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陶瓷鍋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8:43:46 1
專利名稱:一種陶瓷鍋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陶瓷鍋具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陶瓷鍋具,尤其涉及一種可利用電磁爐作為熱源的陶瓷鍋具。
背景技術:
[0002]現行利用陶瓷鍋具對食物進行烹調,均採用明火作為熱源,既存在衛生安全問題, 也存在明火汙染問題。市場上現有的電磁爐專用陶瓷鍋具技術是在鍋具的底部鍍一層很薄的電磁感應鍍層,使用時電磁感應鍍層在電磁爐的作用下發熱,這種技術存在導熱效果不均勻,傳熱慢等問題,並且用戶在清潔鍋具過程容易損傷感應鍍層,從而降低鍋具在電磁爐上的使用壽命。實用新型內容[0003]針對上述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導熱均勻性能好、使用壽命長、安全環保的陶瓷鍋具。[0004]本實用新型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陶瓷鍋具,包括鍋體及鍋蓋,所述鍋體由內向外依次包括陶土層以及與該陶土層緊密結合成一體的高密度鐵砂層,所述陶土層沿鍋緣對稱設置有兩個鍋耳。[0005]更進一步[0006]所述高密度鐵砂層底部均勻設置有2個或2個以上的隔熱墊。[0007]所述鍋體表面均勻覆蓋有保護塗層。[0008]所述鍋蓋表面均勻覆蓋有保護塗層。[0009]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清洗方便;杯或碗狀的高密度鐵砂層,一體式的鍋體結構更利於熱量的快速、均勻傳導,使用壽命長;隔熱墊的結構能阻隔熱量向下傳遞,保護電磁爐的電器性能;陶土的使用符合製作傳統美食的習慣,安全、衛生、環保。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剖面示意圖。[0011]圖中所示1-鍋體;2-鍋蓋;3-保護塗層;11-陶土層;12-高密度鐵砂層;13-鍋耳;14-隔熱墊。具體實施方案[0012]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0013]如附圖1,一種陶瓷鍋具,包括鍋體1及鍋蓋2,所述鍋體1由內向外依次包括陶土層11以及與該陶土層11緊密貼合或結合成一體的高密度鐵砂層12,所述陶土層11沿鍋緣對稱設置有兩個鍋耳13。[0014]所述鍋體1的陶土層11及鍋蓋2均由陶土燒制而成,所述高密度鐵砂層12的主要成份為高密度鐵粉,當電磁爐的線盤所產生的磁場渦流作用在高密度鐵砂層12的底部時,高密度鐵砂層12會產生熱量,熱量經陶土層11對食物等進行加熱。所述隔熱墊14除了用作陶瓷鍋具在電磁爐面板上的間隔支撐點外,還可以使高密度鐵砂層12與電磁爐面板之間產生間隔,有利於阻隔熱量向下傳遞,保護電磁爐的電器性能。另外,加熱除了使用電磁爐外,本陶瓷鍋具也適用於電熱盤、煤氣等其他加熱方式。所述鍋體1、鍋耳13及鍋蓋2表面均覆蓋有保護塗層,其主要成份是紫砂或者釉土,不但可以使清洗更加方便、增加鍋體1表面強度,而且使不粘鍋的特點油然而生即使不放油也不容易粘鍋,且不容易被鍋鏟鏟破。所述鍋體1、陶土層11、高密度鐵砂層12、鍋耳13、隔熱墊14及鍋體1表面的保護塗層3採用分層燒制而成,結構緊湊,傳熱均勻,烹調完畢後,陶土層11還能起到良好的保溫作用。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情況下,進行任何顯而易見的變形和替換,均屬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陶瓷鍋具,包括鍋體(1)及鍋蓋0),其特徵是所述鍋體(1)由內向外依次包括陶土層(11)以及與該陶土層(11)緊密結合成一體合的高密度鐵砂層(12),所述陶土層(11)沿鍋緣對稱設置有兩個鍋耳(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鍋具,其特徵是所述高密度鐵砂層(1 底部均勻設置有2個或2個以上的隔熱墊(1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鍋具,其特徵是所述鍋體(1)表面均勻覆蓋有保護塗層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鍋具,其特徵是所述鍋蓋( 表面均勻覆蓋有保護塗層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陶瓷鍋具,包括鍋蓋及鍋體,所述鍋體由內向外依次包括陶土層以及與該陶土層緊密結合成一體的高密度鐵砂層,所述陶土層沿鍋緣對稱設置有兩個鍋耳,高密度鐵砂層底部均勻設置有2個或2個以上的隔熱墊,鍋蓋及鍋體的表面均塗覆有以紫砂或釉土為原料的保護塗層。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清洗方便;高密度鐵砂層,一體式的鍋體結構更利於熱量的快速、均勻傳導,使用壽命長;隔熱墊的結構能阻隔熱量向下傳遞,保護電磁爐的電器性能,安全、衛生、環保。
文檔編號A47J27/00GK202312808SQ20112044225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0日
發明者劉文斌 申請人:劉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