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拉施工中錨內斷絲的針式探測法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2:09:56 1
專利名稱:張拉施工中錨內斷絲的針式探測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張拉施工中用的探測方法,特別是一種對張拉施工中錨內斷絲的探測方法。
後張拉索錨在錨好後,錨內斷絲的探測,是張拉施工中的一個難題。特別是在錨後觀察期內,發生斷絲現象更是難以查找。而後張拉索錨的錨內斷絲,在張拉施工中是不可避免的。錨內斷絲的原因很多如鋼絲及錨具質量問題、孔道成形問題、錨環與孔道圓心對位偏差、錨固承受板安裝時位置不正確、油泵司機操作失誤、張拉施工操作失誤等等。目前對錨內斷絲的探測方法,一種是由施工或管理人員根據現場發出的聲音來判斷,這種方法常會出現誤判或漏判,而且也不能準確判斷那一索發生斷絲;另一種方法是採用超聲波或X光等探傷儀器探測,這種方法需要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和設備,成本較高,而且對應用環境要求較高,特別是對張拉過程中的斷絲基本無法探測。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對張拉施工中錨內斷絲的針式探測法及所用的探針,本發明對錨內斷絲的探測準確性高,而且方法簡單,快捷,易操作,探測成本極低。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張拉施工中錨內斷絲的針式探測法,是採用一個探針從錨塞的壓漿孔處伸入錨內,在靠近錨塞部位的鋼絲上,沿同一方向撥動,根據探針撥動中反映出來的狀況確定錨內斷絲情況。
上述針式探測法中所用的探針為硬質材料製成的條形狀,距探針作為探頭一端的端部3-4cm處,有一個140~150度的彎曲。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根據後張拉索錨在張拉完畢後,鋼絲在孔道內接近錨塞處的成形特點,採用探針對錨內的斷絲情況進行探測,做到了既準確又簡潔方便。具有方法簡單、快捷,易操作,探測成本極低,不受環境影響,準確性好的特點。可用於對後張拉索錨的施工或觀察期內的斷絲情況進行檢測。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附
圖1是本發明的探針構造示意圖。
實施例探針可採用4mm的鐵絲或電焊條芯製作。製作時在材料一端約3-4cm處彎一個角度約140~150度之間的鉤(能從錨塞的壓漿孔穿過)作為探頭。在材料的另一端再彎一個手柄(便於操作)。
在進行斷絲探測操作時,將探針的探頭從錨塞的壓漿孔中伸進錨內,在靠近錨塞部位的鋼絲上,用探頭在鋼絲上沿同一方向輕輕撥動,如果有斷絲,探頭經過斷絲產生的空隙時,探頭就會陷進空隙內被卡住,這時,再將探頭左右擺動一下,如果探頭不能擺動,則證明斷絲只有一根,如果探頭能有一定幅度的擺動,則證明有多根斷絲,然後在同一方向的錨具與錨固板相應位置作好標記。如果探頭伸進錨內無法撥動,被什麼東西絞住的話,則證明是另一端或中間有斷絲,斷絲彈回彎曲在本端絞住了探頭。排除問題後,再換上新鋼絲進行二次張拉。
權利要求
1.張拉施工中錨內斷絲的針式探測法,其特徵在於採用一個探針從錨塞的壓漿孔處伸入錨內,在靠近錨塞部位的鋼絲上,沿同一方向撥動,根據探針撥動中反映出來的狀況確定錨內斷絲情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張拉施工中錨內斷絲的針式探測法用的探針,其特徵在於探針為硬質材料製成的條形狀,距探針作為探頭一端的端部3-4cm處,有一個140~150度的彎曲。
全文摘要
張拉施工中錨內斷絲的針式探測法,特點是採用一個探針從錨塞的壓漿孔處伸入錨內,在靠近錨塞部位的鋼絲上,沿同一方向撥動,根據探針撥動中反映出來的狀況確定錨內斷絲情況。本發明根據後張拉索錨在張拉完畢後,鋼絲在孔道內接近錨塞處的成形特點,採用探針對錨內的斷絲情況進行探測,做到了既準確又簡潔方便。具有方法簡單、快捷,易操作,探測成本極低,不受環境影響,準確性好的特點。可用於對後張拉索錨的施工或觀察期內的斷絲情況進行檢測。
文檔編號G01N19/00GK1412555SQ0112897
公開日2003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1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01年10月16日
發明者李德福 申請人:李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