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2:59:21 3
專利名稱: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在氣調庫內使用的加溼裝置,特別涉及的是一種 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
技術背景氣調貯藏和是在冷藏的基礎上,通過改變貯藏環境中氣體成分,主要是降低02濃度適當地提高C02濃度,而達到延長果蔬貯藏期保持果蔬品質的一種先進的貯運方法。氣調庫中果蔬包裝一般只採用紙箱、塑料筐或大木 箱等外包裝,而不採用塑料薄膜等內包裝。由於庫內蒸發器結霜和冷風機 轉動造成氣流等原因,果蔬不可避免地失水而不同程度地喪失鮮度。因此, 氣調庫建造時必須設計安裝加溼裝置。現有技術中,普通加溼器在o'c以下的低溫下運行時,常因加溼器水箱或管路凍結而影響正常工作。然而,靠近果蔬冰點貯藏又是保障果蔬貯藏時間和品質的一項關鍵措施,如一般推薦冬棗的貯藏溫度為-2. 5 -3°C, 板慄的貯藏溫度為-2.5'C,蒜薹的貯藏溫度為0 -0.7'C,葡萄的貯藏溫度為o -rc。所以,在o-c以下的低溫下能夠穩定正常的發揮加溼器的作用, 一直是工程技術人員努力完善和解決的課題。為了防止加溼器水箱內的水凍結,現有技術的做法是將超聲波加溼 裝置安置在氣調庫外,通過一定直徑的PVC管道和軸流風機將水蒸汽送入庫內,再將氣調庫內氣體抽回進行循環。這種做法送入氣調庫內的水蒸汽 常存在分散性差、水蒸汽在送氣管內凝結降低加溼量等問題,也常因裝置 加溼循環管道而導致氣密性降低,增加降氧時間等弊端。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靠近冰點溫 度下氣調貯藏時,使用超聲波正常加溼的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 加溼裝置。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所述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包括氣調庫,還包括有自動防凍加溼裝置,該自動防凍加溼裝置包括在氣調庫內設置有防凍補水 裝置、加溼裝置和溼度檢測裝置;在氣調庫外設置有供水裝置和控制裝置; 所述防凍補水裝置的進水口連接供水裝置,防凍補水裝置的出水口連接加 溼裝置;所述防凍補水裝置包括庫內貯水箱、設置在庫內貯水箱內的潛 水泵和水溫加熱控制裝置;所述潛水泵連接加溼裝置;所述加溼裝置包括3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專利的目的在於克服普通加溼 器在0°C以下的低溫下運行時,出現加溼器水箱或管路凍結而影響正常工作 的弊端,提供一種可在0 -5'C果蔬氣調庫中使用的超聲波防凍自動加溼裝 置。實現冬棗、板慄、蒜薹和葡萄等果蔬在靠近冰點溫度下氣調貯藏時的 正常加溼。即該實用新型專利是在貯藏溫度為0 -5-C的果蔬氣調庫中能正 常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本實用新型加溼裝置在採用霧化性能良好的超聲波加溼器,在氣調庫 內設置了由庫內貯水箱、微型潛水泵組成的水循環系統,微型潛水泵從庫 內貯水箱中將水抽至超聲波加溼器水箱,至設定水位時由溢流管將水重新 排至庫內貯水箱。依靠放置在庫內貯水箱中的水溫加熱控制裝置控制水溫, 保持庫內貯水箱內的水溫在2 3'C。由於2 3'C的水不停保持流動,所以 加溼器在低於O'C的環境中工作,水箱中的水不會結冰。在所述氣調庫中的庫內貯水箱內設置水位開關,當水位下降至設定下 限時,由氣調庫外的水泵向庫內貯水箱均勻穩定補水,既不會造成庫內貯 水箱水面的明顯波動,也不會影響氣調庫內的氣體成分。氣調庫內相對溼 度的測控是由PLC自動控制系統控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連接示意圖。 《附圖中序號說明》1:庫外供水箱;2:控制裝置;3:超聲波加溼器水箱;4:進水口 ;5:溫溼度傳感器;6:水泵;7:水溫加熱控制裝置;8:潛水泵;9:庫內貯水箱;10:水位開關;11:出水口; 12:溢流管;13:超聲波加溼器;14:氣調庫。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一步詳述。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連接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 置,所述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包括氣調庫14,還包括有自 動防凍加溼裝置。上述自動防凍加溼裝置包括在氣調庫14內設置有防凍補水裝置、 加溼裝置和溼度檢測裝置。在氣調庫14外設置有供水裝置和控制裝置2;所述防凍補水裝置的進水口 4連接供水裝置,防凍補水裝置的出水口 11連 接加溼裝置。所述防凍補水裝置包括庫內貯水箱9、設置在庫內貯水箱9內的潛水 泵8和水溫加熱控制裝置7;所述潛水泵8連接加溼裝置。所述加溼裝置包括其內裝有超聲波加溼器13的超聲波加溼器水箱3;所述防凍補水裝置中的潛水泵8通過管道連接超聲波加溼器水箱3。所述控制裝置2是PLC控制系統,所述PLC控制系統分別連接溼度檢 測裝置、超聲波加溼器13和水溫加熱控制裝置7。所述水溫加熱控制裝置7是微型加熱器;所述庫內貯水箱9內的潛水 泵8是微型潛水泵。在所述庫內貯水箱9內還設置有水位開關10,該水位開關10設置在庫 內貯水箱9的設定高度上並連接控制裝置2;庫內貯水箱9和超聲波加溼器 水箱3之間設置有溢流管12。所述溼度檢測裝置是溫溼度傳感器5,所述溫溼度傳感器5連接控制裝 置2。所述供水裝置包括庫外供水箱1和水泵6;所述水泵6的兩端分別連接庫外供水箱1和防凍補水裝置的進水口 4。所述加溼裝置的位置是其內部超聲波加溼器13水蒸氣噴出最高位置低 於貨堆最高處20-25cm為宜。下面對本實用新型作更具體的說明所述自動防凍補水裝置中的庫內貯水箱9採用0. 5 1. 0 m3的貯水箱, 內裝容積80%的自來水,內置微型潛水泵8,微型潛水泵8的作用是向超聲 波加溼器水箱3內連續供水,保證超聲波加溼器水箱內有正常的工作水位。 當超聲波加溼器水箱內的水位超過設定高度時,水從溢流管12溢出流入庫 內貯水箱9。當庫內貯水箱9內的水溫低於2 3'C時,庫內貯水箱9內微 型加熱器7工作,達到設定溫度停止,由控制裝置2控制。所述供水裝置包括氣調庫外設置的庫外供水箱1和水泵6,該氣調庫外 供水箱1是採用一定容積的加蓋不發生鏽蝕的水箱,根據庫外供水箱內水 量多少,人工補充符合超聲波加溼器用的淨水。所述水泵6釆用高揚程遠 距離水泵(如膜片泵等),當氣調庫內的庫內貯水箱9的水位低於下限水 位時,水泵6向庫內貯水箱9供水,達到水位上限時停止供水,水泵的開 啟由水位開關10控制。所述加溼裝置的位置根據其內部超聲波加溼器水蒸氣噴出最高位置和 貨堆最高處決定,加溼裝置的位置是超聲波加溼器水蒸氣噴出最高位置低於貨堆最高處20-25cm為宜。氣調庫相對溼度的測定採用性能穩定的VAISALA溫溼度傳感器5,將環境溼 度變化轉變為溫溼度傳感器電流變化信號送至PLC處理,用計算機顯示相 對溼度,根據設定值和要求的控制精度範圍,PLC控制系統控制超聲波加溼 器的啟停,以實現氣調庫內要求的相對溼度。
權利要求1.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所述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包括氣調庫,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自動防凍加溼裝置,該自動防凍加溼裝置包括在氣調庫內設置有防凍補水裝置、加溼裝置和溼度檢測裝置;在氣調庫外設置有供水裝置和控制裝置(2);所述防凍補水裝置的進水口(4)連接供水裝置,防凍補水裝置的出水口(11)連接加溼裝置;所述防凍補水裝置包括庫內貯水箱(9)、設置在庫內貯水箱(9)內的潛水泵(8)和水溫加熱控制裝置(7);所述潛水泵(8)連接加溼裝置;所述加溼裝置包括其內裝有超聲波加溼器(13)的超聲波加溼器水箱(3);所述防凍補水裝置中的潛水泵(8)通過管道連接超聲波加溼器水箱(3);所述控制裝置(2)是PLC控制系統,所述PLC控制系統分別連接溼度檢測裝置、超聲波加溼器(13)和水溫加熱控制裝置(7)。
2.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溫加熱控制裝置(7)是微型加熱器所述庫內忙水箱(9) 內的潛水泵(8)是微型潛水泵。
3.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 其特徵在於,在庫內貯水箱(9)內還設置有水位開關(10),該水位開關(10) 設置在庫內貯水箱(9)的設定高度上並連接控制裝置(2);庫內 貯水箱(9)和超聲波加溼器水箱(3)之間設置有溢流管(12)。
4.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溼度檢測裝置是溫溼度傳感器(5),所述溫溼度傳感器(5)連接控制裝置(2)。
5.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供水裝置包括庫外供水箱(1)和水泵(6);所述水 泵(6)的兩端分別連接庫外供水箱(1)和防凍補水裝置的進水口 (4)。
6.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加溼裝置的位置是其內部超聲波加溼器(13)水蒸氣噴 出最高位置低於貨堆最高處20-25cm為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在氣調庫內使用的自動防凍加溼裝置,其結構包括氣調庫、自動防凍加溼裝置,該自動防凍加溼裝置包括氣調庫內設置有防凍補水裝置、加溼裝置和溼度檢測裝置;氣調庫外設置有供水裝置和控制裝置;防凍補水裝置進水連接供水裝置,防凍補水裝置出水連接加溼裝置;防凍補水裝置包括庫內貯水箱、潛水泵和水溫加熱控制裝置;加溼裝置包括超聲波加溼器和超聲波加溼器水箱;防凍補水裝置連接超聲波加溼器水箱;PLC控制系統分別連接溼度檢測裝置、超聲波加溼器和水溫加熱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克服普通加溼器在0℃以下低溫下運行出現加溼器水箱或管路凍結影響工作弊端,提供一種在0~-5℃氣調庫使用的加溼裝置。
文檔編號A23B7/00GK201403465SQ20092009658
公開日2010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30日
發明者王文生, 董成虎, 陳存坤 申請人: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