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卻潤滑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3:39:56 1
本發明關於一種冷卻潤滑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市場上汽車銷量的不斷增加,國內市場上對於匹配有自動變速箱車輛的需求同時也在不斷增加,國內多數主機廠也開展了自動變速箱的研發。離合器在滑磨傳遞扭矩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是摩擦片和鋼片的溫度升高,如果不及時冷卻將會影響離合器的性能甚至燒蝕離合器,所以冷卻潤滑尤為重要。
執行器動作需要高壓動力源,但是流量不要求太大,而冷卻潤滑則相反對流量需求較大,但是壓力較小。當前許多控制系統是將冷卻、潤滑以及執行器動作同時作於一個液壓系統,由同一個動力源提供所需壓力流量,這樣動力源需要提供更大的功率,尤其是動力源是依靠發動機驅動時,在高轉速下所提供流量遠遠高於需求,會有很大的能量浪費,且整個系統的壓力偏高,動力源的洩漏量大大增加,效率較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冷卻潤滑控制系統,實現離合器冷卻液、齒軸主動潤滑節能降耗的同時,降低了產品製造成本,可以應用到DCT、AT變速箱中,實現變速箱離合器的冷卻和齒軸系統的潤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冷卻潤滑控制系統,其包括油路相連的供油部分,分配部分,離合器冷卻部分和齒軸潤滑部分,其中:
所述供油部分的出口端具有主油路調壓閥,所述分配部分具有潤滑滑閥,所述離合器冷卻部分和所述齒軸潤滑部分相互並聯,且所述離合器冷卻部分的入口具有冷卻控制閥;
當初始建壓時,所述主油路調壓閥處於關閉狀態並向開啟狀態過渡,所述潤滑滑閥處於止油狀態,所述冷卻控制閥處於自然狀態;當冷卻小流量時,所述主油路調壓閥處於開啟狀態,所述潤滑滑閥處於通油狀態,且所述冷卻控制閥處於小開口狀態;當冷卻大流量時,所述主油路調壓閥處於開啟狀態,所述潤滑滑閥處於通油狀態,且所述冷卻控制閥處於大開口狀態。
本發明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自動變速箱的離合器冷卻和齒軸系統主動獨立控制系統,將高低壓、以及大小流量系統分開,可以應用於AT\DCT變速箱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控制原理圖。
附圖標記:1油底殼、2吸濾器、3油泵單向閥、4油泵、5調壓通油節流孔、6主油路調壓閥、6A調壓出油口、6P調壓供油口、7調壓止油節流孔、8潤滑止油節流孔、9潤滑滑閥、9A潤滑出油口、9P潤滑供油口、10潤滑通油節流孔、11冷卻器、12壓濾單向閥、13壓濾器、14潤滑節流孔、15冷卻控制閥、15A冷卻出油口、15P冷卻供油口、16離合器冷卻部分、17齒軸潤滑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冷卻潤滑控制系統,其包括油路相連的供油部分,分配部分,離合器冷卻部分(16)和齒軸潤滑部分(17),其中:
所述供油部分的出口端具有主油路調壓閥(6),所述分配部分具有潤滑滑閥(9),所述離合器冷卻部分(16)和所述齒軸潤滑部分(17)相互並聯,且所述離合器冷卻部分(16)的入口具有冷卻控制閥(15);
當初始建壓時,所述主油路調壓閥(6)處於關閉狀態並向開啟狀態過渡,所述潤滑滑閥(9)處於止油狀態,所述冷卻控制閥(15)處於自然狀態;
當冷卻小流量時,所述主油路調壓閥(6)處於開啟狀態,所述潤滑滑閥(9)處於通油狀態,且所述冷卻控制閥(15)處於小開口狀態;
當冷卻大流量時,所述主油路調壓閥(6)處於開啟狀態,所述潤滑滑閥(9)處於通油狀態,且所述冷卻控制閥(15)處於大開口狀態。
本發明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自動變速箱的離合器冷卻和齒軸系統主動獨立控制系統,將高低壓、以及大小流量系統分開,可以應用於AT\DCT變速箱中。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分配部分還具有與所述潤滑滑閥(9)的兩端並聯的調整支路,所述調整支路包括順序相連的冷卻器(11)和壓濾器(13)。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主油路調壓閥(6)的調壓出油口(6A)與所述潤滑滑閥(9)的潤滑供油口(9P)和所述冷卻器(11)的進油口相連,並通過潤滑通油節流孔(10)與所述潤滑滑閥(9)的通油端相通;所述壓濾器(13)的出口和所述潤滑滑閥(9)的潤滑出油口(9A)相連,並通過潤滑止油節流孔(8)與所述潤滑滑閥(9)的止油端相通。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壓濾器(13)的兩端並聯連接有壓濾單向閥(12)。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潤滑滑閥(9)為兩位兩通機械滑閥。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油泵(4)的出油口與所述主油路調壓閥(6)的調壓供油口(6P)相連,並通過調壓通油節流孔(5)與所述主油路調壓閥(6)的通油端相通;所述冷卻控制閥(15)的冷卻出油口(15A)通過調壓止油節流孔(7)與所述主油路調壓閥(6)的止油端相通。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主油路調壓閥(6)為兩位兩通機械滑閥。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齒軸潤滑部分(17)的入口端連接有潤滑節流孔(14)。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供油部分還包括油底殼(1)、吸濾器(2)和油泵(4),所述油泵(4)還並聯有油泵單向閥(3)。
控制原理:
如圖1所示的油路連接和控制原理圖,其主要部件和油路連接如下:
1.油泵(4)的出油口與主油路調壓閥(6)的調壓供油口(6P)和油泵單向閥(3)相連,並通過調壓通油節流孔(5)與主油路調壓閥(6)的右端(通油端)相通,優選的,其洩流口與油泵(4)的吸油口相通。其中主油路調壓閥(6)為兩位兩通機械滑閥。
2.主油路調壓閥(6)的調壓出油口(6A)與潤滑滑閥(9)的潤滑供油口(9P)和冷卻器(11)的進油口相連,並通過潤滑通油節流孔(10)與潤滑滑閥(9)的左端(通油端)相通;其中潤滑滑閥(9)為兩位兩通機械滑閥;
3.冷卻器(11)的出油口與壓濾器(13)和壓濾單向閥(12)相連,當壓濾器(13)發生一定程度的堵塞或者通流受限,前後壓差超過一定限值的時候,壓濾單向閥(12)就會開啟協助通流;
4.壓濾器(13)出口和壓濾單向閥(12)的出口、潤滑滑閥(9)的潤滑出油口(9A)、冷卻控制閥(15)的冷卻供油口(15P)相連,同時通過潤滑止油節流孔(8)作用於潤滑滑閥(9)的右端(止油端),並通過潤滑節流孔(14)去往齒軸潤滑部分(17)支路;
5.冷卻控制閥(15)的冷卻出油口(15A)通向離合器冷卻部分(16)支路,並通過調壓止油節流孔(7)與主油路調壓閥(6)的左端(通油端)相通。
工作原理:
1)變速箱冷卻潤滑控制工作矩陣
2)工作原理
初始建壓:油泵(4)開始轉動,主油路調壓閥(6)工作於最左端(止油端),直到主油路壓力達到系統最小油壓(更可以根據需求調節彈簧初始壓縮力以及主油路調壓閥(6)的端面大小來確定),經調壓通油節流孔(5)到主油路調壓閥(6)右端(通油端)的壓力作用足以克服彈簧初始力,主油路調壓閥(6)開始動作,當系統流量過多壓力過大超過系統最大壓力限值,油泵單向閥(3)開啟洩流,使系統工作於要求的範圍內;
小流量冷卻:主油路調壓閥(6)在兩端壓差以及彈簧力的作用下工作於右端(通油端),流量由調壓出油口(6A)流向潤滑冷卻支路;小流量冷卻常用於低溫或者整車正常行駛發熱量較小工況,此時,作用於潤滑滑閥(9)左右兩端的壓差和彈簧的共同作用使得潤滑滑閥(9)工作於左位(通油端)的時間佔空比大,絕大部分流經潤滑滑閥(9),小部分油液流經冷卻器(11)和壓濾器(13)支路,然後主要作用於齒軸潤滑部分(17),根據實際工況調節冷卻控制閥(15)的開口大小,控制去往離合器冷卻部分(16)的流量。
大流量冷卻:主油路調壓閥(6)在兩端壓差以及彈簧力的作用下工作於右端(通油端),流量由調壓出油口(6A)流向潤滑冷卻支路;大流量冷卻常用於高溫或者整車惡劣行駛發熱量較大工況,此時,作用於潤滑滑閥(9)左右兩端的壓差和彈簧的共同作用使得潤滑滑閥(9)工作於右位(止油端)的時間佔空比大,小部分流經潤滑滑閥(9),大部分部分油液流經冷卻器(11)進行熱交換再流經壓濾器(13)支路,根據實際工況調節冷卻控制閥(15)的開口大小,控制去往離合器冷卻部分(16)和齒軸潤滑部分(17)的流量分配。
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發明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自動變速箱的離合器冷卻和齒軸系統主動獨立控制系統,將高低壓、以及大小流量系統分開,可有效提高壓力源的效率,可以應用於AT\DCT變速箱中。
2)本發明技術方案,將冷卻潤滑獨立出來,可以有效降低動力源設計功率,節能降耗。
3)本發明方案採用了2個機械閥,1個電磁閥,可有效控制系統壓力範圍以及流量分配,結構簡單且減少了閥的運用數量尤其是電磁閥的數量,大大降低了成本。
4)本冷卻潤滑控制系統實現了主油壓以及冷卻、潤滑液壓系統的最經濟的有效控制。
應了解本發明所要保護的範圍不限於非限制性實施方案,應了解非限制性實施方案僅僅作為實例進行說明。本申請所要要求的實質的保護範圍更體現於獨立權利要求提供的範圍,以及其從屬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