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治療小兒哮喘的純中藥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04-28 23:15:06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治療小兒哮喘的純中藥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哮喘的純中藥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小兒哮喘包括現代醫學的支氣管哮喘、哮喘性支氣管炎和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等,以哮喘為主的病證。
原劑型-小兒肺熱平膠囊適於小兒嬰兒期所患的哮喘,尤以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為適宜。對輕中度者單服小兒肺熱平療效可靠;嚴重者宜與其他製劑合伍均宜。在應用中未見異常反應。
藥理實驗表明通過細菌致熱的大鼠體溫的影響;小鼠自發活動的影響;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的影響;二氧化硫所致小鼠咳嗽作用的影響;組織胺所致哮喘作用的影響;小鼠酚紅排洩作用的影響;大鼠右旋糖酐性足腫脹的影響;急性毒性、亞急性毒性等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小兒肺熱平安全無毒,具有明顯的解熱、鎮靜、抗炎、止咳、祛痰、止喘作用。
但在臨床應用中,小兒肺熱平膠囊存在小兒不易服用,口感不好,吸收緩慢等缺點,影響了該藥物的推廣和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作用迅速,有效成分含量高,服用量小,口感好,用於治療小兒哮喘的純中藥顆粒劑。
技術方案一種用於治療小兒哮喘的純中藥顆粒劑,其特徵在於處方中各藥比例為牛黃或人工牛黃1.5~5份、地龍40~60份、珍珠(制)1.5~5份、拳參35~50份、牛膽粉7~15份、甘草7~15份、平貝母50~80份、麝香或人工麝香0.1~0.4份、射幹40~60份、硃砂0.3~0.6份、黃連35~50份、黃芩60~100份、羚羊角0.3~0.6份、寒水石40~60份、冰片0.3~0.6份、紫草20~45份、柴胡50~80份。
其處方中各藥最佳比例為牛黃或人工牛黃3.3份、地龍55份、珍珠(制)3.3份、拳參44份、牛膽粉11份、甘草11份、平貝母66份、麝香或人工麝香0.22份、射幹55份、硃砂0.44份、黃連44份、黃芩88份、羚羊角0.44份、寒水石55份、冰片0.44份、紫草33份、柴胡66份。
製備方法(1)以上十七味,黃連、平貝母、寒水石粉碎成粗粉;(2)射幹、拳參、紫草、黃芩、地龍、柴胡、甘草加水煎煮1~3次,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3)與(1)中粗粉混勻,乾燥,粉碎成細粉,得黃連摻膏粉;(4)將硃砂、珍珠粉碎成細粉;
(5)羚羊角銼研成細粉;(6)牛黃或人工牛黃、麝香或人工麝香、冰片分別研細,(7)將(4)、(5)、(6)中的細粉與(3)中所述的黃連摻膏粉、牛膽粉混勻,加入適量蔗糖等藥用輔料混勻,制粒即得。
其特徵在於對製備方法中所述黃連摻膏粉的乾燥採用真空冷凍乾燥技術,將待乾燥浸膏在零下50℃急速冷凍,然後在真空條件下將水分由冰態直接升華為氣體除去。真空冷凍乾燥技術的最大優點是藥物不需要經過高溫(在40℃-50℃條件下)除去水分,避免藥物受熱分解,使藥物保持原有的理化性質和生理活性。此外,凍幹製劑特有的疏鬆多孔結構,可以使藥物迅速溶解回復湯劑活性。
基於以上方法制的顆粒劑與原膠囊劑比較,具有用量少、效果好、遇水速溶、口感好,而且避免了長時間高溫乾燥,最大限度地保有了有效成分,更加符合小兒的用藥特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人工牛黃6.6g、地龍110g、珍珠6.6g、拳參88g、牛膽粉22g、甘草22g、平貝母132g、人工麝香0.44g、射幹110g、硃砂0.88g、黃連88g、黃芩176g、羚羊角0.88g、寒水石110g、冰片0.88g、紫草66g、柴胡172g。
製備方法以上十七味,黃連、平貝母、寒水石粉碎成粗粉;射幹、拳參、紫草、黃芩、地龍、柴胡、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與上述粗粉混勻,真空冷凍乾燥,粉碎成細粉,得黃連摻膏粉。將硃砂、珍珠粉碎成細粉,羚羊角銼研成細粉,牛黃或人工牛黃、麝香或人工麝香、冰片分別研細,與上述黃連摻膏粉、牛膽粉混勻,加入適量蔗糖等藥用輔料混勻,制粒即得1000袋(每袋4g)。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治療小兒哮喘的純中藥顆粒劑,其處方中各藥比例為牛黃或人工牛黃1.5~5份、地龍40~60份、珍珠(制)1.5~5份、拳參35~50份、牛膽粉7~15份、甘草7~15份、平貝母50~80份、麝香或人工麝香0.1~0.4份、射幹40~60份、硃砂0.3~0.6份、黃連35~50份、黃芩60~100份、羚羊角0.3~0.6份、寒水石40~60份、冰片0.3~0.6份、紫草20~45份、柴胡50~8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顆粒劑,其處方中各藥最佳比例為牛黃或人工牛黃3.3份、地龍55份、珍珠(制)3.3份、拳參44份、牛膽粉11份、甘草11份、平貝母66份、麝香或人工麝香0.22份、射幹55份、硃砂0.44份、黃連44份、黃芩88份、羚羊角0.44份、寒水石55份、冰片0.44份、紫草33份、柴胡66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顆粒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以上十七味,黃連、平貝母、寒水石粉碎成粗粉;(2)射幹、拳參、紫草、黃芩、地龍、柴胡、甘草加水煎煮1~3次,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3)與(1)中粗粉混勻,乾燥,粉碎成細粉,得黃連摻膏粉;(4)將硃砂、珍珠粉碎成細粉;(5)羚羊角銼研成細粉;(6)牛黃或人工牛黃、麝香或人工麝香、冰片分別研細,將(4)、(5)、(6)中的細粉與(3)中所述的黃連摻膏粉、牛膽粉混勻,加入適量蔗糖等藥用輔料混勻,制粒即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顆粒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對(3)所述黃連摻膏粉的乾燥採用真空冷凍乾燥技術,將待乾燥浸膏在零下50℃急速冷凍,然後在真空條件下將水分由冰態直接升華為氣體除去。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治療小兒哮喘的純中藥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其含有柴胡、黃芩、牛膽粉、平貝母、射幹、地龍、寒水石、黃連、拳參、紫草、甘草等成分。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鎮驚開竅的作用,用於小兒肺熱喘咳,吐痰黃稠,高熱煩渴,神昏譫妄,抽搐,紅苔黃膩者。本顆粒劑是在小兒肺熱平膠囊的基礎上,採用真空冷凍乾燥技術改進原製備工藝,使其新劑型與原膠囊劑比較,具有用量少、效果好、遇水速溶、口感好,而且避免了長時間高溫乾燥,最大限度地保有了有效成分,更加符合小兒的用藥特點。
文檔編號A61P11/00GK1961940SQ20051004768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1日
發明者王秀菊, 劉茁 申請人:王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