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條件節點樹的建立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7:16:26 1
專利名稱: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條件節點樹的建立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數據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條件節點樹的建立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基於模型的數據分析方法主要是針對一個問題場景,開發一個專用的實體判別模型,並依靠運行在分布式計算框架之上的Hive或MapReduce程序,將實體判別模型轉化成實際的軟體實體,在需要數據產出時,每個實體判別模型都需要單獨運行。如圖1所示,當需要對η個實體判別模型進行處理時,需要分別單獨進行軟體實現和軟體運行,以得到與η個實體判別模型分別對應的η個結果。由於η個實體判別模型中的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在各自進行軟體實現時,相互之間完全獨立,後續的軟體運行過程即需要對實體判別模型涉及到的數據源進行完整處理。例如,當需要從一個實體對象全集中確定出滿足一些條件的實體對象時,可以建立包括這多個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並從該實體對象全集中依次判斷每個實體對象是否滿足該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這多個條件,從而確定出與該實體判別模型對應的實體集合。其中,實體對象可以是任一可以被描述的個體,如一個人,一條街道,一輛車,又如各種產品等;每個實體對象具體可以通過各種指標對其進行描述,如實體對象為人時,用於描述人的指標可以包括年齡、身高、體重等;條件則為對實體對象的某一指標的限定,如年齡大於30,身高小於170cm等;實體判別模型包括若干個條件,通過對實體判別模型的計算可以從一個實體對象全集中確定出滿足該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條件的實體對象,並將滿足條件的實體對象放入該實體判別模型對應的實體對象集合中。然而,當基於該實體對象全集有多個這樣的實體判別模型需要計算時,採用現有技術需要針對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對每個實體對象均進行一次是否滿足所包括條件的判斷,當該實體對象全集中所包括的實體對象數量很大時,則需要大量的計算來得到結果,這導致處理效率較低,且需要消耗較多的處理資源。
發明內容
有鑑於此,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條件節點樹的建立方法及裝置,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在從實體對象全集中確定滿足條件的實體對象時,處理效率低,且處理資源消耗多的問題。本申請實施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 一種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包括:獲取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從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開始按照指定順序,依次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其中,在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後,進行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在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指定節點後,確定所述實體對象屬於所述指定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對應的實體對象集合,其中,所述實體判別模型包括從所述指定節點到所述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 一種上述條件節點樹的建立方法。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條件節點樹的建立方法,包括:確定均包含有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各條件,以及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建立以表徵所述指定條件的節點為根節點,以分別表徵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每個條件的節點為葉子節點的條件節點樹,其中,從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每個節點到所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條件的組合各不相同,且包括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實體對象的確定裝置。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實體對象的確定裝置,包括:對象獲取單元,用於獲取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條件判斷單元,用於從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開始按照指定順序,依次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其中,在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後,進行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對象確定單元,用於在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指定節點後,確定所述實體對象屬於所述指定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對應的實體對象集合,其中,所述實體判別模型包括從所述指定節點到所述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上述條件節點樹的建立裝置。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條件節點數的建立裝置,包括:條件確定單元,用於確定均包含有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各條件,以及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節點樹建立單元,用於建立以表徵所述指定條件的節點為根節點,以分別表徵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每個條件的節點為葉子節點的條件節點樹,其中,從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每個節點到所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條件的組合各不相同,且包括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至少一個技術方案中,在建立的條件節點樹中包括用於表徵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指定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從該指定節點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並且,針對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在從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開始按照指定順序,依次判斷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該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時,是在判斷該實體對象滿足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後,才進行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即對於在同一節點鏈上的上下級關係的兩個節點,是先判斷上級節點,後判斷下級節點。所以,對於包括有相同條件的兩個實體判別模型,在該條件節點樹中分別表徵這兩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可以擁有相同的上級節點,所以在判斷該實體對象是否屬於這兩個實體判別模型時,僅需要進行一次是否滿足該相同條件的判斷,相比現有技術減少了判斷次數;並且,當一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條件為另一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條件的子集時,表徵這一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可以作為表徵另一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的同一節點鏈上的上級節點,所以當該實體對象不滿足表徵這一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表徵的條件時,即不需要再進行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表徵另一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表徵的條件判斷,從而減少了判斷次數;因此,採用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方案,由於相比現有技術減少了判斷次數,從而提高了處理效率,且減少了處理資源的消耗。本申請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說明書中闡述,並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申請而了解。本申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申請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申請,並不構成對本申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為現有技術中對多個實體判別模型進行處理的示意圖;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的流程圖;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1中提供的建立條件節點樹的流程圖;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1中提供的建立節點的子節點的流程圖;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1中提供的建立模型1-4對應的條件節點樹的流程圖;圖6為本申請實施例1中建立的條件節點樹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7為本申請實施例1中建立的條件節點樹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8為本申請實施例2中提供的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的流程圖;圖9為本申請實施例3中提供的實體對象的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申請實施例4中提供的條件節點樹的建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給出在從實體對象全集中確定滿足條件的實體對象時,提高處理效率,減少處理資源的實現方案,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條件節點樹的建立方法及裝置,該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從實體對象全集中確定滿足條件的實體對象的過程,既可以實現為一種方法,也可以實現為一種裝置。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申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申請,並不用於限定本申請。並且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如圖2所示,包括:步驟S201、獲取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步驟S202、從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開始按照指定順序,依次判斷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其中,在判斷該實體對象滿足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後,進行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步驟S203、在判斷該實體對象滿足條件節點樹中的指定節點後,確定該實體對象屬於該指定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對應的實體集合,其中,該實體判別模型包括從該指定節點到該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下面結合附圖,用具體實施例對本申請提供的方法及裝置進行詳細描述。實施例1:為便於對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進行理解,本實施例1中首先對如何基於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建立條件節點樹進行描述。本申請實施例中,一個條件節點樹僅包括一個根節點,所以該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所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均需要包括該根節點表徵的條件,因此對於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在建立條件節點樹時,需要首先從中選擇出均包含有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以便對應這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建立一個條件節點樹。本申請實施例1中具體可以採用如下方式從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均包括一個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基於條件的計算複雜度、條件區分度和在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的共享程度中至少之一,分別確定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每個條件的重要程度;其中,重要程度分別隨著條件的共享程度和條件區分度的增大而增大,隨著條件的計算複雜度的增大而減小;其中,在一個實體對象集合中滿足一個條件的實體對象的數量越少,表示該條件的條件區分度越高;將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作為指定條件,從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包括該指定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其中,按照條件的重要程度的確定方式的不同,具體可採用如下方式確定:方式一:首先確定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每個條件在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出現的次數,該次數即表徵條件的共享程度,也即該條件的重要程度,然後將出現次數最多的條件作為指定條件,以及從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包括該指定條件的實體判別豐吳型。例如,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共計包括7個實體判別模型,分別為:模型1(A,B),模型 2 (A,C),模型 3 (A,B, C),模型 4 (A,D,E),模型 5 (B, D,F),模型 6 (F,G),模型 7 (D,F,H),其中,A-H分別表示不同的條件,括號內的字母用於表示該模型所包括的條件。對於這7個實體判別模型,採用本方式一可知,其中條件A出現了 4次,為條件A-H中在這7個實體判別模型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條件,所以可以將條件A作為指定條件,從而選擇出包括條件A的模型1-4,並將這4個實體判別模型作為一組實體判別模型來建立對應的條件節點樹。採用方式一,將出現次數最多(即共享程度最大)的條件作為根節點表徵的條件,可以在基於該條件節點樹進行實體對象的篩選時,最大程度的減少條件判斷的次數,從而提高處理效率,且減少處理資源的消耗。方式二:首先確定在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至少出現兩次的每個條件的計算複雜度,計算複雜度表徵了使用該條件進行實體判斷時的計算成本,然後將計算複雜度最低的條件作為指定條件,以及從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包括該指定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採用方式二,將計算複雜度最低的條件作為根節點表徵的條件,可以在基於該條件節點樹進行實體對象的篩選時,通過儘量最大可能的先進行計算成本低的條件的判斷計算,減少計算成本高的條件的判斷次數,以便最大程度減少條件判斷時的計算量,從而提高處理效率,且減少處理資源的消耗。方式三:首先確定在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至少出現兩次的每個條件的條件區分度,也即該條件的重要程度,然後將條件區分度最高的條件作為指定條件,以及從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包括該指定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其中,在一個實體對象集合中滿足一個條件的實體對象的數量越少,表示該條件的條件區分度越高。採用方式三,將條件區分度最高的條件作為根節點表徵的條件,可以在基於該條件節點樹進行實體對象的篩選時,可以通過對根節點表徵的該指定條件的判斷,最快速的通過一次判斷確定出數量最少的滿足條件的實體對象,以便減少後續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其它條件的判斷,從而提高處理效率,且減少處理資源的消耗。對於上述三種方式在實際應用中選擇哪一種,可以根據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各條件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例如,如果各實體判別模型中包括共享程度高的條件,且各條件的計算複雜度和條件區分度比較接近,則可以選擇方式一;如果各實體判別模型中包括的各條件的計算複雜度相差較多,共享程度和條件區分度比較接近,則可以選擇方式二;如果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各條件的條件區分度相差較多,共享程度和計算複雜度比較接近,則可以選擇方式三;再比如,當採用上述三種方式之一確定的條件為多個時,可以再採用其它方式從這多個條件中確定出唯一的一個條件,作為指定條件。在從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出均包括該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後,對於其餘的實體判別模型,可以採用上述方式進一步的從其餘的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均包括另一個指定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依此類推,直到將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的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劃分到均包括某一個指定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集合中為止。基於上述方式一中的例子,對於其餘3個模型5-7,可以採用本方式一繼續選擇出均包括一個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例如,這3個模型5-7中均包括了條件F,所以可以將條件F作為指定條件,將這3個模型作為一組實體判別模型來建立對應的另一個條件節點樹。在從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出均包括一個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後,即可建立對應這多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條件節點樹,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301、確定均包含有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各條件,以及這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步驟S302、建立以表徵該指定條件的節點為根節點,以分別表徵這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每個條件的節點為葉子節點的條件節點樹,其中,從條件節點樹中每個節點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各節點各自表徵條件的組合各不相同,且這些組合中包括這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其中,如圖4所示,步驟S302中對於每個節點的子節點採用如下方式建立:步驟S401、本申請實施例中,為描述方便,定義從表徵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均為該實體判別模型繼承的節點,當不同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相同條件時,表徵該條件的節點可以為不同的實體判別模型繼承的節點,即繼承一個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可以為多個;並且,較佳的,在同一級節點中,繼承不同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不同。本步驟中,確定這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繼承當前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具體為:
首先,確定繼承該當前節點的上一級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並確定與該當前節點具有相同上一級節點的其它節點;然後,在繼承該上一級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中,確定除已繼承該其它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外的其它實體判別模型,則其它實體判別模型即為繼承該當前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步驟S402、在繼承該當前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中,確定除繼承已建立的該當前節點的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外,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步驟S403、在上述步驟S402中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條件中,確定除當前節點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外,剩餘的條件。步驟S404、從上述步驟S403中剩餘的條件中確定當前節點的子節點表徵的條件,具體可以採用與上述從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各條件中,確定根節點表徵的指定條件的相似方式進行確定,具體如下:基於條件的計算複雜度、條件區分度和在該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中的共享程度中至少之一,分別確定這剩餘的條件中的每個條件的重要程度;其中,重要程度分別隨著條件的條件區分度和共享程度的增大而增大,隨著條件的計算複雜度的增大而減小;將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作為該當前節點的一個子節點表徵的條件;建立該當前節點的表徵該條件的一個子節點。其中,對於條件的重要程度的確定,上述三種方式均可使用,也可相結合使用,在此不再進行詳細描述。步驟S405、從該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包括重要程度最大的該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作為繼承表徵該條件的該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步驟S406、判斷繼承已建立的該當前節點的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是否包括了繼承該當前節點的全部實體判別模型,如果是,表示該當前節點的子節點建立完成,進入步驟S407,如果不是,表示還需要針對未繼承有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建立該當前節點的下一個子節點,進入步驟S402。步驟S407、確定該當前節點的子節點全部建立完成,可進入條件節點樹的下一個節點的子節點的建立處理流程,其中,下一個節點可以是與該當前節點屬於同一層級的節點,也可以是該當前節點的已建立的一個子節點。下面以建立上述方式一中確定的模型1-4對應的條件節點樹為例,對上述圖3和圖4所示的處理流程進行詳細描述,上述模型1-4分別為:模型I (A,B),模型2 (A,C),模型3 (A,B,C),模型4 (A,D,E),如圖5所示,具體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501、確定模型1-4包括的條件為:條件A、條件B、條件C、條件D和條件E,其中模型I包括條件A和條件B,模型2包括條件A和條件C,模型3包括條件A、條件B和條件C,模型4包括條件A、條件D和條件E。步驟S502、條件A為模型1_4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均包括的指定條件,所以建立表徵條件A的根節點,用節點N(A)表示,其中括號內的字母表示該節點表徵的條件。步驟S503、建立節點N(A)的子節點,具體包括如下步驟:確定繼承節點N(A)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模型1-4 ;在繼承節點N(A)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條件中,確定除節點N(A)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外,剩餘的條件,由於該節點N(A)即為根節點,所以該剩餘的條件,包括:條件B、條件C、條件D和條件E ;從條件B、條件C、條件D和條件E中,確定出節點N(A)的第一個子節點表徵的條件,具體為確定這4個條件中每個條件的重要程度,例如,首先基於條件的共享程度進行判斷,條件B、條件C、條件D和條件E中,條件B和條件C分別出現兩次,條件D和條件E各出現一次,所以條件B和條件C的共享程度大於條件D和條件E ;此時,可以隨機的從共享程度最高的條件B和條件C中選擇一個,作為節點N(A)的第一個子節點表徵的條件,較佳的,可以進一步基於條件B和條件C的計算複雜度或條件區分度,選擇出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以條件B的重要程度最大為例,則確定條件B為節點節點N(A)的第一個子節點表徵的條件,建立節點NI (B)作為節點N(A)的子節點;由於節點NI (B)到根節點N(A)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為條件A和條件B,即模型I包括的條件,所以該節點Nl(B)為表徵模型I的指定節點;在建立節點NI⑶後,從模型1-4中選擇出包括條件B的模型I和模型3,作為繼承節點NI (B)的實體判別模型;對於模型1-4中除繼承節點NI⑶的模型I和模型3夕卜,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為模型2和4,然後採用相同的方法基於模型2和模型4確定出節點N(A)的第二個子節點,具體為:確定模型2和模型4中除節點N(A)表徵的條件A外,剩餘的條件為:條件C、條件D和條件E ;基於模型2和模型4包括的各條件,從條件C、條件D和條件E中確定出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以條件C的重要程度最大為例,則確定條件C為節點節點N(A)的第二個子節點表徵的條件,建立節點N2 (C)作為節點N(A)的子節點;由於節點N2(C)到根節點N(A)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為條件A和條件C,即模型3包括的條件,所以該節點N2(C)為表徵模型3的指定節點;在建立節點N2 (C)後,從模型2和模型4中選擇出包括條件C的模型2,作為繼承節點N2(C)的實體判別模型;對於模型1-4中除繼承節點NI (B)的模型I和模型3,以及除繼承節點N2 (C)的模型2外,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為模型4,然後採用相同的方法基於模型4確定出節點N(A)的第三個子節點,具體為:確定模型4中除節點N(A)表徵的條件A外,剩餘的條件為:條件D和條件E ;基於模型4包括的各條件,從條件D和條件E中確定出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以條件D的重要程度最大為例,則確定條件D為節點節點N(A)的第三個子節點表徵的條件,建立節點N3(D)作為節點N(A)的子節點;在建立節點N3 (D)後,將包括條件D的模型4作為繼承節點N3 (D)的實體判別模型;在建立節點N3 (D)後,對應繼承節點N(A)的模型1_4,均建立了節點N(A)的每個實體判別模型所繼承的子節點,具體為:模型I和模型3繼承節點NI (B),模型2繼承節點N2 (C),模型4繼承節點N3 (D),至此節點N(A)的子節點建立完成,此時的條件節點樹的結構如圖6所示。在完成節點N(A)的子節點的建立後,進入其它節點的子節點的建立流程,建立方式與步驟S503中建立節點N(A)的子節點的原理相同,具體如下:步驟S504、分別針對已建立屬於同一級的節點NI⑶、節點N2 (C)和節點N3⑶,建立子節點。其中,對於節點NI (B),繼承節點NI (B)的實體判別模型為模型I和模型3,除節點Nl(B)到根節點N(A)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外,模型I和模型3中剩餘的條件包括:條件C,由於僅包括這一個條件,所以該條件即為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也即為節點NI (B)的唯一子節點表徵的條件,建立節點M(C)作為節點NI (B)的子節點;由於節點N4 (C)到根節點N(A)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為條件A、條件B和條件C,即模型3包括的條件,所以該節點M(C)為表徵模型3的指定節點;對於節點N2 (C),繼承節點N2 (C)的實體判別模型為模型2,僅包括一個實體判別模型,且節點N2 (C)表徵模型2,所以除節點N2 (C)到根節點N(A)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外,模型2中再沒有其它剩餘的條件,所以節點N2(C)沒有子節點;對於節點N3⑶,繼承節點N3⑶的實體判別模型為模型4,除節點N3⑶到根節點N(A)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外,模型4中剩餘的條件包括:條件E,由於僅包括這一個條件,所以該條件即為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也即為節點N3(D)的唯一子節點表徵的條件,建立節點N5 (E)作為節點N3 (D)的子節點;由於節點N5 (E)到根節點N(A)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為條件A、條件D和條件E,即模型4包括的條件,所以該節點N5(E)為表徵模型4的指定節點。在完成節點N5 (E)的建立後,對於模型1-4中的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均已建立了分別用於表徵每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如,節點NI (B)表徵模型1,節點N2(C)表徵模型2,節點M(C)表徵模型3,節點N5(E)表徵模型4,至此完成了對應模型1_4的條件節點樹的建立,此時的條件節點樹的結構如圖7所示。在上述圖7所示的條件節點樹中可見,節點N2(C)和節點M(C)兩個不同的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相同,均為條件C,所以,在上述圖2所示的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中的步驟S202中,依次判斷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時,當需要分別判斷節點N2(C)和節點M(C)時,需要針對同一條件(條件C)進行兩次判斷,因此,為了使得對於一個實體對象針對一個條件僅做一次判斷,可以在建立條件節點樹時,對於表徵條件相同的兩個節點建立指向關係,具體為這兩個節點中按照上述步驟S202中的指定順序的在前節點指向在後節點。以便當在判斷實體對象是否滿足在後節點表徵的條件時,可以直接使用判斷實體對象是否滿足在前節點表徵的條件時的判斷結果。例如,當該指定順序為從上級節點到下級節點的順序時,由於節點N2(C)所屬節點層級為節點M(C)所屬節點層級的上級,所以建立節點N2 (C)指向節點M(C)的指向關係。在對應均包括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建立了條件節點樹後,即可通過該條件節點樹,從一個實體對象全集包括的實體對象中,確定出這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的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各自對應的實體對象集合,下面在實施例2中對這一處理流程進行詳細描述。實施例2:圖8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2中提供的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的流程圖,具體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801、確定實體對象全集。具體包括確定該實體對象全集中的每個實體對象,以及每個實體對象的各指標值。
步驟S802、獲取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包括獲取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的各指標值。步驟S803、從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開始按照指定順序,確定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該指定順序需要保證對於位於同一節點鏈上的上下級的兩個節點,先判斷上級節點,後判斷下級節點,例如,該指定順序為按照節點層級從高到低的順序,先判斷層級高的節點,後判斷層級低的節點,以圖7所示條件節點樹為例,節點的判斷順序為從節點N(A)開始,節點NI⑶,節點N2 (C),節點N3⑶,節點N4 (C)和節點N5 (E)的順序,其中屬於同一層級的多個節點沒有嚴格的先後順序;又如,該指定順序為按照節點鏈逐一排列的順序,如從左到右的順序,每條節點鏈按照從上級節點到下級節點的順序,以圖7所示條件節點樹為例,節點的判斷順序為從節點N(A)開始,節點NI (B),節點M(C),節點N2(C),節點N3 (D)和節點N5(E)的順序,其中從根節點開始的各節點鏈之間可以沒有嚴格的先後順序。對於當前待判斷節點,具體包括確定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還確定是否有指向當前待判斷節點的節點,如果有,則表示指向該當前待判斷節點的節點的判斷順序,在該當前待判斷節點之前。步驟S804、判斷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如果滿足,進入步驟S805,如果不滿足,進入步驟S806。其中,具體判斷方式包括如下兩種:第一種方式:當該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條件節點樹中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不同時,例如,沒有指向該當前待判斷節點的節點,此時基於該實體對象的指標值,判斷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該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得到判斷結果;第二種方式:當該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條件節點樹中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相同時,例如,有指向該當前待判斷節點的節點,且指向該當前待判斷節點的節點已判斷完畢,則此時可以確定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該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的判斷結果,與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表徵條件相同的該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的判斷結果相同。步驟S805、當該當前待判斷節點為表徵某一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時,確定該實體對象屬於該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對應的實體對象集合。並且,當該當前待判斷節點存在子節點時,確定後續進入該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步驟S806、當該當前待判斷節點存在子節點時,確定後續不進入該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步驟S807、判斷當前待判斷節點是否為針對該實體對象的最後一個判斷節點,如果是,進入步驟S808,如果不是,進入步驟S803。當前待判斷節點為針對該實體對象的最後一個判斷節點,具體包括如下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當前待判斷節點為該條件節點樹中按照上述指定順序的最後一個節
佔.
第二種情況:由上述步驟S806進入本步驟,即該實體對象不滿足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且按照上述指定順序剩餘的未判斷節點均為該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或與該當前待判斷節點位於同一節點鏈上節點中,該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其它下級節點。
步驟S808、判斷該實體對象是否為該實體對象全集中的最後一個實體對象,如果是,進入步驟S809,如果不是,進入步驟S802。步驟S809、獲取條件節點樹中表徵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對應的實體對象集合,該實體對象集合中包含的實體對象,即為實體對象全集中滿足該指定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條件的實體對象的集合。採用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在建立的條件節點樹中包括用於表徵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指定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從該指定節點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並且,針對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在從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開始按照指定順序,依次判斷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該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時,是在判斷該實體對象滿足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後,才進行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即對於在同一節點鏈上的上下級關係的兩個節點,是先判斷上級節點,後判斷下級節點。所以,對於包括有相同條件的兩個實體判別模型,在該條件節點樹中分別表徵這兩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可以擁有相同的上級節點,所以在判斷該實體對象是否屬於這兩個實體判別模型時,僅需要進行一次是否滿足該相同條件的判斷,相比現有技術減少了判斷次數;並且,當一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條件為另一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條件的子集時,表徵這一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可以作為表徵另一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的同一節點鏈上的上級節點,所以當該實體對象不滿足表徵這一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表徵的條件時,即不需要再進行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表徵另一個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表徵的條件判斷,從而減少了判斷次數;因此,採用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方案,由於相比現有技術減少了判斷次數,從而提高了處理效率,且減少了處理資源的消耗。實施例3: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根據本申請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相應地,本申請實施例3還提供了一種實體對象的確定裝置,其結構示意圖如圖9所示,具體包括:對象獲取單元901,用於獲取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條件判斷單元902,用於從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開始按照指定順序,依次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其中,在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後,進行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對象確定單元903,用於在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指定節點後,確定所述實體對象屬於所述指定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對應的實體對象集合,其中,所述實體判別模型包括從所述指定節點到所述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較佳的,條件判斷單元902,具體用於當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不同時,基於所述實體對象的指標值,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得到判斷結果;當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相同時,確定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的判斷結果,與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的判斷結果相同。
較佳的,當所述條件節點樹中包括所表徵的條件相同的兩個節點時,所述兩個節點中按照所述指定順序的在如節點指向在後節點;條件判斷單元902,還用於當條件節點樹中存在指向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節點時,確定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指向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相同;否則,確定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指向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不同。實施例4: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根據本申請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條件節點樹的建立方法,相應地,本申請實施例4還提供了一種條件節點樹的建立裝置,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0所示,具體包括:條件確定單元1001,用於確定均包含有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各條件,以及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節點樹建立單元1002,用於建立以表徵所述指定條件的節點為根節點,以分別表徵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每個條件的節點為葉子節點的條件節點樹,其中,從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每個節點到所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條件的組合各不相同,且包括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較佳的,節點樹建立單元1002,具體用於對於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每個節點的子節點,採用如下方式建立:步驟A、確定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繼承當前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其中,所述條件節點樹中從表徵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均為該實體判別模型繼承的節點;步驟B、在繼承所述當前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中,確定除繼承已建立的該當前節點的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外,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步驟C、在所述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條件中,確定除所述當前節點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外,剩餘的條件;步驟D、基於條件的計算複雜度、條件區分度和在該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中的共享程度中至少之一,分別確定所述剩餘的條件中的每個條件的重要程度;其中,重要程度分別隨著條件的條件區分度和共享程度的增大而增大,隨著條件的計算複雜度的增大而減小;並將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作為所述當前節點的一個子節點表徵的條件;以及建立所述當前節點的表徵該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的子節點;步驟E、從所述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包括該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作為繼承表徵該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的該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步驟F、當繼承已建立的所述當前節點的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繼承所述當前節點的全部實體判別模型時,完成所述當前節點的子節點的建立,否則,進入上述步驟B。較佳的,上述條件節點樹的建立裝置,還包括:模型選擇單元1003,用於採用如下步驟從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均包括所述指定條件的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基於條件的計算複雜度、條件區分度和在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的共享程度中至少之一,分別確定所述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每個條件的重要程度;其中,重要程度分別隨著條件的條件區分度和共享程度的增大而增大,隨著條件的計算複雜度的增大而減小;其中,在一個實體對象集合中滿足一個條件的實體對象的數量越少,表示該條件的條件區分度越高;將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作為所述指定條件,以及從所述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包括所述指定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上述各模塊的功能可對應於圖2-5和圖8所示流程中的相應處理步驟,在此不再贅述。綜上所述,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方案,包括:獲取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從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開始按照指定順序,依次判斷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其中,在判斷該實體對象滿足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後,進行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以及在判斷該實體對象滿足條件節點樹中的指定節點後,確定該實體對象屬於該指定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對應的實體集合,其中,該實體判別模型包括從該指定節點到該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採用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方案,相比現有技術減少了判斷次數,從而提高了處理效率,且減少了處理資源的消耗。本申請的實施例所提供的實體對象的確定裝置、條件節點樹的建立裝置可通過電腦程式實現。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能夠理解,上述的模塊劃分方式僅是眾多模塊劃分方式中的一種,如果劃分為其他模塊或不劃分模塊,只要實體對象的確定裝置、條件節點樹的建立裝置具有上述功能,都應該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本申請是參照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申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申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申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申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申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獲取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 從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開始按照指定順序,依次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其中,在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後,進行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 在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指定節點後,確定所述實體對象屬於所述指定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對應的實體對象集合,其中,所述實體判別模型包括從所述指定節點到所述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具體包括: 當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不同時,基於所述實體對象的指標值,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得到判斷結果; 當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相同時,確定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的判斷結果,與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的判斷結果相同。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條件節點樹中包括所表徵的條件相同的兩個節點時,所述兩個節點中按照所述指定順序的在前節點指向在後節點; 確定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是否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相同,具體包括: 當條件節點樹中存在指向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節點時,確定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指向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相同; 否則,確定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指向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不同。
4.一種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中的所述條件節點樹的建立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確定均包含有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各條件,以及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 建立以表徵所述指定條件的節點為根節點,以分別表徵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每個條件的節點為葉子節點的條件節點樹,其中,從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每個節點到所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條件的組合各不相同,且包括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對於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每個節點的子節點,具體採用如下方式建立: 步驟A、確定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繼承當前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其中,所述條件節點樹中從表徵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均為該實體判別模型繼承的節點; 步驟B、在繼承所述當前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中,確定除繼承已建立的該當前節點的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外,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步驟C、在所述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條件中,確定除所述當前節點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外,剩餘的條件; 步驟D、基於條件的計算複雜度、條件區分度和在該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中的共享程度中至少之一,分別確定所述剩餘的條件中的每個條件的重要程度;其中,重要程度分別隨著條件的條件區分度和共享程度的增大而增大,隨著條件的計算複雜度的增大而減小;並將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作為所述當前節點的一個子節點表徵的條件;以及建立所述當前節點的表徵該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的子節點; 步驟E、從所述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包括該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作為繼承表徵該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的該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 步驟F、當繼承已建立的所述當前節點的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繼承所述當前節點的全部實體判別模型時,完成所述 當前節點的子節點的建立,否則,進入上述步驟B。
6.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如下步驟從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均包括所述指定條件的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 基於條件的計算複雜度、條件區分度和在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的共享程度中至少之一,分別確定所述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每個條件的重要程度;其中,重要程度分別隨著條件的條件區分度和共享程度的增大而增大,隨著條件的計算複雜度的增大而減小;其中,在一個實體對象集合中滿足一個條件的實體對象的數量越少,表示該條件的條件區分度越高; 將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作為所述指定條件,以及從所述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包括所述指定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
7.一種實體對象的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對象獲取單元,用於獲取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 條件判斷單元,用於從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開始按照指定順序,依次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其中,在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後,進行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 對象確定單元,用於在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滿足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指定節點後,確定所述實體對象屬於所述指定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對應的實體對象集合,其中,所述實體判別模型包括從所述指定節點到所述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
8.按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條件判斷單元,具體用於當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不同時,基於所述實體對象的指標值,判斷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得到判斷結果; 當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相同時,確定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的判斷結果,與所述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所述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的判斷結果相同。
9.按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當所述條件節點樹中包括所表徵的條件相同的兩個節點時,所述兩個節點中按照所述指定順序的在前節點指向在後節點; 所述條件判斷單元,還用於當條件節點樹中存在指向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節點時,確定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指向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相同; 否則,確定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與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指向所述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已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不同。
10.一種如權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裝置中的條件節點樹的建立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條件確定單元,用於確定均包含有指定條件的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各條件,以及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 節點樹建立單元,用於建立以表徵所述指定條件的節點為根節點,以分別表徵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每個條件的節點為葉子節點的條件節點樹,其中,從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每個節點到所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條件的組合各不相同,且包括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每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所有條件組成的條件組合。
11.按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節點樹建立單元,具體用於對於所述條件節點樹中每個節點的子節點,採用如下方式建立: 步驟A、確定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中繼承當前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其中,所述條件節點樹中從表徵實體判別模型的指定節點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均為該實體判別模型繼承的節點; 步驟B、在繼承所述當前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中,確定除繼承已建立的該當前節點的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外,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 步驟C、在所述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條件中,確定除所述當前節點到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外,剩餘的條件; 步驟D、基於條件的計算複雜度、條件區分度和在該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中的共享程度中至少之一,分別確定所述剩餘的條件中的每個條件的重要程度;其中,重要程度分別隨著條件的條件區分度和共享程度的增大而增大,隨著條件的計算複雜度的增大而減小;並將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作為所述當前節點的一個子節點表徵的條件;以及建立所述當前節點的表徵該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的子節點; 步驟E、從所述剩餘的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包括該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作為繼承表徵該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的該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 步驟F、當繼承已建立的所述當前節點的子節點的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繼承所述當前節點的全部實體判別模型時,完成所述當前節點的子節點的建立,否則,進入上述步驟B。
12.按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模型選擇單元,用於採用如下步驟從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均包括所述指定條件的所述多個實體判別模型: 基於條件的計算複雜度、條件區分度和在這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的共享程度中至少之一,分別確定所述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包括的每個條件的重要程度;其中,重要程度分別隨著條件的條件區分度和共享程度的增大而增大,隨著條件的計算複雜度的增大而減小;其中,在一個實體對象集合中滿足一個條件的實體對象的數量越少,表示該條件的條件區分度越高; 將重要程度最大的條件作為所述指定條件,以及從所述若干個實體判別模型中選擇包括所述指定條件的實體判別模型。
全文摘要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實體對象的確定方法、條件節點樹的建立方法及裝置,包括獲取當前待確定的實體對象;從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開始按照指定順序,依次判斷該實體對象是否滿足條件節點樹中的節點表徵的條件,其中,在判斷該實體對象滿足條件節點樹中的當前待判斷節點表徵的條件後,進行當前待判斷節點的子節點的判斷;以及在判斷該實體對象滿足條件節點樹中的指定節點後,確定該實體對象屬於該指定節點表徵的實體判別模型對應的實體集合,其中,該實體判別模型包括從該指定節點到該條件節點樹的根節點的節點鏈上的每個節點各自表徵的條件。採用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方案,相比現有技術減少了判斷次數,從而提高了處理效率,且減少了處理資源的消耗。
文檔編號G06F17/30GK103092889SQ20111034914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明者劉撫狄, 徐萬裡, 陳國成, 蔣萌, 康瑜, 李宗偉, 趙雪波 申請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