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
2023-05-25 03:45:36 1
專利名稱:一種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金屬材料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
背景技術:
成品的厚度精度需要滿足國家標準、企業標準或者用戶的要求。目前高端汽車板用戶要求厚度的控制精度滿足1. Omm以下規格的產品厚度偏差在-0. Olmm 0. Olmm 之間,1. 5mm以下規格的產品厚度偏差控制在-0. 02mm 0. 02mm之間,1. 5mm以上規格的產品厚度偏差控制在-0. 03mm 0. 03mm之間,2. Omm以上規格的產品厚度偏差控制在-0. 04mm 0. 04mm之間,同時希望厚度以負偏差為主。從產線的角度分析,影響成品厚度的因素為酸軋生產線的厚度控制部分和連退生產線的厚度減薄部分。由於酸軋生產線厚度AGC控制系統的成熟,使得酸軋出口的厚度精度都可以滿足設定控制值的要求。而對於連退生產線的厚度減薄部分來說,通常只考慮到平整機部分的厚度減薄,往往會忽視在生產過程中,由於帶鋼在加熱條件下的屈服強度的變化,使得帶鋼在張力的條件下發生變形過程,並導致帶鋼厚度方向上的變化。而這種厚度的變化並沒有任何檢測系統可以在線檢測以及進行反饋控制。因此,通過制定合理的酸軋出口厚度設定值成為保證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重要解決途徑,而原有的厚度設定控制模型 (即酸軋出口厚度的設定值)為IF鋼的酸軋出口厚度=目標厚度+0. 02,鋁鎮靜鋼的酸軋出口厚度=目標厚度+0.01,這種酸軋目標厚度不能滿足厚度精度要求,造成成品帶鋼的厚度偏差較大,最大的可以達到70 μ m,往往也會造成衝壓衝裂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建立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模型,提供一種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滿足用戶要求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不同公稱厚度下帶鋼的厚度偏差量,確定IF鋼和鋁鎮靜鋼的公稱厚度和厚度偏差量的線性方程;2)由所述線性方程求解理論厚度偏差量,根據理論厚度偏差量對應的公稱厚度劃分出IF鋼和鋁鎮靜鋼的公稱厚度區間範圍;3)根據所述區間範圍,在公稱厚度基礎上,補償相應的厚度偏差量作為IF鋼和鋁鎮靜鋼的酸軋厚度設定值,即酸軋出口厚度設定值=公稱厚度+厚度偏差量。進一步地,步驟1)所述IF鋼公稱厚度和厚度偏差量的線性方程為y = -0. 03997x+0. 03528所述鋁鎮靜鋼公稱厚度和厚度偏差量的線性方程為y = -0. 04396x+0. 02748
其中,χ表示公稱厚度,y表示厚度偏差量。進一步地,步驟2)中劃分出的不同公稱厚度區間範圍為IF 鋼:x < 1. Omm ;1. Omm 彡 χ < 1. 5mm ;1. 5mm ^ χ < 1. 8mm ;1. 8mm 彡 χ ;鋁鎮靜鋼χ < 1. Omm ;1. Omm ^ χ < 1. 4mm ; 1. 4mm ^ χ ^ 2. Omm ;2. Omm < χ ;其中,χ表示公稱厚度。進一步地,步驟3)所述的IF鋼和鋁鎮靜鋼的酸軋厚度設定如下針對IF鋼當公稱厚度χ < 1. Omm時,將酸軋的厚度在IF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Olmm控制;若1. Omm < χ < 1. 5mm,將酸軋的厚度在IF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02mm控制;若1. 5mm彡χ < 1. 8mm,將酸軋的厚度在IF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 0. 03mm控制;若1. 8mm ^ χ,將酸軋的厚度在IF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04mm控制;針對鋁鎮靜鋼當公稱厚度χ < 1. Omm時,將酸軋的厚度在鋁鎮靜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Olmm控制;若1. Omm彡χ < 1. 4mm,將酸軋的厚度在鋁鎮靜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02mm控制;若1. 4mm < y < 2. 0mm,將酸軋的厚度在鋁鎮靜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04mm控制;若2. Omm < χ,將酸軋的厚度在鋁鎮靜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05mm控制。本發明提供的酸軋厚度設定方法,根據不同公稱厚度區間範圍,在設定IF鋼和鋁鎮靜鋼的酸軋出口厚度值時,在其公稱厚度的基礎上,補償相應的厚度偏差量,大大提高了連退成品帶鋼尺寸的厚度精度;通過該方法的使用,使得連退成品的帶鋼尺寸厚度精度達到1. Omm以下規格的產品厚度偏差在-0. Olmm 0. Olmm之間,1. 5mm以下規格的產品厚度偏差控制在-0. 02mm 0. 02mm之間,1. 5mm以上規格的產品厚度偏差控制在_0. 03mm 0. 03mm之間,2. Omm以上規格的產品厚度偏差控制在_0. 04mm 0. 04mm之間。滿足了汽車廠高端用戶的使用要求,也減少了因為厚度減薄量過大引起的衝裂的問題。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IF鋼公稱厚度與厚度偏差的線性回歸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鋁鎮靜鋼公稱厚度與厚度偏差的線性回歸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IF鋼典型規格成品厚度偏差。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鋁鎮靜鋼典型規格成品厚度偏差。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為了確保連退成品的厚度精度,先依據原有厚度模型(IF鋼的酸軋出口厚度=目標厚度+0. 02, 鋁鎮靜鋼的酸軋出口厚度=目標厚度+0. 01)指導生產,通過實測得到大量的不同公稱厚度下帶鋼的厚度偏差量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回歸,確定IF鋼和鋁鎮靜鋼公稱厚度χ 和厚度偏差量y的線性方程IF 鋼:y = _0· 03997x+0. 03528 ;鋁鎮靜鋼y= -0. 04396x+0. 02748 ;其中,χ表示公稱厚度,y表示厚度偏差量。如圖1和圖2所示,■ B是所測量的不同公稱厚度的帶鋼厚度偏差量的值,而-linear fit of B是使用origin軟體線性回歸功能時,根據所測量的B點回歸的線性曲線。然後,根據線性方程,求解出IF鋼和鋁鎮靜鋼在不同公稱厚度下的厚度偏差量。 由於線性方程是在原厚度模型指導生產的前提下通過大量實測數據進行回歸的,因此設定理論厚度偏差量時,令IF鋼的理論厚度偏差量=線性方程計算的厚度偏差量-0. 02 ;鋁鎮靜鋼的理論厚度偏差量=線性方程計算的厚度偏差量-0. 01。得到不同公稱厚度IF鋼和鋁鎮靜鋼的理論厚度偏差量,如表(一)所示表權利要求
1.一種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不同公稱厚度下帶鋼的厚度偏差量,確定IF鋼和鋁鎮靜鋼的公稱厚度和厚度偏差量的線性方程;2)由所述線性方程求解理論厚度偏差量,根據理論厚度偏差量對應的公稱厚度劃分出 IF鋼和鋁鎮靜鋼的公稱厚度區間範圍;3)根據所述區間範圍,在公稱厚度基礎上,補償相應的厚度偏差量作為IF鋼和鋁鎮靜鋼的酸軋厚度設定值,即酸軋出口厚度設定值=公稱厚度+厚度偏差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IF鋼公稱厚度和厚度偏差量的線性方程為ν = -0.03997 χ + 0.03528 ,所述鋁鎮靜鋼公稱厚度和厚度偏差量的線性方程為y = -0.04396 χ+ 0.02748 ,其中,χ表示公稱厚度,y表示厚度偏差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IF鋼的公稱厚度區間範圍為χ < 1. Omm ;1. 0 mm ^ χ < 1. 5mm ;1. 5 mm ^ χ < 1. 8mm ;1. 8mm ^ χ;所述鋁鎮靜鋼的公稱厚度區間範圍為χ < 1. Omm ;1. 0 mm ^ χ < 1. 4mm ;1. 4 mm ^ χ ^ 2. Omm ;2. Omm < χ;其中,χ表示公稱厚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IF鋼和鋁鎮靜鋼的酸軋厚度設定如下針對IF鋼當公稱厚度x< 1.0mm時,將酸軋的厚度在IF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01mm控制;若1.0 mm ^ χ < 1. 5mm,將酸軋的厚度在IF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02mm控制;若1. 5 mm < χ < 1. 8mm,將酸軋的厚度在IF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 0. 03mm控制;若1. 8mm ^ χ,將酸軋的厚度在IF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04mm控制;針對鋁鎮靜鋼當公稱厚度χ < 1. Omm時,將酸軋的厚度在鋁鎮靜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Olmm控制;若1. 0 mm < χ < 1. 4mm,將酸軋的厚度在鋁鎮靜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02mm控制;若1. 4 mm < y < 2. 0mm,將酸軋的厚度在鋁鎮靜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0. 04mm控制;若2. Omm < x,將酸軋的厚度在鋁鎮靜鋼所述公稱厚度基礎上加上 0. 05mm 控制。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厚度偏差量包括平整機和連退爐內的厚度減薄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確保連退成品厚度精度的酸軋目標厚度設定方法。該方法根據不同公稱厚度下帶鋼的厚度偏差量,確定IF鋼和鋁鎮靜鋼的公稱厚度和厚度偏差量的線性方程;由線性方程求解理論厚度偏差量,根據理論厚度偏差量對應的公稱厚度,劃分出IF鋼和鋁鎮靜鋼的公稱厚度區間範圍;根據區間範圍,在公稱厚度基礎上,補償相應的厚度偏差量作為IF鋼和鋁鎮靜鋼的酸軋厚度設定值,即酸軋出口厚度設定值=公稱厚度+厚度偏差量。使用該厚度設定方法可提高連退成品的帶鋼尺寸厚度精度,滿足高端用戶的使用要求,也可減少因為厚度減薄量過大引起的衝裂的問題。
文檔編號B21B37/24GK102513371SQ201110439699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3日
發明者劉光明, 商婷, 常安, 張棟, 朱國森, 李本海, 滕華湘 申請人:首鋼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