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座和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5:05:3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機座和電機。
背景技術:
圖1至圖4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的電機座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4所示,電機包括前後設置的兩個端蓋2、座體1、定子、轉子、軸、軸承、風扇14、電機罩18等組成。其中,座體1在電機中起著支撐和固定定子鐵芯的作用,同時在軸承端蓋式結構中,通過其與端蓋2的配合起到保護電機繞組和支撐轉子的作用。端蓋2作為聯接轉子與座體的結構零件,一方面需要對電機內部構造起到相應的保護作用,另一方面還要通過安放於端蓋2內的滾動軸承來確保定子與轉子的相對位置。
現有技術中,座體1與端蓋2是在各自對應鑄件基礎上加工出來的。如圖2所示,常規的座體加工包括止口配合位20、及定子鐵芯檔21內圓車削,底腳平面的刨或銑,接線盒配合面22、端蓋固定孔19、底腳固定孔23和吊環孔的加工。
可見,現有技術中的座體加工步驟多、加工量大,加工完成後,止口配合位20與定子鐵芯檔21的同軸度形位公差不易控制。同時端蓋2通過緊定螺栓固定安裝在座體1上,裝配過程中涉及到電機定子轉子氣隙不均勻度控制、止口配合位20留有縫隙形變,從而導致難以控制噪聲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電機座和電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整機的同軸度低、電機氣隙不均勻、難以控制噪聲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機座,包括中空的座體和位於座體的第一端的端蓋,座體與端蓋一體成型。
作為優選,電機座還包括加強筋,加強筋連接座體的內壁與端蓋。
作為優選,座體的外表面與端蓋的過渡處形成有凸臺搭子。
作為優選,端蓋上形成有用於安裝軸承的通孔。
作為優選,端蓋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用於安裝軸承外蓋擋板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底面上形成有固定孔。
作為優選,端蓋的內表面上形成有環狀的突臺,突臺沿通孔的周向設置。
作為優選,端蓋的外表面上向外突出地形成有突環,突環的內部形成有用於安裝軸承的臺階式通孔。
作為優選,端蓋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散熱片。
作為優選,座體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散熱片,且第一散熱片與第二散熱片連接。
作為優選,第一散熱片包括第一槽,第二散熱片包括第二槽,且第一槽與第二槽連通。
作為優選,座體的內壁上形成有定子鐵芯定位臺階。
作為優選,電機座採用消失模工藝鑄造而成。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電機,包括上述的電機座。
採用本實用新型中的一體式座體,有助於提高整機的同軸度,削弱由不同加工基準導致的形位誤差積累,不會影響電機氣隙的均勻度,有利於控制噪聲。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電機座的分解圖;
圖2是現有技術中的座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技術中的端蓋的一個角度的示意圖;
圖4是現有技術中的端蓋的另一個角度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機座的分解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體的第一端的主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體的第二端的主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體與軸承外蓋擋板的安裝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端蓋上的第一散熱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座體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座體;2、端蓋;3、加強筋;4、凸臺搭子;5、通孔;6、軸承外蓋擋板;7、固定孔;8、突臺;9、突環;10、定子鐵芯定位臺階;11、第二散熱片;12、第二槽;13、螺釘;14、風扇;15、第一散熱片;16、第一槽;17、臺階式通孔;18、電機罩;19、端蓋固定孔;20、止口配合位;21、定子鐵芯檔;22、接線盒配合面;23、底腳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請參考圖5至圖12,本實用新型中的電機座包括座體1和端蓋2,其中,座體1呈中空的筒狀,第一端安裝有上述端蓋2,第二端則為開口。更為特別的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座體1與端蓋2採用一體成型的方式製成。在本實用新型中,端蓋2可以是前端蓋,也可以是後端蓋。此外,第二端上的開口則可如現有技術那樣,安裝另一個端蓋。
優選地,座體1的外表面與端蓋2的過渡處形成有凸臺搭子4。凸臺搭子4用於工具機卡盤在加工過程中對座體的固定,在座體加工過程中,夾具將座體固定起來,對通過鑄件等方式形成的一體式座體進行車削。其中,車削的部位有:另一端蓋與座體止口的配合位、定子鐵芯檔、端蓋2上的安裝軸承的通孔。這樣,可通過一次裝夾、走刀完成所有位置的加工,提高了座體的鐵芯檔、前端蓋止口、軸承安裝通孔的同軸度,減小了現有技術中電機座體加工中二次裝夾、以及與端蓋加工不同基準造成的形位誤差。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可將座體1與端蓋2通過鑄造過程中的合模方式鑄成一體式座體結構。這種一體式座體使得本實用新型可以僅保留一套凸臺搭子4(例如,一個實施例中凸臺搭子4的個數為三個,且沿周均勻分布),以代替現有技術中的座體與端蓋上的凸臺搭子。
現有技術中,在對電機座進行加工時,需要採用兩個基準,即端蓋的止口和座體的止口。通過上述一體式座體結構,可以使本實用新型在機加工過程中的基準由二個變為一個,即座體。
此外,現有技術中的座體、端蓋在機加工時,採用多次裝夾和分刀加工出來的,誤差的累積很難控制同軸度公差帶的精度,較難保證兩端止口和鐵芯檔內圓的同軸度精度要求。然而,採用本實用新型中的一次加工成形的方式,有助於提高整機的同軸度,削弱由不同加工基準導致的形位誤差積累,從而克服上述缺陷。
現有技術中的座體與端蓋在裝配時容易留有間隙,同時止口配合面會有幾個微米的縫隙,這將影響到電機氣隙的均勻度,造成單邊磁拉力,不利於噪聲的控制。當採用上述一體化結構時,端蓋2與座體1之間沒有間隙,因此不會影響電機氣隙的均勻度,有利於控制噪聲。
為增強一體式座體的機構強度與剛度,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多個加強筋3將連接座體1的內壁與端蓋2的內表面連接起來。由於現有技術中的座體與端蓋依靠緊固螺釘固定,在二者之間無法構造連接筋,因此採用上述一體化結構時,可提高座體的剛度。例如,這些加強筋3沿徑向設置,還可沿周向均勻分布。加強筋3的形狀、尺寸可結合不同中心高的座體剛度、模態階次頻率進行設計。
考慮到加工過程中的走刀以及鐵屑處理,本實用新型可採用軸承安裝的通孔與軸承外蓋擋板6配合使用的方式(如圖5至圖11所示),當然還可採用不需要軸承外蓋擋板6的方式(如圖12所示)。
在圖5至圖11所示的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在端蓋2上形成一個用於安裝軸承的通孔5。為了安裝軸承,還在端蓋2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個用於安裝軸承外蓋擋板6的圓形的凹陷部,其中,凹陷部的底面上形成有固定孔7。當需要安裝軸承外蓋擋板6時,通過螺釘13與固定孔7之間的螺紋配合,即可將軸承外蓋擋板6固定起來。優選地,端蓋2的內表面上形成有環狀的突臺8,突臺8沿通孔5的周向設置。
安裝時,軸承外蓋擋板6可鑲嵌到端蓋2的外表面上的凹陷部中,例如軸承外蓋擋板6可平齊,也可凸出成一個包狀結構。相對於現有技術中座體通過固定螺釘、墊圈與端蓋配合固定,裝配的時候,前後端蓋要同時嵌入座體內。當採用本實用新型中的上述結構時,電機的零配件減少,裝配起來更加方便,有助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電機成本。
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在端蓋2的外表面上向外突出地形成有突環9,突環9的內部形成有用於安裝軸承的臺階式通孔17,從而形成一個類似於現有技術中的圖3或圖4所示的端蓋結構。因此,無需採用軸承外蓋擋板6,即可完成電機的裝配。但是,與圖5至圖11中的實施例相比,圖9中的實施例需要二次裝夾,並且在加工過程中鐵屑無法方便的排出,鐵屑會沉積到座體內部,需要在加工過程中及時使用電磁鐵將鐵屑吸附出。
現有技術中,電機的散熱風路通常僅在座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散熱片,散熱效率低,會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為此,本實用新型在端蓋2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一散熱片15。這樣,可以實現對軸承的散熱,提高散熱效率和電機的使用壽命。
更優選地,本實用新型座體1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散熱片11,且第一散熱片15與第二散熱片11連接。這樣,可使第一散熱片15與第二散熱片11連接,從而有利於將熱量更好地傳遞到散熱面積更大的第二散熱片上,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
更優選地,第一散熱片15包括第一槽16,第二散熱片11包括第二槽12,且第一槽16與第二槽12連通。這樣,第一散熱片15與第二散熱片11的風路相互連通,風扇14旋轉形成的風路氣流將順著軸承安置面一直延伸到座體的外表面,以保證電機運行時的風路不中斷,進一步提高電機的散熱效率,在不增高溫升的前提下,電機所需風量可以減少,風扇尺寸可以縮小,減小通風損耗從而提高了電機的效率,增強電機的效率,延長電機的使用壽命。
為了更方便的裝配,本實用新型在加工座體1內的鐵芯檔時,可以根據鐵芯的裝配位置以及鐵芯的高度,車削出一個定子鐵芯定位臺階10,從而可減少座體一刀通工藝時加工的走刀量,利用在座體1內部形成定子鐵芯定位臺階10對定子的位置進行定位,實現電機定子的快速定位裝配,從而方便了電機零件的裝配。
優選地,電機座採用消失模工藝鑄造而成。這樣,座體與加強筋3在鑄造完成後可不進行任何處理,在鑄件鑄造過程中,座體與軸承安裝面做倒角處理,一方面方便鑄造,另一方面有助於提高座體的剛度,從而弱化噪聲與振動。當採用其他工藝時,在鑄造過程中鐵水不易進入一體式座體的端蓋側面,容易形成氣孔導致澆注面出現中空現象,影響產品質量。當採用本實用新型中的消失模工藝時,可使更加方便而快捷地成型,突破了常規粘土砂鑄造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中的電機座可減少電機裝配組件,簡化裝配,降低電機成本,在減少機加工工作量的同時,還能夠提高電機的定轉子同軸度,削弱傳統電機形位公差超標造成電機的振動噪聲大的負面影響。此外,本實用新型中的電機外形更加美觀,通過優化電機風路,提高了散熱效率,延長了電機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電機,包括上述的電機座。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可降低加工難度,能夠更好地保證機端蓋軸承室與座體鐵芯檔的同軸度,有效降低電機的不均勻氣隙,降低電機的振動噪聲。此外,不但可以減少機械加工的工作量,降低加工成本,還可以方便電機的裝配,可以增強電機整體的結構剛度、削弱加工造成變形量。
當然,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