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5:25:01 1
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包括尾聯閥體(1),尾聯閥體上設有進油口P3、回油口T3、外接Ls埠以及用於與換向聯連接的埠I(4)、埠II(5)和埠III(6),尾聯閥體內開有連通埠II(5)和外接Ls埠的Ls直通油道;還包括安裝在尾聯閥體上的壓力補償節流閥,尾聯閥體內還開有油道VIII、油道I、油道IV和油道VI,Ls直通油道通過油道VIII、油道I、油道IV和油道VI與回油腔T連通。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負載反饋油路上增加了壓力補償節流閥,其可對負載反饋控制壓力起到濾波作用,將高壓分量過濾掉,使負載反饋控制壓力平穩,提高負載敏感系統中對變量泵控制的穩定性和精確性。
【專利說明】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路閥,具體是一種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屬於多路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被廣泛應用於移動機械,尤其是工程機械。由於工程機械執行機構多,且工作過程中多執行機構同時動作,加上整機工作時工況複雜,負載時刻變化,系統壓力衝擊現象明顯,不僅會影響系統液壓元件的可靠性,同時還會造成負載反饋壓力的嚴重失真,使得液壓泵的控制性能下降。因此有效緩解壓力衝擊對於系統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0003]負載敏感系統主要由變量泵、負載敏感閥以及執行機構組成,通常會在變量泵上配置用於控制變量泵變量機構的壓差閥,壓差閥閥芯一端作用泵口壓力,另一端作用負載反饋壓力和彈簧力,處於受力平衡狀態。因現有的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對負載反饋壓力沒有濾波功能,當帶有衝擊的負載反饋壓力直接作用到變量泵的壓差閥上時,會使得控制泵的負載反饋信號失真,從而引起變量泵的流量不穩定,影響變量泵的流量調節控制精度。其次,現有的負載敏感多路閥系統壓力設定閥大多安裝於進油聯,這種結構雖然起到了限定系統壓力的效果,但存在進油聯結構複雜,外形尺寸較大等問題。此外,現有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的功能主要是作為片式多路閥封油蓋板,其次是提供負載反饋油口和擴展進出油口,能夠實現的功能簡單。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能夠對負載反饋壓力進行濾波,提高對變量泵控制的穩定性哈精確性。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包括尾聯閥體,尾聯閥體上設有進油口 P3、回油口 T3、外接Ls埠以及用於與換向聯連接的埠 1、埠 II和埠 III,尾聯閥體內開有連通埠 II和外接Ls埠的Ls直通油道,埠 III與回油口 T3之間設有回油腔T ;還包括壓力補償節流閥,所述尾聯閥體內還開有油道VII1、油道1、油道IV和油道VI,所述油道VIII的一端與Ls直通油道連通,另一端與油道I的一端連通;油道I另一端與油道IV連通;油道IV的一端通過油道VI與回油腔T連通;所述壓力補償節流閥為螺紋插裝閥,並安裝在尾聯閥體上、正對油道I和油道IV的連通處,壓力補償節流閥的進口側正對油道I,壓力補償節流閥的出口側正對油道IV。
[0006]優選地,還包括壓力限制閥,所述尾聯閥體內還開有油道I1、油道III和油道V,所述油道II的一端與油道I和油道VIII的連通處相通;油道II的另一端與油道V相通,油道V的一端通過油道III與油道VI連通;所述壓力限制閥為螺紋插裝閥,並安裝在尾聯閥體上、正對油道II與油道V的連通處,壓力限制閥的進口側正對油道11,壓力補償節流閥的出口側正對油道V。
[0007]優選地,所述尾聯閥體內還開有油道VII和油道IX,所述油道VII和油道IX均與Ls直通油道和油道VIII連通處相通;所述油道VII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I ;所述油道IX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II。
[0008]優選地,所述尾聯閥體的進油口 P3和回油口 T3內均設有內螺紋,進油口 P3處安裝有進油口油堵,回油口 T3處安裝有出油口螺堵。
[0009]優選地,,所述油道IV的另一端安裝有拉漲式堵頭VI ;油道VI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V ;油道V的另一端安裝有拉漲式堵頭III,油道III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IV。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負載反饋油路上增加了壓力補償節流閥,該壓力補償節流閥對負載反饋控制壓力起到濾波作用,可將高壓分量過濾掉,使負載反饋控制壓力平穩,提高負載敏感系統中對變量泵控制的穩定性和精確性。同時,在負載反饋油路上增加壓力限制閥,並對增加相應油道,不僅可以限定系統最高工作壓力,保護系統元件,而且也可保證整體結構簡單,避免出現外形尺寸較大等問題。此外,本發明提供的擴展進油口可提高多路閥進油額定流量,擴展出油口可降低回油背壓,減少系統發熱,使其能夠實現更多的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液壓原理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壓力補償節流閥處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壓力限制閥處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尾聯閥體,2、壓力補償節流閥,3、壓力限制閥,4、埠 1,5、埠 11,6、埠 III,7、出油口螺堵,8、外接Ls埠,9、油道I,10、油道II,11、油道III,12、油道IV,13、進油口油堵,14、油道V,15、回油腔T,16、油道VI,17、拉漲式堵頭I,18、拉漲式堵頭II,19、拉漲式堵頭III,20、拉漲式堵頭IV,21、拉漲式堵頭V,22、拉漲式堵頭VI,23、Ls直通油道,24、油道 VII,25、油道 VIII,26、油道 IX。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7]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包括尾聯閥體1,尾聯閥體I上設有進油口 P3、回油口 T3、外接Ls埠 8以及用於與換向聯連接的埠14、埠 115和埠 1116,尾聯閥體I內開有連通埠 115和外接Ls埠 8的Ls直通油道23,埠 III6與回油口 T3之間設有回油腔T15 ;還包括壓力補償節流閥2,所述尾聯閥體I內還開有油道VIII25、油道19、油道IV12和油道VI16,所述油道VIII25的一端與Ls直通油道23連通,另一端與油道19的一端連通;油道19另一端與油道IV12連通;油道IV12的一端通過油道VI16與回油腔T15連通;所述壓力補償節流閥2為螺紋插裝閥,並安裝在尾聯閥體I上、正對油道19和油道IV12的連通處,壓力補償節流閥2的進口側正對油道19,壓力補償節流閥2的出口側正對油道IV12。
[0018]工作過程:來自工作聯的負載反饋壓力Ls通過埠 115與尾聯閥體I的Ls直通油道23連通,通過外接Ls埠 8將負載反饋壓力引出,作用到液壓變量泵的壓差閥上,從而控制變量泵的排量;同時,Ls直通油道23上Ls負載控制信號通過油道VII24、油道1X26、油道VIII25和油道19作用在壓力補償節流閥2的進口側,其出口側通過油道IV12、油道VI16與回油腔T15連通,壓力補償節流閥2可對Ls負載反饋控制信號起到濾波作用,濾掉高壓分量,使壓力控制信號平穩,提高Ls反饋控制壓力對變量液壓泵控制的穩定性和精度性,進而提聞系統的穩定性。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1、圖2和圖4所示,還可包括壓力限制閥3,所述尾聯閥體I內還開有油道1110、油道IIIll和油道V14,所述油道IIlO的一端與油道19和油道VIII25的連通處相通;油道IIlO的另一端與油道V14相通,油道V14的一端通過油道IIIll與油道VI16連通;所述壓力限制閥3為螺紋插裝閥,並安裝在尾聯閥體I上、正對油道IIlO與油道V14的連通處,壓力限制閥3的進口側正對油道1110,壓力補償節流閥2的出口側正對油道V14。工作時,來自工作聯的負載反饋壓力Ls通過埠 115與尾聯閥體I的Ls直通油道23連通,通過外接Ls埠 8將負載反饋壓力引出,作用到液壓變量泵的壓差閥上,從而控制變量泵的排量;一方面,壓力補償節流閥2可對Ls負載反饋控制信號起到濾波作用,濾掉高壓分量,使壓力控制信號平穩,提高Ls反饋控制壓力對變量液壓泵控制的穩定性和精度性,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另一方面,Ls直通油道23上Ls負載控制信號通過油道VII24、油道1X26、油道VIII25和油道IIlO作用在壓力限制閥3的進口偵彳,其出口側通過油道V14、油道IIIll和油道VI16與回油腔T15相通,壓力限制閥3對系統壓力起限制作用,同時保護系統元件,整體結構簡單,進而避免出現外形尺寸較大等問題。
[0020]優選地,如圖2所示,可在尾聯閥體I內開有油道VII24和油道1X26,所述油道VII24和油道1X26均與Ls直通油道23和油道VIII25連通處相通;所述油道VII24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117 ;所述油道1X26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1118。
[0021]優選地,所述尾聯閥體I的進油口 P3和回油口 T3內均設有內螺紋,進油口 P3處安裝有進油口油堵13,回油口 T3處安裝有出油口螺堵7。使用時,可將進油口油堵13拆除,連外接管路,將其作為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的擴展進出油口,提高多路閥進油額定流量;出油口螺堵7可拆除,連外接管路,作為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的擴展出油口,降低回油背壓,減少系統發熱。
[0022]優選地,所述油道IV12的另一端安裝有拉漲式堵頭VI22 ;油道VI16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V21 ;油道V14的另一端安裝有拉漲式堵頭11119,油道IIIll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IV20。
【權利要求】
1.一種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包括尾聯閥體(1),尾聯閥體(I)上設有進油口 P3、回油口 T3、外接Ls埠(8)以及用於與換向聯連接的埠 I (4)、埠 II (5)和埠 III(6),尾聯閥體(I)內開有連通埠 II (5)和外接Ls埠(8)的Ls直通油道(23),埠 III(6)與回油口 T3之間設有回油腔T (15); 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壓力補償節流閥(2),所述尾聯閥體(I)內還開有油道VIII (25)、油道I (9)、油道IV (12)和油道VI (16),所述油道VIII (25)的一端與Ls直通油道(23)連通,另一端與油道I (9)的一端連通;油道I (9)另一端與油道IV (12)連通;油道IV(12)的一端通過油道VI (16)與回油腔T (15)連通;所述壓力補償節流閥(2)為螺紋插裝閥,並安裝在尾聯閥體(I)上、正對油道I (9)和油道IV (12)的連通處,壓力補償節流閥(2)的進口側正對油道I (9),壓力補償節流閥(2)的出口側正對油道IV (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壓力限制閥(3),所述尾聯閥體(I)內還開有油道II (10)、油道III (11)和油道V (14),所述油道II (10)的一端與油道I (9)和油道VIII (25)的連通處相通;油道II (10)的另一端與油道V (14)相通,油道V (14)的一端通過油道III (11)與油道VI (16)連通;所述壓力限制閥(3)為螺紋插裝閥,並安裝在尾聯閥體(I)上、正對油道II (10)與油道V (14)的連通處,壓力限制閥(3)的進口側正對油道II (10),壓力補償節流閥(2)的出口側正對油道V (1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其特徵在於,所述尾聯閥體(I)內還開有油道VII (24)和油道IX (26),所述油道VII (24)和油道IX (26)均與Ls直通油道(23)和油道VIII (25)連通處相通;所述油道VII (24)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I (17);所述油道IX (26)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II (18)。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其特徵在於,所述尾聯閥體(I)的進油口 P3和回油口 T3內均設有內螺紋,進油口 P3處安裝有進油口油堵(13),回油口 T3處安裝有出油口螺堵(7)。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片式負載敏感多路閥尾聯,其特徵在於,所述油道IV (12)的另一端安裝有拉漲式堵頭VI (22);油道VI (16)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V(21);油道V (14)的另一端安裝有拉漲式堵頭III (19),油道III (11)的端部安裝有拉漲式堵頭IV (20)。
【文檔編號】F15B13/02GK203835840SQ201420186748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6日
【發明者】翟海燕, 孫偉, 李水聰 申請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