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密集覆蓋的快速集成通信基站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1:37:16 1
專利名稱:用於密集覆蓋的快速集成通信基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成通信基站。
背景技術:
目前,無線通信以其方便、快捷的特點,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無線通信系統為了達到遠距離信號傳輸,必須在最大範圍內設置數量足夠多的通信基站,並通過通信基站使通信信號覆蓋到廣大區域。隨著通信技術不斷革新,3G、4G牌照的發放,近幾年內將不可避免的出現通信建基站建設高峰。同時可預見現階段通信建設主要集中在精品網絡覆蓋以及3G、4G的建設上面,故城市信號集中密集覆蓋建設將是今後幾年的建設重點。但是現有的通信基站存在以下的缺點,無法很好的適應在城市中的密集型建設。現有的採用傳統的現澆混凝土基礎的通信基站存在如下缺陷:I)施工養護周期長,一般要28天;2)對施工隊的施工質量難控制;3)施工進度和質量受天氣影響比較大;採用全埋入地下的工廠化預製基礎的通信基站存在以下缺陷:I)克服了現澆基礎的上述缺點2)由於基礎要·全埋入,施工時需要開挖基坑,基坑尺寸大;3)對於市區的站點,基坑開挖時經常挖到管線電路等。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時工周期短,基坑尺寸小且開挖深度小,外形美觀,適於在城市內建造的用於密集覆蓋的快速集成通信基站。用於密集覆蓋的快速集成通信基站,包括承載基礎,固定安裝於承載基礎上的機房和通信塔;承載基礎上設有地腳螺栓,通信塔底部有連接法蘭,連接法蘭通過地腳螺母與地腳螺栓固定連接;通信塔頂部固定有天線抱杆,天線抱杆頂端為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承載基礎包括矩形板狀的主配重基板和副配重基板,地腳螺栓設置於主配重基板上;主配重基板和副配重基板之間設有至少兩個連接塊,每個連接塊的兩頭呈燕尾臺,主配重基板和副配重基板上分別開設有燕尾槽,燕尾臺與對應的燕尾槽過盈配合;通信塔的塔身上設有ICT配套系統。ICT配套系統包括城市道路照明燈、美化亮燈照明和人防監控等城市建設設施。為了使通信塔與周圍環境相一致,增加通信基站的美觀性,進一步限定,通信塔為景觀塔,天線抱杆外裝飾有天線偽裝裝置。景觀塔的類型有:仿生樹、信息柱和路燈杆等多種美化形式。天線防偽裝置由玻璃製成,可以在美觀的同時有效減小無線信號的衰減。通信塔的頂部設有避雷針,防止通信設備被雷擊損。[0017]進一步,所述的機房為小型偽裝機櫃,機房底部通過膨脹螺絲固定於承載基礎上。機房的內部空間面積大約在3飛平米。進一步,機房外圍設有防護圍欄。本實用新型具有時工周期短,基坑尺寸小且開挖深度小,外形美觀,適於在城市內建造的優點。
圖1是通信塔為路燈杆形式時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圖2是通信塔為仿生樹形式時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圖3是承載基礎的俯視圖。圖4是承載基礎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用於密集覆蓋的快速集成通信基站,包括承載基礎1,固定安裝於承載基礎I上的機房3和通信塔2 ;承載基礎I上設有地腳螺栓,通信塔2底部有連接法蘭,連接法蘭通過地腳螺母與地腳螺栓固定連接;通信塔2頂部固定有天線抱杆5,天線抱杆5頂端為天線;所述的承載基礎I包括矩形板狀的主配重基板11和副配重基板12,地腳螺栓設置於主配重基板11上;主配重基板11和副配重基板12之間設有至少兩個連接塊13,每個連接塊13的兩頭呈燕尾臺,主配重基板11和副配重基板12上分別開設有燕尾槽,燕尾臺與對應的燕尾槽過盈配合;從而使得主配重基板11、副配重基板12和連接塊13相互連接成為一個整體。連接塊13必須 同時約束其X與Y兩個方向的自由度,同時要求與主配重基板
11、副配重基板12的接觸度均大於30%且燕尾臺和燕尾槽之間的契合錐面處於摩擦自鎖角度範圍內。地腳螺母預埋在主配重基板11的中心區域,從而使得主配重基板11均勻承載通信塔2。通信塔2的塔身上設有ICT配套系統7。ICT配套系統7包括城市道路照明燈、美化亮燈照明和人防監控等城市建設設施。為了使通信塔2與周圍環境相一致,增加通信基站的美觀性,限定:通信塔2為景觀塔,天線抱杆5外裝飾有天線偽裝裝置。景觀塔的類型有:仿生樹、信息柱和路燈杆等多種美化形式。天線防偽裝置由玻璃製成,可以在美觀的同時有效減小無線信號的衰減。通信塔2的頂部設有避雷針,防止通信設備被雷擊損。如圖1所示,通信塔2採用路燈杆的形式,且承載基礎I採用直接固定於地面的方式。承載基礎I高出地面,且承載基礎I上部表面邊緣四周設有防護圍欄4,防護圍欄4通過預埋好的螺栓固定以達到隔離、美觀效果。塔身上安裝照明路燈,與城市道路上的其他路燈杆相配套。如圖2所示,通信塔2採用仿生樹的形式,且承載基礎I採用半埋入式,即開挖50公分將承載基礎I埋入後覆土平整,這種半埋入式的承載基礎I可以取消防護圍欄,將小型偽裝機櫃置於通信塔2後部,所示通信塔2為一落葉仿生景觀樹造型,樹型可選擇與街道樹相同的樣式,將天線置於樹梢部位,進行有效美化與隱藏的同時可滿足信號覆蓋要求。當然,承載基礎I採用半埋入式時,也可以使用防護圍欄圍在機房周圍,起到防護作用。[0031]所述的機房3為小型偽裝機櫃,機房3底部通過膨脹螺絲固定於承載基礎I上。機房3的內部空間面積大約在3飛平米。機房3同時作為小型宏基站或拉遠式基站通信設備安放載體,利用剛性膨脹螺栓與承載基礎I固定,通信設備信號與電力管線通過機房3底部孔槽連接進入通信塔2的塔身內部、與通信塔2上部的通信電線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時工周期短,基坑尺寸小且開挖深度小,外形美觀,適於在城市內建造的優點。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實用新型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於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也及於本領域技術人員 根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權利要求1.用於密集覆蓋的快速集成通信基站,包括承載基礎,固定安裝於承載基礎上的機房和通信塔;承載基礎上設有地腳螺栓,通信塔底部有連接法蘭,連接法蘭通過地腳螺母與地腳螺栓固定連接;通信塔頂部固定有天線抱杆,天線抱杆頂端為天線;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承載基礎包括矩形板狀的主配重基板和副配重基板,地腳螺栓設置於主配重基板上;主配重基板和副配重基板之間設有至少兩個連接塊,每個連接塊的兩頭呈燕尾臺,主配重基板和副配重基板上分別開設有燕尾槽,燕尾臺與對應的燕尾槽過盈配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密集覆蓋的快速集成通信基站,其特徵在於:通信塔的塔身上設有ICT配套系統。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密集覆蓋的快速集成通信基站,其特徵在於:通信塔為景觀塔,天線抱杆外裝飾有天線偽裝裝置。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用於密集覆蓋的快速集成通信基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機房為小型偽裝機櫃,機房底部通過膨脹螺絲固定於承載基礎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密集覆蓋的快速集成通信基站,其特徵在於:機房外圍設有防護圍欄 。
專利摘要用於密集覆蓋的快速集成通信基站,包括承載基礎,固定安裝於承載基礎上的機房和通信塔;承載基礎上設有地腳螺栓,通信塔底部有連接法蘭,連接法蘭通過地腳螺母與地腳螺栓固定連接;通信塔頂部固定有天線抱杆,天線抱杆頂端為天線;所述的承載基礎包括矩形板狀的主配重基板和副配重基板,地腳螺栓設置於主配重基板上;主配重基板和副配重基板之間設有至少兩個連接塊,每個連接塊的兩頭呈燕尾臺,主配重基板和副配重基板上分別開設有燕尾槽,燕尾臺與對應的燕尾槽過盈配合。本實用新型具有時工周期短,基坑尺寸小且開挖深度小,外形美觀,適於在城市內建造的優點。
文檔編號E04H12/00GK203145031SQ20122067234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4日
發明者徐興, 袁紅, 高佳林, 徐煥 申請人:電聯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