、 語言不清、肢體麻木、腦動脈硬化、頭痛、頭脹、眩暈、心慌、胸悶氣短及各種腦血管病後遺 症。本發明藥物具有益氣活血、化淤通絡、醒腦開竅、溶解血栓、並有降低血壓、血粘 度、降血脂等多種療效。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擴張血管、改善腦部血液循環、調解中樞神經 系統、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等作用。尚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調整血壓、尤其對高血壓、心肌缺 血、胸悶氣短、動脈硬化病人益氣活血、能改善心腦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粘稠度、調整臟腑功 能,使其陰陽平衡。為表明本發明的藥物對中風偏癱疾病的治療效果,本發明人對200例病例臨床觀 察,其中男性150人,女性50人,年齡40歲一80歲,病程2-5年,其中高血壓45例,高血 脂70例,腦動脈硬化50例,偏癱後遺症35例。通過服用本發明的藥物,一般用藥1—6個 療程,185人治癒,治癒率達92%,196人有效,有效率為98%。典型臨床病例病例1、任建偉,男,42歲,安徽省廣德縣。兩年前患中風偏癱臥床不起,到處治療 無效。每天夜裡小便次數多達5—6次,折騰的家人每夜都休息不好。後來經朋友介紹了 解了本發明「偏癱再造丸」,聽說對偏癱有很好的效果。於是就購買了,服20天左右後,夜間 小便次數明顯減少,並且能下床站立,,生活能夠自理。後又鞏固,現在完全康復。病例2、李朝陽,男,56歲,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花管營鄉,幾年前,李先生突發腦中 風,雖經及時搶救,但仍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左側肢體運動障礙,右上肢抬起受限,手無力不 能拿物,出汗多,睡眠差。經服用我院蔡氏祖傳系列方「偏癱再造丸」20天左右,症狀開始改 善,雙下肢有勁,手腳靈活,睡眠好了 ;3個月時,能獨立行走,還能抱孫子到公園散步。病例3、嚴橋英,女,52歲,上海市寶山月蒲盛橋。2009年4月7日早晨在公園晨練 時,突然發覺左邊手腳不靈便,手已不能抓扯衣服,回家後病情逐漸加重。4月8日起床後, 手已失去大半知覺不能上抬,不能伸屈;腳麻木、酸軟無力,已不能獨立行走。當天便迅速 進入當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由高血壓引起的中風偏癱。經多方治療,收效甚微。經過使 用本發明的偏癱再造丸3個月後生活能夠自理。後又鞏固,現在完全康復。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人 參10-15份黃 芪25-40份 白花蛇8-12份烏梢蛇8-12份紫河車5-10份 當 歸20-25份白僵蠶8-12份石菖蒲20-25份 白 術20-25份阿 膠8-12份羚羊角5-8份牛 黃5-8份蜈 蚣8-12份全 蟲8-1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偏癱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按組方稱取 上述各中藥,然後用粉碎機粉碎過150目篩,混合均勻後泛水為丸,如綠豆大,即為本發明藥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的說涉及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製備的治療偏癱的中藥。它是由人參、黃芪、白花蛇、烏梢蛇、紫河車、當歸、白僵蠶等14味中草藥配製而成。本發明藥物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萎縮,腦血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引起的偏癱及後遺症有獨特的療效。而且具有見效快、療程短、治癒率高、費用小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K35/32GK101829250SQ201010142979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9日
發明者蔡月仙, 蔡紀剛 申請人:蔡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